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理事之窗

  • 发展中的民营专科医院 山西华晋骨科医院

    <正>山西华晋骨科医院是由骨科医生纪斌平博士创建的一所现代化专科医院。并附设有山西华晋骨科研究所、华晋骨科图书馆及信息中心和华晋骨科医师培训中心。医院有主任医师七人,副主任医师五人,主治医师八人,其中博士硕士共六人。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2 ]

会议及学习班

  • 2012年全军医学编辑学术交流会在昆明召开

    王敏;张林平;张昕;

    <正>经总后卫生部和全军医学科委会批准,由全军医学编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人民军医》杂志编辑部承办、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协办的2012年全军医学编辑学术交流会,于2012年5月15-18日在昆明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51-1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儿童四肢脊柱畸形学术研讨会暨诊疗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通知

    <正>由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骨科学组、北美儿骨科学会(POSNA)、Ponseti国际学会(PIA)、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江苏宿迁市中医院共同主办,宿迁市中医院承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儿童四肢脊柱畸形诊疗新技术新进展学习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8 ]
  • 第二届全国脊柱结核诊疗新技术研讨班通知

    <正>近年来,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技术、理念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国内各级医院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治疗方法尚存争议,脊柱结核整体治疗水平尚不甚满意。为提高脊柱结核外科整体治疗水平,拟定于2012年7月13~15日,举办"第二届全国脊柱结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 第三届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学习班会议通知

    <正>为了进一步推广和规范各种脊柱微创治疗技术,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中心将于2012年9月20~23日在上海举办"第三届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学习班",学习班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微创专家做专题报告,同时依托"同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4 ]

读者·作者·编者

会讯

临床论著

  • 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加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顾宇彤;张键;姜晓幸;董健;费琴明;姚振均;张峰;

    [目的]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椎体高度压缩率、恢复率和后凸角、后凸矫正率的观察和比较来评价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新鲜骨折且无神经症状的患者共103例,分为3组,第1组:行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37例;第2组:行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成形术,35例;第3组: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3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术后平均随访16.9个月,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2、3个月、半年及末次随访的腰背痛评分,计算并比较各时点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恢复率和后凸角、后凸矫正率。[结果]术后各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01),末次随访时第3组明显低于第2组(P<0.05)。术后各时点2、3组的高度恢复率、后凸矫形率均明显大于第1组(P<0.001);术后即刻三组高度压缩率、后凸角均显著减小(P<0.001),而术后1个月时第1组高度恢复率(P<0.001)、后凸矫形率(P<0.05)明显下降,随后逐渐平稳,其他两组术后变化不大。[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尽量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固定与经皮椎体成形相结合的方法。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57-1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190 ]
  • 影响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预后的因素分析

    韩庆辉;李增春;李侠;李立钧;韩宁;陆晴友;潘杰;王伟;谭军;

    [目的]对影响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提供参考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综合性医院1999年3月~2010年2月共49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患者,实际随访42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根据Thompson-Epstein疗效评价标准,优8例,良15例,可13例,差6例,优良率为54.8%。Pipkin分型:Ⅰ型优良率72.7%,差评0%;Ⅱ型优良率57.1%,差评7.1%;Ⅲ型优良率50.0%,差评25.0%;Ⅳ型优良率38.5%,差评30.8%。(Ⅰ+Ⅱ)与(Ⅲ+Ⅳ)优良率比较P=0.041(<0.05);复位时间(受伤至关节脱位复位的时间):(<6 h与≥6 h)优良率比较P=0.009(<0.01);手术入路:(Smith-Petersen与Kocher-Langenbeck)优良率比较P=0.120(>0.05);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优良率比较P=0.890(>0.05);内固定材料的选择(金属螺钉与可吸收螺钉):优良率比较P=0.661(>0.05);手术时机(伤后至进行确定性手术的时间):(<24 h与≥24 h)优良率比较P=0.831(>0.05)。[结论]影响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的预后因素与骨折分型、复位时间相关。随着Pinkin分型的增加,优良率渐降低,差评随之增加;当伴有股骨头以外的髋关节骨折时将导致预后更差;复位时间<6 h比复位时间≥6 h预后要好。Pipkin骨折的预后与内固定材料的选择、手术入路及手术时机无明显相关性;严格按照骨折分型进行治疗,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比较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62-1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7 ]
  •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内外侧穿针与单纯外侧穿针的疗效比较

    丁晓飞;廖世杰;赵劲民;姚军;苏伟;韦庆军;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内外侧交叉与单纯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内外侧交叉与单纯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1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分析显示,内外侧置针与单纯外侧置针两种技术在尺神经损伤发生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RR=3.31,95%CI(1.04,10.52),P=0.04],在提携角丢失值、Baumann角丢失值、前倾角丢失值、针道感染率及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侧置针技术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尺神经损伤发生率比单纯外侧置针技术高,在复位后机械稳定性、肘关节功能及针道感染率方面两者疗效相当。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67-1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08 ]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刘爱国;谷文光;邓亮;吴鹏飞;冯宝华;张洪志;白宁;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以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资料完整患者19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68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5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47例,外固定架治疗2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个月。四组疗效满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优良率分别为:动力髋螺钉88.2%,股骨近端髓内钉94.7%,人工股骨头置换术91.4%,外固定架87.5%。[结论]4种手术方法均可以有效地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但应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骨质疏松情况、骨折类型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从而选择最合理手术方式,取得最好的效果。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72-1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187 ]
  • 撬拨复位内侧支撑植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张清港;朱裕昌;楼列名;吴卫平;

    [目的]评估撬拨复位内侧支撑植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方法]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本院73例[平均(56.4±8.7)岁]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7例,切开复位后仅以锁定钢板固定,B组36例行内侧支撑植骨、骨折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固定。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两组术后的影像学指标和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8~18个月,平均12.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7个月,愈合后行内固定取出术。A组和B组中分别发生内固定失效6例和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内固定失效均出现在术后3个月内。2组分别发生肱骨头内翻8例和1例,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丢失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onstant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A组和B组的优良率分别为63%和89%,2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撬拨复位另以内侧植骨支撑在肱骨头内下方获得支撑,可有效地辅助复位并维持骨折复位,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76-1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96 ]
  • 精神病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王栋;张化武;赵磊;陈亮;彭树强;曹忠;孙水;

    [目的]总结分析17例精神病患者髋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2010年6月收治17例精神病患者髋部骨折的手术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收治正常人群髋部骨折患者20例,分别比较精神病患者与正常人群髋部骨折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结果]患者随访16~47个月,平均(30.5±3.6)个月。精神病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组与正常人群股骨转子间骨折组术前准备时间分别平均为(5.28±2.56)d、(3.3±1.16)d(t=2.174,P=0.0231),精神病患者股骨颈骨折组与正常人群股骨颈骨折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4.8±1.75)d、(2.8±1.31)d(t=2.887,P=0.0049),精神病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组与正常人群股骨转子间骨折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分别平均为(71.85±7.31)分、(79.3±6.70)分(t=2.173,P=0.0231),精神病患者股骨颈骨折组与正常人群股骨颈骨折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分别平均(79.0±6.44)分、(80.9±7.30)分(t=0.6165,P=0.2726),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髋部骨折要给予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要选择坚强、有效地内固定器材,股骨颈骨折患者建议选择骨水泥型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80-1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 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评价

    辛健;汲长蛟;毕荣修;谢进;

    [目的]评价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术式的疗效。[方法]17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DHS、PFNA、动力髋锁定系统(DHLS)内固定治疗。[结果](1)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PFNA组与DHS组及DHLS组与DHS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和DHL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与DHLS组用时和术中出血量均较DHS组少;(2)下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PFNA组与DHS组,DHLS组与PFNA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和DHL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早于DHS组和DHLS组;(3)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与DHS组及DHLS组与DH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和DHL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DHS组、PFNA组和DHLS组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PFNA组和DHLS组的优良率优于DHS组。[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DHLS比DHS更为适合,但与PFNA对比各有所长。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84-1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70 ]
  • Cable-pin索绑系统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疗效分析

    韦敏克;尹东;梁斌;韦建勋;

    [目的]探讨应用Cable-pin索绑系统内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2010年7月在本科治疗的闭合性粉碎性髌骨骨折45例,随机分成Cable-pin索绑系统内固定组(A组),AO张力带内固定组(B组)和镍钛聚髌器内固定组(C组),每组15例。随访11~24个月,平均12.5个月。观察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方法治疗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le-pin索绑系统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术后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该技术符合生物力学内固定的原则,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88-1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53 ]
  • 胫骨骨道定位对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影响

    邢基斯;冯宗权;侯蕾;邹勇根;

    [目的]探讨胫骨骨隧道定位对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胫骨骨隧道内口采用外侧半月板游离缘的切线与前后髁间突连线的交点定位;观察组选择原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中间位置定位。术后矢状位MRI测量胫骨骨道位置、胫骨纵向位移、后交叉韧带指数、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胫骨骨道分别位于胫骨平台全长的前(38.67±4.23)%和(34.21±2.46)%。胫骨纵向位移为(11.14±2.64)mm和(14.34±2.23)mm,上倾角为(56.2±4.3)°和(44.6±5.2)°,后交叉韧带指数为(3.97±0.45)和(4.78±0.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术后1年,对照组与观察组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分别为(79.63±4.67)分和(89.76±5.21)分;Lysholm评分分别为(85.61±4.92)分和(92.54±3.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能使患者的关节稳定性与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膝关节MRI测量可较客观、准确地反映胫骨的骨道定位情况。理想的胫骨骨道在矢状位MRI上位于胫骨平台的前(34.21±2.46)%。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92-1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39 ]

经典文献史料

  • Galeazzi骨折

    李晓光;Galeazzi Riccardo;

    <正>桡骨远端骨折常常合并尺骨小头脱位。该损伤与Mon-teggia氏1814年报告的前臂近端骨折同样具有特定的临床X线表现及病理解剖特征。两者损伤机理均为在骨折的基础上继发脱位,即骨折在先脱位在后。就发生率而言,本文报告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征订

临床研究

  •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疗效观察

    马建文;

    [目的]观察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本科收治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40例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VSD治疗结合二期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治疗结合二期手术治疗,对两组创面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二期手术等待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治疗费用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依据创面情况分别采用游离植皮、二期缝合、皮瓣转位治疗后创面全部愈合,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观察组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二期手术等待时间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创面愈合治疗费用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具有刺激创面生长、缩短治愈时间的作用,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97-1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9 ]
  • 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赵洪普;徐秋玉;吕玉明;曾勉东;

    [目的]对比观察骨水泥固定型与非骨水泥固定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差异。[方法]按入院单数和双数日期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70~93岁,平均(76.69±5.38)岁〕分为两组,骨水泥组67例,非骨水泥组64例,分别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下地负重时间以及患髋Harris评分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非骨水泥组相比,骨水泥组在下地负重时间、早期(3个月)髋功能恢复方面优势显著,其余方面差异不显著。在最终(24个月)随访时,骨水泥组与非骨水泥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7.61±4.77和86.95±5.71。[结论]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满意,但骨水泥组在早期负重和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

    2012年12期 v.20;No.302 1099-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8 ]

综述

  • Hawkins Ⅲ型距骨颈骨折诊断与治疗进展

    张文海;

    <正>距骨颈骨折在创伤骨科中发病率较低,约占下肢骨折的1%,占足部骨折的1.5%~3%,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随着工伤和交通事故的增多,此类损伤有上升趋势。HawkinsⅢ型距骨颈骨折常为高能量损伤所致,距骨体完全自踝穴脱出,严重压迫踝周软组织(包括神经、血管、肌腱及皮肤等),闭合复位困难;同时由于距骨的解剖、血液供应和骨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02-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7 ]
  •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新进展

    巴雪峰;孙改生;凯瑟尔;谢鸿;汪少波;乔慧峰;

    <正>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中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随着现代骨科的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法在逐步改进和完善,治疗概念也不断更新,本文就近年来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新进展作如下综述。1胫骨平台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骨折分型X线片仍然是常规检查方法,CT三维图像重建成像能立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04-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202 ]
  • 药物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刘小康;徐建广;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当前高处坠落、交通事故、体育运动等原因引起的脊髓损伤逐年增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急性脊髓损伤是暴力作用于脊髓引起的感觉、运动以及自主神经的复杂性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种不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08-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9 ]
  • 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

    米博斌;刘国辉;

    <正>随着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的日益增多,骨盆骨折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占全身骨折总数的1%~3%。大多数稳定的骨盆骨折由低能量创伤所引起,如发生在由肌肉骤然用力收缩导致的撕脱骨折。不稳定骨盆骨折通常由于高能量外伤引起,如: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所致。这些创伤能够导致危及生命的出血或引起长期的疼痛及不同程度的残疾,而且常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35 ]

基础研究

  • 多孔钽块置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及三维有限元分析

    张怡元;冯尔宥;陈日齐;苏君;林飞太;王武炼;李平;刘毓顺;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方法;探讨髓芯减压对股骨头机械支撑力的影响及钽块置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独特优势。[方法]选择健康成人右侧股骨为研究对象,经层厚2.0 mm的螺旋CT扫描得各断面图像,输入计算机识别和提取股骨轮廓并行三维重建。按生理状态下股骨力载荷的三维空间分布,施加髋关节接触力1 620 N,外展肌合力1 061 N,髂胫束力1 720 N。对股骨头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求出股骨头受力模型在不同坏死角度,不同减压位置股骨头负重区表面的塌陷值。[结果]股骨头髓芯减压后的塌陷值明显增大,以负重区最为明显(P>0.05),且随着坏死角度的增大股骨头的塌陷值也随着增大。[结论]髓芯减压虽能清除死骨,但减压本身则进一步降低了股骨头的力学性能,单纯的植骨并不能增加股骨头的机械支撑力;髓芯减压基础上以多孔钽金属块为股骨头及软骨下骨板提供安全而有效的力学支撑,能有效防止塌陷,并为骨组织的修复提供条件。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13-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11 ]
  • 应力性骨折武警新兵患者血清CGRP及S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陆斌;李广琪;李建武;

    [目的]探讨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SF)新兵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及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武警新兵应力性骨折病例及正常对照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GRP及SP水平。[结果]应力性骨折新兵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24h及72h血清中CGRP及SP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应力性骨折患者体内CGRP及SP水平升高,CGRP与SP可能参与了应力性骨折的发病过程。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17-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4 ]

短篇报道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钱军;廖俊星;

    <正>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进展,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评价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效果,回顾本科2008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1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供临床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19+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5 ]
  • 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赵永;崔松体;

    <正>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多为高能量损失所致,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本院自2002年6月~2010年6月,应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4例,临床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患者,男23例,女11例;年龄21~67岁,平均42.1岁;其中车祸伤23例,坠落伤8例,跌伤3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9例,半月板损伤1例,前交叉韧带损伤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0 ]
  • 前臂骨间掌侧血管背侧支为蒂桡骨瓣移植治疗腕舟状骨陈旧性骨折

    赵志钢;吕伟光;徐志杰;郝佳杰;郭庆宝;

    <正>舟状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占腕骨骨折的79%左右,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骨不连和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笔者自2005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陈旧性腕舟状骨骨折13例,采用前臂骨间掌侧血管背侧支为蒂桡骨瓣移植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0 ]

实验研究

  • 肩袖冈上肌骨-肌腱结合部损伤愈合动物模型的建立

    陈奇;眭杰;陈智;黄建明;刘欣伟;汪滋民;康一凡;

    [目的]旨在建立与人肩关节骨-肌腱结合部损伤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通过在SD大鼠肩关节冈上肌与肱骨骨腱结合部造成损伤与重建手术,分别于术后7、14、21 d处死大鼠,切取冈上肌腱远端以及与其相连的肱骨骨块为一个完整的BTJ样本,并取未手术肩袖冈上肌的正常BTJ样本为对照,并通过HE染色,观察比较愈合过程不同时间BTJ中瘢痕组织的形成和转归特点及纤维软骨的分布及其与正常BTJ的差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不同时间BTJ组织内TGF-β1、AR-Smads(包括Smad 2和3)的分布及其与正常BTJ的差别。[结果]HE染色肌腱纤维、软骨以及骨组织层次清楚,细胞排列整齐。术后7、14 d梭形成纤维细胞满视野。术后21 d成纤维细胞内可见散在少量软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正常对照组的TGF-β1、AR-Smads呈低表达;术后7、14、21 d时TGF-β1和AR-Smads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在14 d时达到高峰。[结论]该大鼠肩关节骨腱结合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较好的模拟了BTJ损伤后的愈合过程,是一种新型、可靠、理想的动物模型。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20-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6 ]
  • 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

    韩钊;刘兴炎;厉孟;葛宝丰;高秋明;李旭升;

    [目的]观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明胶微球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的理化性质,探究新型CPC的制备。[方法]制备载MSCs的明胶微球后,分别以0%(A),2.5%(B),5%(C),10%(D)的质量比(w/w)与CPC复合。测定其抗压强度、初凝时间、孔隙率和大孔率等理化性质,进一步检测MSCs在CPC中的成长情况。[结果]在各组CPC中MSCs均生长良好,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着明胶微球比例的增大,各组CPC的抗压强度逐步降低,初凝时间延长,孔隙率增大,大孔率增高(P<0.05)。[结论]载MSCs的明胶微球与CPC的质量比为5%时,CPC的理化性质最为理想,细胞生长良好,此结果为下一步体内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24-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5 ]

经验交流

  • 外支架联合掌侧钢板治疗复杂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任翔;谢芳;张聪;姚一民;

    [目的]探讨外支架联合掌侧钢板治疗复杂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总结2007年7月~2009年5月采用外支架联合掌侧钢板固定治疗复杂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45例,按AO骨折分型均属C3-3型,按Melone骨折部位分型:四部分骨折30例,四部分以上15例,尽量恢复桡骨远端长度、关节面平整、掌倾角和尺偏角,干骺端骨缺损使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填充,外固定支架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轻度撑开保持软组织适当张力,掌侧置入"T"形钢板。[结果]45例均获临床随访(12~20个月,平均18个月),X线显示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周,Cooney腕关节临床评分:优39例,良3例,一般3例,优良率93%。所有患者无感染、固定物松动、肌腱刺激、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外支架联合掌侧钢板充分利用内外固定方式的优点,能够满足复杂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坚强固定和早期活动的治疗需要,初期治疗结果满意。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28-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5 ]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

    王相如;衣英豪;王汝武;曹克奎;宋江涛;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10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14例,根据术中探查肱骨头的缺血情况分为两组:肱骨头有关节囊附着,肱骨头松质骨骨折面有动脉性渗血,即有血供组6例;肱骨头无明显软组织附着,肱骨头松质骨骨折面无动脉性渗血,即无血供组8例。[结果]有血供组中出现肱骨头坏死1例,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80.3,无血供组中出现肱骨头坏死5例,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48.5。[结论]对肱骨头有血供的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30-1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48 ]
  •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老年性四肢骨端疏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杨立成;冯迎春;王强;徐鹏陶;张玲;

    [目的]评估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在老年性四肢骨端疏松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2种治疗方法对46例伴有移位老年四肢骨端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对比,从手术操作时间,是否需要输血及输血量,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院中、院后的病死率,平均住院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时间短,不需输血,术后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及院中、院后病死率低,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2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固定能提高老年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不需长时外固定,且取针简单方便。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32-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7 ]
  • 胸腰椎跳跃性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唐尚权;徐新华;

    [目的]探讨胸腰椎跳跃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7例胸腰椎跳跃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例,女2例,共17例35椎,其中14例合并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改变按Frankel功能评定:A级3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E级1例;其中15例28椎体行手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保守治疗2例7椎体。[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8~31个月随访,平均21.4个月,术后有1例切口浅表感染,Ⅲ期愈合;14例Ⅰ期愈合;无植骨不融合、螺钉松动及断裂。手术椎体高度恢复平均达93.4%,手术后几乎无椎体高度丢失;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后神经功能改变按Frankel功能评定,除1例A级无恢复外,其他均有1~3级恢复,其中B级2例,C级3例,D级3例,E级5例。[结论]对跳跃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34-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4 ]
  • 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术后并发症分析

    李菊根;杨进顺;谢楚海;廖壮文;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可膨胀性融合器B-Twin治疗的临床并发症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7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应用B-Twin椎间融合器治疗期间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分析其原因。[结果]72例患者中融合器位置欠佳9例(12.50%)。随访6~24个月,术后并发椎间隙感染1例(1.39%);椎间隙高度丢失﹤20%2例(2.78%);原发或相邻节段椎间盘再突出各1例(1.39%);邻近节段不稳3例(4.17%);椎间不融合3例(4.17%);其中融合器脱出1例(1.39%);腰痛症状复发13例,其中2例有神经根症状(2.78%)。[结论]B-Twin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与手术适应证及腰椎术式的选择,术中减压范围,术前椎间隙前后径高度的测量及融合器的型号选择、置入位置和植骨数量、质量有关,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应用B-Twin融合器和规范手术操作。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37-1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4 ]
  • 九夏冬软膏与双氯芬酸钠凝胶剂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比较研究

    侯树峰;

    [目的]比较九夏冬软膏与双氯芬酸钠凝胶剂对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疼痛-压力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表征治疗效果。[结果]双氯芬酸钠组比九夏冬组治疗时间平均多4~10 d,平均AUC小+61.26 h×N/cm2,静坐时九夏冬组VAS平均减少92.01%,双氯芬酸组VAS平均减少84.96%,运动时九夏冬组VAS平均减少83.20%,双氯芬酸组VAS平均减少72.37%。[结论]九夏冬软膏比双氯芬酸钠乳胶剂能更快的发挥作用,并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40-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8 ]
  • 伤椎植骨并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陈金传;王延玲;陈鸣;李钦亮;储朝明;刘艺;

    [目的]探讨同时后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后路伤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同时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其中单椎体骨折17例,双椎体骨折6例,骨折脱位4例;按TLICS评分为5~9分,平均6.3分。载荷评分平均5.6分。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1标准分级。[结果]伤椎植骨及置钉均顺利完成,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无切口感染,未出现脊髓神经症状加重现象。随访10~46个月,平均28.6个月,未见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脊髓神经功能除1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3级的恢复。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骨折椎体相对高度较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与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时后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及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42-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91 ]
  • Essex-Lopresti损伤的治疗(7例报告)

    董延杰;邓宁;姜绍帅;

    [目的]初步探讨Essex-Lopresti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从2002年6月~2010年5月,随访本院收治并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Essex-Lopresti损伤患者,随访项目包括肘关节、腕关节体格检查,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Cooney腕关节评分等,分析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24~46个月[(35.75±8.5)个月],全部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可,无肘关节不稳定和疼痛表现。术后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为76~96.5分[(87.3±7.9)分],其中优3例,良4例,可1例。7例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可,1例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差,所有患者腕关节均没有明显的疼痛。Cooney腕关节评分为75~95分[(84.4±8.2)分],其中优2例,良5例,可1例。[结论]对于Essex-Lopresti损伤,治疗原则是重建桡骨长度,同时复位并稳定下尺桡关节。尽可能早期对桡骨头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一期人工金属桡骨头假体置换,并重视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探查和修复。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4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0 ]
  • 定制肿瘤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张广泉;唐超;

    [目的]观察定制肿瘤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81~96岁,平均85.1岁。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为40~95 min,术中出血量150~600 ml,术后卧床2~11 d,平均4.5 d。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随访17.2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优6例,良10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4.2%,随访期间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脱位、感染。1例合并有帕金森患者术后1年死于肺部感染。[结论]定制肿瘤假体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46-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6 ]
  •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重建钢板后侧固定肱骨髁间骨折34例

    韦向东;吕良庆;蒙世远;苏义生;黄川;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重建钢板后侧固定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1年1月肱骨髁间骨折患者34例,男28例,女6例,年龄17~61岁,平均37.2岁。按AO/ASIF分类:C1型12例,C2型16例,C3型6例。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后侧入路双重建钢板切开复位后侧固定肱骨髁间骨折。根据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24.2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1例发生迟发性尺神经炎。按改良Cassebaum评分:优15例,良11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76.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重建钢板后侧固定肱骨髁间骨折,能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48-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1 ]

个案报告

  • 左上臂神经纤维瘤27年恶变1例报告

    高玉镭;田敏;崔存宝;王东辰;

    <正>1患者资料患者,男,57岁。于1985年时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上臂外侧一约花生米大小的包块,行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左上臂神经纤维瘤。1年后包块复发,再次行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左上臂神经纤维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与皮肤表面相平。近1年来感左上臂瘢痕处包块生长迅

    2012年12期 v.20;No.302 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