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读者·作者·编者

  • 感谢信

    <正>尊敬的本刊各位同行评议专家、组稿专家、撰稿专家及合作伙伴:岁序常易,华章日新。2022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在各级管理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各位专家及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在孙磊总编的带领下,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得到了持续提升,在此,谨向各位同行评议专家、组稿专家、撰稿专家及广告客户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2021年我刊建立了《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库,此项评议工作虽为志愿性、公益性,但得到很多同行的高度关注与支持。同行评议专家和编委是期刊出版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正、及时的同行评议确保了文章发表的学术质量和时效,对学科发展和期刊学术质量的不断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本刊关于学术不端处理意见的声明

    <正>为维护学术刊物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作者的正当权益,本着对广大读者、作者负责的精神,本刊编辑部再次重申坚决反对剽窃、抄袭他人稿件的行为;一经查实,给予如下处理:撤稿、杂志和网站通告、通知作者单位给予相应处理、3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对信息虚假及数据伪造、篡改和剽窃、一稿两投、一稿两用等学术不端行为,据其性质、情节轻重以及造成的影响程度,给予如下处理:如稿件未刊登一律退稿,如稿件已刊登一律撤稿,并通知作者单位,2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如何提高向本刊投稿的成功率

    <正>为了提高向本刊投稿的成功率,避免稿件反复修改而延长刊用周期,投稿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本刊近期出版的杂志,特别是应检索相关内容的文章,并注意参考其内容。可登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官网(http://jxwk.ijournal.cn)点击“期刊浏览”栏目,按提示阅读。在网站首页点击来稿要求,即可查看最新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稿约,在下载区查看2021年本刊各栏目样稿,并按照稿约及样稿的要求书写。稿件格式一定要按拟投栏目的格式要求撰写,字数、图表、参考文献要完全符合相应栏目要求。在投稿系统上传稿件的同时,必须上传2个基本附加文件(单位介绍信、学术诚信承诺书)。如有基金支持一定要标注清楚,在读研究生、住院医师投稿必须要有导师或上级医师推荐函。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关于建立《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库的通知

    <正>为促进期刊更好的发展,服务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全民健康,更广泛的动员骨科及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本刊建设,公开公正、高效及时处理作者来稿,以不断提升本刊影响力、公信力和学术质量,并动态化更新发展本刊编辑委员会,现决定逐步建立与完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库。采用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动态考察的方法逐步推开。凡从事骨科及相关临床、康复、护理、教学、基础研究和医疗辅助工作10年以上,副高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均可报名。本刊原有编辑委员亦应重新申报入库。可在本刊远程投稿系统(http//jxwk.ijournal.cn)下载入库须知和申请表。填写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后,制成PDF文件,上传至本刊电子信箱:jxwkxms@126.com,完成入库。编辑部将依据您的专业特长,向您分发需审阅评议的稿件。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2年(第三十卷)分类索引

    <正>~~

    2022年24期 v.30;No.554 2305-2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_述评

  • 显微外科十年历程

    王剑利;王成琪;

    近十年来,我国显微外科领域诸多专家学者,秉承前辈的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中国显微外科精神,在手显微外科前沿进展及再植再造、皮瓣新理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四肢严重创伤救治技术、周围神经损伤基础和重建研究、骨坏死骨不连骨缺损的治疗、新型材料与显微外科技术结合以及在颌面外科、颅脑神经外科等其他学科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诸多成就。本文聚焦显微外科国内研究成果,放眼国际显微外科前沿,简单回顾近十年来最先进的显微重建骨科的治疗理念和先进技术。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09-2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 ]

临床论著

  • 髓内钉与经皮钢板固定肱骨干骨折比较

    宣勇;吴迪;张保;张焱;

    [目的]比较髓内钉(intramedullary nailing, IMN)与微创经皮钢板(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PO)固定成人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收治的成人肱骨干骨折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6例采用IMN固定,33例采用MIPPO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桡神经及肌皮神经麻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MIPPO组切口显著长于IMN组(P<0.05),IMN组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多于MIPPO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随访过程中,骨不连并行翻修手术IMN组4例,而MIPPO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部撞击痛并翻修IMN组5例,MIPPO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肩上举ROM和UCLA肩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MIPPO组的肩上举ROM和UCLA肩评分均显著优于IMN组(P<0.05);但两组间肘伸屈ROM和MEP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MIPPO组骨折影像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IMN组(P<0.05)。[结论]本研究中MIPPO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IMN。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13-2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 ]
  • 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

    孙炜俊;汤海峰;田康勇;林金丁;张华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改良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儿童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3月—2020年12月,55例儿童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9例采用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改良微型外固定架治疗,26例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传统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超声组的手术时间、影像曝光次数、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优于透视组(P<0.05)。术后1、3 d时超声组的WB-FACE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透视组(P<0.05)。两组患者平均随访(18.53±4.24)个月。两组患者拆除外固定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的腕伸-屈ROM、腕尺偏-桡偏ROM均显著增加(P<0.05),两组的Gartland-Werlay评分均有所进步,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PT、RI、RL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改良微型外固定架治疗儿童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效果优于透视下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18-2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 ]
  • 关节镜下锚钉保残与常规前交叉韧带重建比较

    孙玖阳;杨久山;王少山;荆立忠;

    [目的]比较保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与常规ACL重建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行ACL重建术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和术中镜下所见ACL残端存留情况,25例采用ACL重建联合带线锚钉紧缩缝合韧带残端(保残组);26例因残端质量差,仅行常规ACL重建(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 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保残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P<0.05),下地行走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3.35±1.18)个月,保残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轴移试验和Lachman试验显著改善(P<0.05);Lysholm评分、IKDC 2000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但膝关节被动角度再生试验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3个月,保残组Lysholm评分、IKDC 2000评分和膝关节被动角度再生试验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但是,术后6、12个月上述指标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股骨隧道位置及胫骨隧道位置优良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保残组在骨隧道扩大方面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但术后6、12个月,两组骨隧道扩大及K-L关节退变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ACL重建术,保残ACL重建短期膝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更好。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23-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 ]
  • 两种镜下胫骨隧道定位后交叉韧带重建比较

    刘玉强;李明;刘宁;

    [目的]探讨4字位全前方高位双入路与常规三入路镜下胫骨隧道定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12月在本院PCL重建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9例采用双入路,54例采用三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双入路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均显著优于三入路组(P<0.05),但两组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Lysholm和IKDC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膝伸屈ROM无显著改变(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屈膝90°位后抽屉试验稳定性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Lysholm、IKDC评分、膝伸屈ROM和后抽屉试验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PCL胫骨隧道关节内口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测量位置数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Kellgren-Lawrence影像评级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4字位全前方高位双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与传统三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胫骨骨道位置无明显区别,相比之下,前者手术创伤显著小于后者。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29-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后侧双与单入口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比较

    孙鑫;戚大春;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后侧经双入口和单入口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关节镜下PCL重建74例。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6例采用前侧双入口联合后侧双入口技术(双入口组),38例采用前侧双入口联合后侧单入口技术(单入口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7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未出现神经和血管损伤。双入口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优于单入口组(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8月以上,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IKDC评分、ROM及后抽屉试验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双入口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显著优于单入口组(P<0.05),但两组VAS评分、膝伸屈活动度、后抽屉试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上,双入口组冠状面胫骨隧道偏移、斜坡位置百分比、垂直偏移均小于单入口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90°屈膝后向应力位测量胫骨后移距离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应力下胫骨后移距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下PCL重建经后双入路比单入口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功能恢复好。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35-2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 ]

荟萃分析

  • 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是否修复喙锁韧带的荟萃分析

    杨求勇;李亚伟;孙飞;匡凌浩;

    [目的]运用荟萃分析评价锁定钢板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修复与未修复喙锁韧带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385例患者,其中未修复组191例,修复组194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未修复组相比,修复组手术时间长(MD=8.23,95%CI 3.81~12.66,P<0.001)、术中出血量大(MD=18.81,95%CI 13.79~23.83,P<0.001)、术后喙锁间距小(MD=1.06,95%CI 0.41~1.72,P<0.001)、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高(MD=7.92,95%CI 3.53~12.30,P<0.001),而两组肩关节UCLA评分、DASH上肢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联合修复喙锁韧带较未修复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型骨折,虽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术后喙锁间距更小,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更优。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41-2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 ]

综述

  • 经皮内镜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

    韦湛海;张书娴;沈子聪;毛路;

    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multi-segment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sLDH)是2或3个以上节段腰椎间盘退变,引起多个神经根症状,最佳治疗方式争议较大。最近,经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用于治疗msLDH,但其适应证的选择及疗效尚不明确。本文对PELD治疗msLDH的临床文献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46-2249+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 ]
  •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张浩;肖世宁;张钰;刘家明;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ENSCs)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可以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等,对神经再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诱导其分化为特定的神经细胞的方法是内源性治疗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ENSCs诱导方法被开发运用,促进了新生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生成,并减少了胶质瘢痕对修复的阻碍作用。本文就近期ENSCs在SCI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50-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 ]
  • 全髋置换术后内衬分离:1例报告和综述

    魏聪聪;杨梦;姚孟轩;李会杰;

    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关节外科的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用于治疗累及髋关节的骨折、中重度骨关节炎、骨肿瘤和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随着髋关节置换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假体材料的改进,人工关节的稳定性极大改善,假体磨损日渐减少,但由于假体组件间的相对运动和材料的电解、退变,以及假体安装位置不当等原因,假体磨损和松动等术后并发症不可避免。内衬分离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术后并发症,目前关于内衬分离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更为罕见,其诊断主要依靠X线片表现。本文报道了1例内衬分离且不易明确诊断的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55-2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秦宏敏;贺西京;闫天胜;安凌波;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具有广泛的髋关节解剖异常,其特征是髋臼轻度或不完全形成,导致股骨近端继发畸形和不可恢复的髋关节脱位,是成年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遗传和环境因素都被认为在DDH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迄今为止,DDH的明确致病基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临床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基于Graf静态超声检查法及Harcker动态超声检查法等,对DDH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基因研究从本世纪初开始。本文通过PubMed数据库MeSH主题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遗传学”/“基因”等检索,就DDH易感基因研究和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59-2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基础研究

  • 人体胫骨静力与冲击轴向载荷的生物力学特征

    华子恺;黄逸飞;朱泽;姚志华;柯文祺;王以进;

    [目的]探讨人体胫骨在静力载荷与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胫骨骨折的区别。[方法] 20个新鲜人体胫骨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个,左侧和右侧各5个,分别施加静力轴向载荷与动态冲击装置轴向载荷,测量其力学参数。[结果]静力学对照组10个标本的测试表明左侧胫骨的屈服载荷、屈服位移、极限载荷、极限位移均显著大于右侧(P<0.05)。动力冲击组10个标本在冲击速度为2.5 m/s,冲击高度32 cm,落锤重量40 kg的冲击下测试结果表明,左右两侧胫骨标本在动态冲击试验的加速度、冲击极限载荷、动态变形和载荷作用时间脉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加载试验相比较,动态冲击力作用下的胫骨极限载荷显著大于静态极限载荷(P<0.05),动态冲击力作用下的胫骨动态形变大于静态极限位移(P<0.05)。[结论]与静态轴向载荷相比,胫骨标本在动态冲击载荷状态下的极限载荷和极限位移均显著增加。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65-2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技术创新

  • 镜下“8”字双排无结锚钉修复巨大肩袖撕裂

    苏超;刘伟杰;唐航;肖一帆;熊依林;曾必云;高曙光;

    [目的]介绍镜下“8”字双排无结锚钉技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行镜下“8”字双排无结锚钉修复治疗。先行关节镜肩关节清理,松解肩袖断端,然后于肱骨头软骨外侧缘与肩袖足印区内侧合适位置钻孔,置入2枚带线锚钉。使用缝合钩或过线器将8根缝线游离端交叉穿过撕裂肩袖肌腱,不打结。拉紧缝线,使肩袖游离端复位至足印区,分别于肱骨大结节外缘置入2枚外排无结锚钉固定缝线,并使8根缝线均匀覆盖撕裂肩袖。[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镜下修复手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UCLA功能评分、Constant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无明显变窄或退行性改变。[结论]镜下“8”字双排无结锚钉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可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70-2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 急性髌骨脱位镜下髌内侧支持带修复术

    许涛;徐留海;周游;

    [目的]介绍镜下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MPFL)髌骨止点撕裂修复术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9年9月,对30例初次急性髌骨脱位(acute patellar dislocation, APD)患者行镜下修复术。于髌骨内侧缘置入带线锚钉,平行髌骨内侧缘内侧用腰穿针均等穿刺皮肤至关节腔,将带环过线导丝从腰穿针引入将锚钉缝线引出皮肤外,收紧后视髌骨轨迹适度松解外侧支持带,最后打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26.10±9.70)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无复发性髌骨脱位,无明显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等。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髌骨倾斜角(patellar tilt angle, PTA)和髌股适合角(congruence angle, C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镜下髌MPFL止点修复治疗APD,能恢复髌股关节稳定性和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74-2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临床研究

  • 急性肩关节前脱位的两种复位手法比较

    李立强;刘月驹;王玉杰;刘少华;

    [目的]评价外展推顶复位手法与手牵足蹬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2021年11月,对126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其中,57例采用外展推顶手法复位(外展推顶组),69例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手牵足蹬组)。评估两组早期临床结果。[结果]一次复位成功率,外展推顶组为85.51%,手牵足蹬组为89.4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即刻外展推顶组ASES评分明显优于手牵足蹬组(P<0.05),但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和ASE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再脱位。[结论]外展推顶复位手法与手牵足蹬法的一次复位成功率相近,但前者复位后的即时肩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后者。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78-2280+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 踝损伤的后踝骨折块由前向后空心螺钉固定

    高懋峰;王治栋;朱若夫;施卫东;干旻峰;

    [目的]探讨由前向后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20年9月,对53例患者采用由前向后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踝损伤的后踝骨折块,其中男24例,女29例。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87.23±9.5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05.25±21.60) ml。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为(2.08±0.78)个月。随平均随访(13.57±4.08)个月的时间推移,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AOFAS评分,以及踝背伸-跖屈ROM显著增加(P<0.05)。影像方面,术后影像显示骨折复位满意,关节面移位距离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根据Burwell-Charnley评级,47例解剖复位,6例复位可。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骨折愈合,关节退变Kellgren-Lawrence评级0级45例,1级5例,2级3例。[结论]由前向后空心拉力螺钉可牢靠固定后踝骨折块,相对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81-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 ]
  • 镜下单排锚钉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近期效果

    高玉镭;管士伟;李大河;罗永忠;张新广;任帅;亓文静;

    [目的]探讨分析肩关节镜下单排锚钉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6月,对24例大型肩袖撕裂患者采用镜下2~4枚单排金属锚钉修复,观察围手术期、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68.22±16.67)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9±4.27) ml,平均使用锚钉(2.94±0.23)枚,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2例随访(18.87±4.99)个月,完全负重时间为术后(3.83±1.02)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UCL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所有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无夜间痛发生。术后6个月,MRI示愈合良好,有2例出现再撕裂,无锚钉拔出。[结论]肩关节镜下单排锚钉修复治疗大型肩袖撕裂,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效果好,费用低,学习曲线短等优势。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85-2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 ]
  • 旋转按压试验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意义

    孙向阳;桑晨;刘阳;陈军;王建义;王新霞;陈连旭;

    [目的]与传统物理检查方法进行比较,评价膝关节间隙旋转按压试验的准确性。[方法] 2020年2月—2021年6月连续行膝关节镜手术的150例患者(163膝)纳入本研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最后诊断标准。比较关节间隙旋转按压试验、关节间隙压痛试验、被动过伸过屈试验、McMurray试验、Apley研磨试验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结果]在5种物理检查试验中,关节间隙旋转按压试验的敏感性(93.75%)、阴性预测值(75.76%)和准确性(88.96%),显著高于其他物理检查方法 (P<0.05)。旋转按压试验在半月板不同部位损伤中的敏感性:前角及前结合部为90.48%、体部为95.74%,后角及后结合部为87.69%,同时合并2处以上损伤的复合型为93.75%。[结论]膝关节间隙旋转按压试验诊断半月板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率。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89-2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残留腓骨长肌腱再生的MRI观察

    刘金龙;朱建强;徐彤彤;孙刚和;刘相成;

    [目的]通过观察磁共振图像以分析残留腓骨长肌腱的再生能力。[方法]选取19位取前侧半腓骨长肌腱进行韧带重建的患者,于术前、术后次日、术后1、3个月、1、2年定期行磁共振检查,获取其磁共振影像资料,将获得的Dicom格式图像导入RadiAnt DICOM Viewer软件,利用该软件定位取腱点,获得取腱点远近端各2 cm处轴位图像,测量腓骨长肌腱横截面积,同术前同一水平腓骨长肌腱横截面积相比较,分析其再生情况。[结果]术后残留腓骨长肌腱连续性良好,未发生断裂。术后3个月时取腱点近端残留肌腱再生迅速,可达术后85%左右,远端处肌腱也可见增粗。术后1年时取腱点远近端均增粗明显,超过术前水平,术后2年时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残留腓骨长肌腱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纵向前侧半腓骨长肌腱适合用作腱性移植物。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93-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全膝关节置换一体化加速康复的短期研究

    潘咏薇;秦德春;陈秀丽;朱宗景;夏芳;吴长坤;郭永智;孙延山;姜鑫;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围术期应用“医护康”一体化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方案的意义。[方法] 2019年11月—2021年9月对8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TKA,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2例采用ERAS,另外42例采用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早期临床和检验指标。[结果]ERAS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ERAS组术后2、6周和6个月的HSS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2周和6周的VAS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检验方面,ERAS组术后1和3 d的D-D、FIB、ESR和CRP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医护康”一体化ERAS方案运用于RA患者TKA围手术期,可以显著缓解围术期疼痛,加快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改善临床凝血和炎症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2022年24期 v.30;No.554 2297-2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 ]

个案报告

  • 枢椎骨折伴椎动脉栓塞1例报道

    刘浩;周显平;李祖国;郭彩群;陈玉泉;

    <正>枢椎骨折是上颈椎骨折的常见类型,手术难度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医师在术前只会行X线片、CT、MRI等常规检查,而对上颈椎毗邻的重要结构椎动脉重视不够,不会在术前做相关检查对其进行评估,椎动脉栓塞虽然发生率很低,但一旦出现,手术中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现报道1例枢椎骨折患者,术前行颈部血管CTA检查,明确了一侧椎动脉栓塞,制定了合理的手术计划,采用徒手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种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现结合文献资料报告如下。

    2022年24期 v.30;No.554 2300-2301+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右髌骨滑膜肉瘤术后复发肺转移1例报告

    剧松立;蒋中艳;李煦妍;王信;洪嵩;

    <正>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 SS)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向上皮及间叶组织双向分化潜能的恶性肿瘤,其好发于年轻人的膝、髋关节周围,原发于籽骨如髌骨更罕见~([1,2])。髌骨受累可导致伸肌机制及膝关节功能障碍,加之此病手术复发及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因此诊疗要求更高。本研究报道1例发生在右髌骨经手术切除病灶后复发经二次手术清除病灶并重建了膝关节功能,短期出现肺转移的SS,现讨论其诊疗方案。

    2022年24期 v.30;No.554 2302-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