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为事业,一生执著追求——著名矫形外科专家侯筱魁教授

    2005年08期 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AF钉间接减压复位治疗胸腰椎重度爆裂骨折

    李衡,张英泽,张伯锋,齐向北,焦振卿,王鹏程,彭阿钦

    目的: 探讨AF钉间接减压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用间接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术。结果: 随访6个月~9年, 平均3. 5年。伤椎高度由术前的40%恢复到术后的95%, 椎管狭窄指数术前平均2, 术后平均<1。术后除12例全瘫病例无神经功能恢复外, 不完全截瘫患者, 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 均有Ⅰ级以上恢复。结论: AF钉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能有效的间接减压, 并能很好的恢复脊柱的解剖序列, 是一种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首选方法。

    2005年08期 565-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3 ]
  • 再次膝关节镜手术的原因及对策

    齐志明,王立德,王福生,潘孝云,王齐超

    目的:探讨再次膝关节镜手术的原因,提高关节镜诊治水平。方法:回顾1989年4月~2004年4月间再次膝关节镜手术检查所见,总结二次手术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膝关节镜下手术的第二(再)次关节镜下手术21例。男6例,女15例;再手术年龄18~62岁,平均32岁;距离第一次手术时间6d~18个月,平均6个月。外院转来17例,本院4例。结果:再次膝关节镜手术患者21例,术前、术中误诊11例,其中半月板损伤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前交叉韧带断裂2例,剥脱性骨软骨炎2例,髌骨脱位1例;术中处理不当10例,半月板4例,其它6例。21例患者均通过再次膝关节镜检获得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再次关节镜术后机械性交锁症状(13例)均消失,积液、肿、痛6例均得到控制后出院,感染及僵硬各1例恢复正常。结论:提高术前、术中对疾病的正确诊断率及关节镜技术是减少再手术发生率的关键。

    2005年08期 568-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5 ]
  • 急性髌骨脱位1例

    孟宪忠,李彦文

    2005年08期 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1 ]
  • 关节镜下双股半腱及股薄肌腱经双胫骨隧道解剖重建膝前交叉韧带

    胡勇,刘剑伟,陈经勇,张世明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双股半腱和股薄肌腱(DLSTG)经双胫骨隧道解剖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及术后随访结果。方法:在关节镜下对15例ACL断裂的患者行双胫骨隧道解剖重建。移植体股、胫骨端均采用近ACL解剖止点之Press fit技术固定。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6~8周恢复了正常的关节活动和行走步态。手术12~16周后恢复了低风险体育运动。术后1年,2名患者的Lachman试验I度阳性;15名患者的IKDC评分为正常或接近正常;Tegner评分显示12名患者已恢复伤前运动水平;X线片示全部患者股骨、胫骨隧道无扩大。结论:关节镜下利用自体DLSTG及Press fit固定技术施行双胫骨隧道的ACL解剖重建在技术上可行,并有利于伤膝功能的快速恢复。

    2005年08期 571-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1 ]
  • 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矫正角度丢失随访分析

    李磊,郭开今,辛兵,周冰,郭含军

    目的:回顾性分析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脊柱矫正角度丢失的有关原因。方法:以影像学结果作为观察指标,统计本院1990年1月~2004年5月因创伤造成的胸腰椎骨折病例早期行后路内固定术治疗情况,并分析随访的59例患者术中不同的植骨方法,对内固定拆除后脊柱生理曲度丢失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5年。6例出现内固定器物断裂,其他病例中有16例于内固定物取出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矫正角度丢失。结论:脊柱矫正角度的丢失,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术中行正确的经椎弓根植骨,并适当使用椎体间融合器(TFC),可较好地避免其发生。

    2005年08期 574-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198 ]
  • 读《脊柱内固定系统应用指南》

    侯新安

    2005年08期 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8 ]
  •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相关因素分析

    章建华,季卫锋,童培建,厉驹,肖鲁伟

    目的:通过对DHS失败病例结果的分析,得出一种单纯的影像学骨折分类方法,来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阐述骨质疏松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采取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1998年6月~2003年6月35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病例,骨折按(Boyd Griffin,Evans,AO法)标准分类,骨质疏松按Singh标准分度,根据术后X线片评定复位的成败,即内翻角>100°,股骨头穿孔,螺钉穿出超过20mm或金属物断裂认定为手术失败。结果:总共发现97例失败病例,4例为稳定性骨折,93例为不稳定性骨折(Evans分类法),不稳定性骨折伴骨质疏松的病例手术失败率超过50%。结论:应用Singh和Evans分类法对术前股骨粗隆间骨折稳定性和股骨近端骨质疏松程度进行分类,可以精确地预测术后内固定的成败。对于Evans分类法属于不稳定的粗隆间骨折,并伴有Ⅲ级以上骨质疏松的病例,DHS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而应采用双极杯人工股骨头置换。

    2005年08期 57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5 ] |[阅读次数:129 ]
  • 1例足部多发跖骨骨折脱位的早期手术治疗

    程延,尚保生,李永革,张国勋

    2005年08期 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6 ]
  • 影响老年粗隆间骨折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曾剑文,朱庆生,朱锦宇,韩一生,吕宏升

    目的: 分析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伤前或术前的一般特征与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为临床预测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995年以来收治的83例60岁以上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病历复习和随访, 包括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伤前生活自理能力、身体状况、术前血红蛋白(Hb) 水平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术前Hb水平、骨折类型、伤前生活自理能力与术后功能恢复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受多种因素影响, 高龄、术前贫血、伤前生活自理能力差以及不稳定型骨折预示着功能恢复较差。

    2005年08期 580-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75 ]
  • 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比较研究

    杨礼庆,付勤,原泉,许晓军,贾长青

    目的: 报告后路小切口微创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比较结果。方法: 自2003年10月~2004年11月, 15例患者行单侧后路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同期24例患者接受常规切口手术, 进行术中和术后指标比较。结果: 小切口微创手术平均切口长8. 3cm,术中出血量373ml, 手术时间79min, 术后12h引流量219ml。输血6例, 平均输血量0. 60U。2例发生切口皮肤擦伤。与常规切口手术比较, 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后路小切口微创全髋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手术切实可行, 但要有严格的手术指征、熟练的操作技术和专用的器械。

    2005年08期 583-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72 ]
  • 应用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行腰椎后外侧融合初步效果分析

    俞兴,徐林,毕连涌,曲弋,郑大滨,曹旭

    目的: 探讨在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中应用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nHAC/PLA) 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随访分析64例腰椎多节段椎板切除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各类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植骨材料采用nHAC/PLA颗粒和自体骨颗粒混合, 采用VAS疼痛10分法和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组手术疗效标准评估; 腰椎正、侧及屈、伸动力位X线片判定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切口愈合良好; 1年和1年半复诊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0. 3%和94. 4%, 融合率分别为83. 9%和88. 9%, 假关节发生率为0, 椎弓根螺钉无松动和移位。结论: 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中应用是安全的,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作为自体骨移植的补充, 两者混合使用效果接近自体骨, 弥补了减压过程中自体骨的不足, 避免再取髂骨。

    2005年08期 586-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63 ]
  • 膝部复合骨折的治疗

    刘明廷,刘永涛,戚大春,朱晓东,张锴,孟涛,刘涛,黄秀芝,张霞

    目的: 探讨治疗膝部复合骨折的新方法。方法: 自2000年5月~2003年12月通过设计新的手术入路、应用新的内固定器械, 制定完整的康复计划治疗复杂的膝部骨折35例。年龄17~58岁, 平均32岁。男29例, 女6例。骨折类型: 股骨髁部骨折并髌骨骨折6例; 股骨髁部骨折合并胫骨平台骨折16例: 股骨髁部骨折合并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3例;股骨髁部骨折合并股骨近段骨折10例。根据AO分类方法股骨髁部骨折35例中, A型骨折6例, B型骨折11例, C型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18例, 据Gastilo分类, 其中I度开放性骨折9例, Ⅱ度8例, Ⅲ度1例。开放性骨折多为股骨髁C3 型骨折。合并腓总神经损伤6例, 多为不全损伤。伴有腘动脉损伤者3例, 其中1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而行急诊切开手术。手术复位内固定时间多在伤后5~7d。股骨髁部骨折—律选择股骨下段前外侧切口, 切开膝关节囊劈开股四头肌进入, 下端达髌韧带止点。股骨髁部骨折合并胫骨平台者, 切口可沿胫骨嵴下延, 直至满足内固定物要求, 木中采用坚强内固定, 术后早期CPM功能锻炼, 结合按摩推拿不负重膝关节活动。结果: 本组35例病人全部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6~42个月, 平均11个月。其中3例病人出现骨折感染。该组患者骨折全部愈合, 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4周。膝关节活动度平均(86. 09±

    2005年08期 589-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9 ]
  • 屈曲暴力致颈椎小关节脱位动物模型的建立

    蒲渝,任先军,邓天琼,苏琦,朱灏,单建林

    目的: 建立颈椎小关节脱位的动物模型, 探讨屈曲撞击暴力作用下, 颈椎关节突关节的稳定因素。方法: 26只犬按照手术预处理不同分为3组, A组: 6只, 切断犬C5 ~C6 间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B组: 10只, 在A组处理方式的基础上破坏犬C5 ~C6 间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及黄韧带; C组: 10只, 在B组的基础上切断C5 ~C6间前纵韧带。以BIM-II型撞击机在同样致伤条件下对这3组动物进行撞击实验。实验结果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行为学观察评价。结果: A组动物均未发生小关节突关节脱位。B组有5例发生小关节脱位。C组有9例发生小关节脱位。结论: 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黄韧带和前纵韧带是维持颈椎关节突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

    2005年08期 592-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9 ]
  • C_(2/3)经关节螺钉固定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

    马向阳,尹庆水,刘景发,吴增晖,夏虹,昌耘冰,章凯,麦小红

    目的: 研究C2 /3侧块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可行性, 为颈椎后路钉板固定在枢椎提供新的螺钉锚点。方法: 利用20例配套颈椎干骨标本, 测量枢椎和第三颈椎侧块的宽度和高度。设定C2 /3侧块关节螺钉的进钉点和进钉方向, 即进钉点在头尾方向上位于枢椎侧块的中下1 /3交界处, 在内外方向上位于枢椎侧块的中央, 螺钉穿枢椎侧块经由C2 /3侧块关节进入C3 侧块; 进钉方向与人体矢状面平行, 并与C2 /3侧块关节面呈90°角, 测量螺钉分别在枢椎和第三颈椎侧块内的长度。结果: 枢椎侧块的平均宽度和高度分别是14. 83mm和9. 63mm; 第三颈椎侧块的平均宽度和高度分别是13. 86mm和11. 27mm。螺钉在枢椎和第三颈椎侧块内的平均长度分别是6. 24mm和9. 70mm, 螺钉总长平均15. 94mm。结论:经C2 /3侧块关节进行螺钉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 可以作为枢椎后路螺钉固定的补充方法。

    2005年08期 595-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7 ]
  • 关节软骨病损的磁共振成像及其与大体标本的对照研究

    朱宝林,亓建洪,张经健,郭其勇,王新怡,范克伟

    目的: 探讨MR对关节软骨各期病变的敏感成像序列并评价MR对早期软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1例新鲜截肢患者和4例正常猪膝关节的T2WI、PDWI、GE、STIR、3DFS—FSPGR等序列的成像研究, 选定最佳的序列用于6例猪骨性关节炎(OA) 模型膝关节扫描, 图像与大体标本对照以评价MR对关节软骨的诊断价值。结果: 5种序列的组织分辨力、病变检出率以3DFS—FSPGR序列最高分别达67. 9%和93. 7%, OA模型3DFS—FSPGR图像与大体标本对照Pearson列联系数P=0. 88。结论: 在5种序列中, 3DFS—FSPGR是理想的关节软骨成像序列; MR不仅对中晚期软骨病变有良好显示, 对早期软骨病变也能做出正确诊断。

    2005年08期 598-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61 ]
  • 国际脊髓协会(ISCoS)2005~2006会议计划

    2005年08期 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3 ]
  • 透明质酸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膝关节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扈延龄,王成琪,唐胜建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与透明质酸(HA)关节腔内注射对关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退行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夹闭兔股血管8h的方法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 HA治疗组(B组) 和FGF/HA治疗组(C组), 在关节腔内注射相应的药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关节滑膜和软骨的病理改变, 观察并半定量计算软骨蛋白多糖(PGs) 的变化, 检测滑膜丙二醛(MDA) 的含量。结果: C组的软骨和滑膜病理改变明显轻于A组和B组,在C组中, 滑膜MDA的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两组, 而PGs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 联合应用bFGF和HA能明显减轻兔膝关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退行性改变, 其作用要明显优于单用HA。

    2005年08期 602-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5 ]
  • 保护骨骼健康预防因骨质疏松和低骨密度而增高骨折危险

    2005年08期 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5 ]
  •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PLP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岩峰,吕刚,刁延娜,孙英飞,黄涛,高大新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 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 后髓鞘蛋白前脂蛋白(PLP) 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SCI后髓鞘再生的机制。方法:NSCs由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法(Brdu) 标记。实验分为3组: NSCs移植组(A组)、DMEM填充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大鼠SCI后第7d移植NSCs, 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观察NSCs移植后是否存活, 以及大鼠脊髓损伤区PLP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NSCs移植后在受体脊髓内存活, NSCs移植组较单纯损伤组明显促进了PLP基因在分子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 NSCs移植后可存活并促进PLP基因的表达, 是促进脊髓损伤后髓鞘再生的机制之一。

    2005年08期 605-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0 ]
  • TGF-β_1和bFGFs体外诱导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软骨细胞表型的实验研究

    李松军,安荣泽,谢伟

    目的: 从人骨髓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 MSCs), 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不同细胞因子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并观察细胞组织化学特点。结果:MSCs具有独特的表征, 即CD29阳性, CD34阴性。TGF- β1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sβ1, TGF -β1 )、bFGFs(basefi broblastgrowthfactors, bFGFs) 及两者的联合应用可诱导MSCs表达软骨细胞表型向成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结论:MSCs是一群均一的细胞, 具有独特表征, 本实验所采用的细胞分离方法为筛选合适的细胞体外扩增及分化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

    2005年08期 608-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8 ]
  • 脱蛋白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瞿向阳,蒋电明

    2005年08期 612-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4 ]
  • 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头骨折48例

    陈光

    2005年08期 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9 ]
  • 与骨水泥相关的肺栓塞

    王雨,王爱民

    2005年08期 615-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163 ]
  • 自体镶嵌式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损伤

    陆向东,任步方,卫小春

    2005年08期 617-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86 ]
  • 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冯林,张锡庆

    2005年08期 620-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2 ]
  • 常见膝部急性运动创伤的早期诊断及处理原则

    周东生,王永会

    2005年08期 622-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50 ]
  • 骨折患者的院内急诊护理体会

    龚洪玲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在急诊期间的护理要点; 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5年来有护理记录骨折病人相关资料; 结果: 无1例因护理不当致医源性病情加重和医疗事故纠纷; 结论: 急诊时通过快速的创伤评估和诊断检查、娴熟的护理操作、骨折简单外固定和止血包扎、正确的搬运与详细的交接, 可使骨折患者平稳、安全地渡过入院前期。

    2005年08期 624-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5 ]
  • 应用计算机导航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

    吴景华,吴波,霍华春,张永庆,茹靖涛,翟照

    目的: 应用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Computer aid Surgery Navigation System (CASNS) 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 首先在股骨大粗隆下5cm处钻一小孔以固定肢体追踪器, 固定必须十分牢固可靠, 不能有任何活动, 否则会影响手术的准确性, 其次计算机取图, 在取图前应使定位装置完全能追踪到C形臂靶罩及肢体追踪器, 在导行器引导下, 可顺利地进行空心钉导针的置入,完成内固定。结果: 在导针置入过程中, 每次都可在导航屏幕上保留多个虚拟的图像, 用于手术步骤的参考和对比。术中, 追踪器应完全并十分牢固地固定于患者的骨骼上, 在取图时不允许有少量晃动, 否则将影响导航的精确度, 甚至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术后必须常规X线片复查内固定情况。结论: 本组8例均为男性患者, 均在导航下完成空心钉内固定治疗, 手术均较顺利,整个过程, 平均使用X线片时间为15~20s, 导针置入均较理想, 追踪器跟踪定位后, 手术时间为15 ~25min; 导航系统改革了手术方式, 过去常规复杂的手术过程被取代, 切口小、痛苦小, 基本不出血, 减小感染的机会, 成功率高。

    2005年08期 626-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33 ]
  • 双解剖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俸志斌,廖小波,刘明伟,欧伦,段戡

    目的: 探讨双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上述方法治疗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随访时间12个月~3年, 分别从双解剖钢板的作用、手术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双解剖型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术后骨折固定牢靠, 愈合时间较短, 无关节畸形发生, 但并发症较多、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结论: 应用双解剖型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可取得牢固固定, 但存在不少问题。

    2005年08期 627-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34 ]
  •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李怀忠,姜尚玉,张本领,于立军,陆锦玉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 回顾本院自1998年以来用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3例, 男16例, 女7例。结果: 全部病例获随访10~15个月, 按Kotmert制定的股骨远端评价标准, 优15例, 良7例, 一般1例。结论: 用动力髁螺钉(DCS) 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2005年08期 629-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1 ]
  • 髌腱断裂的手术重建

    张云强,赵滨,陈艺新,贾湘谦

    目的: 探讨髌腱断裂的重建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采用阔筋膜修补髌腱, 半腱肌、股薄肌腱增强加用减张钢丝固定重建方法治疗9例髌腱断裂。结果: 7例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4例单纯新鲜髌腱断裂膝关节功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另3例因合并有其它部位损伤等因素膝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 但有不同程度活动受限、伸膝延迟或伸膝力量减弱。结论: 髌腱断裂的治疗不能仅直接缝合韧带, 尚需用其它材料增强、重建, 并加用减张固定才能保证髌腱正常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 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功能。

    2005年08期 630-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2 ]
  • 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复杂长骨干骨折

    陈宏,罗湘辉,何佳宏,罗长斌,张小军

    目的: 探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在复杂的长骨干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21例复杂的长骨干骨折运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进行开放复位内固定。结果: 21例均痊愈, 关节活动度优, 3~10周骨折达临床愈合, 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强度大、牢固, 关节功能锻炼早, 愈合时间短, 是复杂长骨干骨折治疗的首选接骨板。

    2005年08期 63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8 ]
  • 椎间盘镜下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

    孙涛,西永明,汪贯习,马进峰,付守忠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自2002年3月~2004年6月采用椎间盘镜辅助下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21例。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20min; 术中出血量平均130ml; 术后平均住院日5d。术后X线片及CT检查发现21例84枚椎弓根钉均位置准确。术后1个月复查ASIA分级, 术前D级6例均恢复至E级。结论: 椎间盘镜辅助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创伤小, 置钉准确, 术后患者康复快。

    2005年08期 634-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78 ]
  • 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

    韦向东,苏义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1996年4月~2004年1月采用钢板、螺钉及钢丝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14例。结果: 随访时间9个月~3年, 骨折均愈合, 1例盂窝骨折肩关节外展受限。结论: 行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诊断、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可早期功能锻炼, 减少并发症。

    2005年08期 636-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47 ]
  • 儿童肘内翻截骨角度的设计与应用

    余希临,沈先涛,于立松,董耀红

    目的:探讨用三角函数正切公式计算肘内翻楔形截骨角度和截骨量及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肘内翻21例,内翻角15~45°,平均26. 4°, 其中超过30°有7例。用轴线相交法测得肘内翻的角度和健侧肘关节提携角, 将所得数值代入三角函数正切公式, 将截骨的楔形骨块对侧边的长度刻在肱骨外侧骨皮质上为C点, 截断AB和CB连线的骨质, 截骨完成后AB和CB两条线对合。结果: 全部病例随诊时间1~4年, 随诊时肘关节功能正常, 提携角5~10°, 无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肘内翻楔形截骨设计和计算方法的改进, 提高了截骨的精度, 具有将模拟矫形转变为数字矫形的意义

    2005年08期 637-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96 ]
  • L_(2~3)Ⅳ度旋转脱位合并轻微神经损伤1例

    曹家树,陈富春,易志坚,鞠胜涛,孟宁波,毕海峰

    2005年08期 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3 ]
  • 改良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常红星,刘智

    2005年08期 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5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