15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TEV)婴儿期康复干预策略的临床研究
谢韶东;汪启筹;
摘要(Abstract):
[目的]通过15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TEV)婴儿采用不同的康复训练策略,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足踝形态发展趋势,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治疗的可行性。按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诊断标准制定入选标准。从2008年1月~2013年1月共15例26足,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为出生后10 d,最大为出生后92 d。[方法]康复治疗策略包括康复控制性训练、支具辅助治疗和跟腱有限手术。康复控制性训练包括:早期持续手法矫形,通过被动关节活动逐渐矫正外观畸形。中期强化弱势肌群,通过反复有序刺激弱势肌群收缩,促进弱势肌群肌纤维的发育,配合支具辅助维持足部正常外观。后期控制性引导负重,逐步在成人协助下进行步态训练,引导患儿形成正常的步行功能。如果超过12个月,外观无明显改善,行跟腱松解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长为60个月,最短为18个月,平均31.4个月。根据足外观和步态功能设计《马蹄内翻足功能评价分级评价标准》,评价治疗前后的足踝形态变化。其中12例18足恢复良好,1例2足轻度内翻,2例4足仍有跟腱挛缩,1例2足未能完成康复训练,3个月后行手术治疗,功能良好。治疗前后根据足外观和步态功能进行分级统计,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0.001,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马蹄内翻足早期治疗疗效值得肯定,婴儿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促使踝足功能的正常发育,有效改善马蹄内翻足的异常形态,获得正常的运动能力;(2)本康复干预策略的特点是外观矫形与功能恢复并重,既要矫正足踝的外观矫形,降低跟腱痉挛,又强化胫前肌肉等弱势肌群的发育,确保足踝关节运动功能中肌肉的主动及拮抗的有效协调与均衡。
关键词(KeyWords):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婴儿期;康复干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谢韶东;汪启筹;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吉士俊,潘少川,王继孟.小儿骨科学[M].山东:山东科技出版社,1997:177.
- [2]廖慧芳,蔡爱露,王冰,等.马蹄内翻足的产前诊断与产后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7:1508-1510.
- [3]陈宾.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病因研究[J].重庆医学,2008,11:1170-1171.
- [4]徐新智,赵黎,黄耀添,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电生理学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3,4:351-352.
- [5]吴佶歆,马瑞雪.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相关基因研究[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2:6-7.
- [6]曹琴英,陈伟华,张为霞,等.胎儿马蹄内翻足的产前诊断及预防措施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13-1816.
- [7]高铭,王正东,林长坤,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足踝部肌肉组织C/EBPβ的表达及形态学改变[J].解剖科学进展,2011,17:523-527.
- [8]刘远忠,周庆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外科处理及其评价[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2,1:76-78.
- [9]李海英,夏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术后远期效果与生活质量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7,13:1207-1208.
- [10]何涛贞,罗启成,刘敏.早期手法矫正与绷带外固定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372-373.
- [11]李赤峰,李青龙.协同手法动态固定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1:6-9.
- [12]白虎虎,李雷振,李松凯,等.早期保守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9:1510-1511.
- [13]Lee PA.Fertility after cryptorchidism:epidemiology and other outcome studies[J].Urology,2005,2:427-431.
- [14]潘晓丽,陈芊,冯雪梅,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神经肌肉功能的电生理评价[J].临床神经电生理杂志,2006,4:205-207.
- [15]王世杰,庞红,王东,等.胫神经缩窄术治疗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康复学评定[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4: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