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疫情防控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区胸腰椎骨折诊疗的防控措施及方案

    徐峰;黄亮亮;熊承杰;康辉;马俊;伍博宇;黄景辉;罗卓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强,湖北为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地区,尤其武汉处于疫情的中心,疫情防控不到位,极易引起COVID-19扩散,甚至导致医护感染。胸腰椎骨折(thoracolumbar fracture, TLF)是一种常见急性严重的脊柱损伤,如果不能够及时规范救治,往往会遗留肌力、感觉及大小便等功能障碍,甚至截瘫。在这种疫情与病情混杂的局面,如何解决疫情防控和TLF及时规范救治是一个巨大挑战。本院处于COVID-19的中心疫区,为武汉市COVID-19定点医院,同时也为武汉市非COVID-19特殊患者医疗救治单位,收治了一批合并COVID-19的TLF患者及非COVID-19的TLF患者。本文作者从脊柱外科医师的角度出发,总结疫情爆发以来对TLF相关诊疗经验体会,归纳TLF的诊疗流程,为骨科一线医务人员在接诊、治疗和防护等方面提供参考,以期在疫情期间减少医患COVID-19感染风险,提高TLF治愈率,降低并发症与后遗症。

    2020年06期 v.28;No.488 481-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5 ]

临床论著

  • 骨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杜刚强;王志刚;张锴;李朋;王辉;周楠;刘栋;张德刚;

    [目的]探讨骨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1月,骨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技术治疗的7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29例,女47例,平均年龄(69.55±5.12)岁。[结果] 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体位摆放时间平均(8.06±1.41) min,透视次数平均(42.13±5.63)次,手术时间平均(50.04±5.86)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92.34±35.63) ml。19例患者(术前11例、术后8例)发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无肺栓塞、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69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23±2.17)个月。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检查方面:所有患者骨折复位良好,内置物位置及防旋螺钉长度满意;骨折12个月内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1.77±3.17)周。2例患者防旋钉切出,其他患者影像学检查未出现断钉、螺钉松动、移位等情况,无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骨牵引器辅助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无需切开复位,体位摆放时间短,透视次数少,临床效果满意。

    2020年06期 v.28;No.488 485-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90 ]
  • 前后联合直视下复位治疗新鲜下胫腓联合损伤

    郑建平;秦悦;杨海波;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直视下复位治疗Dannis-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中新鲜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85例Dannis-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所有下胫腓联合损伤均为新鲜损伤。依据下胫腓前间隙是否被切开直视下复位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直视复位组42例,常规复位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影像评估下胫腓复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直视复位组3例患者出现后踝骨折复位不满意致使下胫腓不能精准复位,术中通过切开下胫腓前间隙辅助复位直到满意;常规组有3例患者术中出现固定后踝骨块的钉板放置不满意,术中予以纠正。两组患者随访24~31个月,平均(26.14±1.48)个月。直视复位组开始负重时间近似于常规复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视复位组完全负重时间明显早于常规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而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术前两组间ASFAS和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直视复位组的AOFAS和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复位组(P<0.05)。影像评估方面:直观组复位不良率为7.14%(3/42),而常规复位组为33.33%(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直视复位组发生踝关节炎1例,而常规复位组6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复位不良累及的平面数与AOFAS评分呈负相关(R=-0.878,P<0.001)。[结论]下胫腓复位质量与功能恢复密切相关,直视下复位手术治疗Dannis-Weber C型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可明显提升复位质量。

    2020年06期 v.28;No.488 490-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3 ]
  •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覃文杰;朱成明;吴昊;胡居正;石展英;

    [目的]比较应用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多段骨折共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21例)和钢板组(18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估标准对患者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肢体血管神经损伤。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和术中失血量均显著优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1~22个月,平均(13.67±4.76)个月。钢板组有2例术后因感染或骨不连行翻修术,而髓内钉组无翻修病例。髓内钉组开始负重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均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末次随访时髓内钉组的膝伸屈、踝背伸和踝跖屈ROM均显著大于钢板组(P<0.05);末次随访时按Johner-Wruhs标准评定临床效果,髓内钉组优1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23%;钢板组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胫骨多段骨折,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髓内钉可以更早负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2020年06期 v.28;No.488 496-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0 ]
  • 闭合与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

    谭家昌;姜铁斌;黄文贤;赵劲民;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弹性钉结合尾帽治疗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4例年龄5~13岁的股骨干不稳定型骨折患儿资料,其中30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钉结合尾帽固定(闭合组);24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弹性钉结合尾帽固定(切开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切开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平均透视时间均明显小于闭合组(P<0.05),但两组在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0~25个月,平均(22.28±1.65)个月。两组患者在术后部分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出现退针钉尾激惹闭合组4例,切开组1例,均在骨折愈合取出弹性钉后症状完全消失。末次随访时,成角>5°者闭合组8例,切开组3例;两组均无旋转畸形;下肢长度差异>1cm者闭合组8例,切开组4例。两组患儿均无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弹性钉取出后无再发骨折,无髋、膝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影像评估方面,切开组Beaty评级满意率(91.67%)显著高于闭合组(53.33%)(P<0.05);切开组Flynn髓内钉疗效评级优秀率(62.50%)显著高于闭合组(16.67%)(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弹性钉结合尾帽固定治疗不稳定型儿童股骨干骨折可以获得更好的骨折对位与固定,并发症更少,而且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及放射线暴露,是一种更为优良的治疗方法。

    2020年06期 v.28;No.488 501-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9 ]
  • InterTAN、PFNA、DHS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林荣侯;刘勇;隋丽娟;张雪涛;隋志强;王蕾;

    [目的]对比分析InterTAN髓内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120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InterTAN组40例,PFNA组40例,DHS组40例。比较三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由小到大依次为PFNA<InterTAN<D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随访6~13个月,平均(10.50±1.51)个月。三组患者均随术后时间延长,疼痛减轻,功能改善。完全负重行走时间依次为PFNA<InterTAN<D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小到大依次为PFNA<InterTAN<D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Harris评分和髋伸屈ROM由大到小依次为InterTAN>PFNA>D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显示骨折复位质量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74,P=0.455)。至末次随访时,InterTAN组和PFNA组患者骨折均愈合,而DHS组中,4例骨不愈合。随访过程中,InterTAN组发生1例螺钉退出;PFNA组发生4例螺旋刀片切割或退出、2例髋内翻;DHS组发生6例螺钉退出、3例钢板断裂、4例髋内翻。DHS组晚期并发症率显著高于InterTAN和PFNA组(P<0.05)。[结论] InterTAN与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优于DHS内固定,而InterTAN的优势更加显著。

    2020年06期 v.28;No.488 507-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187 ]
  • 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吴晓林;钟伟;梁答;马振;

    [目的]比较组合式外固定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其中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38例(外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内固定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 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外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总长度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固定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37±1.85)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ROM和Gartland-Werley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随术后时间推移,掌倾角、尺偏角均有轻度丢失,但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桡骨茎突高度的丢失不同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固定组桡骨茎突高度的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和12个月时,外固定组的桡骨茎突高度均显著大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同时兼顾对功能与解剖角度的恢复,尤其对于桡骨高度的恢复具有明显临床优势。

    2020年06期 v.28;No.488 512-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66 ]
  •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围术期影响

    丁兆永;丁华明;刘祥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单侧骨水泥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全麻组)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联合组),每组4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Ⅱ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2(PGE2)。[结果]全麻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32.50%,而联合组为1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00%,而联合组为1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TC、TG、HDL、LDL水平均降低(P<0.05),FPG、FINS、Cor、PGE2水平均升高(P<0.05)。术前两组间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联合组相较于全麻组患者TC、TG、LDL、FPG、FINS、Cor、PGE2降低(P<0.05),而HDL水平升高(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可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发生,改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糖脂代谢,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0年06期 v.28;No.488 517-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41 ]

读者·作者·编者

  • 本刊关于各类稿件字数限定的通知

    <正>为了不断提高杂志的信息量,增强可读性,缩短刊用周期,使更多新的成果尽快见刊。针对来稿中存在的字数过多、篇幅过长等问题,本刊重申对各类稿件的字数要求:临床论著、基础研究类稿件正文字数不超过5 500字,参考文献在25条以内;技术创新、荟萃分析类稿件正文字数不超过5 000、4 500字,参考文献分别在20、30条以内。以上类型稿件中文摘要要求在500字以内,英文摘要在500个实词以内。综述正文字数4 000字以内,中文摘要在200字以内,英文摘要在200个实词

    2020年06期 v.28;No.488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第六届上海中山骨科学术周报名通知

    <正>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办的第六届上海中山骨科学术周将于2020年4月8~13日在上海中山医院召开。中山骨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历史悠久、名家众多,在全国及上海地区率先引进开展了多项骨科新技术。以新鲜尸体标本操作为特色,连续举办了10届全国脊柱及关节和5届围关节创伤及肩关节镜学习班以及3届骨肿瘤论坛,学员多为副高级以上医师,得到了广泛好评。在此基础上,连续举办了5届上海中山骨科学术周,邀请了国际著名教授以及国内各相关专业领军专家,每届学术周场场爆满,与会人数千余人。

    2020年06期 v.28;No.488 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综述

  • 肥大软骨细胞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

    薛松;姜亚飞;桑伟林;马金忠;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现已成为危害全球老龄人群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软骨细胞的肥大改变在骨性关节炎中较常出现,肥大软骨细胞表达一些较为典型的生物学标志,进而介导OA的不断进展;软骨细胞肥大化涉及多条分子信号通路的调控,包括Wnt、TGF-β、IHH/PTHrP等主要信号通路;此外,软骨细胞肥大化在骨关节炎进展的不同时期也是逐步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该疾病的不断恶化;综上,阐明肥大软骨细胞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将有利于认识骨关节炎的发病机理,进而指导临床对骨关节炎的有效治疗。

    2020年06期 v.28;No.488 52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9 ]
  • 膝关节外翻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进展

    程兴旺;张峡;

    在外翻膝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软组织和骨结构的异常。软组织异常可表现为外侧结构挛缩、内侧结构松弛。在骨组织异常中,可以表现为股骨外侧髁发育不良,胫骨平台塌陷及骨缺损、髌骨半脱位等。在进行股骨远端截骨时,也不能按照常规的截骨方式,以免造成术后的力线不正。在完成伸直位截骨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软组织松解,才能获得良好的屈伸间隙平衡。本文将对外翻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2020年06期 v.28;No.488 527-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1 ]

基础研究

  • 横突间入路下胸椎融合的实验与初步临床应用

    贾梦龙;李念虎;徐展望;孔鹏;姜平;岳晨;任亮;

    [目的]基于动物随机对照实验及临床病例应用,研究横突间入路胸椎椎体间融合术(ITIF)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24只成年山羊,体重(35.67±2.39) kg,随机分为横突间入路胸椎椎体间融合术组(ITIF组)、经椎间孔胸椎椎体间融合术组(TTIF组)、ITIF加椎弓根固定组(IFIFPS组)、TTIF加椎弓根固定组(TTIFPS组),每组6只。比较四组动物手术过程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2周拍摄X线及CT,比较术后12周植骨融合情况。并报道临床病例1例。[结果] ITIF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均少于TT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四组动物均出现融合情况,骨性融合不完全,骨小梁排列不够整齐,融合率虽有高低,但手术方式与融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1例强直性脊柱炎骨折患者行T10/11横突间入路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T8~L1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3年复查,见T_(10)/T_(11)椎体间骨性融合,患者无疼痛等不适症状。[结论]横突间入路胸椎椎体间融合术(ITIF)与经椎间孔胸椎椎体间融合术(TTIF)相比,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安全性。

    2020年06期 v.28;No.488 53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 ]
  • 大鼠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诱导干细胞成神经分化

    高海明;黄陈翼;李秀军;刘宗超;吴佳奇;

    [目的]探讨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神经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自10~15 d龄SD乳鼠胫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s至第4代。自SD乳鼠静脉血采用改良低速离心法备制i-PRF。将第4代BMSCs随机分为空白组、150μl组和300μl组,分别加入i-PRF 0、150、300μl,并加入12%FBS进行培养。于第7、14、21 d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改变并以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其神经分化情况。[结果] BMSCs经i-PRF诱导7 d后细胞形态开始改变,21 d后突触生长,出现类神经元细胞形态;而空白组细胞形态无改变。细胞免疫组化显示150、300μl组Nestin蛋白表达阳性,而空白组为阴性。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150、300μl组S-100β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空白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estin、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为150μl组>300μl组>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RF能有效诱导BMSc成神经细胞分化且受i-PRF剂量的影响。

    2020年06期 v.28;No.488 537-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1 ]
  • 两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刘镇煌;黄长明;傅仰攀;范华强;张少战;章亚青;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两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方法] 12具猪膝关节新鲜标本,制备ACL胫骨撕脱骨折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各6具膝关节。缝线组采用缝线结合外排锚钉固定,双排组采用锚钉双排桥式固定。生物力学测试机上进行测试,记录最终失效荷载、屈服载荷、位移、刚度。[结果]除缝线组1例失效,其余对象都通过了50~250 N载荷,1 000周期循环测试,位移缝线组为(4.19±1.31) mm,双排组为(1.94±0.3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轴向加载损毁试验,最终失效荷载缝线组为(612.60±121.59) N,双排组为(580.19±119.79) 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服载荷缝线组为(343.09±208.07) N,双排组为(278.01±196.39) 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刚度:缝线组(17.93±7.72) N/mm,双排组(48.34±9.57) 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方式都具有良好生物力学特性,均提供可靠内固定,在生物力学上无明显差异。在循环加载环境下,双排固定提供了更少的位移。相比抗拔能力,双排固定更强。

    2020年06期 v.28;No.488 542-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13 ]

技术创新

  • 显微外科技术结合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小腿Gustilo ⅢC型损伤

    周涛;尚希福;周洪翔;

    [目的]介绍显微外科技术结合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小腿Gustilo ⅢC型损伤的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2018年3月治疗Gustilo ⅢC型小腿毁损伤患者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左侧13例,右侧8例;年龄13~67岁;软组织缺损面积9 cm×7 cm~28 cm×13 cm;骨缺损长度5~13 cm,平均(9.32±2.47) cm。根据肢体毁损情况采取两种手术方式:急诊重建肢体血运+一期或二期游离股前外皮瓣覆盖创面+后期骨搬运16例,急诊重建肢体血运+二期骨与软组织同步搬运5例。出院后门诊定期复查:创面愈合情况,有无局部及钉道感染,滑移骨段是否偏斜,并根据新生骨矿化情况调整搬运速度。[结果] 21例患者全部保肢成功,16例皮瓣中1例皮瓣远端皮缘坏死,经植皮后痊愈。软组织及骨缺损均得到修复,骨折端全部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18~33个月随访,平均(23.74±4.63)个月,末次随访根据ASAMI评分标准进行骨愈合及功能评价:优5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76.19%。[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结合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小腿GustiloⅢC型严重毁损伤,临床疗效满意。

    2020年06期 v.28;No.488 548-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8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1 ]
  • 经皮钛网骨水泥填充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蔡进奎;罗德民;周健和;张丁城;潘和科;潘亚伟;沈晓涛;徐响阳;

    [目的]介绍经皮钛网骨水泥填充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的临床技术与初步效果。[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5月,使用经皮钛网置入支撑骨水泥填充治疗OVCFs30例。术中透视定位责任椎体的双侧椎弓根,逐渐置入穿刺针,达到椎体中前1/3,将球囊带钛网支架沿外套管置入椎体内,扩张以撑开椎体恢复高度后,钛网同时释放,注入骨水泥。[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时间推移VAS和ODI评分均显著降低,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检查显示,术中正位骨水泥弥散过中线,侧位像弥散占比椎体4/5,骨水泥分布均匀。术后Beck指数和Cobb角较术前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网置入支撑骨水泥填充是治疗老年性OVCFs的有效方法,能较好维持强化后椎体的高度及稳定性。

    2020年06期 v.28;No.488 553-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9 ]

临床研究

  • 膝关节镜下内引流技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分析

    邹阿鹏;李传波;唐晓杰;王京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内引流技术治疗成人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院接受膝关节镜下内引流术治疗的腘窝囊肿患者24例,术后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中镜下探查证实腘窝囊肿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2例,风湿性关节炎1例,痛风性关节炎1例,手术顺利,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平均随访(16.63±4.36)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2周复发,其余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术后无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2级1例,1级2例,0级21例。[结论]作为一种治疗腘窝囊肿的微创手术技术,膝关节镜下内引流技术安全有效。

    2020年06期 v.28;No.488 557-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3 ]
  •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杨勇;郭庆华;陈志辉;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THA组和HA组。[结果] TH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H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HA。THA组术后2年和术后3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HA组(P<0.05)。THA组患者术后脱位率、髋部疼痛发生率高于HA组(均P<0.05),但TH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6.78%)明显低于HA组(45.65%)(P<0.05)。[结论] THA与HA在治疗老年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各有利弊,两者均有较好的短期效果,但长期效果THA优于HA,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020年06期 v.28;No.488 560-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90 ]
  • 股骨髁前后径与内外径比值对膝关节置换的影响

    张庆文;柴瑞宝;孙海燕;

    [目的]测量股骨髁的前后径、内外径,分析两者的比值对全膝关节置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的170例患者,手术前利用X线片在膝关节上对股骨髁的前后径、内外径进行测量,算出两者比值,对比假体数据,将比值>0.9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髓内长定位杆截骨;研究组:采取髓内短定位杆截骨,均为30例,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松动;两组患者术后KSS评分、伸直角度和伸膝障碍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屈曲角度、股骨假体屈曲角度和股骨前端切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股骨髁前后径、内外径比值较大者,采取髓内短定位杆截骨能够维持伸屈稳定,降低截骨切迹和假体周边骨折发生概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2020年06期 v.28;No.488 563-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9 ]

经验交流

  • 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的后路手术治疗

    舍炜;张群立;马文姬;刘林;张辉;王展;

    [目的]探讨后路器械撑开撬拨复位、经wiltse入路置钉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4月收治6例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8~41岁,平均(33.74±8.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12 d,平均(9.36±2.14) d。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器械撑开撬拨复位、经Wiltse入路置钉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61.32±22.07)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0.17±32.72) ml,6例均获得解剖复位。平均随访(8.36±1.74)个月,6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钉棒断裂、松动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后路器械撑开撬拨复位、经Wiltse入路置钉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复位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06期 v.28;No.488 56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9 ]
  • ■长屈肌腱转位重建kawande Ⅱ-Ⅳ型跟腱缺损

    郭爱民;景子权;张立岳;乔悾;武志刚;王治国;木仁;万文婷;胡燊;

    [目的]探讨和总结■长屈肌腱转位修复和重建kawandeⅡ-Ⅳ型跟腱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月采用■长屈肌腱转位修复和重建kawandeⅡ-Ⅳ型17例跟腱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30~60岁,平均(48.28±8.56)岁。均为单侧跟腱断裂,跟腱缺损2~6.5 cm,切取■长屈肌腱分别为15~38 cm;跟腱修复后观察恢复工作时间、踝关节的肌力、活动范围及手术并发症,并采用通用的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年,平均(1.73±1.31)年。拆线时间14~30 d,平均(19.62±3.77) d,恢复工作时间3~5个月,平均(3.91±0.39)个月,踝关节肌力均在4级以上,活动好,外形恢复好,■趾屈伸功能不受影响;无切口溃烂、跟腱外露、持久不愈的病例,无跟腱再次断裂者。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78.13~95.82分,平均(90.02±5.10)分,其中优13例,良4例。[结论]■长屈肌腱长度足、质量好、修复和重建kawandeⅡ-Ⅳ型跟腱缺损质量高,功能和外形好,恢复快,并发症少。

    2020年06期 v.28;No.488 569-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4 ]
  • 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

    王正雷;郭宁;高吉昌;张文进;刘建辉;王海斌;范庆建;宫明;荀琳;

    [目的]应用一种中间锁定两端滑动的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方法]采用中间锁定两端滑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66例。手术在全麻下进行,侧弯主弯区(顶椎)两个椎体两侧置入4枚椎弓根钉,在顶椎两端上下椎体每间隔1个椎体置入滑动钉,平均每一侧置入4~6枚椎弓根螺钉。选择2根矫形合金棒置入椎弓根钉尾端,两端多出上下末位钉约3 cm,留出纵向滑移的空间,折成生理弧度,H型套帽固定尾部,然后慢慢旋转双棒,矫正脊柱畸形,将双棒锁紧固定于主弯区顶椎4枚钉上,在双侧矫形棒上放置横向滑动或锁定连杆,并锁紧,框架结构固定完毕。[结果] 66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术前Cobb角(53.16±3.44)°,术后为(8.23±2.01)°,手术矫形效果满意。术前Cobb角≤50°患者矫正率为85%,术后随访1~6年,滑动区域内螺钉随脊柱纵向生长而伴发的生长性滑移距离1.5~3 cm,全部患者随访未见断钉、断棒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中间锁定两端滑动的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过程中不影响患者正常发育且固定牢固。

    2020年06期 v.28;No.488 572-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1 ]

个案报告

  • 妊娠期无创伤性单侧股骨颈头下型骨折1例报告

    李凯;孙立;陈龙;马永光;李杨洋;田晓滨;

    <正>妊娠期一过性骨质疏松症,其发病机制不明,早期表现为髋部疼痛,部分患者有活动受限,股骨颈骨折是其严重并发症。本文介绍1例妊娠期无创伤性单侧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病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41岁,右髋疼痛20 d,加重伴活动障碍4 d。病史:20 d前无诱因出现右髋疼痛,呈轻微胀痛,可行走,就诊当地医院,因孕妇,未行相关透视检查,经保守治疗疼痛未见缓解。4 d前(孕38

    2020年06期 v.28;No.488 574-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0 ]

  • 欢迎订阅2020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正>好的期刊——是专业发展的工具,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知识财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年3月创刊,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骨科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多年来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2016年、2018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重点介绍矫形外科领域包括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骨肿瘤、骨感染、先天性肢体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材料、新经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以突出创新性、实用性、时效性和丰富的多元化信息量为特色。先后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20年06期 v.28;No.488 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

    <正>扶残助残放心梦想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下,广泛团结与肢体残疾康复有关的矫形外科专家和专业人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宗旨:根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章程,团结广大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同仁,坚持全面康复观点,推动康复医学研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康复医学,促进肢体残疾康复事业的发展,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任务:1、围绕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康复任务,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专业学术活动;2、采用多种形式提高肢残康复专业人员学术及诊疗水平,配合有关部门完成残疾人康

    2020年06期 v.28;No.488 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