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讣告

会讯

临床论著

  • 微创复位技术治疗复杂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夏荣刚;郑宪友;陈旸;曾炳芳;

    [目的]评价微创复位技术治疗复杂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科自2005年3月~2008年8月对49例复杂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复位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切开复位组(21例);B组:微创技术复位组(28例)。同时采用PFN、Gamma钉内固定治疗。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情况及随访记录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3个月)。B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较A组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术后髋内翻畸形、内固定断裂、股骨干骨折、肢体短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B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采用微创复位技术,利用复位钳环抱间接复位加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佳,术中创伤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缩短,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2010年08期 v.18;No.250 617-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6 ]
  • 两种不同移植物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比较

    孙康;张积华;王妍;田少奇;张才龙;夏长所;于腾波;

    [目的]探讨自体髌腱与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72例ACL断裂患者于术前应用电脑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A组36例为自体髌腱组,B组36例为单纯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髌腱组。两组病例均由同一术者采用标准关节镜技术完成前交叉韧带重建。通过一般情况比较、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Daniel单腿水平跳跃试验、IKDC评分、Lysholm-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及KT-2000检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7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A组(36例)39.5个月、B组(34例)36.3个月,2例失访。A组发生术中髌骨骨折1例、术后髌前痛2例,B组出现迟发感染1例。A组平均手术时间较B组长,术后发热天数较B组短。两组住院时间无差异。A、B两组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及KT-2000检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ACL重建失败率分别为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Daniel单腿水平跳跃试验、IKDC评分及Lysholm-Tegner运动水平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纯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髌腱与自体髌腱相比较,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后短期疗效接近,可作为自体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一个良好的移植替代物。

    2010年08期 v.18;No.250 62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3 ]
  • 保留残余束支及残端纤维重建前交叉韧带

    张抒;张强;范长春;李瑞;

    [目的]探讨保留残余的束支以及断端纤维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关节镜下证实前交叉韧带损伤47例,其中部分束支断裂15例,完全断裂26例,韧带松弛6例。对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的束支或韧带松弛者予以保留,对完全断裂的残端不做清理,采用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采用Rigid-Fix固定,胫骨端采用IntraFix固定。[结果]术后均得到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增强,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68.6分,术后平均94.9分,较术前提高26.3分。Lachman试验阴性43例,弱阳性3例,阳性1例。按Insall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优38例,良9例。[结论]保留残余韧带重建ACL,有助于移植肌腱再血管化和本体感觉的建立,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2010年08期 v.18;No.250 626-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1 ]
  • 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与非融合固定的对比分析

    陈肇辉;付强;王聪;侯铁胜;

    [目的]比较融合与非融合术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邻节段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Coflex固定(非融合组)及PLIF术(融合组)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L4/5)32例,随访2年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并通过X线片测量腰椎各间隙活动度(ROM)。[结果]非融合组最后随访时VAS从7.8±1.2降低至2.1±0.6;ODI从30.8±3.2降低至4.6±1.2;腰椎各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有改善(P<0.01)。融合组最后随访时VAS从7.2±1.1降低至2.0±0.6;ODI从29.9±3.0降低至4.5±0.9;L3/4节段活动度最后随访时较术后3个月时明显增加(P<0.01)。两组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融合与非融合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退变性疾病皆可取得满意疗效,非融合术对腰椎节段活动度影响小,可能会降低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2010年08期 v.18;No.250 629-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60 ]
  •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吴超;谭伦;罗晓中;林旭;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中下段(距离胫距关节面4~11 cm范围内)骨折的临床和放射学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2007年采用内侧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共65例,其中锁定钢板(钢板组)治疗37例、交锁髓内钉(髓内钉组)治疗28例;按AO分型:A型32例,B型12例,C型21例。[结果]对所有病人随访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5例患者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其中钢板组1例,髓内钉组4例。钢板组中1例和髓内钉组中2例患者伴发深部感染。钢板组中1例,髓内钉组中8例伴发骨折畸形愈合。钢板组中2例,髓内钉组中8例进行了2次手术。钢板组和髓内钉组功能评估,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是91.9%、71.4%,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是97.3%、78.6%。[结论]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都能成功的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但在髓内钉组中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和第2次手术发生率更高。选用锁定钢板能更好的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

    2010年08期 v.18;No.250 63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178 ]
  • 周期性充气加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吴显培;唐建东;秦汉兴;胡巍;卢伟杰;白波;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装置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比研究2000年12月~2007年8月对52例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溶栓或介入接触性溶栓术后用与不用周期性充气加压的疗效。病人分两组:第1组(32例)溶栓或导管介入接触性溶栓术后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第2组(20例)在第1组的基础上加用周期性充气加压,对比两组中需追加溶栓例数、症状开始缓解时间、第7 d肿胀消退程度及1个月后病变段静脉再通程度。[结果]第1组有3例需追加溶栓,第2组没有需追加溶栓者;第2组症状缓解快、肿胀消退明显、病变段静脉再通程度高。[结论]周期性充气加压在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治疗中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2010年08期 v.18;No.250 638-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5 ]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外伤性滑脱伴关节突交锁

    张海波;王晓;王义生;贾思明;

    [目的]总结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难复性下颈椎外伤性滑脱伴关节突交锁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09年2月收治34例难复性下颈椎外伤性滑脱伴关节突交锁患者,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21~61岁。经三维CT检查证实:双侧关节突交锁21例,单侧关节突交锁13例。手术方式均为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内固定,其中13例Ⅰ期行前路减压、后路解锁融合固定、前路融合固定手术,21例Ⅰ期行后路解锁融合固定、前路减压融合固定手术。将Frankel分级作为脊髓恢复情况的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术后随访7~35个月,平均16个月。术中所有螺钉(包括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均成功置入。术后关节突交锁及脱位均得到解除和复位。无围手术期死亡、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术后神经功能损伤加重等发生。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Frankel分级恢复一级者23例,恢复二级者8例,无变化者3例。[结论]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外伤性滑脱伴关节突交锁的理想术式,具有操作相对安全和固定牢固等优点。只要正确掌握颈椎侧块和椎弓根的解剖学特点和毗邻结构,术中仔细操作,可避免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

    2010年08期 v.18;No.250 641-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82 ]
  • 外固定器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

    丁凡;邵增务;吴宏斌;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6月~2008年6月,采用外固定器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36例。[结果]36例中32例获得8~30个月平均14个月的随访,全部感染控制,无1例复发;骨折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约4.5个月;外固定拆除的平均时间为5个月。[结论]外固定器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简单、可靠、创伤小、功能恢复好,是一种治疗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较好的方法。

    2010年08期 v.18;No.250 645-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33 ]

会议及学习班

新书推介

经典文献史料

综述

基础研究

  • 计算骨丧失量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樊道斌;朱敏;甘业春;叶春万;王欣;谢昌宏;吴信忱;

    [目的]探讨用计算骨丧失量的方法经椎弓根打压植骨(transpedicular impacted grafting,TPIG)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6具成人新鲜尸体胸腰椎标本,模拟正常组、压缩性骨折损伤组、单纯计算骨丧失量TPIG和单纯经椎弓根植骨组(transpedicular grafting,TPG)、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和TPG+椎弓根固定组,行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比较各组的椎体和椎间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扭转生物力学性能。[结果](1)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组的椎体和椎间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高于TPG+椎弓根固定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单纯计算骨丧失量TPIG组的强度和刚度高于单纯TPG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从扭转生物力学试验中也同样得到了相似的结论。[结论]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性能,适合于临床应用。

    2010年08期 v.18;No.250 654-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67 ]

实验研究

  • 采用多重标记物示踪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修复大鼠面神经缺损

    杨昱;彭江;杨启友;王玉;赵斌;眭翔;张莉;王鑫;许文静;卢世璧;

    [目的]探索用荧光金、量子点、固蓝"三标"逆行示踪方法来评价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大鼠面神经缺损后颊支、下颌缘支、颈支的再生及神经的物质运输功能。[方法]外科显微镜下解剖、分离出鼠的左侧颅外段面神经主干及各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在出茎乳孔处离断面神经主干,分别在距该断点10 mm处离断5个分支,移植化学去细胞异体全面神经,术后2个月暴露面神经,在颊支、下颌缘支、颈支吻合口远端分别注射荧光金、量子点、固蓝,3 d后脑干取材,冰冻切片,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干内3种示踪剂的分布情况。[结果]将发源于脑干的面神经核团进行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被荧光金、量子点、固蓝标记的神经元分别显示出黄色、红色和蓝色。[结论]根据神经轴浆运输的原理,采用多种标记物示踪法评价异体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干及各分支连续性的恢复情况,操作简便,可靠易行,是一种理想的评价方法。

    2010年08期 v.18;No.250 659-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21 ]
  • 钒酸盐促进大鼠内侧副韧带损伤愈合的实验研究

    姜大朋;李昭铸;张玉波;韩福友;管声扬;蒋志涛;

    [目的]观察钒酸盐对大鼠内侧副韧带损伤后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进行实验。制备右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模型。在内侧副韧带断裂模型制备前1周至术后4周,实验组大鼠每日给予钒酸盐25 mg灌胃1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至术后第4周,无损伤情况下将实验组及对照组愈合处韧带取下,进行组织学检查及电镜检查。[结果]光镜下见钒酸盐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而对照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电镜下观察见钒酸盐组韧带愈合处胶原纤维直径及排列方向均匀一致,而对照组胶原纤维直径相差较大且排列紊乱。钒酸盐组胶原纤维直径较对照组明显增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钒酸盐可以促进韧带愈合时胶原纤维排列更为规则;同时可以增加韧带愈合后胶原纤维直径。因此,本实验可以为将来临床治疗韧带损伤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及理论依据。

    2010年08期 v.18;No.250 663-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1 ]
  • 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降低椎体成形术中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实验研究

    丁涛;杨惠林;徐瑞生;吴继彬;谢瑞娟;陈晓庆;

    [目的]建立骨水泥肺栓塞动物模型,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磷酸钙骨水泥及丝素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固相三种材料注射造成肺栓塞后,对血流动力学、肺氧合及凝血活酶的影响,探讨丝素改良骨水泥材料降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24只实验用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在全麻后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下,开胸手术经肺动脉干分别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磷酸钙骨水泥和丝素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固相,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不同时间点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PaCO2浓度以及注射前后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处死后肺标本行CT检查,立体三维重建骨水泥血管内铸形。[结果]注入磷酸钙骨水泥引起了肺动脉高压和低血压,平均肺动脉压的升高最高时比基础值增高(20.93±5.04)mmHg(注射后20 min),平均动脉血压下降最低时比基础值降低(-26.59±6.8)mmHg(注射后50 min);丝素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固相组的变化较轻微,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组类似,丝素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固相组与磷酸钙骨水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骨水泥后磷酸钙骨水泥组血气指标改变明显,造成了严重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并引起了AT-Ⅲ明显的下降,丝素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固相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对肺栓塞动物动脉血气和凝血指标的影响则较小。CT三维成像显示磷酸钙骨水泥体内有明显溃散,而丝素复合磷酸钙骨水泥固相则保持了较完整的骨水泥铸形。[结论]骨水泥的抗稀散性对肺栓塞后心血管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有重要影响,丝素的复合使磷酸钙骨水泥在血液中的抗稀散性明显提高,有效地减少了栓子特别是微栓子的产生,能明显减轻骨水泥栓塞后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及凝血系统的影响,从而降低急性心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010年08期 v.18;No.250 667-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66 ]
  • 多孔载因子CPC促进骨缺损愈合的实验研究

    余雷;刘兴炎;厉孟;葛宝丰;梁建平;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复合rhBMP-2/明胶微球复合材料在治疗骨缺损时的降解、成骨性能。[方法]制备携载rhBMP-2的明胶微球(GMs),与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制备出rhBMP-2/GMs/CPC复合人工骨。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前臂桡骨中段制造人工骨缺损,随机分成3组,分别植入rhBMP-2/GMs/CPC/复合物(A组)、GMs/CPC(B组)、rhBMP-2/CPC(C组),术后6、12周分别进行X线检测、骨密度测定,术后12周处死动物,分别行生物力学测定,脱钙切片、HE染色,不脱钙切片进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双标间距,计算平均矿化率。[结果]与GMs/CPC、rhBMP-2/CPC组比较,复合材料植入后不同时间点的材料降解及成骨均高于对照组。12周A组标本生物力学实验测定结果表明指标接近正常,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骨密度12周、新骨矿化率提示有统计学差异。[结论]rhBMP-2/GMs/CPC微球系统复合材料在体内易降解,具有良好成骨活性,是良好的骨修复材料。

    2010年08期 v.18;No.250 673-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8 ]
  • 真空球磨法体外制备人工关节金属磨损颗粒

    程明;戴闽;刘虎诚;程细高;范红先;张斌;

    本实验研究了一种体外制备人工关节金属磨损颗粒的方法,验证其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实验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真空球磨法体外制备人工关节金属磨损颗粒,同时对磨损颗粒进行元素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激光粒度仪检测,并与RAW 264.7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毒性。[结果]真空球磨法体外制备人工关节金属磨损颗粒直径<5μm,与体内分离的人工关节金属磨损颗粒理化性质一致,在试验浓度(通常低于1 mg/m l)没有显示细胞毒性。[结论]真空球磨法体外制备人工关节金属磨损颗粒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以用于相关的细胞学研究。

    2010年08期 v.18;No.250 678-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28 ]

国外文摘

经验交流

  •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骨折

    邓仁椿;洪澜;崔华明;黄志辉;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骨折52例。[结果]随访13~25个月。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严重移位。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9~22周,平均15周。根据Johner-Wruhs评定标准,优38例,良1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2.3%。[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2010年08期 v.18;No.250 682-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69 ]
  • 滑槽植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不连

    于海泉;冯文岭;田玉良;曹斌;

    [目的]评价滑槽+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7年8月,采用滑槽植骨+自体红骨髓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不连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6岁,骨折术后至此次手术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4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7个月,平均22个月,32例患者全部愈合,愈合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20个月,平均12个月。[结论]滑槽植骨+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不连愈合率高、效果满意。

    2010年08期 v.18;No.250 685-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7 ]
  • 分体式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

    焦玉峰;王海全;赵德军;周光林;

    [目的]探讨分体式聚髌器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09年1月,采用分体式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86例,男57例,女29例;年龄21~64岁,平均38.3岁。左侧26例,右侧60例,伤后至手术时间4 h~7 d。[结果]所有患者经过6~18个月的随访,平均12个月,按照胥少汀对髌骨骨折疗效综合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63例,良21例,差2例,优良率达97.7%。[结论]分体式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2010年08期 v.18;No.250 68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39 ]
  • 运动和饮食指导在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的作用

    吴晓萱;杨路亭;张淑环;卢艳辉;王力;

    [目的]本课题探讨了糖尿病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通过适当运动和饮食指导,配合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患有2型糖尿病欲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3例作为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首先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出患者每日所需热量,监督患者定时、定量、规律进食;同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一定量的肢体功能锻炼。所有患者每天检测指尖血糖。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住院日、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及感染等并发症。将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术后伤口全部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减少(P<0.01),且无1例出现伤口及其他感染征象。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结论]糖尿病患者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进行适当运动和饮食指导,可缩短术前血糖达标时间及患者平均住院日,并可减少围手术期感染等并发症。

    2010年08期 v.18;No.250 690-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8 ]
  • 内固定治疗肘关节复杂骨折脱位12例

    杨建勋;

    [目的]探讨肘关节复杂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方式、疗效。[方法]对12例肘关节复杂骨折、脱位病人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12例病人平均随访24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肘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肘关节复杂骨折脱位行内固定治疗,可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疗效可靠。

    2010年08期 v.18;No.250 692-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5 ]
  • 粉碎性跟骨骨折治疗策略

    陈振强;孙占胜;初向全;

    [目的]探讨粉碎性跟骨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12例15侧粉碎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外侧扩大"L"形切口入路,利用拼凑法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固定。观察皮肤愈合情况,术后患足功能评定,测定手术前后X线片上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Bohler’s角。[结果]15侧患足有2例皮肤愈合不良。按M 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15侧,优6侧(40%),良7侧(46.67%),可2侧(13.33%),优良率86.67%。手术前后跟骨高度、长度、宽度、Bohler’s角均接近正常,与术前相比较有显著差别。[结论]合理的治疗策略能够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保留患足功能。

    2010年08期 v.18;No.250 695-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0 ]
  • 不同麻醉方法下椎体成形术治疗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夏天;董双海;王雷;赵庆华;刘铖祎;王震;田纪伟;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下椎体成形术治疗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本院应用胸腰椎后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痛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例,共24个椎体,分为两组,全麻组5例,局麻组7例,比较手术前后腰背痛VAS评分的改善率,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麻组,局麻组手术前后腰背痛VAS评分及其改善率分别为7.2分、1.6分,78.0%和6.9分,1.6分,77.4%,两组间VAS评分改善率相似。[结论]不同麻醉方式下椎体成形术治疗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无显著差异,麻醉方式的选择可根据医师对患者麻醉危险性的判断及患者对自身术中疼痛耐受能力的预估。

    2010年08期 v.18;No.250 697-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0 ]

读者·作者·编者

短篇报道

来稿摘登

讲座

理事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