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读者·作者·编者

  • 本刊2015年度期刊评价指标取得较好成绩

    本刊讯;

    <正>2016年10月12日,由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公布了中国科技期刊2015年度评价结果。《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的各项计量指标均取得了较好成绩。2015年度核心总被引频次为3 868次,在1985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在第109位,核心影响因子为0.948,排名288位,核心他引率

    2017年06期 v.25;No.416 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1 ]
  • 第23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正>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南京邦德骨科医院承办的"第23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拟于2017年7月21~23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重点总结交流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肢残矫治领域诊治与康复的新进展、新成果、新经验。会议期间同时召开第五

    2017年06期 v.25;No.416 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5 ]
  • 本刊自2017年开设“技术创新”栏目

    本刊编辑部;

    <正>为了鼓励临床技术创新,推进实用性新技术传播,本刊拟于2017年增设"技术创新"栏目。涉及实用性手术技术方法、器具、材料的创新与改革。稿件书写要求:(1)简述技术创新的背景、目的和创新点;(2)详细介绍创新的技术与方法并配有示意图或照片,建议同时投送5分钟视频资料;(3)报告近期结果或典型病例:报告病例的近期结果或1~2例典型病例,配有

    2017年06期 v.25;No.416 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临床论著

  • 大转子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疗效分析

    翁蔚宗;曹烈虎;周启荣;陈晓;汪琳;崔进;张军;顾峥嵘;苏佳灿;纪方;

    [目的]评估经大转子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Pipkin I、II型股骨头骨折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大转子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 I、II型股骨头骨折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41.54±2.51)岁(26~56岁);Pipkin I型17例,Pipkin II型11例,收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股骨头坏死及异位骨化发生例数,功能评分采用Harris评分、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影像学评分采用Thompson-Epstein评分。[结果]1例女性及1例男性患者因失访从研究中剔除,剩余26例平均随访时间(35.42±1.63)个月(13~7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35±0.45)h(0.85~1.84 h),平均术中出血量(237.41±35.25)ml(194~279 ml),截止末次随访,未出现异位骨化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脱位及坐骨神经症状。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4.43±2.19)分,优良率为88.41%;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15.34±1.21)分,优良率为92.3%;Thompson-Epstein评价结果显示,优良率达88.47%(10例优,13例良,3例一般)。[结论]经大转子截骨入路对Pipkin I、II型股骨头骨折进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2017年06期 v.25;No.416 481-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9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04 ]
  • 生物型FHR与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周胜虎;甄平;李旭升;沈伟伟;刘军;李生贵;常彦峰;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与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2年12月对108例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男63例,女45例;平均年龄83.72岁(75~99岁)。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骨密度检测,骨折均行Evens-Jensen分型,随机分为生物型FHR组47例及PFNA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及深静脉血栓、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2~36个月随访,平均(28.04±6.32)个月。平均手术时间:PFNA组(53.73±15.22)min,FHR组(77.50±16.8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PFNA组(132.51±33.21)ml,FHR组(286.34±43.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锻炼时间:PFNA组平均(12.24±3.72)d,FHR组平均(3.12±1.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PFNA组(7.60±1.83)d,FHR组(6.84±2.2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PFNA组(87.71±7.92)分,FHR组(88.31±9.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HR与PFNA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方式,均可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最佳有效的手术方式。

    2017年06期 v.25;No.416 487-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273 ]
  • 经颈囊内减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低龄老年股骨颈GardenⅢ型骨折

    侯洪涛;陈柯;刘又文;仝昭方;海洋;

    [目的]以影响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可控性和可干预性相关因素为治疗导向,探讨对老年股骨颈GardenⅢ型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经颈囊内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9月~2010年9月在本院接受闭合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的251例老年股骨颈GardenⅢ型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是否行经颈囊内减压术分为减压组和常规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率、愈合时间、股骨头坏死率和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均获60~120个月随访,平均68.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减压组骨折愈合率95.1%、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3±2.1)个月、股骨头坏死率7.7%、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90.6±6.5)分。常规组分别为92.7%、(12.7±3.3)个月、16.5%和(78.3±9.2)分。两组股骨头坏死率、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颈囊内减压术操作简单、安全,其与老年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的缩短及股骨头坏死率的降低可能相关。以影响股骨颈骨折预后因素为导向,有效控制可控性因素、正性干预不可控性因素,低龄老年GardenⅢ型新鲜股骨颈骨折可首选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内固定经颈囊内减压术治疗。

    2017年06期 v.25;No.416 492-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24 ]
  • 富血小板血浆并肱骨大结节成形在肩袖修复中的应用

    杨晓明;孙超;潘昭勋;都本才;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并肱骨大结节成型在肩袖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6月本科手术治疗的肩袖全层撕裂患者31例,肩袖修复术中应用PRP并行肱骨大结节成形。男19例,女12例,年龄49~65岁;左肩9例,右肩22例。其中合并Bankart损伤3例,SLAP损伤2例,合并肱二头肌肌腱长头损伤5例。通过比较手术前后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评估手术疗效。[结果]2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32个月,平均(23.20±6.11)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72±0.71)分,较术前(5.92±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74,P<0.001),UCLA评分(32.40±1.59)分,较术前(20.63±2.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60,P<0.001),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肱骨大结节平滑,MRI显示肩袖愈合良好。[结论]PRP注射并大结节成型修复全层肩袖撕裂效果肯定,能有效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是一种治疗全层肩袖撕裂的有效手段。

    2017年06期 v.25;No.416 498-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9 ]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许华亮;李爱国;赖敏锋;陈泳格;陈鸿辉;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男9例,女18例;年龄70.5(51.4~89.5)岁,按照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4例,三部分骨折11例,四部分骨折2例;30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男11例,女19例,年龄69.5(52.3~86.8)岁,按照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3例。从手术相关指标、患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3个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7.8个月。术后出现感染、腋神经损伤、肱骨头坏死各1例,内固定失效3例。经皮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切口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等特点。

    2017年06期 v.25;No.416 503-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243 ]
  • 肩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治疗肩袖撕裂的长期疗效研究

    李嘉;徐丛;常乾坤;顾建民;王智慧;戴海峰;

    [目的]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撕裂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其短期疗效报道较多,而长期研究还不多见,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肩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治疗肩袖撕裂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科2007年2月~2010年3月收治的使用肩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技术修补肩袖撕裂患者32例,平均年龄53.4岁,比较术前、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评分(UCLA)及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6~61个月,平均48个月。患者术后VAS、UCLA、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年与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和肩袖肌力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辅助小切口治疗肩袖撕裂手术效果确切,长期随访显示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率高。

    2017年06期 v.25;No.416 508-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7 ]
  • 关节镜下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陈路;蒲劲松;张建光;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自体肌腱组行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异体肌腱组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术后,对两组患者重建后免疫排斥反应、膝关节功能(Lysholm、Tegner、IKDC)、胫骨前移程度(KT 2 000、Lachman)、关节运动肌力进行评价。[结果]异体肌腱组重建后免疫排斥反应[疼痛>1周(32.6%)、关节积液穿刺抽液(55.8%)、白细胞计数>10×10~9L~(-1)(53.5%)]大于自体肌腱组(27.9%、51.2%、4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ysholm、Tegner、IKDC评分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KT 2 000评分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achman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肌腱组术后膝关节肌肉峰力矩(屈膝、伸膝、内旋、外旋)无显著变化(P>0.05);自体肌腱组术后膝关节肌肉峰力矩(屈膝、内旋)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异体肌腱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相当,可依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2017年06期 v.25;No.416 513-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18 ]
  • 改良螺旋桨穿支皮瓣在修复足跟周围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周洪翔;陈亮;李俊杰;周洁浩;宁涛;付永彬;周涛;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螺旋桨穿支皮瓣治疗足跟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6年6月本科收治足跟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6~71岁,平均45.8岁。软组织缺损原因:外伤12例,慢性溃疡1例。软组织缺损部位:足跟偏外踝区3例,跟后区10例;应用改良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5例,改良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8例。[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发生血管危像。12例患者分别进行3个月~3年的随访,1例因患者外出务工失访。随访结果:皮瓣血供丰富,质地柔软,外形良好,不臃肿,行走功能良好。足跟区皮瓣术后10个月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改良螺旋桨皮瓣围绕穿支旋转180°大桨覆盖足跟周围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改良设计后的小桨可完全覆盖皮瓣供区缝合后遗留的创面而无需植皮。皮瓣的血供为皮瓣的穿支血管动静脉按比例的生理性循环,动脉供血充足,静脉回流充分,不易发生静脉循环危象,皮瓣成活率高,成活质量好。

    2017年06期 v.25;No.416 517-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78 ]
  • 三种伤椎置钉固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对比

    常锐;王德春;

    [目的]探讨后路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5年7月对11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复位固定手术治疗,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38例采用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伤椎短钉组),38例采用伤椎椎弓根内置长螺钉(伤椎长钉组),40例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伤椎不置螺钉(伤椎无钉组)。[结果]随访9~36个月,平均15.8个月。三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脊柱后凸Cobb角、伤椎椎管矢状径和横截面积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神经功能状态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短钉组、伤椎无钉组在术后矫正率、术后椎管面积改善率,优于伤椎长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短钉组和伤椎长钉组的远期矫正丢失率和内固定失效率均低于伤椎无钉组(P<0.05)。三组间神经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伤椎短钉组优于伤椎长钉组和伤椎无钉组(P<0.05)。术后并发症三组无显著差别。[结论]在后路内固定中增加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更有效手段。

    2017年06期 v.25;No.416 52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70 ]

继教学习班及会议信息

  • 第十七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暨精准脊柱外科新技术学习班通知

    <正>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进步,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已得到普及,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方式日趋多样化。减压、融合、内固定成为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的基础。如何精准选择减压、融合和内固定的节段,使手术创伤更小、治疗效果更好,是每个脊柱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加强对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技术的正确认识,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中华

    2017年06期 v.25;No.416 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0 ]
  • 第三届中山骨科论坛学术周报名通知

    <正>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以新鲜尸体标本操作为特色,连续举办了7届全国脊柱及关节和2届围关节创伤及肩关节镜学习班,学员多为副高级以上医师,得到了广泛好评。在此基础上,我们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山骨科论坛学术周,邀请了顾玉东、戴尅戎、邱贵兴、付小兵院士等大师和来自美、德、法、日、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著名教授以及各相关专业领军专家,学术周场场爆满,与会人数千余人。

    2017年06期 v.25;No.416 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欧洲脊柱外科学会——中国脊柱畸形专业委员会2017年联合峰会举办通知

    <正>由欧洲脊柱外科学会联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畸形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联合峰会(2017 Chinese SRS-EuroSpine meeting)将于2017年4月21~24日在南京举办。届时将邀请欧洲脊柱外科学会高级讲师团以及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作精彩演讲。本次会议内容涵盖国际脊柱畸形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并有精彩复杂的截骨矫形手术演示。会议期间还将举办南京鼓楼

    2017年06期 v.25;No.416 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 ]

综述

  • 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研究进展

    陈龙;刘曦明;

    骨盆前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盆骨折类型,由于其解剖形态的特殊性及损伤机制的复杂性,导致了其治疗方案存在个体化差异。对于骨盆前环骨折采用何种内固定方式,需结合多方面因素,应该由骨折类型、部位、污染、软组织损伤等方面决定。随着影像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皮微创治疗骨盆前环骨折逐渐成为可能,现对目前常用的经皮微创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手术方式、适应证及优缺点予以概况和总结。

    2017年06期 v.25;No.416 527-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73 ]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引流管留置与管理方案的现状

    徐闯;刘明廷;戚大春;李贤让;孟涛;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较多,因手术方式及手术部位特殊的解剖结构等原因,一般情况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防止感染所致切口周围瘢痕粘连。但是留置后夹闭与否,开放和夹闭引流管的利与弊,及夹闭后通过何种夹闭方案尽可能减少出血量等情况都值得研究。现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引流管留置与管理方案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7年06期 v.25;No.416 530-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02 ]

基础研究

  • 康复治疗对创伤后膝关节僵直活动度及肌肉组织的影响

    王飞;刘克敏;刘四海;崔志刚;王安庆;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大鼠创伤后膝关节僵直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及股四头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选取32只9周龄,雄性SD大鼠。建立膝关节僵直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康复组。取不同时间点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变化,并取股四头肌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12周后,康复组膝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2周后,康复组股四头肌病理学检查显示,肌肉细胞逐渐恢复正常形态,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膝关节创伤后造成僵直,康复治疗有助于关节活动度及肌肉组织恢复,直至正常。

    2017年06期 v.25;No.416 534-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00 ]
  • 腺病毒介导TGFβ1基因转染半腱肌腱重建对兔ACL术后生物力学的影响

    王晓旭;郭伟明;杨俊涛;周寿红;谭文甫;谭光华;符勇;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TGFβ1基因转染半腱肌腱重建对兔ACL术后腱骨愈合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新西兰兔48只,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自体同侧转染Ad TGFβ1的半腱肌腱;B组自体同侧转染Ad GFP的半腱肌腱;C组自体同侧半腱肌腱DMEM处理,以兔双侧后肢单股半腱肌腱转染成功后重建ACL,术后第2周、4周、8周、12周处死取材,检测生物力学特性变化。[结果]A、B组半腱肌腱转染后,均可见绿色荧光表达;A组转染12 h时半腱肌腱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量为(221.0±12.2)ng/ml;每组两两比较,术后第2周,A、B、C三组移植物分别出现7例、6例、7例骨隧道中拔出,1例、2例、1例撕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A、B、C三组肌腱移植物分别出现6例、6例、7例骨隧道中拔出,2例、2例、1例撕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周,A、B、C三组移植物分别出现1例、6例、6例骨隧道中拔出,7例、2例、2例撕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A、B、C三组移植物分别出现1例、2例、2例骨隧道中拔出,7例、6例、6例撕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周,每组最大拉伸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8周、12周A组的最大载荷较B、C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之下,A组及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推移,每组的刚度增加,但是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周,每组最大拉伸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8周、12周A组的最大载荷较B、C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之下,A组及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推移,每组的刚度增加,但是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TGFβ1基因体外转染对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兔ACL术后早期可提供腱骨界面强大的抗拉强度,对膝关节早期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2017年06期 v.25;No.416 539-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8 ]
  • 新型纳米氮化钛银涂层髓内钉治疗家兔股骨骨折感染的研究

    白博;桑宏勋;郇科;苏菲;刘斌;杨超;姜培齐;

    [目的]观察研究纳米氮化钛银涂层髓内钉对家兔股骨骨折合并感染一期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健康青年级家兔16只,随机分为纳米氮化钛组(Ti N)和纳米氮化钛银组(Ti N-Ag),建立家兔开放骨折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一期应用Ti N髓内钉和Ti N-Ag髓内钉固定,对比观察两组家兔术后感染、日常活动、体重、体温等一般情况,定期拍摄X线片,术后8周取材进行微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新型纳米氮化钛银涂层内固定材料的抗菌效果。[结果]术后8周,细菌培养结果提示Ti N组感染率为87.5%,Ti N-Ag组为25%(P=0.041);Ti N组动物体重平均增加(112.00±23.00)g,Ti N-Ag组增加(233.88±37.8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i NAg组体温明显低于Ti N组(P<0.05)且波动较小;影像学检查结果:Ti N组骨折断端骨膜反应明显,有死骨形成,内固定松动移位,Ti N-Ag组骨折断段骨痂形成改建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未见明显死骨形成;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Ti N组大量炎性细胞聚集浸润,Ti N-Ag组未见明显死骨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纳米氮化钛银涂层髓内钉对骨折合并感染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2017年06期 v.25;No.416 54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9 ]

技术创新

  • 自制骨科导向复位钳在髌骨骨折术中应用

    段强民;房清敏;王志刚;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骨科导向复位钳在髌骨骨折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5年12月,对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横行髌骨骨折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导向复位钳组35例和点式复位钳组35例。两组均采用胥氏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法固定。导向复位钳组采用导向复位钳加压复位减少骨折间隙、引导克氏针置入。点式复位钳组采用点式复位钳复位,不借助任何定位导向置入克氏针。观察手术时间、克氏针首次置入位置、置入次数、透视次数、遗留的骨折端间隙,并依B?stman评分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随访12个月~2年。骨折均愈合,愈合率100%。导向复位钳组在手术时间、穿针次数、置针准确性方面均优于点式复位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导向复位钳在髌骨骨折手术中有利于克氏针的准确置入,降低了手术难度,可减少术中X射线暴露,临床疗效良好。

    2017年06期 v.25;No.416 549-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4 ]

书讯

  • 《数字六轴空间骨外固定支架》出版

    <正>由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陈建文教授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外固定技术专著《数字六轴空间骨外固定支架》已经面世。全书共324页,硬质精装,全彩印刷,全书共计50余万字,配套彩照及示意图500余张,包含著作团队5年来对国外最新外固定技术与数字化矫形领域研究的独到体会与心得,更有500余例完整病例第一手资料全程分享。

    2017年06期 v.25;No.416 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7 ]

临床研究

  • 外侧松解+胫骨结节内移+MPFL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3例分析

    王友;

    [目的]探讨外侧松解+胫骨结节内移+MPFL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3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给予外侧松解+胫骨结节内移+MPFL重建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髌骨倾斜角、TT-TG值、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变化。[结果]随访3年,髌骨无脱位且膝关节屈伸活动较好。末次随访髌骨倾斜角、TT-TG值、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分别为(10.74±3.25)°、(11.78±4.64)mm、(91.62±3.45)分、(90.73±4.14)分,均显著性优于术前的(33.41±6.12)°、(20.62±3.13)mm、(52.69±5.21)分、(56.46±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松解+胫骨结节内移+MPFL重建术可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效果满意。

    2017年06期 v.25;No.416 554-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7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28 ]
  •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邹方亮;王庚启;

    [目的]探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18例,所有患者于住院期间均行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II期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治疗方案。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治疗过程及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切取肌皮瓣的皮瓣边缘及肌肉面血供丰富。术后皮瓣均成活,16例患者伤口I期愈合,其余2例皮瓣周围少许坏死,将坏死组织仔细切除后定期换药,均愈合。所有供区植皮均成活,伤口I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3±3.9)个月,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下肢功能恢复满意,肌皮瓣功能及外观良好。[结论]对于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特别是伴有部分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在外固定支架基础上联合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效果显著,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06期 v.25;No.416 558-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4 ]
  • 微创撬拨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郭建华;郭立平;马志刚;

    [目的]比较微创撬拨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15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组和切开组各75例,观察组行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即刻Bohler角以及术后1年Maryfand评分优良率。[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组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皮组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中部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Maryfand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撬拨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均有显著疗效,术后恢复效果满意,但前者具有微创、手术简便以及周围组织创伤小等优势,符合现代骨科微创治疗的理念。

    2017年06期 v.25;No.416 56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184 ]
  • 快速无针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

    李跃;夏弢;熊墨梁;刘好源;

    [目的]探讨使用自行设计的快速无针外固定支架(RPEF)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6位患者,共105处开放性胫骨骨折,一期手术采用快速无针外固定架固定,待开放性伤口条件允许,二期手术改用扩髓髓内针内固定,主要评估内容为伤口及骨折愈合情况、感染发生率,以及有无外固定架松动,并定期随访了解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除3位失访患者外,其余患者均进行至少2年的随访(2~3.2年)。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9%,均为浅表感染,无深部感染或髓腔感染。软组织及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7 d(91~312 d),之后可进行非辅助支撑下的自主负重活动。出现术后外固定架松动共9例,调整外固定架牢固后继续应用。[结论]快速无针外固定架(RPEF)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手段。

    2017年06期 v.25;No.416 565-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94 ]

经验交流

  • 桡骨中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诊疗分析

    田大为;熊敏;张鹏;赵辉;黄晓华;

    [目的]探讨桡骨中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桡骨中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患者9例。对新鲜骨折脱位:桡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桡骨小头脱位行手法复位;稳定脱位行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困难或者存在再脱位者,行切开复位,若探查环状韧带不完整,行环状韧带重建术,并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对陈旧性病例,行桡骨头行切开复位,环状韧带重建或不重建,并行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例,良2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44.4%。屈肘平均90°(30°~140°),伸直平均10°(0°~30°),前臂旋前平均30°(0°~55°)旋后平均35°(0°~80°)。[结论]前臂结构复杂,对桡骨骨折患者,行肘关节和腕关节X线片检查,必要时行双侧X线片的对照比较,有条件者行CT进行重建,是避免误诊和漏诊的重要因素。

    2017年06期 v.25;No.416 568-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4 ]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马俊;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各43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资料、伤椎Cobb角、手术前后VAS评分、术后伤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KP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伤椎高度增加都明显高于PVP组(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压缩率、伤椎Cobb角显著降低,且PKP组术后椎体压缩率、伤椎Cobb角显著低于PVP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满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患者椎体高度、伤椎畸形优势明显。

    2017年06期 v.25;No.416 571-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阅读次数:215 ]

个案报告

  • 膝内侧副韧带三角矢量重建术后股骨隧道异位骨化1例报道

    许宏涛;辛冬梅;张健;李佳奇;高显达;董江涛;高石军;

    <正>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1])。但对于严重外翻暴力导致的MCL断裂,膝关节往往还伴有后内侧复合体结构(posterior medial complex,PMC)的损伤,因此膝关节除了外翻不稳定外,还伴随外旋不稳定~([2])。临床上对于Ⅲ度MCL损伤已达成手术修复或重建的共识。然而目前,只有三角矢量重建MCL

    2017年06期 v.25;No.416 574-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