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读者·作者·编者

  • 欢迎订阅2021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正>好的期刊——是专业发展的工具,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知识财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年3月创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骨科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多年来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本刊严查代写代投稿件等学术不端行为的通告

    <正>近期本刊在稿件处理过程中不断发现有涉嫌代写、代投的问题,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国科协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编辑部正常的工作秩序。为了维护学术尊严,保证杂志的学术质量,维护期刊的声誉和广大作者与读者的正当权益,本刊郑重声明如下: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关于建立《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库的通知

    <正>为促进期刊更好的发展,服务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全民健康,更广泛的动员骨科及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本刊建设,公开公正、高效及时处理作者来稿,以不断提升本刊影响力、公信力和学术质量,并动态化更新发展本刊编辑委员会,现决定逐步建立与完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库。采用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动态考察的方法逐步推开。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本刊关于学术不端处理意见的声明

    <正>为维护学术刊物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作者的正当权益,本着对广大读者、作者负责的精神,本刊编辑部再次重申坚决反对剽窃、抄袭他人稿件的行为;一经查实,给予如下处理:撤稿、杂志和网站通告、通知作者单位给予相应处理、3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对信息虚假及数据伪造、篡改和剽窃、一稿两投、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本刊关于投稿时附加相关文件的通知

    <正>为了保证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维护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落实合理医疗及相关医疗规章制度;同时,也为了提升本刊来稿审评效率,缩短审稿周期,使优质稿件尽快发表。自即日起,凡向本刊投稿者,除上传稿件、图片文件外,所有来稿必须在本刊投稿系统中上传以下2个基本附加文件:

    2021年18期 v.29;No.524 1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临床论著

  • 两种体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转子下骨折比较

    张刚;冯源;李秉胜;刘亚;张永先;

    [目的]比较侧卧位与仰卧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6月,共67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39例行侧卧位PFNA内固定治疗(侧卧位组),28例行仰卧位PFNA内固定治疗(仰卧位组)。比较两组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侧卧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仰卧位组(P<0.05)。患者均获平均(15.91±1.74)个月随访,侧卧位组术后扶拐下地行走时间显著早于仰卧位组(P<0.05),但两组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均明显减少,而Harris评分、髋屈-伸ROM明显增加(P<0.05)。术后1个月时侧卧位组的VAS评分、Harris评分和髋屈-伸ROM显著优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临床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仰卧位手术相比,侧卧位具有无需牵引床、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透视次数少、髋关节早期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转子下骨折手术体位。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33-1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3 ]
  • 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

    汲方圆;吴玉宝;郝鹏;田纪伟;

    [目的]评价直接前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6月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采用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38例采用前外侧入路(anterolateral approach, ALA)。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以及临床影像评估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AA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小于ALA组(P<0.05)。DAA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ALA组(P<0.05)。与术后1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和髋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个月,DAA组Harris评分和髋伸屈ROM方面均显著优于ALA组(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两组间Harris评分和髋伸屈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股骨前倾角、髋臼外展角及双侧股骨长度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前外侧入路比较,直接前入路手术切口短,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早,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38-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2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7 ]
  • 有限切开与闭合髓内钉固定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李景光;程后庆;王林;章平治;

    [目的]比较有限切开与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AO/OT 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10月采用PFNA治疗的55例AO/OT 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采用有限切开,29例采用闭合复位。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与闭合组相比,有限切开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显著增大,但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减少。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晚期并发症率,有限切开组为3.85%(1/26),闭合组为37.93%(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限切开组下地行走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闭合组(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而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有限切开组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闭合组(P<0.05)。影像方面,依据改良Baumgaertner骨折复位标准,有限切开组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闭合组(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有限切开组的股骨颈干角和尖顶距均优于闭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PFNA治疗AO/OT 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更好的骨折复位与固定效果。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43-1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1 ]
  • 血清指标评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预后

    刘胜才;朱令孝;郭建中;曾水平;林健;王勇;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后骨代谢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63例,给予PFNA治疗,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临床效果。术前术后检测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tide, 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erminal telopeptides of type I collagen, CTX)、骨钙素(osteocalcin, OC)、血清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探索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根据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欠佳组28例,优良组135例。欠佳组的术前和术后PINP以及IL-6均高于优良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引流量(OR=1.209, P=0.04)、术前PINP (OR=5.300, P=0.026)和术后IL-6 (OR=1.679, P=0.039)是老年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PINP和术后IL-6水平高预示老年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48-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2 ]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微创钢板接骨术与常规术式比较

    沈锋;万杰;魏国文;吴小海;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O)与常规开放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plate, ORIF)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9月—2019年9月,共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42例采用MIPO技术,另外42例采用常规ORIF。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MIPO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ORIF组(P<0.05),但是MIPO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ORIF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8~42个月,平均(32.16±6.98)个月。MIPO组恢复下地行走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ORIF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Lysholm评分和ROM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时,MIPO组在VAS、Lysholm评分和ROM均显著优于ORIF组(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Lysholm评分和ROM的差异均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MPTA和PT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MIPO组骨折影像愈合显著早于ORIF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ORIF术,钢板的MIPO技术可显著减少医源性损伤,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53-1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8 ]
  • 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

    任磊;沈生军;郭鑫;赵宇;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ACDF)与后路双开门扩张椎板成形术(bilateral open-door cervical expansive laminoplasty, BODEL)治疗成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骨科手术治疗无影像异常的颈脊髓损伤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采用ACDF,24例采用BODEL。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 ACD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BODEL组(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NDI评分显著减少(P<0.05),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NDI和JOA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ASIA神经功能评级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ASIA神经功能评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椎管矢状径、椎管横径和C_2~C_7前凸角均明显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测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BODEL,ACDF治疗成人无影像异常的颈脊髓损伤更为简便、安全。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58-1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炎性与氧化应激产物的意义

    贺翎;王度;

    [目的]评价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血清炎性应激产物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68例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本研究,行减压内固定术。另外,43例健康人为对照。检测血液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soluble vascular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VCAM-1)、外周血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C)、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结果]与健康人相比,患者的TNF-α、IL-1β、sVCAM-1和MDA显著升高(P<0.05),而TAC、CAT和SOD显著下降(P<0.05)。按ASIA评级,ASIA评级与TNF-α、IL-1β、sVCAM-1和MDA呈负相关(P<0.05),与TAC、CAT和SOD呈正相关(P<0.05)。按骨折愈合时长评级,骨折愈合时长与TNF-α、IL-1β、sVCAM-1和MDA呈正相关(P<0.05),与TAC、CAT和SOD呈负相关(P<0.05)。[结论]检测炎性应激产物可能利于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的临床判断。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63-1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1 ]

系统综述

  • 胫骨高位截骨后康复功能锻炼的系统综述

    刘爱峰;马信龙;马剑雄;巩树伟;余伟杰;靳博;

    [目的]比较和分析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 HTO)术后不同时间段康复功能锻炼的最佳选择,为"保膝"理念和HTO手术推广提供借鉴和指导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中2008—2020年出版的"高位胫骨截骨,功能锻炼,康复,膝骨性关节炎"相关文章,按纳入标准进行人工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共纳入30篇文献。结果显示HTO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骨关节炎引起的肢体畸形,恢复关节活动度。相比于人工关节置换术,HTO适应证较为宽泛,更适用于年轻患者。HTO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应体现分阶段、早活动的原则,从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和有氧运动出发,将阶梯化康复治疗方案应用到术后康复的每一阶段。术后各项康复运动的具体开展时间文献未达到完全统一,仍需要在今后临床中深入讨论并实践。[结论] HTO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应遵循分阶段早活动的原则。早期主要进行肌力练习,增加关节活动,后期着重于改善功能。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68-1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9 ]

综述

  •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迟发血肿:1例报告和文献综述

    张立峰;贾燕飞;冯卫;佟雁翔;李亚光;于成涌;张哲汉;薛飞;王文选;高尚;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的常用方法。手术固定后的动脉损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报道1例患者,男,64岁,因"从农用车摔下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2 d"入院。根据X线结果,诊断为左股骨转子间骨折(AO分型31-A1.2,Evans-Jensen分型IIA型),完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于入院后第4 d行闭式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顺利,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拆线后出院。术后3个月因左大腿肿胀、疼痛再次入院。诊断为:左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固定术后迟发血肿形成,经清创止血治疗后痊愈。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迟发血肿形成的可能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为临床类似并发症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73-1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机器人在脊柱外科手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张在田;张绪华;卫志华;施傅森;杨冬辉;杨建;丁家巍;

    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技术日益成熟,是脊柱外科应用的发展趋势,与远程控制相结合,可在具有一定水平的医院实施远程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手术,具有精准度高、X线辐照剂量低、医源性损伤小,并同时降低相关手术风险等优点,但仍存在缺乏触觉反馈、目前尚无法进行复杂操作等缺点。本文介绍目前国内外主要的脊柱机器人产品特点,基本应情况,概述机器人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77-1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8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9 ]
  • 股骨近端外侧壁厚度及其临床意义

    武英楷;宁尚攀;孙国华;张喜善;朱新峰;

    自2004年Gotfried提出股骨近端外侧壁概念以来,骨科临床医师对这种结构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股骨近端骨折外侧壁破裂会导致内固定失败,影响功能恢复,甚至需要翻修手术。外侧壁对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完整的侧壁可以防止一些术后并发症,例如股骨头颈部骨折碎片的侧向移位,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和髋内翻。外侧壁厚度是目前评价外侧壁完整性的客观参数,也视为选择内固定技术的指标。本文对外侧壁及其厚度的意义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80-1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7 ]

基础研究

  • 卵巢切除对大鼠骨骼结构与力学特征的早期影响

    郭兴满;马宝荣;姚倩倩;陈华芳;秦健;

    [目的]评估雌性大鼠卵巢切除术后早期椎骨和股骨的骨结构和抗压应力变化特点。[方法] 50只12周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只。分别行双侧卵巢切除和假手术处理。于术后1、4、8、12、16周时每组各随机选取5只大鼠,测量体重,行Micro-CT骨计量、压应力模量检测和组织形态观察。[结果]随时间推移,两组动物体重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4~16周,去势组的体重均显著大于假手术组(P<0.05)。Micro-CT骨计量检测方面,随时间推移,去势组椎骨和股骨标本的BV/TV、Conn. D和Tb.N显著下降,而Tb.Sp显著增加(P<0.05),但是Tb.Th无显著改变(P>0.05);相比之下,假手术组不同时间点间的BV/TV、Conn. D、Tb.N、Tb.Th和Tb.Sp均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4~16周,去势组BV/TV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力学测试方面,术后4~16周,去势组标本的弹性模量均小于假手术组,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方面,随时间推移,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势组骨小梁数量减少,间隙增宽,骨小梁连续性变差。[结论]相比力学测试,Micro-CT骨计量检测能更早期反映雌激素缺失造成的骨变化。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83-1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技术创新

  • 3D打印辅助截骨矫正陈旧性膝周围骨折畸形

    刘军廷;苏伟;贝涛;吴家恒;郭宸;冯迪森;赵劲民;

    [目的]介绍3D打印辅助截骨矫正陈旧性膝周围骨折畸形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5年9月—2018年9月本科收治陈旧性膝周围骨折畸形患者16例,依据术前3D打印膝部骨关节模型,制定个体化的截骨计划。术中按计划截骨,矫正恢复下肢力线,恢复关节面平整和关节稳定,并用内固定或外固定截骨断端。骨延长或骨搬移矫正下肢不等长或骨缺损,软组织松解术矫正关节挛缩。[结果]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19±3.24)个月。KSS评分由术前(29.63±6.50)分,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62.19±6.93)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由术前(9.38±4.63)°,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63.44±10.03)°;双侧肢体长度差由术前的(3.81±1.64) cm,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1.38±1.03) cm。[结论] 3D打印辅助截骨成功矫正陈旧性膝周围骨折畸形,术前规划精准,提高了手术效率。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88-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7 ]
  • 镜下改良克氏针固定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

    刘尧;王晓东;朱伦庆;郭志雄;袁泉文;甄允方;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应用改良克氏针固定法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6年9月—2019年3月,本院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克氏针复位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共18例。镜下清创,复位胫骨髁间棘骨折块。在前交叉韧带导向器引导下,将2枚克氏针在胫骨结节内侧及外侧分别经皮钻入,穿过骨折块。镜下使用持针器夹持克氏针尖下约0.5 cm,折弯克氏针约90°,然后回抽拉紧,使骨折块加压固定。[结果] 18例骨折在3个月内均获得愈合,未见骨不连、畸形愈合、针道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患膝Lysholm功能评分平均为(92.91±6.65)分。[结论]此改良后关节镜下经皮克氏针固定是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92-1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9 ]

临床研究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比较

    邓红敏;廖勇;刘志诚;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OVCF患者87例。依据医患沟通结果,44例采用PVP治疗(PVP组),43例采用保守治疗(保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前两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和末次随访时,PVP组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影像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末次随访时PVP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显著增加,后凸Cobb角显著减少(P<0.05);而保守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PVP治疗可快速缓解疼痛,并改善OVCF的影像表现。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95-1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71 ]
  • 外置钢板固定联合分期骨水泥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

    周敏;简超;李宗焕;漆白文;

    [目的]评价应用外置钢板联合分期骨水泥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月,本科共收治感染性骨缺损患者26例,其中12例应用外置钢板分期骨水泥治疗(外置钢板组),14例应用外固定架分期骨水泥植骨治疗(外固定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钉道并发症发生率,外置钢板组为3/12 (25.00%),外固定架组为9/14 (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次数、完全负重时间、骨性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外置钢板组去除外固定时间显著晚于外固定架组(P<0.05)。[结论]对于分期骨水泥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外置钢板可取得与外固定架治疗相当的效果,且钉道并发生率更低。

    2021年18期 v.29;No.524 1698-1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胫骨平台骨折的镜下一期治疗

    冯杨;刘宁;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一期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合并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8月,本研究采用一期镜下重建术与复位内固定术治疗ACL损伤合并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26例患者。总结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 26例均顺利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0~18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26例患者中,18例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8例尚未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影像方面,术后影像显示26例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复位,优16例,良9例,差1例。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0周。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内植物无松动,骨隧道均无明显扩大,关节无明显退变。[结论]镜下一期单束解剖重建ACL和骨折复位内固定可避免分期手术,减少医源性损伤,疗效满意。

    2021年18期 v.29;No.524 1702-1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老年人髋部骨折股骨近端骨质CT测量的意义

    陈华芳;李珊珊;郭兴满;刘姣姣;孙文路;秦健;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近端松质骨CT值和皮质骨厚度值评估髋部骨折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髋部CT检查患者,其中,73例髋部骨折,73例非髋部骨折。测量健侧股骨近端冠状位股骨头、股骨颈、转子间的松质骨CT值,以及股骨颈和转子间的皮质骨厚度值。[结果]骨折组股骨颈和转子间的CT值均显著低于非骨折组(P<0.05),骨折组在股骨近端4个部位的皮质骨厚度值均显著低于非骨折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由大至小依次为:股骨颈外侧皮质厚度值>转子间外侧皮质厚度值>转子间CT值>转子间内侧皮质厚度值>股骨颈CT值>股骨颈内侧皮质厚度值,P值均>0.05。其中,股骨颈外侧皮质厚度及转子间外侧皮质骨厚度值的AUC分别为0.893及0.844。[结论]股骨颈和转子间的皮质骨厚度值及松质骨CT值可能具有预测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价值。

    2021年18期 v.29;No.524 1706-1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3 ]
  • 三种方法治疗青少年单纯中期足嵌甲症比较

    张开亮;刘丽娟;马苗苗;赵永杰;孙广超;朱晓东;关国锋;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治疗青少年单纯中期足嵌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青少年单纯中期足嵌甲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50例行浸泡填塞治疗(浸泡填塞组),50例行矫正贴治疗(矫正贴组),50例行前两种方法复合治疗(复合组)。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三种治疗均显著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红肿程度和甲沟处渗出(P<0.05),复合组VAS评分、局部红肿和渗出评分显著优于矫正贴组(P<0.05)。治疗2个月后,复合组的临床效果评级显著优于矫正贴组和浸泡填塞组(P<0.05)。[结论]采用75%酒精浸泡湿敷甲下辅料填塞联合嵌甲矫正贴治疗青少年单纯中期嵌甲症的临床效果最优。

    2021年18期 v.29;No.524 1709-1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9 ]
  • 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叶景芳;龚国梅;陈添玉;余标君;谢碧兰;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泉州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接受关节置换术的2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恐动症Tampa量表(Tapa scale for phobia, TSK)评分,≥38分判定为恐动症,<38分的为非恐动症。对患者术后发生恐动症的原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20例患者中有74例术后发生恐动症,发生率为33.64%,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恐动组相比,恐动症组失眠比率高、文化程度低、月收入低、职业状态差、术后3 d VAS评分高、术后下地时间晩、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hronic pain self-efficacy scale, CPSS)评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失眠、文化程度低、月收入低、职业状态差、术后3 d VAS分高、术后下地时间晚、CPSS评分低是术后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较高,与失眠、文化程度、月收入、工作状态、术后3 d VAS评分、术后下地时间、CPSS评分相关。

    2021年18期 v.29;No.524 1712-1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1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58 ]
  • 老年椎骨压缩性骨折椎体增强术后新发骨折的因素

    崔智慧;孟纯阳;李庆伟;张国强;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椎体增强术后非原伤椎新发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 PKP)治疗的68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2个月以上随访是否出现非原伤椎新发骨折,将患者分为两组,单项因素比较两组资料。[结果] 12个月以上随访显示,32例出现非原伤椎体新发骨折,占47.06%;36例无新发骨折,占52.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椎体骨水泥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新发骨折组相比,新发骨折组的术前ODI评分高、术前骨密度低、术前局部Cobb角度大、PVP手术比率高、单侧穿刺比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术式、单侧穿刺、Cobb角大是OVCF椎体增强术后非原伤椎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

    2021年18期 v.29;No.524 1715-1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8 ]

消息

  • 《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丛书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正>近日,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项目公布,全国各个学术行业申请的出版项目中标者共405项,其中资助自然科学、医学类出版项目49项,包括骨科类4个项目。由秦泗河教授牵头申报的"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丛书"(6部)中标。将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编辑,2022年底前出版。

    2021年18期 v.29;No.524 1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经验交流

  • 两种椎体增强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伴椎管狭窄

    冯健;林诗富;潘富文;

    [目的]探索胸腰骨质疏松骨折伴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oplasty, PKP)各自优势。[方法]选择胸腰骨质疏松骨折伴椎管狭窄患者102例,并分为PVP组和PKP组,其中PVP组56例,PKP组46例。观察并记录围手术期情况、随访情况、治疗情况、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骨水泥泄漏、Cobb角、疼痛评比、活动能力以及椎体功能障碍评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住院费用、手术和透视时间更少,明显少于PKP组患者,而PKP手术在椎体高度恢复方面更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均能较好的治疗胸腰骨质疏松骨折伴椎管狭窄,但又各有优势,临床医师应该依据患者的病变程度、经济能力、预期目标等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2021年18期 v.29;No.524 1718-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2 ]
  • 新鲜与陈旧性儿童肱骨内髁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比较

    金斌;孙军;贾国强;方继红;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新鲜及陈旧肱骨内髁骨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19例肱骨内髁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陈旧组9例,新鲜组10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陈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新鲜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3~39个月,平均(34.72±9.86)个月。末次随访时新鲜组肘关节Mayo评分、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明显大于陈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提携角、髁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肱骨小头或滑车缺血性坏死。[结论]新鲜肱骨内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优于陈旧骨折,且后遗症少。早发现、早治疗是处理肱骨内髁骨折的关键。

    2021年18期 v.29;No.524 1721-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个案报告

  • 全膝置换治疗终末膝病并胫骨应力骨折1例报道

    张巩;孔令超;刘平举;郭圣峰;李凯;孙立;田晓滨;

    <正>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多因素导致的以关节软骨慢性损害为主,并累及整个关节组织的常见骨关节疾病。其病变特征是关节软骨损伤,伴骨赘形成、软骨下骨改变、滑膜炎症,多累及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髋、膝关节。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s)是一种长期、反复的应力作用于骨骼造成的骨小梁、骨皮质断裂,有两种表现形式,

    2021年18期 v.29;No.524 1724-1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强直髋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1例报告

    童也;赵鹏;周蓓;许康永;徐海栋;

    <正>对于年轻的活跃期退行性髋关节炎患者,关节融合手术曾是一种不错的治疗选择,可以为患者提供长期的疼痛缓解和髋关节终末期关节病的稳定~([1,2])。近年来,关节融合术逐步被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等术式取代,手术所致的髋关节强直患者群体已大幅减少,而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更是罕见。

    2021年18期 v.29;No.524 1727-1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