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生物学内固定(BO)概念、原理与方法

    康庆林,张春才,戴力扬

    <正> 1 产生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由AO学派推崇的内固定技术,一直是骨折治疗领域中的经典法则。AO在建立之初,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了骨折治疗的四项原则:①解剖复位;②坚强固定;③无创操作;④早期无痛活动。其核心目的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8 ] |[阅读次数:116 ]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顽固性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唐希初,夏平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顽固性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1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产生疼痛的患者全部再次行全髋翻修术。结果:全部病例均于术后2周拆线出院,术后3周持双拐下床活动,3个月后均能负重行走,无1例再次出现疼痛。结论:(1)引起疼痛的原因多可概括为:术后感染、假体松动、软骨的磨损和假体颈的长短大小不适等。(2)再次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是解决第一次髋关节术后疼痛的重要方法之一。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0 ]
  • 三关节固定术81例远期随访报告

    田圣厚

    目的:对81例足内翻畸形,探讨其关节结构发生的变化及手术年龄、手术设计和操作技巧。方法:采用改良Kochers切口,既能达到满意的暴露,也能防止切口边缘的皮肤坏死。结果:对81例进行随访,平均时间9年8个月,优良率为84%。结论:三关节固定术是矫正足马蹄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8 ]
  •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应用

    徐学芳,任红,于丽华,李大鹏

    目的:探讨预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骨科具有良好适应证患者85例,采用“蛙跳术”等方法进行预存式自体输血。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采血及回输过程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预存式自体输血可大大减少输血量及术中并发症,避免同种异体输血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2 ]
  • Ⅱ、Ⅲ区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马江涛,张剑,全仁夫,范顺武

    目的:报道Ⅱ、Ⅲ区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0例Ⅱ、Ⅲ区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例随访6个月~10年,Ⅱ区骨折3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Ⅲ区骨折7例中,5例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满意,2例残留腓肠肌肌力下降(Ⅳ级)和足跟部感觉减退,另有2例遗留植物神经功能下降。结论:在确诊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神经减压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6 ]
  • 下肢严重畸形穿用矫形器1例报道

    王爱英,王维波,李春亮,魏静华

    <正> 患者,男,23岁,1岁因煤球炉烧伤左小腿,于当地医院行3次植皮,因跟腱部分坏死行部分切除,当时足部能放平,后跟腱瘢痕挛缩并左小腿发育缓慢,渐至足部负重畸形;踝关节跖屈强直,足掌部着地,足掌部、趾负重,前足宽大(图1),小腿自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8 ]
  • 瑞士伯尔尼骨科印象

    尹芸生

    <正> 瑞士首都伯尔尼是一个美丽、宁静的小城,常住人口只有13万人,虽然是瑞士的政治文化中心,但是连国际机场都没有,因为伯尔尼人为了保持自己安静、悠闲的生活环境,公民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下肢蜡泪样骨病(附1例报告)

    尹升吉,赵志彦,张金玉

    <正> 蜡泪样骨病是一种罕见的骨质硬化性疾病,因其外型酷似蜡泪滴注而得此名,又称单肢流波状骨质增生症,本院于2002年收治1例,报告如下。病历介绍 患者,女性,40岁,因右下肢隐痛3年,膝关节疼痛半年就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2 ]
  • 胫骨截骨延长治疗双小腿不等长及矮小症

    党晓谦,王坤正,柏传毅,宋金辉,严欣,范成杰,高培国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支架在胫骨上端截骨延长术的作用。方法:采用单臂支架、半环支架、全环支架进行胫骨延长,观察不同支架的延长幅度、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等指标,分析各种支架的优劣。结果:采用单臂支架延长,皮肤瘢痕大,并发症严重,最大延长幅度不超过4cm。半环形支架延长超过4cm将产生严重的足下垂。全环支架延长幅度可达10cm,并发症较轻。结论:单臂支架的延长效果差,不宜用于下肢延长。半环形支架在延长过程中易发生足下垂,不宜做大幅度延长。具有跟腱同步延长的全环支架,稳定性好、延长操作简单,适宜做大幅度肢体延长。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29 ]
  • 椎弓根钉位置导致邻近椎间盘早期退变

    白一冰,马远征,刘蜀斌,关长勇,孙继桐,张保宏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融合术中椎弓根钉植入的位置对邻近椎间盘的影响。方法:将51例腰椎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患者按螺钉角大小分组。术后行临床与影像学随访,并对32例患者成功进行随访。结果:术后有4名患者放射检查显示邻近椎间盘变窄,以螺钉角大者明显。结论:椎弓根螺钉角过大对早期出现邻近间盘退变有影响。早期放射学改变不一定伴随临床症状。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11 ]
  • 恶性软骨母细胞瘤1例报道

    徐高峰,林昂如,侯喜军

    <正> 患者男性,16岁,因右肩关节疼痛,酸胀,夜间加重3月余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7℃,心肺腹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右肩关节明显肿胀,表浅静脉可见,皮温略高,肩周广泛触痛,肩前外侧扪及6cm×5cm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

    梁伟

    <正> 超声波是一种超过人类听阈范围的高频声波,这种声波以压力波的形式存在,可对骨和周围组织产生微型压力作用。Wolff定律表明:骨的形成与结构随外力的大小与方向而重建,骨骼的生理反应和愈合过程可受机械力学影响。因此,研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9 ]
  • 自体骨髓注射治疗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的现状

    刘振江

    <正> 骨不连的传统治疗需植骨内固定手术。1869年,Goujond证明当骨髓异位植入时骨髓有成骨能力。1976年,Frieden-stein等人开始研究基质细胞对于各种器官的成骨潜能。Healey认为骨髓是骨前体细胞的来源,而骨前体细胞是成骨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57 ]
  • 骨形成蛋白缓释的研究进展

    刘竟成

    <正> 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具有诱导成骨的作用,可以用来促进骨折愈合,修复骨缺损等,其中以rhBMP-2在骨科应用最为广泛。BMP植入体内后很快被扩散稀释或酶解吸收,难以在新骨形成的全过程中充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4 ]
  • TK基因治疗骨肉瘤研究进展

    于秀淳,蔡锦方

    <正> 近年来,由于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及保肢技术的不断发展,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及保肢手术成功率均较前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部分骨肉瘤因多种原因而导致治疗失败,因而有必要探索和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肿瘤基因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4 ]
  • 影响骨肉瘤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于秀淳,蔡锦方

    <正>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且常见于儿童患者。近年来由于化疗、保肢手术的临床应用,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保肢手术成功率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影响骨肉瘤预后因素分析的文章也日益增多,但结果并不完全相同,有的甚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1 ]
  • 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早期手术治疗

    郭强,崔树森,李顺国,林东

    目的:介绍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早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92~2001年间有18例患者接受该方法治疗,其中男性15例,女性3例。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为主。该手术采用膝前内侧切口,显露骨折端及关节面,先用大号复位钳复位后,前、后髁骨折多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内、外髁用松质骨螺钉固定,大骨块可用拉力螺钉或克氏针作简单固定;“T”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近侧螺钉置于股骨中段外侧,远侧螺钉置于股骨下端外侧,基本平行于关节面及已置入之松质骨螺钉。术后每天活动患膝2次,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术后4周开始活动患膝。结果:解剖复位15例(主要指关节面复位),经二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后屈曲>70°者占88.9%。结论:本组治疗方法适用于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利于早期关节功能练习,防止膝装置粘连,较单纯内固定更为确切、牢靠。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5 ]
  • 单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创伤性浮膝

    王慧敏,谭明生,李子荣,移平,韦宏宇,杨峰

    目的:探讨单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创伤性浮膝的疗效。方法:回顾1996年1月~2000年4月期间16例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浮膝损伤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膝关节正中单一切口,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和胫骨小径非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损伤程度评分平均为18.2分。术后平均随访3.4年(1.8~5.4年)。疗效评定采用Karlstrom和Olerud标准。结果:优良率为93.8%。胫骨骨折延迟愈合2例,感染1例。结论:单切口交锁髓内钉固定结合术后CPM功能锻炼治疗浮膝损伤,有良好的预后。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0 ]
  • 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Pilon骨折

    鲁凯伍,张震,王堰,刘罡,黄晓彤,冯斌,鲁世前,刘子文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Pilon骨折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1995~2000年接受手术治疗的45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骨折类型:Ⅰ型14例,Ⅱ型16例,Ⅲ型15例。22例行切开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23例行有限切开内固定辅以外固定。术后平均随访40.8月。结果:按Mazur评分系统,45例中优37例,良5例,可2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伤口不愈合(4例),伤口感染(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踝关节肿胀(8例),踝关节僵硬(1例)。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术前伤口处理、术中关节面解剖复位和应用解剖钢板坚强内固定是提高Pilon骨折临床疗效的有效措施。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07 ]
  • 全国脊柱外科新进展论坛纪要

    贾连顺,叶添文

    <正> 2002年11月9日,《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和长征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上海市脊柱外科临床中心在上海联合举办全国脊柱外科新进展论坛暨编委会扩大会议。会议对脊柱创伤、退变、肿瘤、畸形等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新理论进行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7 ]
  • 21世纪骨科微创技术发展的评价

    裴国献,任高宏

    <正> 微创技术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项新的外科技术。自从1985年英国泌尿外科医生Payne和Wickham首次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surgery,MIS)”的概念,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成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66 ]
  • Charnley型人工全髋置换术后10年以上随访的X线分析

    姜文学,Myung Chui Yoo

    目的:通过对骨水泥固定的Charnley型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10年以上X线随访,探讨骨水泥型人工全髋的固定效果、松动及影响寿命的因素等。方法:获得10年以上随访的38例45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4.6年。X线包括术后及最后随访时髋关节正侧位片。结果:髋臼假体松动有24髋(53%),其中明显松动(definite loosening)14髋(13%),可能松动(possible loosening)10髋(22%)。臼杯磨损共35髋(78%),平均磨损率为0.123mm/年;股骨假体柄松动有12髋(27%),其中明显松动8髋(18%),可能松动4髋(9%)。假体柄周围骨溶解18髋(40%)。本组45髋中8髋(18%)行翻修术,其中4髋因髋臼假体松动单纯髋臼假体翻修,其余4例行髋臼和股骨假体全部翻修。结论:骨水泥固定的Charnley型人工全髋置换术后10年以上长期随访结果,股骨假体的固定效果较好,但髋臼假体的固定效果并不满意。聚乙烯臼杯磨损不可避免,作为人工关节材料,聚乙烯对金属的关节组合应重新考虑。采用改良的骨水泥固定方法对人工全髋假体的早期稳定性和长期寿命非常重要。从髋臼假体的固定效果来看,金属臼(metal shell)假体的非骨水泥固定效果优于聚乙烯臼的骨水泥固定效果。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1 ]
  • 尺骨冠状突骨折诊断与治疗

    钱增杰,秦增华

    <正> 尺骨冠状突骨折为肘关节部少见骨折类型,临床报道较少,易误诊误治,本科自1998~2001年收治了18例,取得一些经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0 ]
  • 创伤性尺桡骨融合的手术治疗

    刘建德,张秀丽,韩医峰

    <正>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8~50岁,平均36岁,5例合并同侧肱骨骨折,其中1例合并有桡神经严重挫伤。其余均为前臂尺桡骨双骨折,6例为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24例为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其中闭合性骨折20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0 ]
  • 双膝人工表面关节同时置换术疗效分析

    章纯光,马华松,海涌,邹德威,邵水霖,白克文,陈晓明

    目的:研究和总结在一次麻醉下行19例双膝人工表面关节置换术的经验,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并发症。方法:对19例双膝同时置换手术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可满足日常生活活动,活动范围平均增加73°。结论: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的并发症可以减少或避免,较分次手术利大于弊,手术方式选择应视患者情况定。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2 ]
  • 脊髓灰质炎后遗成年人爬行—蹲移的外科治疗

    秦泗河,肖善文,张雪华,陈建文

    目的:探讨脊髓灰质炎后遗成年人爬行——蹲移型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治疗14例爬行蹲移患者,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27.5岁。双下肢肌肉重度瘫痪伴多关节畸形,无站立行走功能。术前设计正确的手术方案,应用组合性手术,一期恢复一侧下肢的持重力线,获得良好康复后再实施二期或三期手术治疗。本组病人平均每例实施3人次手术,共实施手术75术次。结果:14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年4个月,全部达到站力行走,其中2例达到徒手短距离行走,12例扶拐行走,全部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脊髓灰质炎后遗成年人爬行——蹲移患者,只要手术适应证选择得当,整体手术方案制定正确,应用组合性手术,可以获得站立行走的效果。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 ]
  • 单纯闭合楔形截骨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

    张自明,陆美玲,沈品泉,陈珽

    目的:探讨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30例采用无内固定的肱骨髁上闭合楔形截骨术治疗的肘内翻畸形,其中男27例、女3例,平均随访5年,最长达8年。结果:术前患侧提携角平均-25°,术后提携角平均6.83°,术后较术前平均改变31°,无复发及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结论:无内固定的单纯闭合楔形截骨术手术时间短、患者创伤小、避免二次手术,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肘内翻的方法。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68 ]
  • 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

    李光辉,李锋,夏仁云

    目的:评价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76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损患者,彻底刮除病灶或作肿瘤骨段切除,并对瘤壁作灭活处理,以同种异体骨作支架,周围填充骨基质明胶和自体红骨髓复合物,术后观察机体反应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机体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无1例发生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5~16个月,X线显示新骨形成时间为术后1.5~4月,完全骨化的时间为术后5~9月,骨缺损骨性愈合74例,并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肿瘤复发2例。结论:骨基质明胶、自体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48 ]
  • 软组织多种细菌混合感染3例

    张建政,李亚非,时述山

    <正> 软组织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系机体生态失调,多种致病菌侵犯软组织,扩散蔓延,液化坏死。利用常规的抗炎、清创、截肢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本症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继“杨晓霞疑难病”在本院治愈后,先后又收治类似患者2例,均细菌学确诊,经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5 ]
  • 创伤后胫距骨桥并踝关节骨性关节炎(1例报告)

    施晓明,袁百胜,鲁世勇

    <正> 女,43岁,1999年1月因扭伤致右侧内、外踝骨折。先经村医用夹板、膏药医治半年后方在某医院行陈旧性内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次年4月又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此间病人行走疼痛无减轻,反而自内固定术后数月逐渐加重,渐至举步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9 ]
  • 颈椎损伤并高位截瘫病人泌尿系感染的防治体会

    刘玉芳

    <正> 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病人,男13例,女3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4岁,平均37.5岁。职业:工人7例,农民3例,科员1例,汽车司机1例,学生1例。本科自1999年4月~2002年4月对16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2 ]
  • 胫骨后肌腱闭合断裂伤治疗体会

    邓刚强

    <正> 胫骨后肌键闭合断裂伤临床上不多见,多伴随内踝骨折时发生,1993年以来本科遇到3例,治疗体会颇深,摘要报道如下: 胫后肌腱通过内踝后骨窝,从足屈肌支持带深面到足底,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7 ]
  •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正>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of Disabled Persons)(CARD)简称“康复协会”,是经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的,广泛团结与残疾人全面康复(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和康复工程)有关的各学科、各专业的专家和专业人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协会的宗旨: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章程精神,团结广大康复工作者,坚持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1 ]
  • 合并前胫腓韧带损伤的WeberB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陈勇,陆维举,倪金和,崔军,赵建宁

    目的:评价合并前胫腓韧带损伤的WeberB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合并前胫腓韧带损伤的WeberB型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32例病人均获得随访(1.2~3.9年),平均2.8年,根据Meyer和Kumler的临床评价标准以及Leeds和Ehrlich的X线片诊断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达94%。结论:合并前胫腓韧带损伤,特别是伴前胫腓韧带撕脱性骨折的WeberB型骨折,手术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5 ]
  • 气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初步报告

    茹选良

    目的:初步评价气囊扩张后突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手术操作、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观察21例骨质疏松患者,30节椎体,新鲜骨折24椎节,陈旧性骨折6椎节,均有局部腰背疼痛,无神经症状。C-arm透视下,两侧同时经皮穿刺,气囊扩张骨折复位后,骨水泥灌注入椎体。随访4~7月。记录患者局部止痛的疗效,骨折的复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完全止痛14例,部分止痛7例,24节新鲜骨折气囊扩张的复位率是28.2%,6节陈旧性骨折复位率是2.1%。并发症2例,骨水泥外漏到椎间隙。其他椎体再次骨折2例,余无疼痛复发及椎体高度丢失。结论:气囊扩张后突成形术能恢复脊柱的稳定性,部分矫正脊柱后突,止痛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1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治与预防

    雷伟,李明全,王哲,王全平,李新奎,袁志

    目的:结合典型病例分析和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问题。方法:19582002年7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10例,术后发生硬脊膜外血肿12例,发生率为0.14%,发生时间为术后26h。结果:全部病例在血肿诊断后0.52h内行椎管探查、止血及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椎管内静脉出血是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全部病例在血肿清除术后14h内运动、感觉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术中止血彻底,引流通畅,术后严密观察,及时手术探查,是预防及治疗硬脊膜外血肿的根本措施。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54 ]
  • 颈后路手术治疗上位颈椎不稳定型损伤

    赵慧毅,张峡,冯庆烈,马军,陈国能

    目的:探讨上颈椎不稳定损伤后路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59例中,采用枕颈融合术27例,其中辅以CD-Cervical或Cervifix内固定11例;实施寰枢椎融合术29例,其中7例行C1/2侧块关节螺钉固定,8例行Apofix椎板夹固定;进行C_(2、3)椎板、棘突间植骨Axis内固定3例,均为Hangman氏骨折。结果:51例获随访,平均3.5年。骨性愈合47例,不愈合4例。术前合并神经系统症状29例,术后症状消失和明显改善共22例,加重1例。结论:对于上颈椎不稳定型损伤应早期进行植骨内固定,认真准备植骨床和可靠的内固定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5 ]
  • 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曹正霖,钟世镇,刘景发,肖进,赵卫东,陈兵,黄文华,李忠华

    目的:评价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完善人工寰齿关节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对正常、齿状突切除、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后、疲劳试验后等状态的标本进行三维角度运动范围和前后向剪切、前屈、后伸和旋转刚度测试。结果: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后,寰枢关节各方向运动范围和中性区接近正常状态,前屈、后伸和侧屈运动范围较齿状突切除后减小;寰枢关节剪切和前屈、后伸刚度大于正常状态,而旋转刚度小于正常状态;屈伸和旋转疲劳1500次对三维运动范围和刚度大小无明显影响。结论: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基本能达到既稳定寰枢关节又保留其运动功能的双重目的,但存在松动脱落的趋势。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2 ]
  • Orion钢板固定后对植骨块及小关节突应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向东,张烽,范卫民,于晓巍

    目的:研究单纯植骨及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后对植骨块及相邻椎节小关节突应力的影响。方法:采用8具男性新鲜颈椎标本,分别行单纯植骨及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后测量植骨块及相邻椎节小关节突应力的变化。结果:单纯植骨时融合节段上小关节突的应力无明显增加,而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后则显著增加。单纯植骨及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后融合节段下小关节突的应力无明显增加。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后植骨块的应力较单纯植骨时变小。结论: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后融合节段上小关节突的应力明显增加,容易造成融合上节段的退变,并且存在一定的应力遮挡,故在治疗单纯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时,使用Orion钢板内固定应持谨慎态度。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5 ]
  • 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王慧敏,谭明生,李子荣,移平,韦肱宇,杨峰

    目的:探讨椎体间融合器(Lumhar Interbody Fusion Cage,简称Cage)治疗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与适应证。方法:分析自1997年10月~2000年10月10例应用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Cage+节段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随访18~34个月,平均22.4个月。术后随访采用JOA评分的恢复率以评判临床疗效;椎体间融合以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Gage,椎间隙Gage周围有新生骨桥连接为评定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在最终随访时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术后1年时JOA评分恢复率为71.9%,最终随访时的恢复率为73.6%。结论:Cage融合术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式之一。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03 ]
  • 应用Cage与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陈飞雁,顾湘杰,鲍根喜,王旭,华英汇,蒋欣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Cage和Cage联合后路推弓根螺钉内固定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治疗效果;探讨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提高术后疗效与融合率的方法。方法:5年内随访到202例共243个节段(L_2~S_1)PLIF手术患者,单个节段手术单独用Cage 110例,联合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50例;双节段单独使用Cage 18例,联合使用椎弓根螺钉23例;3节段1例,使用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采用后侧入路斜向置入单枚长Cage,其中圆柱形螺纹Cage 100枚,接触式Cage 90枚,楔形53枚。术后平均随访2.8年(6月~4.5年),并行影像学评估和临床效果评价,包括X线片和薄层CT扫描;用ODI作术前/后的临床评价。结果:融合率术后6月90.1%(219)、12月93.0%(226)、24月95.1%(231);临床症状缓解率术后3月91.6%(185例),6月以上95.0%(192例);术后并发症:一过性足下垂和伸踇乏力30例;Cage后滑出3例(1.2%);术后脑脊液漏5例(2.4%);术后下腰痛持续3月者10例,持续6月者3例,1年以上者1例;术后内植物下沉、假关节形成者1例。结论:应用PLIF腰椎体间置入Cage行融合术是满意而可靠的方法,2节段以上单独应用Cage可发生内植物滑出、椎体塌陷等并发症,Cage联用椎弓根螺钉可以有效防止融合器的松动和后滑出,尤其是多节段的后路减压融合术时。良好的手术技巧以?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86 ]
  • 珍珠层人工骨促进成骨细胞的体外成骨能力

    吴一民,陈建庭,孙炜,金大地

    目的:研究珍珠层人工骨对人成骨细胞体外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珍珠层人工骨、聚乳酸(对照组)与人成骨细胞共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细胞活性、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基质钙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在细胞形态、细胞活性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在培养7d及14d后ALP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培养21d后可观察到骨结节,对照组没有骨结节产生。结论:珍珠层人工骨可促进成骨细胞的体外成骨能力。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71 ]
  • 脱钙骨基质/磷酸钙复合骨水泥骨诱导活性观察

    丛锐,王全平,胡蕴玉,冯立宁,吕荣,白建萍

    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中加入脱钙骨基质(DBM)后形成的复合骨水泥的成骨诱导活性。方法:将DBM/CPC复合骨水泥分别植入兔背肌肌袋内,于不同时间取材,通过组织学切片、ALP等手段观察异位诱导成骨情况。结果:术后2周,DBM/CPC复合骨水泥组可见间充质细胞增殖、聚集并包绕DBM骨粒。4周时,DBM已有部分吸收,并软骨样细胞和软骨样组织包裹。8周,DBM进一步吸收,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逐渐成熟,新骨形成。12周,DBM吸收并被新骨组织部分或大部分代替且相互连接成片。ALP测定结果与组织学观察的新骨形成情况基本一致。结论:DBM/CPC复合骨水泥有较强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诱导新骨的形成伴随着材料的降解,可以有效弥补单纯使用CPC时降解速度太慢和无骨诱导能力的不足。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1 ]
  • 股骨髁上型带锁髓内钉的设计及在大型动物中的应用

    孙峥,王臻,彭磊

    目的:介绍一种新设计的可结合人工表面关节软骨的股骨踝上型带锁髓内钉,适用于股骨下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术。方法:以猪为实验对象,建立股骨下段骨关节移植动物模型。该钉横断面为三叶草状,钉的周围有三道贯穿全长的纵形凹槽,槽深1.5mm,在钉的全长有螺纹状斜形凹槽,深1.5mm,间隔10mm。远端设计有冠状方向的2枚锁孔,锁孔内有内螺纹。打拔器于近端安装。尾端设计有莫式椎度,与人工表面关节的莫式锥孔相配合。结果:8只动物模型存活6只,5只于12周骨接触面均初步愈合,术后功能良好。结论:该髁上型髓内钉减少了对骨原有生物学环境的破坏,可与人工表面关节结合运用于异体骨关节移植重建,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8 ]
  • 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学观察

    杨小红,李斯明,叶惠贞,苏江,冼其

    目的:观察Ⅱ型胶原海绵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将2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制作膝关节缺损模型并随机分成2组,A组在缺损局部植入Ⅱ型胶原海绵,B组不植入以作对照。手术后2、4、6、8、10、12周分别作HE、Safranin O染色及S-100蛋白检测。结果:(1)HE染色显示A组2周后即出现新生软骨细胞,12周后新生软骨组织完全填满缺损区并与周围组织整合,而B组直至术后第12周仍由纤维组织所填充;(2)S-100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A组新生软骨细胞具有正常兔软骨细胞的表型;(3)Safranin O染色结果显示A组新生软骨细胞具有分泌软骨基质的功能。结论:Ⅱ型胶原具有较强的诱导软骨细胞生长的能力,其诱导生长的新生软骨具有正常透明软骨的表型和功能。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22 ]
  • 1例陈旧性骨折骨不连伴血友病的观察与护理

    周开颜,王莉

    <正> 1 病历摘要 患者王克峰,男性,41岁,因右胫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于2002年4月24日入院,入院时隐瞒了血友病史,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及生化未见异常,于2002年4月29日手术治疗。在右胫骨骨折骨不连内固定植骨术的当天,患者的病情出现改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3 ]
  • 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任高宏,沈开金

    股骨远端骨折系指股骨下端15cm以内的骨折。按AO/ASIF分类法可分为股骨髁上骨折(A型)、髁部骨折(B型)、股骨髁间合并髁上骨折(C型),股骨远端骨折约占整个股骨骨折的4%,随着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由高能量暴力造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135 ]
  • 颈胸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研究进展

    夏军

    <正> 自从Michele和Krueger对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和螺钉可从后路通过椎弓根进入椎体的研究报道以来,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认识不断深入,应用日益广泛。国内外很多学者对颈椎、胸椎的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9 ]
  • 神经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李强,李民

    <正> 组织工程近些年不仅在软骨、骨、皮肤、肌腱组织等取得了蓬勃发展,而且随着可降解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神经干细胞研究的深入,组织工程在神经方面也有一定的突破。1 周围神经导管研制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8 ]
  • 骨质疏松与骨诱导生长因子

    田敏

    <正>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由老年人生理老化引起的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以其发病普遍及后果严重而受到广泛关注。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和骨折易感性增加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6 ]
  • 儿童孟氏骨折伴桡神经深支损伤23例临床分析

    郭含军,龚维成,毛冠群

    目的:增强对儿童孟氏骨折伴桡神经深支损伤疾病的认识,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儿童孟氏骨折伴桡神经深支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d以内就诊者8例桡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个月~1年者9例桡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肌力恢复至4级。1年以上者3例中仅1例桡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余2例肌力分别恢复至4级和2级。结论:儿童孟氏骨折伴桡神经深支损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效果良好。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7 ]
  • 早期椎板蝶形减压AF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

    黄潮桐,魏思奇,王兴水

    目的:应用蝶形椎板切除,使椎管达到充分减压,患椎上、下双侧椎小关节突做部分切除,开放侧隐窝,扩大神经根管,解除神经根压迫,使马尾神经及神经根的功能早期恢复。方法:从1998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63例腰椎爆裂性骨折并不全瘫的病人,采用早期椎板蝶形减压、AF钉对伤椎复位内固定加上椎小关节及横突间植骨,恢复椎体形态及神经通道。手术优点在于,即注重椎管内减压,又要重视神经根管的减压。固定牢固、复位效果满意、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结果:经随访2~33个月,双下肢及大小便功能恢复满意,X线显示:椎体形态恢复,椎体间形成骨桥,无假关节形成,椎体高度无下降,脊椎生理曲度正常。结论:早期椎板蝶形减压AF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优于常规椎板减压,值得临床推广。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2 ]
  • 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

    唐康来,杨柳,李起鸿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对化脓性膝关节炎治疗作用。方法:作者自2000年9月~2001年3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6例,随访20~26个月。结果:6例化脓性膝关节炎全部治愈,关节功能优秀5例,良好1例,无复发。平均治疗时间15.8d。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及术后持续灌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效果好,损伤小,时间短,恢复快,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43 ]
  • 交锁髓内钉断钉与骨不连的力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权毅,潘显明,王元山,张波,廖冬发,黄刚,马泽辉,邓少林,刘金标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断钉和骨不连的力学机理,探讨其临床意义和预防方法。方法:将静力外带锁髓内钉远端的圆形锁孔改为长形锁孔,近端改为尾翼状,在粉碎、横断、斜型骨折模型上测量髓钉与锁钉间的剪力和骨折断端间的压力并与静力固定比较。临床随访、分析86例股骨和胫骨骨折静力交锁钉固定的相关并发症。结果:静力固定必然产生髓钉与锁钉间的剪力,其大小约等于正压力;改良交锁钉消除了髓钉与锁钉间剪力对骨折端的应力遮挡;86例中,骨延迟愈合、骨不愈合和断钉分别为7例(8.14%)、3例(3.49%)、2例(2.34%)。结论:骨不连是应力遮挡和血供障碍的必然结果;钉-钉间剪力、骨不连又是造成断钉的重要原因。预防方法是使用动力交锁内固定。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4 ]
  • 碳增强的聚醚醚酮作为髋臼假体材料的实验研究

    贾庆卫,孙俊英,江宏卫,孙康,王禹基

    目的:评价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醚酮(CFPEEK)作为髋臼假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磨损性。方法:(1)采用国产材料和工艺研制出碳纤CFPEEK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环境下对其本身以及与不同磨擦偶的耐磨损性能进行测试,并与传统髋臼假体材料超高分子聚乙烯(UHMWPE)作比较。(2)体外研究CFPEEK磨屑对巨噬细胞ANA-1释放白细胞介素1(IL-1_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与传统的人工关节材料比较,以确定各材料间生物学反应的差异。结果:(1)CFPEEK的体积磨损率只为UHMWPE的1/2,耐磨损性能明显优于UHMWPE(Alpha=0.01水平)。CFPEEK与钴铬钼合金(CoCrMo)对磨将产生最少的磨屑(Alpha=0.01水平)。CFPEEK与CoCrMo对磨时的摩擦系数最低。(2)各实验组IL_(-1β)和TNF-α的释放都有增高,实验结果总体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1),UHMWPE组明显高于CFPEEK组(Alpha=0.01水平)。结论:CFPEEK材料具耐磨损、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是一种未来髓臼假体的理想材料。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84 ]
  • 复合材料人工髋关节的实验研究

    纪斌平,董天华,孙俊英,徐明

    目的:应力遮挡引起的股骨上段骨吸收和远期松动是影响人工髋关节远期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实验对弹性模量接近皮质骨的聚砜复合材料及其人工髋关节进行了研究。方法:用14只成年狗行右侧髋关节置换术,植入聚砚-碳纤维-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假体。分术后当日、1月、3月、6月和9月组处死动物。通过单光子骨密度仪,X线摄片计算机辅助分析,光镜和扫描电镜分析,对假体植入后股骨上段骨重建变化和骨假作界面结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假体应力遮挡轻,假体植入侧骨密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骨吸收。骨假体界面结合满意,1个月结合面积(45.61±2.75)%、3个月(50.26±2.19)%、6个月(51.24±1.07)%、9个月(54.02±4.08)%。结论:聚砜复合材料假体有良好的力学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假体。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2 ]
  • 个体化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实验研究

    傅一山,陈正形

    目的:探索一种较为安全、实用的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方法:随机取7具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颈椎标本(C_1~T_2),保留完整的脊柱三柱结构及相关的韧带和椎旁肌,根据影像学测量的进钉点和进钉方向,模拟颈椎后路手术过程,进行实际的个体化置钉,摄正位、侧位、45°斜位X线片、CT扫描,进行解剖学观察,评价置钉的成败。结果:置钉84枚,失败7枚,失败率为8.3%。结论:个体化经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比较安全和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89 ]
  •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研制及置钉准确性研究

    陈志伟,曹盛俊,王文军,方松清,梁秋发,张叶松

    目的:设计一种具有纵向撑开和压缩功能的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行颈椎椎弓根钉置钉训练,研究其进钉准确性。方法:(1)收集颈椎新鲜标本7具,先采用CT扫描椎弓根,测量椎弓根内外径的高度和宽度;(2)设计合适的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3)在收集的7具颈椎新鲜标本70个椎弓根上行置钉操作训练,评价其置钉准确性。结果:颈椎椎弓根直径一般>4.5mm,其高度大于宽度,可适于椎弓根钉内固定使用,颈椎椎弓根钉置钉的准确性高。但颈椎椎弓根存在个体差异,宜行个体化进钉。结论:颈椎椎弓根解剖学上可以满足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使用。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2 ]
  • 后路短螺丝钉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实验研究与临床

    锡林宝勒日,白靖平,芦勇,王以进,甘子民,崔静

    目的:探讨后路短螺丝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骶骨应用解剖,骶髂关节脱位模型生物力学实验,11例病人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结果:应用解剖,(1)骶骨耳状面下缘在S_(2、3)后孔连线中下1/3以下者占86.6%;(2)S_(2、3)侧柱呈直角梯形。S_2侧柱横截面前后径(28.3±1.7)mm,S_3侧柱横截面前后径中部为(21.4±1.5)mm,中下1/3处为(8.4±1.1)mm;(3)骶后中间嵴到耳状面中轴垂直距离:S_2水平处(26.7±2.6)mm,S_3水平处(27.2±2.8)mm。骶后孔连线:S_(1、2)间(17.4±1.6)mm,S_(2、3)间(17.6±2.1)mm。生物力学:(1)2枚短螺丝钉固定可以控制骶髂关节的移位,同时前部固定后明显增加骨盆的强度和刚度,并可以对抗剪切力。临床部分:治疗11例病人平均随访5.4年,优7例,良4例。结论:后路短螺丝钉经过骶骨侧柱中上部,不超过骶孔连线固定骶髂关节,不但能获得牢固的固定,同时能有效的避免神经损伤,骶髂关节植骨融合其远期疗效好。

    2003年Z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6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