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万新;申军;高国勇;刘洪涛;王多;徐亮;
[目的]探讨跳水致颈髓损伤早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2005年27例跳水致颈脊髓损伤患者,其中脊髓完全性损伤15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12例。早期综合治疗方案包括:(1)全身治疗:维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收缩压在90 mmHg以上;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2)早期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3)颅骨牵引制动或颈椎复位;(4)早期进行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术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率以及有无内固定并发症。以ASIA分级标准和感觉、运动评分判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7例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28个月;本组病例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损伤节段稳定,植骨融合良好,无钢板断裂、螺钉松动脱落等现象。13例患者神经功能获得改善,总有效率为48.1%,其中完全性损伤组有效率为20%,不完全性损伤组有效率为83.3%。完全性损伤患者ASIA分级变化不明显,但其评分较入院时可有相应的增加,不完全性损伤患者ASIA分级和感觉运动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颈髓损伤后早期综合治疗可以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2007年12期 No.182 881-884+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将;贾连顺;朱巍;陈雄生;宋滇文;严望军;周许辉;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整理1185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气管切开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年龄、性别、工作性质、受伤原因、颈髓损伤程度、颈髓损伤节段、治疗期间营养状态等因素对于患者气管切开率的影响。统计相关因素各分项下的气管切开率。[结果]99例患者被实施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率8.35%。年龄、颈髓损伤程度、颈髓损伤节段、受伤原因等因素与气管切开率相关,其他一些因素与气管切开率无显著相关性。随年龄的增长,颈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率逐渐增加,<20岁的患者,无1例实施气管切开,>60岁的患者气管切开率高达38.7%;随颈髓损伤程度的加重和节段的升高,气管切开率不断增加,ASIA分级D级颈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率为0.5%,而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率高达19.1%;C7~C4节段的颈髓完全性损伤气管切开率分别为4.3%,22.3%,21.6%和32.7%,而C3和C3以上节段的完全性损伤患者,大部分在实施气管切开之前即发生死亡,故气管切开率并不高。高处坠落所致颈髓损伤患者较其他患者有更高的气管切开率。[结论]颈髓严重损伤、颈髓高位损伤和高龄是颈髓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主要危险因素。高位的(C3和C3以上)颈髓完全性损伤患者应尽早实施气管切开。
2007年12期 No.182 885-887+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宝奎;邓树才;窦如明;甄刚;
[目的]探讨头环牵引外固定架治疗颈椎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7年2月~2005年7月共收治129例颈椎外伤性骨折脱位患者。将129例病例随机分成2组,1组70例行头环牵引,其中31例头环牵引加背心带支架保守治疗,39例头环牵引加手术治疗(前路手术18例,后路手术17例,前后路联合手术4例);另1组59例行颅骨牵引,其中13例颅骨牵引加支具保守治疗,46例颅骨牵引加手术治疗(前路手术22例,后路手术20例,前后路联合手术4例)。[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12个月。头环牵引与颅骨牵引对上颈椎骨折脱位的复位作用无明显差异;对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复位作用,统计学处理显示头环牵引组要明显好于颅骨牵引组,复位所需时间比颅骨牵引组短,完全复位率高,减压充分,更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治疗后离床时间头环牵引组要短于颅骨牵引组,2组患者治疗前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改善。[结论]头环牵引外固定架可改善复位功能,对颈椎的牵引固定作用较颅骨牵引更为坚强稳定,使用安全方便。
2007年12期 No.182 888-890+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钟继平;林浩;程仁洪;刘诗滦;张伟;李毅鸣;黄家才;
[目的]探讨中上胸椎多节段骨折早期后路手术治疗的时机和外科治疗的方法,以便尽早恢复胸椎正常排列、彻底减压、重建胸椎即刻稳定性,解除对脊髓和神经的机械压迫,使患者能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及防止继发损伤,为脊髓神经损伤的康复提供有利条件。[方法]17例中上胸椎多节段骨折患者,均在全麻下早期行后路减压、复位、植骨及内固定术。本组男11例,女6例。年龄18~53岁,平均33.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7例,高处坠落10例。受伤到就诊时间:1~72 h,平均15.4 h。损伤节段:T5~10节段,其中T52例,T64例,T75例,T85例,T94例,T102例。脊髓功能评价:完全性损伤10例,不完全性损伤7例。[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3.5个月。复位良好,植骨于术后12周均骨性融合,10例不完全性损伤脊髓功能获不同程度改善,其中5例恢复工作或劳动,7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临床症状如疼痛、麻木等得到缓解,所有病例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中上胸椎多节段骨折可行早期后路手术,患者能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即刻稳定性,脊髓功能获不同程度改善。患者能尽早康复训练及防止继发脊髓损伤,为脊髓恢复创造有利条件,部分恢复神经根功能。也便于临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07年12期 No.182 891-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河;王黎明;桂鉴超;宋华荣;沈海琦;
[目的]通过对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以及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别。[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63例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动力髋螺钉的治疗方法,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比较两组间在术后的并发症、累积生存率、术后髋部的功能评分及丢失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异同。[结果]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几乎没有显著的不同,术后的并发症也未显示不同的术式所造成的全身状况的差异,但就局部症状而言,DHS组出现了内固定穿出骨皮质以及内侧皮质坍塌所形成的髋内翻现象,而半髋组病人则出现了不明原因的髋部疼痛,但无假体松动和感染的诊断依据,DHS组髋关节综合评分下降了8.6%,而半髋组则下降了9.2%,因此从功能恢复的角度来看两组间也不能确定何种术式更值得推荐。[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的粗隆骨折患者,手术固然是希望能获得与术前相同的功能活动,但其首要目的还是能提供给病人更多早期活动的条件,因此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较为合理的替代术式。
2007年12期 No.182 894-8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向峥;郭振河;李敬中;杨家辉;郑晓明;
[目的]评价采用旋入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方法]自2000年1月~2006年2月62例肱骨干骨折采用旋入式髓内钉微创治疗。男38例,女24例,年龄20~58岁,平均36.9岁。闭合性骨折54例,开放性骨折8例。62例肱骨干骨折按AO分类,A型41例,B型15例,C型6例。对62例肱骨干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微创旋入式髓内钉固定,术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随访14~30个月,平均为24个月。[结果]本组62例伤口或切口全部Ⅰ期愈合,62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肩关节功能按Ro-driquez-Merchang标准评分,优36例,良20例,中6例,优良率为90.3%。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无感染、医源性骨折、肢体短缩、断钉、脂肪栓塞综合征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旋入式髓内钉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较小,旋入式髓内钉根据髓腔解剖特点呈髓内中心固定,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具有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单、创伤性小、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及有利于骨折愈合的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值得推广。
2007年12期 No.182 898-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小峰;高伟;田纪伟;
[目的]探讨Rockwood分级Ⅲ°及以上的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仅行锁骨钩板内固定和锁骨钩板内固定后再行喙锁韧带重建2种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两种方法治疗的52例肩锁关节脱位,A组为内固定组共29人,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45岁,其中Rockwood分级Ⅲ度12人,Ⅵ度15人,Ⅴ度2人。B组为内固定加喙锁韧带重建组共23人,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50.6岁,Rockwood分级Ⅲ度9人,Ⅵ度13人,Ⅴ度1人。内固定方法均为AO锁骨钩板固定,重建喙锁韧带均采用改良Weaver法。随访8~12个月,以Lazzcaao标准进行评价,并以SPSS 10.0统计软件计算,分级比较每级AB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手术疗效均较为满意,优良率均达到100%。两组之间仅优秀率有所不同,且Rockwood分级比较AB两组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锁骨钩板固定确实可靠,手术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在使用了可靠的锁骨钩板固定后,肩锁关节周围各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了重建,保证了肩锁关节的稳定愈合,同时可早期功能锻炼恢复。如无合并严重的三角肌和斜方肌的撕裂,可不需喙锁韧带重建。
2007年12期 No.182 901-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韦敏克;梁斌;尹东;李宏宇;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后胫骨骨折骨不连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348例带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中发生骨不连36例。采用冲击波治疗10例;髓内钉动力化8例;髓内钉动力化加自体植骨6例;单纯自体植骨5例;改钢板固定加自体植骨3例;肥大型骨不连更换髓内钉4例。[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8个月。6个月内再手术者较6个月后再手术者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冲击波治疗10例中1例不愈合,经2次冲击波治疗后愈合。髓内钉动力化8例中2例不愈合,经冲击波治疗后愈合,其中2例发生骨缩短;髓内钉动力化加自体植骨6例均愈合;单纯自体植骨5例中2例8个月未愈合,更换髓内钉加自体植骨后愈合;改钢板固定加自体植骨3例均愈合;肥大型骨不连更换髓内钉4例均愈合。[结论]早期治疗带锁髓内钉固定后胫骨骨折骨不连效果肯定。髓内钉动力化可促进骨愈合,但有引起骨缩短的可能;更换髓内钉或钢板加自体植骨治疗骨不连效果满意;冲击波有促进骨不连愈合的作用。
2007年12期 No.182 904-9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胡俊勇;李占春;余世民;徐栋梁;
[目的]总结踝关节后方隐匿性小片骨软骨撕脱骨折的病例资料,探讨其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病人的资料。2003年9月~2006年6月共收治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7~38岁。6例均有明确踝关节扭伤史,无明显骨折脱位而早期行保守治疗,2例未予固定4例予石膏固定3周。所有病例伤后均有踝关节后方持续疼痛及关节处压痛,行走时及静息时均有胀痛感,疼痛可向小腿后方或足底放射。6例病人在受伤当时均未诊断撕脱骨折,伤后4个月~1年入院,X线侧位片可见踝关节后方小骨片影,正位片可不明显,其中4例经CT检查示踝关节后方小片骨折,其部位与临床症状部位一致。6例病人均予手术治疗。根据X线片及CT所示骨折部位选择内后方或外后方入路显露踝关节后方,术中见关节内骨块均为关节囊附着处的小片软骨撕脱,切除骨片,功能位石膏固定踝关节1周后即予下地行走。[结果]6例病人均于手术后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2年(平均1年4个月)无复发。[结论]踝关节后方小片骨软骨撕脱骨折的临床表现有其特征,但在早期容易漏诊,应引起重视,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应手术治疗。
2007年12期 No.182 908-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丹;陈安民;郭风劲;
[目的]研究老年髋周骨折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更好地预测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的危险性。[方法]对50例(男28例,女22例)6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和30例(男15例,女15例)老年健康对照组进行尿Ⅰ型胶原羟基末端肽、脱氧吡啶啉和血清骨钙素测定。[结果](1)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尿中尿I型胶原羟基末端肽和脱氧吡啶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01),测定效果脱氧吡啶啉(Dpd)优于尿Ⅰ型胶原羟基末端肽;(2)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折后1个月Dpd变化不大;(3)老年髋部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吸收高于同年龄组健康人。尿中反映骨吸收指标尿Ⅰ型胶原羟基末端肽和Dpd的监测对老年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7年12期 No.182 910-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忠;刘雪涛;张成进;劳克诚;曲连军;刘学胜;常正奇;
[目的]探讨手术解决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更佳方法。[方法]对23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在传统手术治疗三原则即尺骨延长、桡骨头复位、环状韧带重建的基础上增加桡骨旋转截骨术,随访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3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3个月,优良率为95.7%,效果满意。[结论]通过桡骨旋转截骨改良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操作方法简单实用,临床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2007年12期 No.182 938-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田峥巍;朱本清;刘明辉;肖晟;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内固定装置的选择,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Gamma钉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2年7月~2006年2月粗隆间骨折60例。Gamma钉固定34例,动力髋螺钉固定26例。[结果]平均随访1年6个月,60例均临床治愈,EvanceⅠ、Ⅱ型用Gamma钉与用DHS固定效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EvanceⅢ、Ⅳ型用Gamma钉固定效果优于用DHS固定(P<0.05)。[结论]对于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用Gamma钉与用DHS固定效果无明显差异。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用Gamma钉固定效果优于用DHS固定。
2007年12期 No.182 940-941+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吴艳刚;吕鹏;赵民;张永林;焦顺成;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伴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重度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例,并对有随访的49例(保守治疗21例,手术治疗28例)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0个月~9年(平均1.7年),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39例,Ⅲ型6例,Ⅵ型4例。骨折均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韧带损伤的治疗分为2组,保守治疗组21例,膝关节功能:优11例,良9例,差1例。手术治疗组28例,Ⅰ期修复19例:优17例,良2例。Ⅱ期修复9例:优5例,良3例,差1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Ⅰ期修复效果理想。
2007年12期 No.182 942-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忠强;刘灿祥;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诊疗方式的选择及远期并发症的预防问题。[方法]1996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48例并获得随访。男29例,女19例。年龄22~63岁,平均35.1岁。按Judet-Letournel分类,后壁骨折11例,后柱骨折5例,前壁骨折6例,前柱骨折3例,横骨折6例,后壁及后柱骨折9例,T型骨折5例,完全双柱骨折7例。合并损伤有:髋关节前脱位3例,中心型脱位13例,后脱位11例,骨盆骨折4例,同侧股骨干骨折9例,胫腓骨骨折4例。18例进行了保守治疗(双方位骨牵引),30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优30例,良12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7.5%。并发创伤性关节炎3例,感染1例,异位骨化1例。[结论]正确判定骨折类型是治疗髋臼骨折的前提条件。横过髋臼顶负重部位、移位少于3 mm的骨折、低位的横行骨折和低位的前柱骨折,及任何有其他非骨折本身的不适合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均应施行闭合治疗。采用双方位骨牵引治疗,即股骨髁上牵引加同侧大粗隆下外侧牵引。骨折移位>3 mm,关节内有游离骨块和关节后方不稳是手术适应证。采用有限的显露和间接复位技术。准确恢复负重面的解剖关系可以有效防止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术中大量盐水冲洗,放置负压引流有防止并发感染和异位骨化的作用。有限显露和间接复位技术也是防止异位骨化的重要手段。
2007年12期 No.182 944-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靖芳;李正维;李洪军;孙纲;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2005年,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50例,其中18例经髂腹股沟入路。术后早期行CPM训练。[结果]本组2例伤口有渗出、换药2周后愈合;2例复位不满意,1年后出现骨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目前对日常生活无大影响,未做处理;1例螺钉误入髋臼;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骨折复位的效果采用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优15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髂腹股沟入路适合于髋臼前壁、前柱骨折及部分双柱、T形和横行骨折的切开复位。只要仔细操作,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007年12期 No.182 946-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曾剑文;谢建军;杨曦;黄大江;吴渊;
[目的]总结和评价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简称LPHP)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Neer 3部分、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4月,应用LPHP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21例Neer 3部分、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1~57岁,平均46岁。根据Neer分类,3部分骨折13例,4部分骨折8例,其中伴肩关节脱位5例。[结果]21例获得平均18个月(12~24个月)的随访;21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10个月,平均4.3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评分,优14例,良5例,可2例,总优良率达90.5%。[结论]LPHP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Neer3部分、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尤其是对于Neer 4部分骨折保留肱骨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7年12期 No.182 948-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岩;吕伟;马奔;
[目的]介绍后外侧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MIS—THA)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方法]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后外侧小切口的微创技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本组32例病人采用小切口微创技术进行手术,术后疼痛轻,假体安装位置良好,经随访,复查X线片未见人工关节松脱现象,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日常生活全部自理,对切口的大小,术后的恢复表示满意。[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切口6~8 cm),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病人易接受,手术切实可行等优势,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并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2007年12期 No.182 951-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罗亚平;王勤业;管志海;冯夏莺;徐忠良;汤峰;
[目的]比较分析3种不同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9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分别应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锁骨钩钢板固定、形状记忆合金锁骨远端抱骨器固定。[结果]2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23个月,平均11个月。按Karlsson标准,疗效优20例,良7例,差2例。[结论]3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比较结果表明锁骨钩钢板固定和锁骨钩形状记忆合金抱骨器固定效果较好,其优良率达100%。
2007年12期 No.182 953-954+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凯夫;齐月宾;杨林;
[目的]利用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与掌背动脉的终末支形成的指背动脉网,设计指固有动脉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报道应用指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6年11月,分别以近节及中节手指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掌背及指背皮瓣28例33指,修复位于近位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对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损伤者,同时修复骨关节及肌腱等损伤。皮瓣切取面积为(2.0~3.0)cm×(1.5~3.0)cm。[结果]28例33指皮瓣全部成活。手术时间60~8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25~40ml。15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3.5个月,皮瓣色泽红润,质地正常,外形佳,皮瓣2点辨别觉为8~10 mm。[结论]该皮瓣具有操作简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管蒂长、旋转弧大、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2007年12期 No.182 955-956+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