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简讯

讣告

  • 徐印坎同志逝世

    <正>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党主义战士,著名骨科学专家,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徐印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2月1日20时35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沉痛悼念我们的师长—徐印坎教授

    贾连顺;袁文;

    <正>我国著名骨科专家,一代宗师-徐印坎教授于2010年12月1日不幸逝世,我们为我国骨科学界失去了一位功德卓著的学者、而感到非常悲痛。徐老从事医学事业近70年,为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呕心沥血,忠心耿耿,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和智慧。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24+2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临床论著

  • MRI评分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式选择的意义

    张鹏;申勇;张英泽;丁文元;徐佳欣;曹俊明;

    [目的]制定指导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式选择的MRI评分标准,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1月行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94例资料。分为前路、后前联合及后路手术组,统计每组中5项MRI指标的频数,利用判别分析最大似然法得出各项指标的得分。应用评分方法前瞻性地对2008年1月~2009年2月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63例的术式选择进行判别,得分最高者即为判别术式。两组患者的实际术式选择依据各术式的适应证,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同时评价两组判别效果。[结果]MRI评分标准对回顾性研究组的判别符合率为83.51%,对前瞻性研究组的判别符合率为82.54%。两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的差异、术后改善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评分标准将术式选择的问题进行了量化性分析,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式的选择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25-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2 ]
  • Harris-Galante Ⅰ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杨茂伟;孙俊英;曾金才;刘宏鸣;

    [目的]观察分析H/GI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中、远期疗效。[方法]对1992~2000年采用H/GI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置换21例(21髋)患者的临床病历和X线片进行回顾性研究。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进行评分,X线随访根据DeLee等髋臼分区进行观察。[结果]截止2010年5月10日,随访到19例(19髋),平均随访时间15年(10~18年)。19例中3髋臼杯进行了翻修,集中在术后9~12年。X线片示髋臼假体明确松动3髋、可能松动5髋,内衬磨损率为每年(0.27±0.10)mm。翻修手术中取出的假体表面的骨生长不满意。[结论]H/GI髋臼假体的中、远期疗效不满意。导致较高假体失效率原因包括内衬与金属臼杯设计不合理和过多的螺钉、螺钉孔有关的骨溶解与假体松动。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29-2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7 ]
  • 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骨性融合的髋关节功能

    富勇;赵承斌;

    [目的]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骨性融合的髋关节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本组32例(36髋)髋关节骨性融合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手术时平均年龄36.5岁。自发性骨性融合20髋,手术融合16髋。平均融合时间为18年7个月;术前16例主诉周围关节疼痛;27例严重跛行和畸形。随访时间平均6年11个月(4~10年);对其临床及放射线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2.7±9.2)分提高到术后的(85.1±8.1)分;平均髋关节活动范围:伸直0°位、屈曲86°±10.1°、外旋25°±6.2°、内旋20.1°±5.3°、外展29.7°±6.3°和内收21.3°±5.1°。X线影像学表现:髋臼侧骨溶解5例,髋臼假体松动1例,股骨柄松动1例,异位骨化形成10例。[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骨性融合的髋关节,可以缓解周围关节疼痛、增加髋关节的活动度、改善平衡下肢长度和矫正髋关节畸形,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33-2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8 ]
  • 胸腰段椎体骨折前路手术步骤和操作技术的改进

    包洪卫;赵杰;

    [目的]探讨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前路手术操作步骤和操作技术改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6月采用前路手术治疗41例新鲜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0.1岁。采用传统手术方法20例,改进的前路手术方法21例。改进的手术操作步骤为:骨折椎术侧表面血管结扎和椎间盘切除后,置放椎体螺栓,撑开测量植骨块长度,取术侧髂骨块,然后骨折椎切除减压,撑开椎间隙,矫形植骨,放平腰桥,放置并锁定钛板。术后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后凸畸形的矫正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4±10.7)个月,骨折椎体均愈合。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为(3.7±1.3)h;术中失血(1400±790)ml;术后后凸角恢复至18.1°±7.3°。改进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2.7±0.7)h;术中失血(780±650)ml;术后后凸角恢复至17.2°±6.5°。1例术后11个月出现螺栓断裂。两组术前与术后后凸角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后凸角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与失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改进的胸腰段骨折前路手术操作步骤和操作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可明显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38-2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9 ]
  • 胸腰段椎体成形术单侧经椎弓根穿刺的数字化模拟研究

    蔡佳敏;程黎明;贾永伟;

    [目的]数字化模拟测量经皮穿剌经椎弓根植骨最佳进针点、角度、深度等相关参数,总结经单侧椎弓根穿刺的规范化方案,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依据。[方法]10例健康成年人体检胸腰段CT连续扫描数据集导入医学3D图像编辑处理软件Mimics10.01并三维重建椎骨模型,在Mimics分析视窗中,确定初始进针点和靶点,使用测量功能得到上倾角、外倾角、深度、最大上倾角和最大下倾角等相关参数。[结果]安全穿刺途径的上倾角、外倾角随T11~L3逐渐增大,深度T11~T12逐渐增大,L1~3逐渐增大,可允许误差的最大下倾角、最大上倾角T11~L3逐渐增大。外倾角的可变动范围极其狭小。[结论]本实验得到安全穿刺途径的各参数数据,对单侧经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操作有指导意义。并发现当椎弓根细小或角度偏小时,单侧经椎弓根穿刺胸腰段椎体成形术对操作的精确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42-2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7 ]
  • 4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经骨折椎椎弓根固定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侯明;朱智奇;谢小青;许思亮;侯伟东;李瑾;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骨折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01年12月~2006年6月收治的71例单椎体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行跨骨折椎的4钉固定术(A组)28例,包括骨折椎椎弓根固定的6钉固定术(B组)43例。随访13~34个月(平均27个月),分别从病人骨折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及额状面Cobb角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伤椎高度:术前、术后比较U>2.58,P<0.01,表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额状面Cobb角、矢状面Cobb角:术前、术后比较t>2.807,P<0.01,表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骨折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切实可行及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46-2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45 ]
  • 部分切除和边缘缝合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

    童良勇;陈疾忤;张志凌;曾国庆;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部分切除和边缘缝合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必要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32例外侧盘状软骨损伤,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27岁(15~51岁);术前均主诉膝外侧疼痛或活动受限,McMurray试验阳性,经MRI证实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所有病例均经关节镜检查证实,关节镜下切除盘状半月板中央部的白区部分,修整呈正常的半月板形状后,采用由外向内法或全内缝合法缝合撕裂的半月板边缘部分。27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7个月(13~22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1)32例均有盘状半月板中央部白区的撕裂,前角边缘撕裂23例,体部边缘撕裂19例,后角边缘撕裂8例;(2)本组单纯部分切除成形术者仅4例,其余28例均同时进行了边缘缝合;(3)随访的27例患者术后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的症状均得到缓解,McMurray试验阴性;(4)术后最后一次随访的Lysholm评分从术前平均47分(32~65分)提高到平均88分(75~98分),根据改良的Lysholm膝关节分级标准,优19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达88.9%。[结论]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常存在边缘撕裂,成形后应注意辨别,缝合撕裂的盘状半月板边缘有利于术后外侧半月板结构的稳定。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49-2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7 ]

新书推介

  • 《四肢骨不连外科学》出版

    <正>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骨不连病理、分类与治疗的专著。全书共分16章,首先介绍了骨与骨折愈合过程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基础及骨不连的病理解剖、血供机制,随后分析了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分型和不同类型的骨不连治疗原则。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读者·作者·编者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对来稿中有关统计学分析的要求

    <正>作者在来稿中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来稿受理相关要求

    <正>本刊为实现全程、全方位信息快捷化、时间效益化、邮递安全化,对各类来稿一律采用:(1)电子邮件形式投稿,不再受理打印稿;(2)退修稿、论文采用通知、收款发票、论文著作授权书等均采用邮局快递(EMS)形式,快递不能到达的地区采用挂号邮寄,不再用平寄;(3)来稿处理费在2500字以上文章为100元,不足2500字文章为50元。本刊收到处理费及单位介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4 ]

会议及学习班

  • 国家级Ilizarov技术-膝关节足踝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新进展学习班通知

    <正>由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和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共同主办,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联合协办,第三届"Ilizarov技术-膝关节足踝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新进展"学习班,定于2011年4月8~10日(周五~周日)在杭州举行。4月8日(周五)下午3点举行开幕式和学术报告。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9 ]

综述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量丢失的研究进展

    徐美涛;查振刚;

    <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的骨量丢失是导致股骨假体发生松动、下沉或假体周围骨折,从而引起人工关节远期生存质量下降的重要内在原因。随着双能X线吸收测定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52-2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03 ]
  • 胸廓出口综合征

    王利群;孙磊;

    <正>在过去的120年中,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是争论最多的临床问题之一。TOS由Peet命名,他使用此术语来描述一组临床与解剖不同的病变,它们共同之处在于血管神经结构在经过胸廓出口区域受到压迫。因累及的组织不同,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极不确定,可在不同部位发生压迫或嵌压。至于对TOS如何分类、评价,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尚存有争论。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56-2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43 ]
  • 骨痂牵伸成骨术对邻近关节的影响

    郭保逢;秦泗河;

    <正>外固定支架骨痂牵伸成骨术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肢体延长的治疗技术,现代骨痂牵伸成骨术主要被用来纠正因外伤、肿瘤、骨病和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的肢体不等长和骨缺损、侏儒症的肢体延长等,其方法是在下肢股骨或胫骨干骺端截骨后,以0.5~1mm/d的速度逐渐牵拉截骨端间隙,新生的骨痂沿着牵伸方向生长以达到逐渐矫正肢体畸形和等长肢体的作用,周围的肌肉、神经、血管也发生顺应性牵伸。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59-2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7 ]
  • 腕管综合征诊断的研究进展

    刘晓琳;盛加根;曾炳芳;

    <正>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方式一度较为单一,主要由症状、体征决定。随着神经电生理学及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诊断方式层出不穷。然而这些方法各具特点,需要注意其各自的适应证以及合理搭配。本文就腕管综合征诊断方法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62-2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53 ]

国外文摘

  • 使用前置钢板行踝关节融合的技巧和短期效果

    熊良平;张世民;

    <正>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严重踝关节病损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已有30余种手术方法。临床和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坚强的内固定可以增加踝关节的融合率、缩短融合时间、促进早期功能锻炼。埃及Assiut大学医院Mohamedean等在2004~2007年间,对29例患者使用前置窄动力加压钢板(DCP)进行踝关节融合术,效果良好。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1 ]

会讯

基础研究

  • miR-2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吴子晏;刘小云;杨述华;

    [目的]探讨miR-2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方法]本文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42例骨肉瘤组织(包括12例来自同一患者的原发骨肉瘤组织和转移肿瘤组织)和来自同一患者的邻近正常骨组织中miR-21的表达并评估miR-21的临床相关性。[结果]miR-21在所有的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肿瘤组织中比在正常组织中有明显的高表达(P=0.013),此外,miR-21在转移的肿瘤组织中比在同一样本中的原发肿瘤组织中高表达(P=0.002),另外,miR-21高表达的患者有着显著更差预后(P=0.016)。[结论]miR-21高表达潜在的导致转移,其可以作为骨肉瘤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66-2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5 ]

实验研究

  • 钒酸盐促进大鼠内侧副韧带损伤后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特性恢复的研究

    姜大朋;李昭铸;张玉波;韩福友;管声扬;蒋志涛;

    [目的]观察钒酸盐对大鼠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愈合后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进行实验。制备右膝关节MCL断裂模型。在MCL断裂模型制备前1周至术后6周,实验组大鼠每日给予钒酸盐25mg灌胃1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至术后第6周,无损伤情况下将实验组及对照组愈合处韧带取下,进行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生物力学特性检查。[结果]钒酸盐组愈合处韧带Ⅰ型胶原表达有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钒酸盐组愈合的MCL极载负荷和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钒酸盐可以有效的改善愈合后韧带的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特性。因此,本实验可以为将来临床治疗韧带损伤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及理论依据。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69-2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4 ]
  • 羟基磷灰石掺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倪国新;姚志鹏;黄国涛;刘文革;吕维加;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A)中掺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以及HA材料中适宜的掺锶量。[方法]用掺锶量分别为1%,5%和10%的HA生物陶瓷粉末及纯HA生物陶瓷粉末制备的浸提液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核心结合因子(cbfal)基因表达,以及矿化结节形成的情况。[结果]各组成骨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差别(P>0.05);细胞培养第14、21d,掺锶各组成骨细胞的ALP活性、cbfalmRNA表达,及矿化结节数量等方面均显著高于HA组(P<0.01),其中以掺锶量5%组最高,但与10%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HA中掺锶能上调成骨细胞cbfalmRNA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矿化,促进骨形成。详细的作用机制及HA中最佳的掺锶量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72-2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9 ]
  • 降钙素预防去势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的研究

    张胜强;张柳;王文雅;田发明;李震;程潭;

    [目的]观察降钙素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骨量和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方法]30只3个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Sham)组,去卵巢(OVX)组,去卵巢+降钙素(OVX+CT)组。3个月后处死动物,并于处死前10d和4d分别给予四环素和钙黄绿素双荧光标记。取L2~4椎体进行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L4~5腰椎及椎间盘进行VG染色,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椎间盘MMP-13的表达,观察椎间盘的病理学改变并根据组织学评分系统对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LVD)进行评分。[结果](1)腰椎间盘评分:OVX+V组显著高于Sham组及OVX+CT组;(2)腰椎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学骨量参数(BV/TV,Tb.N):OVX+V组显著低于Sham组及OVX+CT组;(3)免疫组化:OVX+V组大鼠椎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表达显著高于OVX+CT组、Sham组。[结论]降钙素可预防去卵巢大鼠腰椎间盘的退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维持椎体骨量及微观结构,同时降低椎间盘中MMP-13的表达抑制基质的降解有关。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77-2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9 ]
  • 数字化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林山;尹庆水;张余;夏虹;马立敏;

    [目的]探讨数字化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其理化及结构性能。[方法]将珊瑚羟基磷灰石粉碎成250~500μm微粒,然后将其与左旋-聚乳酸以不同的质量比(2:1、3:1、4:1、5:1)混合均匀后备用。采用Simpleware3.1软件,通过计算辅助设计构建一数字化的圆柱形模型,通过数控转换,将其生成STL格式的文件,导入快速成型机,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的工艺,将数字化的模型制备成不同质量比的数字化CHA人工骨支架材料。采用压汞仪、材料力学试验机和扫描电镜对不同质量比的数字化CHA人工骨的理化、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对不同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的CHA微粒与左旋聚乳酸混合物,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选择性激光快速成型的工艺,可以制备出数字化CHA人工骨,其加工精度为+0.1cm;随着CHA含量的增多,亲水率、孔隙率和密度逐渐增加,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其抗压强度为1.04~3.70MPa;制备的数字化人工骨均具备微孔样结构,孔与孔之间纵横交错,孔径为150~350μm,随CHA含量的增多,大孔径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结论]采用质量比为3:1~4:1的CHA微粒与L-PLA的混合物为原料,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型的工艺,制备的数字化CHA人工骨其理化、结构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越,具有作为个性化人工骨材料的应用潜力。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82-2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8 ]

经验交流

  • 体外冲击波与外科手术治疗骨不连的对比分析

    梁斌;李宏宇;李丽春;韦建勋;莫冰峰;

    [目的]探讨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证选择[方法]冲击波组25例。手术组28例,带锁髓内钉加自体骨植骨13例;钢板加自体骨植骨10例;外固定支架加自体骨植骨5例。[结果]两组患者均获12~18个月随访,冲击波组不愈合2例,1例经再次作冲击波治疗后愈合,另1例则改为手术治疗后愈合。手术组不愈合2例,1例再次手术后愈合,另1例加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后愈合。两组一期治愈率分别为92%和92.86%,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具有无创、费用低、无需住院等优点。但2种方法要获得满意的疗效,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87-2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58 ]
  • 自动筋膜压测量仪在早期诊断筋膜室综合征中的应用体会

    张文玺;郑志良;史建娣;

    [目的]探讨自动筋膜压测量仪在早期诊断筋膜室综合征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采用CYY-1型自动筋膜压测量仪对31例前臂、小腿、足、上臂肿胀患者进行筋膜压测量,对筋膜压达到切开标准的患者行切开减压,对未达到切开标准的进行动态观察。[结果]31例中7例切开减压,残留创面延期缝合或植皮。其中2例初次测压未达到切开标准,经过动态测压,发现筋膜压逐步上升而达到切开标准,予以切开减压。[结论]采用自动筋膜压测量仪测量结果判断筋膜室综合征比采用Whitesides法判断更准确和方便,比依据症状体征更客观、科学,有效的避免了盲目性。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89-2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4 ]
  • 双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同期修复内外踝皮肤缺损

    陆永春;杜向阳;孙良宏;

    [目的]报道应用双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内外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双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同期修复25例内外踝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8cm×10cm。[结果]术后经随访6~24个月,平均(15.0±3.8)个月,25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没有出现溃疡,23例获得保护性感觉。[结论]双叶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是同期修复内外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91-2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9 ]
  • CT引导下经皮内固定治疗上颈椎骨折

    关家文;孙海涛;丛永建;都基权;

    [目的]介绍CT引导下经皮内固定治疗上颈椎骨折的方法。[方法]术前颅骨牵引,术中采用自制的颅骨牵引板架继续牵引和维持体位,围绕"角"、"面"、"点"、"向"、"度"完成穿刺设计,借助自行研制的定向仪和CT扫描引导完成手术。[结果]置一钉耗时20~80min,平均55min;无一例椎动脉损伤,骨折、脱位均复位满意;随访6~30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愈合,颈椎活动均无明显受限。[结论]该方法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可靠、廉价和术者不受X线伤害等优点,为上颈椎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94-2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5 ]
  • 选择性地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压缩性骨折21例初步报告

    唐献忠;王嘉;白建忠;梁朝革;匡垓下;顾梦臻;吴宗明;蔡振宇;于荣华;陈豪杰;

    [目的]总结分析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中、短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自2008年3月~2010年2月,对21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六钉两棒一横连)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对患者术前术后的X线片进行测量,术前骨折椎体高度41.6%±16.5%,节段后凸角度10.8°±5.4°;术后骨折椎体高度86.8%±8.9%,节段后凸角度7.1°±4.4°。配对t检验显示,手术前后骨折椎体高度和节段后凸角度均有显著差异(P均<0.001)。[结论]选择性地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有利于后路术中复位以及纠正后凸畸形,并且增加了内固定系统的强度。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97-2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8 ]
  • 婴幼儿发育性髋脱位的矫形器治疗

    宋清涛;王瑞霞;

    [目的]观察探讨应用矫形器对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2例155髋2岁以内婴幼儿,根据年龄、髋臼发育程度及头臼位置关系选用不同型号矫形器治疗,定期复查髋关节X线片,记录髋臼指数(AI)变化及头臼位置关系,作为疗效评定依据。[结果]随访6~52个月,平均28个月。92例155髋复位成功率:年龄≤6个月组91.01%,7~12个月组76.19%,>12个月组54.16%;Ⅰ度脱位成功率83.87%,Ⅱ度脱位为84.48%,Ⅲ度脱位为54.55%,半脱位为79.16%。治疗前AI均值:成功髋30.44°±6.48°,失败髋37.58°±5.28°。无股骨头坏死病例出现。[结论]矫形器对婴幼儿发育性髋脱位有显著治疗作用,疗效与患儿初始治疗年龄、髋臼发育程度及矫形器治疗时间有密切关系。正确的矫形器佩戴方法及治疗时间直接影响髋关节复位的远期效果。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99-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7 ]
  • 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2例治疗观察

    贾玉俊;伦保国;陈长青;王润成;缪力;王哲锋;梁学;袁举;

    [目的]分析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采取近排腕骨切除加骨间掌、背侧神经终末支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9年6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2例陈旧性经舟状骨骨折月骨周围腕骨脱位患者,术前病程28d~1.2年,术后测量腕关节的活动度、握力和腕部疼痛程度,腕关节功能评定采用Krimmer评分法。[结果]术后随访24~72个月,腕关节腕掌屈、背伸活动度平均72°,尺桡偏平均35°,健侧为68°±8°;侧握力为(26±8)kg,健侧握力为(45±10)kg;疼痛值为28;腕关节功能评分为72,腕关节X线片显示:未见骨关节炎表现;满意率90%。[结论]本术式是用于治疗陈旧性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引起腕部功能障碍和腕部疼痛的有效手段。

    2010年24期 v.18;No.266 2102-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9 ]

征稿

  •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约稿

    <正>《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创刊于2002年,2010年7月5日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为半月刊,每月出版两期,上半月为科普,下半月为专业学术,本刊以广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最新专业领域资讯及临床领先的科研

    2010年24期 v.18;No.266 2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短篇论著

  • 细胞联合培养的形态学观察和鉴定

    吴仕峰;吴立生;

    <正>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是难以成功的。近年来人们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病理及生理研究进一步深入和细胞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SCI有了更新的认识,为SCI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的主要手段就是细胞移植,通过移植可改善损伤处的微

    2010年24期 v.18;No.266 2104-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1 ]

个案报告

  • 颈椎损伤合并T_4骨折高位截瘫手术治疗1例

    苏纪权;刘岩;刘仍军;王世龙;程海龙;

    <正>2009年11月27日行手术,手术方法:全麻下经胸骨颈胸联合入路,行C4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劈胸骨,T3、4椎体减压术。手术方法:病人全麻生效后,常规颅骨牵引,取仰卧位,颈椎与手术床之间垫枕,以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和稳定。选择沿左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的纵斜

    2010年24期 v.18;No.266 2107-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1 ]

短篇报道

  • 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

    陈建明;许天明;张成程;文景;李勇;周艳;

    <正>寰枢椎脱位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退变及先天性畸形等所致,易引起上颈髓受压,潜在危险性大,需积极治疗,如果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常导致严重的后果,本科于2006年1月~2010年1月,对2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后路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2010年24期 v.18;No.266 2108-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2 ]

博士论坛

  • 伤害控制骨科学——创伤抢救的新理念

    鲁菁;

    <正>1形成与含义伤害控制(damage control)一词,最早来自美国海军,原意是:一艘舰艇遭受损伤后,其保持继续执行任务的能力。这一概念植入创伤救治的原因是,早年美国街头一度因火器伤造成的腹部贯通伤很多。随着对人体大出血等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外科技术,如用填塞止血取替肝切除术治疗肝损伤等,使伤员存活率提高。故上世纪80

    2010年24期 v.18;No.266 2110-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