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简讯

  • 一份骨科专业文汇 一本医生案头智库 回眸201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主要业绩梳理

    <正>2013年继续获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证书(证书编号:2033-2013),有效期至2014年12月。2013年继续获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证书(证书编号:CSCD2013C-0926),有效期:2013-2014年。

    2014年08期 v.22;No.346 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鼓励与厚望

    <正>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部分专家学者在百忙中对本刊20多年来不懈努力和发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截至2014年4月10日已收到下列同志寄来的贺词、贺信,特此表示深深的谢意!钟世镇院士(中国工程院)吉士俊教授(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卢世璧院士(中国工程院)王义生教授(郑州大学)张英泽教授(河北医科大学)赵廷宝教授(济南军区总医院)梁秉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王以进教授(上海大学)郭卫教授(北京大学)王汉林教授(河北医大三院)侯新安主任医师(陕西铜川矿务局二院)安秀扬先生(河北唐山)有关各位专家贺词、贺信将于6月28日在济南召开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期间展示给与会代表学习并在同期出版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上刊登,以飨读者。

    2014年08期 v.22;No.346 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临床论著

  • The posterior Pilon fracture: treatment and results via a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黄若昆;谢鸣;方真华;肖志宏;赵晶晶;李静;

    [Objective]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scribe the fracture patterns and early results of operations of posterior Pilon fractures through a posterolateral approach.[Method]This study consisted of 14 cases,10 males and 4 females with the mean age of 47 years(range,28-63 years).The causes were traffic accident in 2,falling in 6 and sprain injuries in 6 cases.The duration from injury to operation was 7-14 days.Including 12 cases combined with distal fibula fracture and3 cases with medial malleolus fracture.There were 3 posterior dislocation fracture.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Result]A consistent fracture pattern was identified with a primary,inferiorly posterior Pilon fracture that likely occur through a combined rotational and axial load mechanism.The average duration of follow-up was 26(range,24-37)months.The postoperation average of 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 score(AOFAS)was 92points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before operation.Anatomical reduction were obtained in all cases.Two complications(1wound superficial infection and 1 sural cutaneous nerve injury)were all managed nonoperatively.[Conclusion]Posterior Pilon fractures form a consistent pattern.They can be successfully managed through a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with direct reduction and buttress fixation of articular fragments.

    2014年08期 v.22;No.346 673-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6 ]
  • 单双侧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对比分析

    李龙;王蒙;马华松;周雪峰;周建伟;陈阳;马晓明;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本院OVCFs患者行PKP手术治疗75例,根据入院顺序,单数行单侧PKP(38例),偶数行双侧PKP(37例),同时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随访2年;记录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得到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骨折时间,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术前、术后腰背部疼痛VAS评分,责任椎体前缘、中间高度,局部Cobb角,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骨水泥渗透率和临近椎体再骨折率高于单侧组。骨水泥渗透(8例),合并临近椎体再骨折6例。[结论](1)单侧PKP在治疗新鲜OVCFs疗效方面可以取得与双侧同样满意的疗效;(2)单侧PKP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注射量少,骨水泥渗透率、临近椎体再骨折率低等优点;(3)骨水泥渗漏与临近椎体再骨折具有相关性。

    2014年08期 v.22;No.346 678-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214 ]
  • 伤椎置短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

    常锐;王丰爱;王海霞;王德春;

    [目的]分析探讨伤椎短钉固定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为应用该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9月后路手术治疗的10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A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5.6岁(25~63岁);B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1岁(22~64岁)。其中A组伤椎置短钉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即在后路跨伤椎4枚椎弓根钉内固定的基础上,在伤椎完整椎弓根上附加万向型短椎弓根钉1~2枚。伤椎短钉长度为椎弓根长度约30 mm左右,不进入椎体。伤椎置钉钉尾高度与上下椎体螺钉钉尾高度尽量一致。B组跨伤椎椎弓根4枚螺钉内固定。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15.8个月。[结果]A组术后矫正率97.1%±2.2%,术后椎管面积改善率42.1%±1.4%,远期丢失率1.2%±1.1%,内固定失效率0;B组术后矫正率85.6%±5.7%,术后椎管面积改善率27.4%±2.2%,远期丢失率8.6%±3.4%,内固定失效率8%。A组在各方面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伤椎置短钉固定能减少复位丢失及内固定松动断裂失效,能纠正脊柱后凸畸形,保持长期有效的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手段。

    2014年08期 v.22;No.346 683-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50 ]
  • Sextent系统下微创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李志良;杨操;熊期;李帅;张正东;郜勇;

    [目的]系统评价Sextent系统下微创经皮(Sextant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SPPSF)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OPSF)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anFang Data、VIP和CNKI数据库,收集分别经SPPSF与OPSF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随机或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并手检相关会议论文及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根据纳入标准进行筛选文献、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篇,病例对照试验7篇,共4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OPSF相比较,SPPSF手术时间短[MD=-28.14,95%CI(-32.14,-24.14),P<0.000 01],术中出血量少[MD=-224.71,95%CI(-277.02,-172.40),P<0.000 01]、术后引流量少[MD=-331.30,95%CI(-392.09,-270.52),P<0.000 01]、下床活动早[MD=-11.95,95%CI(-17.78,-6.13),P<0.000 01]、住院天数少[MD=-8.65,95%CI(-12.56,-4.74),P<0.000 01]和并发症少[OR=0.26,95%CI(0.09,0.69),P=0.007],而SPPSF手术前后伤椎自身Cobb角改善程度不及OPS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46,95%CI(-3.72,2.97),P=0.78]。两种术式的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和手术节段的Cobb角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PPSF手术方式的安全性较高,但手术前后伤椎自身Cobb角改善程度不及OPSF,且两种术式的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和手术前后手术节段的Cobb角改善方面相似。

    2014年08期 v.22;No.346 687-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69 ]
  • PKP和PVP单侧入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陈建常;梁景灏;马在松;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PKP和PVP单侧入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KP组和PV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住院天数、手术前后VAS、ODI评分,椎体相对高度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两组术前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ODI评分,椎体相对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PKP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多于PVP组,但术后椎体相对高度恢复好于PVP组(P<0.05);骨水泥量,住院天数,术后VAS、ODI评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邻近椎体再骨折。[结论]PKP与PVP单侧入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有明显疗效,且效果相当,PKP术后椎体相对高度恢复好于PVP,但手术时间、透视次数要多于PVP组。

    2014年08期 v.22;No.346 692-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197 ]
  • 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李军;吴家昌;蒋勇;林舟丹;马敏杰;赵海恩;

    [目的]系统评价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手工检索骨科相关杂志,纳入关于比较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篇研究共1 082例椎体,其中PVP组563例,PKP组519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相比较,VAS及骨水泥渗漏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椎体后凸成形术对Cobb角的矫正度数大于椎体成形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在缓解疼痛和骨水泥渗漏上无明显的区别。在矫正Cobb角度上,椎体后凸成形术较椎体成形术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2014年08期 v.22;No.346 696-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1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141 ]
  • 盘状半月板损伤105例临床特点分析

    李郅涵;张洋;王健;史占军;

    [目的]探索盘状半月板损伤发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性别差异、分型、手术方式的相关性等。[方法]选取2000~2012年因盘状半月板损伤就诊的患者105例。统计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盘状半月板Watanabe分型、损伤Bin分型及所采用的手术方式。比较盘状半月板损伤就诊人群中的性别差异,Watanabe分型与损伤类型、症状、手术方式的关系,以及损伤类型与症状、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男性与女性的平均就诊年龄为27.2岁和34.7岁(P=0.022),平均病程分别为28.5个月和36.6个月(P=0.415);临床表现上,有更多的女性前来就诊时有患膝外伤史(P=0.000),而在疼痛(P=0.095)、交锁(P=0.313)、伸直受限(P=0.102)、弹响(P=0.838)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根据Watanabe分型,男性就诊患者中完全型较女性少,而不完全型较女性多(P=0.000);男女性就诊患者的半月板损伤类型(P=0.053)及手术方式(P=0.888)无统计学差异。根据Watanabe分型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各组的Bin损伤分型(P=0.231)、外伤史(P=0.089)、疼痛(P=0.719)、伸直受限(P=0.222)、弹响(P=0.056)及手术方式(P=0.233)无统计学差异,但完全型较不完全型更易出现关节交锁(P=0.007)。根据Bin损伤分型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各组的外伤史(P=0.422)、疼痛(P=0.163)、交锁(P=0.497)、伸直受限(P=0.530)及弹响(P=0.947)无统计学差异,但选择的手术方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相对于男性就诊患者,女性患者就诊时的年龄更大,且多为Watanabe完全型盘状半月板,提示女性的潜在盘状半月板患者中可能完全型较多,受伤后更易出现临床症状,因此有较高的就诊率。Watanabe不同分型的盘状半月板的发病率存在性别差异。膝关节交锁的出现可能高度提示完全型盘状半月板的可能。仍需进行流行病学普查以进一步明确上述结论。

    2014年08期 v.22;No.346 701-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20 ]
  • 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赵铭;宁鹏;张月东;张杰锋;王军;张开刚;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1年11月共收治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22~57岁,平均42.3岁;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合并骨盆前环骨折9例,骶丛神经损伤4例,四肢骨折6例,尿道断裂1例。根据骨盆环损伤的Tile分型法,该组病例均为骶髂关节复合体旋转垂直不稳定,C1型5例,C2型9例。14例患者均行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7~14 d。术前经骨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基本复位后,采用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和髂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应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应用PACS软件系统测量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骶髂关节中部间隙变化,评价内固定的有效性。[结果]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21.3个月。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骶髂关节得到有效固定,未发生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移位情况发生。Majeed评分获优6例,良4例,一般3例,差1例。[结论]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可使骨折脱位的骶髂关节获得有效的即刻稳定性并维持至骨折愈合,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4年08期 v.22;No.346 706-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2 ]

综述

  •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进展

    翁蔚宗;苏佳灿;

    [目的]肘关节是人体中最易发生脱位的部位之一,年发生率约为0.006%~0.008%,其中49%可合并有骨折。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小头骨折、冠状突骨折这一损伤类型因肘关节解剖结构特殊、治疗困难,即使由富有经验的骨科临床医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故Hotchkis将这种特定的骨折损伤类型命名为"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injury,TTI),目前国内外针对此类骨折损伤的研究较有限,选择何种方案来提高术后功能表现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将就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解剖、损伤机制、手术治疗、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2014年08期 v.22;No.346 710-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43 ]
  • 半月板根部撕脱的研究进展

    戴祝;陈志伟;

    [目的]对半月板根部撕脱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半月板根部撕脱的相关文献,分别从解剖、损伤机制、生物力学、临床表现、MRI特征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半月板根部的解剖、损伤机制、生物力学、MRI特征已非常明确,但临床表现尚无特异性,治疗上目前多主张手术修复,修复方法主要有两种:经胫骨骨道技术及带线锚钉技术,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半月板根部修复能恢复半月板的环形张力,避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2014年08期 v.22;No.346 715-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6 ]
  • 髌骨骨折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综述

    李波;张树明;乔雅楠;

    [目的]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随着交通业、工业的发展,高能量的外伤造成的髌骨骨折不断增多,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髌骨骨折的救治方法也陆续增多,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各方法利弊不均衡,尚未有一种完好的方法获得公认。本文通过对髌骨骨折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做一简单综述,望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借鉴。

    2014年08期 v.22;No.346 719-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177 ]
  • 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治疗进展

    陈魏;廖瑛;

    [目的]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大多数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于老年人,需要积极的手术,并且要求能够术后早期负重[1]。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大致分为:简单固定、髓外固定、髓内固定三种方式。与髓外固定相比,髓内固定系统属于中心内固定,其力臂短、弯矩小、能最大限度恢复颈干角[2];而且应力遮挡较小、很符合股骨的生物力学结构,可有效地防止旋转畸形,对骨折端干扰减少,可提高骨折愈合率。手术后允许早期离床功能锻炼,从而减少了卧床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不稳定型骨折,髓内固定治疗已成为首选的内固定治疗方法[3]。

    2014年08期 v.22;No.346 723-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57 ]
  • 拇指腕掌关节炎治疗进展

    王晓南;韩宝平;李津;陈克俊;阚世廉;

    <正>拇指腕掌关节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之一,以中年女性多见。早期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随着病变发展,症状逐渐加重,可出现骨关节膨大、活动受限、活动时伴有摩擦音。晚期可转为持续性疼痛、关节畸形、活动严重受限。X线片的特征性改变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软骨下骨有硬化和囊性变。Eaton等根据拇指腕掌关节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将其分为四期,以指导临床治疗[1],Ⅰ期:关节

    2014年08期 v.22;No.346 727-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0 ]

缅怀一代名医

  • “邬式手术”创始人邬华彬教授

    <正>转眼我国著名矫形外科专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创办人之一、中国儿麻研究会首任会长,原解放军南京军区矫形外科中心主任、359医院技术顾问邬华彬教授已逝世9周年。回顾邬华彬教授生前业绩,他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端正,积极拥护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在骨科特别是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和矫治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腹外斜肌远隔移位代股四头肌》新技术,被国际上誉为"邬华彬式手术",受到卫生部、总后勤部和中残联领导的赞许和肯定。他先后出版各类专业著作多部,在国内著名杂志上发表学术性论文60余篇,13次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极大地促进

    2014年08期 v.22;No.346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经典文献史料

  • Waller变性的最初报告

    Waller Augustus Volney;李晓光;

    <正>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切断周围神经与脑或脊髓的连接后所发生的各种病理学变化,本文仅报告青蛙的舌下神经切断后远端的病理变化。在最初的4日内未发现变化,第5日神经外膜出现迂曲扩张,神经纤维(轴突)呈不规则状,第10日发生轴突崩解,镜下到处见纺缍形结构,此时已经观察不到雪旺细胞。12~15日后几乎见不到单一的纤维结构,呈颗

    2014年08期 v.22;No.346 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基础研究

  • 组织工程骨膜及脱蛋白骨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早期观察

    任广铁;周海宇;张苍宇;拓振合;庾佳佳;孙瑞;赵琳;

    [目的]比较组织工程骨膜及脱蛋白骨对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早期修复效果,研究组织工程骨膜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增殖,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猪小肠黏膜下层表面,构建组织工程骨膜。3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各8只,手术制备单侧桡骨干30 mm骨膜-骨缺损模型,A组缺损区植入组织工程骨膜骨修复,B、C组则分别以猪小肠黏膜下层和脱蛋白骨作为对比。术后4周,行X线检查并杀取标本予以组织学染色及评分。[结果]经放射学和组织学观察,在A组中缺损区可见大量新骨形成并桥连两缺损端;而在B组和C组中无明显新骨产生。[结论]使用组织工程骨膜修复同种异体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是可行的,且明显优于脱蛋白骨。

    2014年08期 v.22;No.346 730-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08 ]
  • 兔桡骨骨缺损动物模型中骨缺损长度及缺损位置的影像学比较研究

    李东亚;郑欣;邱旭升;王晓波;谢小肖;袁翰;王昌俊;陈一心;

    [目的]通过CT影像学研究分析6个月龄新西兰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模型的合理缺损长度与缺损位置。[方法]选用健康6个月龄雄性新西兰兔24只,其中18只兔按骨缺损长度,分为1.0 cm组,1.5 cm组,2.0 cm组,依次记为A、B、C组,每组6只,双侧手术共计12侧。在全麻下行双侧桡骨中段骨缺损手术,分别于术后当日,术后4、8、12周行CT三维重建检查,应用Hedberg评分评估骨缺损愈合情况,术后12周处死实验兔,留取尺桡骨标本,行HE染色组织学分析缺损处新生骨情况;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佳缺损长度,以距尺骨鹰嘴远端3.0 cm为桡骨近段骨缺损的中心,完成D组6只兔双侧桡骨近段骨缺损实验,应用上述方法比较近段与中段缺损的骨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2只实验兔因严重感染,予处死并及时补充。术后4周时,D组中2只实验兔出现单侧尺骨骨折,骨折一侧未计入统计。术后12周时,大体观察见,A组中11侧(91.7%)桡骨已经完全桥接并且塑形较完全,新生桡骨表面光滑。B组、D组完全桥接仅3侧,C组未见桥接,缺损断端已封闭,见少量成骨,缺损区域为纤维组织填充。CT断层图像见A组完全桥接的桡骨已形成髓腔再通,未桥接的骨缺损断端及缺损尺侧均见少量新骨生成;组织学结果示,A组缺损多已修复完成,髓腔再通,塑形完成,而其余三组多表现为断端封闭,缺损区域纤维组织填充;CT三维重建的Hedberg评分结果示B组(1.75±1.06)与A组(3.83±0.39)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C组(1.33±0.65)、D组(1.60±0.7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个月龄新西兰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模型的缺损长度选择1.5 cm较为合适,其中,缺损位置选择在桡骨中段或者近段均可。

    2014年08期 v.22;No.346 737-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00 ]
  • 基于STAT3信号通路研究IL-17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宗少晖;曾高峰;方晔;邹斌;高太行;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路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中的表达。[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250±25)g,分为对照组和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组随机分到1、24、48和72 h四个亚组(n=15只)。改良Allen氏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后处死前对大鼠脊髓功能进行BBB评分,HE染色观察损伤段脊髓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L-17、p-STAT3的表达变化,逆转录PCR检测IL-17 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对照组的大鼠脊髓组织中IL-17、pSTAT3表达量较少,损伤后1h明显上升,24 h到达峰值,而后缓慢下降,72 h仍高于对照组(P<0.05)。RTPCR检测显示脊髓损伤后IL-17mRNA表达趋势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可异常激活IL-17过量表达,它可能对继发性脊髓损伤炎症反应有着重要作用。

    2014年08期 v.22;No.346 742-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2 ]
  • E-钙粘附素/β-连环素复合体对孕鼠神经干细胞迁移和归巢的影响

    吴众;崔银江;刘杰;王建广;陈栋;余磊;张磊;李少华;

    [目的]干细胞的微环境是影响干细跑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微环境中的粘附分子E-钙粘附素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微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功能的发挥离不开β-连环素,常作为一种复合体研究他们的功能。本课题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量神经干细胞在原代和传代4~6代后E-钙粘附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量是否有所变化,同时在蛋白表达水平借助流式细胞技术测量β-连环素相应的表达变化,进而判断这两种粘附分子在神经干细胞的传代过程中有何影响,为神经干细胞的迁移、植入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孕鼠神经干细胞若干,为了说明前后实验细胞均为神经干细胞,本实验在取得细胞之时,立刻取少量神经干细胞行特异性Nestin染色,证明其并未分化。取一部分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E-钙粘附素和β-连环素的含量,毕竟这是在RNA水平借助实时定量PCR来测量的,为了佐证本结论,在蛋白水平借助流式细胞计数测量β-连环素的含量变化,β-连环素是一种胞浆蛋白,在细胞核内也有少量的表达,且核内核外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β-连环素处于E-钙粘附素/β-连环素复合体的核心部位,它表达的变化也间接体现了E-钙粘附素/β-连环素复合体的变化。剩余的继续培养,保持传代不分化,传代4~6代,即2周左右,再一次重复前面的操作,统计前后的结果有无差别。[结果]原代及传代培养形成的克隆球进行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体巢蛋白(Nestin)免疫荧光染色时发绿色荧光,呈阳性反应。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发现神经干细胞传4~6代后,E-钙粘附素和β-连环素的含量明显增多,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的流式细胞技术测量β-cat的含量变化,发现β-连环素的含量也明显增多,且差别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试验中神经干细胞在传代的过程中,不论是在RNA层面还是在蛋白层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均有提高,作者认为E-钙粘附素/β-连环素复合体的含量变化对神经干细跑传代中保持神经干细胞的稳定性起着一定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神经干细胞粘附分子对神经干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归巢和成熟的研究以及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

    2014年08期 v.22;No.346 747-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7 ]
  • 不同静水压对兔椎体终板软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孙旗;柳根哲;贾育松;陈江;徐林;

    [目的]通过静水压加载系统,体外检测兔椎体终板软骨细胞在不同压力及作用时间下炎症因子、分解代谢及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通过体外静水压加载系统,取材并培养兔椎体终板软骨细胞,先期进行形态及功能鉴定。分别暴露于0.01 MPa、0.7 MPa、2 MPa及4 MPa静水压下,分别作用时间为4 h及24 h。使用RT-PCR法分析相关标记物基因表达的差异:炎症因子(iNOS,COX-2),基质分解代谢(MMP-3),抗分解代谢(TIMP-1),促合成代谢(aggrecan)。[结果]静水压下各组基因表达呈现"负荷-时间"依赖关系,在低压短时间下,表现出更多的合成及抗分解基因表达,而增加静水压负荷及时间,则表现出更多的分解代谢倾向。[结论]本实验表明适度施压有利于基质内环境稳态,而持续施压则促进分解代谢基因的表达。通过本实验了解到椎体终板软骨细胞"负荷-时间"依赖性,为进一步探索修复椎体终板软骨、预防椎间盘退变提供了新思路。

    2014年08期 v.22;No.346 753-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70 ]

医史博览

  • 模范医务工作者——陆裕朴

    <正>陆裕朴教授生于1917年3月10日,江苏宿迁人,中共党员。1942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医学院,任该院外科助教、讲师,1949年经组织批准赴美留学,先后在衣阿华、新泽西和加州等地学习和工作。1955年5月他怀着抱效祖国的赤子之心,经周总理交涉,冲破美国政府重重阻挠毅然回国参加建设。回国前任美国加州旧金山Kaiser医院骨科负责医生。回国后创建了第四军医大学骨科,历任骨科主任、副教授、教授、附属一院副院长和第

    2014年08期 v.22;No.346 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会讯

  • 2014年下半年国际骨科学术会议信息

    <正>肩肘关节培训地址:英国奥斯沃斯特里时间:2014年7月2-3日电子信箱:alison.whitelaw@rjah.nhs.uk网址:www.orthopaedic-institute.org第19届欧洲运动科学大学年会地址:荷兰阿姆斯特丹网址:www.ecss-congress.eu/2014ISKSAA2014-第9届国际膝、肩关节镜/关节置换论坛地址:印度新德里时间:2014年9月4-7日电子信箱:psbajaj@hotmail.com网址:www.ISKSAA.com

    2014年08期 v.22;No.346 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经验交流

  • 弹性髓内钉联合经皮撬拨治疗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罗永忠;吴波;赵新刚;刘欣欣;李佩佳;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钉联合经皮撬拨治疗Judet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Judet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患者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6~12岁,平均9.2岁。采用Metaizeau法弹性髓内钉联合经皮撬拨治疗所有病例,定期随访评估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27)个月,平均17.3个月。X线评估骨折复位优良率100%,远期未出现桡骨头骨骺发育异常、缺血坏死及异位骨化改变等。末次随访肘关节伸直(5°±2°)、屈曲(137°±13°)、前臂旋前(80°±7°)、前臂旋后(81°±8°),与健侧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Metaizeau法评估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5.2%。[结论]采用Metaizeau法弹性髓内钉联合经皮撬拨治疗Judet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微创安全、疗效可靠。

    2014年08期 v.22;No.346 758-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04 ]
  • 利用数字骨科技术进行术前规划对儿童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及进针顺序的影响

    陈刚;吴农欣;廉凯;王邦军;鲁宏;石义华;

    [目的]利用数字骨科技术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体位及交叉进针的顺序。[方法]回顾性研究比较本科3年来收治的70例儿童Gar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A组术前常规X线检查,术中常规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B组术前增加CT检查,并分析骨折远端旋转移位趋势,根据术前规划制定前臂旋转复位方式,并根据旋转方位制定进针顺序。[结果]利用基于CT建立的数字模型进行术前规划,其手术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功能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儿童Ⅱ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有其客观规律。术前规划有助于正确的复位和维持,交叉进针的顺序应该根据维持复位时前臂的旋转姿态来制定。

    2014年08期 v.22;No.346 760-762+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17 ]
  • 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李金洲;王海霞;王言孟;张辉;张晋;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并透明质酸钠注射加服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施行关节镜下清理术并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独活寄生汤加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2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并透明质酸钠注射加服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康复,减少病情复发。

    2014年08期 v.22;No.346 763-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09 ]

国际交流

  • 参加日本骨关节感染症学会见闻

    王兴义;

    <正>第36届日本骨关节感染症学会于2013年7月5~6日在日本横滨举行,应别府诸兄会长的邀请,我和本院医师王兴国大夫参加了这次盛会。报到的7月4日晚上,历届会长、学会干事、名誉会员举行盛大的招待会,我们作为外国医师的参会代表,也应邀参加。7月5日上午8:25分开会,5 min的会长发言之后,开始学术演讲。这次会议,分为4部分,第1部分是主体演讲和ICT教育,第2部分是一般演讲,第3部分是主体演讲,第4部分是中国代表推荐的手术

    2014年08期 v.22;No.346 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讲座(骨科物理检查法)

  • 4 髋关节检查法

    <正>(上期连载文章刊登于2014年第7期671页)4.1视诊4.1.1体表视诊观察髋部有无畸形、红肿、隆起、静脉怒张、窦道流脓、肌肉萎缩以及臀部皮肤皱褶情况等。4.1.1.1站立位检查让患者双足并拢直立,由正面观察两侧髂前上棘是否在同一水平上。观察臀部是否向侧方突出,会阴部是否加宽,此征象见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侧方观察:臀部是否向后方凸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者可有这种表现。髋关节屈曲挛缩或后脱位时,

    2014年08期 v.22;No.346 76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