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读者·作者·编者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论著类文章将采用“长中英文摘要”

    本刊编辑部;

    <正>为适应医学科学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本刊在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支持"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研究平台从本刊收录更多优秀论文。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介绍

    本刊编辑部;

    <正>该项目简称F5000,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自2000年开始立项开发的国家级研究课题,旨在将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上的部分优秀论文(顶尖论文)推向国内外高端平台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床医生应纠正医学论文写作误区

    <正>当今医学科学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知识信息传播十分重要,加上现时政策的要求,许多基层中青年专业人员为了晋职、晋级、考研、申报科研基金等硬指标,匆忙赶写"论文",只知数量,不求质量,从而影响了作品不能按自己主观要求及时满意发表。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文作者署名及单位名称的书写规范要求

    <正>论文作者署名及单位名称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编者、读者与作者信息联系等问题,因此作者投稿时必须认真正确书写。近年来由于作者撰稿后对署名及排序变动,单位名称不具体(只写大单位,如××大学/医学院)使杂志邮寄投递困难,不能及时送到作者手中。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部分栏目稿件格式新要求

    <正>~~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读者来函

    <正>尊敬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老师:我是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研究生,最近查阅本领域文献看到贵刊一篇文章,2011年11月第19卷第21期,系统综述颈椎间盘置换与椎间融合的临床疗效,该文纳入8篇RCT,参考文献序号为5~12,本人粗略检索了这8篇文献,其中5、6、12未找到,9、10、11外国作者姓名书写错误,该文作者分辨不清last name,first name到底是怎么回事。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绪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ubsci)部分服务项目介绍

    <正>以及统计学处理,本刊特联系上海绪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ubsci)给予服务支持,包括收费优惠,并确保在协议承诺完成工作日内如期将论文交付作者。有意协助者可与该公司直接联系。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欢迎原创性英文体例论文来稿

    <正>为保证来稿时效性,第一时间抢占成果的所有权,承诺一:论文注册后3~4周内审定,4~5周内完成刊登相关程序,6~8周内见刊。承诺二:享受版面费优惠,中国大陆作者半价,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作者全免(均指第一作者)。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科技论文的发表时滞及意义

    <正>一项科技成果自作者投稿之日起到稿件刊出时间止,这一段时间称为稿件的期刊发表时滞。众所周知,无论科学发明或科技成果必须在正式刊物刊出后才能得到大家的公认,不同的人都在研究同一个课题时,最后是以谁的成果首先在刊物上刊登出,谁便占有这项成果的所有权(知识产权)。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论著

  • 氨甲环酸用于首次髋关节置换术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岳辰;康鹏德;沈彬;杨静;周宗科;谢小伟;裴福兴;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对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失血量等指标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利用互联网全面检索数据库Ovid(1966~2012年11月)、PubMed(1966~2012年11月)、sciencedirect(1980~2012年11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后检索出氨甲环酸在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高质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结果]经过全面严格筛选,共纳入高质量(Jadad评分不少于3分)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病人平均总失血量294.2 ml(95%CI-385.28~-203.04,P<0.000 01)、平均减少术中出血88.87 ml(95%CI-140.59~-37.16,P=0.000 8)、平均减少术后出血155.43 ml(95%CI-254.27~-56.60,P=0.002);氨甲环酸可以显著降低输血率19%(95%CI-0.31~-0.36);两组间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且并未增加术后DVT及PE的发生率。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6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10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曾昭池;郭中凯;朱志勇;汪海军;朱凡;

    [目的]比较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标准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但是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6个月、1年时Harri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是术后2年时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减少术后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势,值得临床推荐。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73-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影响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印飞;张绍东;吴小涛;王宸;

    [目的]探讨影响胸腰椎爆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矫正度丢失的主要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7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资料,以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为结局指标,对术后疗效进行随访评定。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性别、年龄、手术持续时间、内固定方式、植骨方式、术前Cobb角度、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改变及伤椎上缘椎间隙高度改变等因素与术后Cobb角度丢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随访时间11~27个月(平均17.1个月),术后21例Cobb角度丢失≤3°、27例≥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短节段6钉固定术后在Cobb角度维持上较短节段4钉固定效果好(OR=0.160;95%Cl:0.503~0.819;P=0.016),术后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有利于后凸角度矫正的维持(OR=14.214;95%Cl:0.543~0.843;P=0.005)。[结论]内固定方式及功能锻炼情况是影响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后Cobb角度丢失的主要因素。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单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能更好地维持术后矫正效果,合理的功能锻炼有助于预防术后Cobb角度的丢失。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77-1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与灌注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对比研究

    武亮;邢科;朱玉杰;田小宁;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与传统灌注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55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其中30例(A组)接受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另外25例(B组)采用灌注冲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包括住院日、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伤口愈合时间、C反应蛋白变化率及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组手术各项指标包括:住院日、术后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伤口愈合时间、C反应蛋白变化率均优于传统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2年以上随访。抗生素骨水泥链珠组在术后6、12、24、48 h(VSA)评分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1),术前及术后72 h(VSA)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链珠与灌注冲洗均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术式,但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81-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复合镇痛方剂用于脊柱后路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晓;贾堂宏;龚维明;宁斌;

    [目的]观察复合镇痛方剂用于脊柱后路胸腰椎内固定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后路脊柱胸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双盲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在病人术毕缝合皮肤前给予复合镇痛方剂(吗啡+肾上腺素+罗哌卡因+生理盐水)椎旁肌肌注,B组为对照组,不予肌注。记录术后4、8、12、24、36、48 h病人刀口疼痛VAS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皮肤瘙痒、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及术后补救镇痛情况,调查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24、36、48 h刀口疼痛评分显著降低,镇静评分升高,且手术12 h后差异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整体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而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减少术后补救镇痛次数。[结论]该复合镇痛方剂用于脊柱后路胸腰椎手术术后镇痛可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86-1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影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于连祥;丁晓琳;刘庆鹏;王林;张辉;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诊疗要点,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提供参考方案,减少后遗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3~59岁,平均36岁。其中保守治疗5例,手术治疗31例;1~3 d以内手术23例,3~14 d内手术4例,14 d以后手术4例;单纯肘关节外侧入路10例,肘关节外侧、内侧联合入路21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副韧带;肘关节制动时间<7 d 16例,>7 d但<14 d 10例,>14 d<21 d 5例,>28 d 5例。[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14~30个月随访,平均1.4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随访发现: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优良率比较P=0.039(P<0.05);手术时机(伤后至进行确定性手术的时间)优良率比较P=0.039(P<0.05);手术入路(肘关节外侧入路与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优良率比较P=0.029(P<0.05);骨折类型优良率比较P=0.040(P<0.05);肘关节制动时间优良率比较P=0.040(P<0.05)。[结论]影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效果的因素与治疗方法、手术时机、骨折类型、手术入路、患肢制动时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应加以充分认识,积极尽早手术治疗,尽可能地恢复其骨性解剖结构、修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恢复肘关节的稳定,且术后尽早功能锻炼,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关节僵硬,恢复关节功能,获得良好疗效。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90-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会议及学习班

  • 第二届上海肢体延长与畸形矫正学习班通知

    <正>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二届上海肢体延长与畸形矫正学习班"定于2013年8月16~18日举行,届时将邀请意大利、俄罗斯、韩国及国内在外固定与矫形外科领域中有深厚造诣的专家授课。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3年国家级继教项目:显微外科基本技能及手外科内窥镜技术培训班通知

    <正>2013年10月8~30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将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显微外科基本技能及手外科内窥镜技术培训班"[编号:2012-04-06-013(国)]和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编号:2012-04-06-012(国)]。学习班分显微外科基本技能培训、腕关节操作培训及穿支皮瓣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培训三部分。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手外科周围神经损伤诊断治疗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通知

    <正>由《中华手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骨科医院手外科承办的全国手外科、周围神经损伤诊断治疗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13年7月11~13日在西安建国饭店举行。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史博览

  • “三翼钉”发明人—史密斯·彼得逊

    宁桦;

    为弘扬世界矫形外科发展历程,学术成就及治学精神,传承历史、启迪后人,本刊特设立"医史博览"专栏,欢迎国内外专业人员赐稿。内容包括:(1)有关矫形外科医学史资料及评论;(2)世界著名以矫形外科为特色的专科医院简介;(3)世界近代著名矫形外科专家简介;(4)资深专家谈矫形外科医术人生经历和体会。要求每篇文章宜在3 000字以内,可以附相关照片(详见本刊特别征稿)。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后踝骨折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进展

    魏世隽;蔡贤华;

    <正>后踝骨折(posterior malleolus fracture,PMF)在全部踝关节骨折中占7%~44%[1-2]。当踝关节骨折累及后踝时,临床功能恢复会较差,伴有PMF的踝关节骨折较严重程度相似的双踝骨折创伤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更高[2]。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95-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进展

    尹鹏;唐佩福;

    <正>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逐年增加,骨折开放伤的病例也逐渐增多,从而导致感染性骨不连的发生率增高。感染性骨不连是指骨折愈合过程失败并且在骨折部位有6~8个月的持续感染[1],是骨不连所有类型中最难处理的一类。感染性骨不连涉及感染和骨不连两大难题,常常伴有软组织缺损、多处窦道、骨髓炎、骨外露、邻近关节僵硬、多重耐药菌感染、肢体不等长、复杂畸形等[1]。

    2013年12期 v.21;No.326 1198-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胸腰椎骨折分类及治疗研究新进展

    晏礼;宋文慧;王春强;

    <正>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意外事故发生率随之上升,各种创伤性疾病明显增多,特别是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脊柱脊髓损伤后果严重,且其损伤机制复杂,这就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试图搞清其损伤机制,制定出合理的损伤分型及治疗方案。自从Bohler首次提出脊柱损伤分型概念以来,对脊柱损伤分类及治疗相关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目前仍无一种被广泛接受而又非常实用的方法。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胸腰椎骨折的分类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02-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肱骨小头骨折诊疗进展

    东靖明;

    <正>肱骨小头骨折(fracture of the humeral capitullum,FHC)又称Kocher骨折,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临床上并不多见,发病比例约占肘部损伤的1%,占肱骨远端骨折的6%[1],多见于成年女性可能与其生物力学上的易患性(提携角偏大)和代谢上的易患性(骨质疏松)有关[2]。本文就该类损伤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06-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

    陆继鹏;熊鹰;李群辉;吴中雄;赵烽;柳百炼;甘学文;普淇;张仲子;杨宏锟;

    [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血供的影响。[方法]对20条家犬两侧胫骨中段横型截骨,随机选择一侧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对侧以普通接骨钢板固定作为对照,分别于内固定后4、8、12、16周行大体病理、HE染色、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内固定后1、3周对照组分别出现骨折劈裂、钢板松脱和钢板断裂各1例,实验组术后5周出现内固定弯曲变形1例。HE染色观察显示:实验组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骨痂的生长均早于对照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16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骨痂的新生血管密度(MVD)均高于对照组,8、1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有效提供骨折端稳定、避免应力遮挡的同时,能显著减少对骨折端血供的破坏。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10-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大鼠股骨缺损模型中BBP增强BMP-2的骨诱导作用

    费志强;熊建义;刘志勇;黄江鸿;王大平;沈慧勇;黄德民;梁加利;

    [目的]验证在大鼠节段性骨缺损模型中BBP对于rhBMP-2骨诱导作用的影响。[方法]70只缺损分别分成7组,每组不同剂量的rhBMP-2+/_1 000μg BBP,4、8周后分别摄片,动物8周后处死,股骨样本分别手工评估,采用uCT测量骨容积,随后分别采用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高剂量(10μg)rhBMP-2组术后8周可见骨愈合,骨缺损处骨的完全覆盖和桥接,但低剂量(5μg和2μg)rhBMP-2组术后8周骨愈合欠佳。与单独应用rhBMP-2相比,使用低剂量的rhBMP-2复合一定量的BBP可以取得更满意的骨形成量。BBP增强rhBMP-2的骨形成活性发生于4~8周时,而在术后早期并无明显作用。单纯应用BBP仅可见骨缺损处局部钙化,未见骨愈合。[结论]BBP能显著增强rhBMP-2的骨形成活性,这种增强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来产生效果;其活性发生于术后4~8周时,在术后早期并无明显作用。而且BBP本身并没有骨诱导潜力,仅仅能增强rhBMP-2的骨形成活性。BBP起到缓释作用,与rhBMP-2紧密结合后,让rhBMP-2缓慢而持久的释放。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15-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MMA骨水泥与BCC骨水泥对猪肺栓塞后血流动力学的不同影响

    秦毅;秦杰;江建明;瞿东滨;

    [目的]观察带负电荷硫酸钙/β-磷酸三钙复合骨水泥(BCC骨水泥)和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造成猪肺栓塞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海南五指山小型种猪12只,分为BCC组与PMMA组,每组6只。PMMA组:经猪肺动脉干注入2 ml PMMA骨水泥;BCC组:经猪肺动脉干注入2 ml BCC骨水泥。分别于骨水泥注入后的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等不同时间点监测平均动脉压(MABP)、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心率(HR)。[结果]猪肺栓塞模型成功后,BCC组于注入骨水泥后各时间点的MABP、HR下降幅度以及MPAP的升高幅度均小于PMMA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较之PMMA骨水泥,BCC骨水泥致实验猪肺栓塞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为平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23-1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去势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牛二龙;张毅;李阳;张扬;覃君慧;梁媛;王瑞安;桑宏勋;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低剂量阿司匹林对去势后(OVX)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去势模型,全骨髓贴壁法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传代4次后进行成骨诱导,建立对照组和不同浓度阿司匹林组(0.25、0.5、1、2及5mmol/L)。于不同的培养时间点,倒置显微镜观察并进行MTT检测细胞增殖生长情况;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培养细胞上清ALP活性;于诱导7d和21d时分别行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结果]阿司匹林无明显促进BMSCs增殖作用,而大剂量阿司匹林(5 mmol/L)具有抑制BMSCs增殖作用。实验组(0.25、0.5、1、2 mmol/L阿司匹林组)细胞培养上清中AL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碱性磷酸酶染色(1、2 mmol/L组)阳性表达增强;茜素红染色显示,实验组(0.5、1、2mmol/L组)钙结节数量、钙化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不能直接促进去势大鼠BMSC增殖活性,但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显著提高体外培养BMSC成骨活性,增强钙盐沉积,促进钙结节形成。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28-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经典文献史料

  • 选择性后根切断术最早的记载

    Abbe Robert;李晓光;

    <正>本文报告一例为解除顽固性上肢疼痛所试行的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患者,男,44岁,因右上臂剧烈疼痛来诊。用各种方法治疗均未能有效缓解疼痛,因此进行了如下尝试。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PHILOS治疗肱骨近端伴有肱骨矩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李仁斌;林焱斌;庄研;张怡元;熊圣仁;熊国胜;林任;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肱骨近端伴有肱骨矩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月,采用PHILOS钢板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57例肱骨近端伴肱骨矩粉碎新鲜骨折患者,术后第1、2、3、6、9、12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年至少1次门诊检查。常规拍摄肩胛骨正侧位X线片,了解潜在的并发症,同时进行Neer评分来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该组患者平均随访23.8个月(9~42个月),平均Neer评分为(78.9±13.9)分,优良率达78.95%。骨折不愈合1例,内固定物穿出3例,内固定物松动1例,肱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大结节移位3例,内翻畸形7例,继发性冻结肩5例,其中伴有一种并发症的3例,伴有2种并发症的5例,伴有3种以上并发症的4例。[结论]由于PHILOS钢板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设计,合理的术前评估与计划、规范的手术操作、积极的康复锻炼,用PHILOS钢板治疗伴有肱骨矩粉碎骨折的肱骨近端骨折,能取得良好的近中期临床疗效。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35-1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双锥面螺旋臼在髋臼翻修术中的应用

    张绍安;魏新军;李智浩;彭高峰;贺喜顺;郑水长;

    [目的]探讨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在人工髋臼翻修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对28例人工髋臼行翻修手术(20例髋臼松动,8例髋臼磨损)。[结果]28例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获得24~72个月(平均49个月)随访,无1例出现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术后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6.5分增至术后的平均89.5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5.4%。[结论]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在髋臼翻修术中,固定牢固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40-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聚酯缝线联合锁骨钩钢板1期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分析

    冯磊;戴志刚;刘金兰;程贵元;刘帅;

    [目的]探讨5号聚酯缝线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收治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2例,应用锁骨钩钢板复位肩锁关节,4股5号聚酯缝线经锁骨、喙突,无张力状态下缝合喙锁韧带残端。所有患者采用视觉类比评分(VAS)、HSS肩关节评分系统及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术后切口愈合好,无臂丛神经损伤、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的出现。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6个月,VAS评分为(0.94±0.88)分;HSS评分为(86.44±8.94)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87.72±5.21)分。本组优17例,良13例,一般2例。[结论]5号聚酯缝线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以有效避免喙锁韧带断端缝合后张力过大和缝线骨道内磨损,有利于喙锁韧带无张力下愈合。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44-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策略

    梁昌详;詹世强;肖丹;马元琛;郑晓青;顾宏林;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探讨治疗策略。[方法]随访2008年11月~2012年1月间74例采用PFNA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平均87.3岁,对患者的疗效、围手术期安全性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摄股骨近端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评价螺旋刀片的位置。[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3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尖顶距18.6 mm,髋关节Harris评分71~96分,平均88.5分。术中未发生内置物周围骨折、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内置物断裂、内置物切割出股骨头及骨折端移位等情况。[结论]采用PFN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对于超高龄、合并不同程度内科疾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有优势。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47-1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葛孚章;郑进友;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研究髌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于103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其中38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A组),65例采用分体式髌骨爪固定(B组)。从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4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种方法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在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A组,A组在费用方面优于B组。[结论]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分体式髌骨爪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可靠方法。分体式髌骨爪固定具有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存在高耗材、费用高的缺点,在手术时应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酌情选择。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49-1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髋部加压带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肖昌慧;戴祝;廖瑛;陈志伟;

    [目的]观察自主研制的髋部加压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髋部加压带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12~85岁,平均45.3岁,髋臼和/或骨盆骨折15例,10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5例采用K-L入路联合髂腹股沟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0例,均采用后侧入路。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5~87岁,平均40.5岁。髋臼骨折和/或骨盆骨折14例,9例采用K-L入路,5例采用K-L入路联合髂腹股沟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8例,均采用后侧入路。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显性出血量、第1次换药花费的时间及手术切口相关意外。[结果]术后随访15~28个月,平均20.4个月。髋部加压带组术后48 h内显性出血量为(120.57±16.21)ml,对照组为(186.56±22.12)ml(P<0.01),髋部加压带组第一次换药花费时间(9.23±1.29)min,对照组(15.13±0.79)min(P<0.01)。髋部加压带组手术切口相关意外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髋部加压带不但能同时对大腿上端、髋部、臀部加压,还能防止敷料松脱,且操作方便、安全。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52-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背阔肌肌皮瓣重建断臂再植肢体屈肘屈指功能

    刘燕;洪兴宇;桑秋凌;刘飙;

    [目的]探讨上臂离断肢体再植术后患者应用改良的背阔肌肌皮瓣移位术,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2012年,作者对上臂离断再植成活、运动功能无法恢复的患者4例,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肌皮瓣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同时,取阔筋膜重建肘部滑车结构,二期手术腕关节、拇指掌指关节融合,术后评定重建手术的疗效。[结果]随访8~25个月,术后皮瓣全部成活,4例患者主、被动伸肘均为0°,主动屈肘最大达115°~125°,屈肘时肘部移位的背阔肌无明显弓弦样改变,移植背阔肌肌力达IV级,屈指时2~5指指尖距远侧掌横纹0~3 cm,患侧肩背部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应用改良的背阔肌肌皮瓣移位术是重建上臂离断肢体再植术后屈肘、屈指功能的有效方法。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55-1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徐治平;郑昌坤;勘武生;李鹏;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1年3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21例159个椎体。新鲜组共75例105个椎体,男14例,女61例;年龄56~86岁,平均72.1岁。陈旧组共46例54个椎体,男15例,女31例;年龄54~80岁,平均68.8岁。所有患者均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完成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骨折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和后凸角度变化,采用视觉模拟数字法判断腰背痛的缓解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新鲜组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41±23)min,陈旧组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53±26)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组每个椎体平均骨水泥注入量(5.1±1.9)ml,陈旧组每个椎体平均骨水泥注入量(5.5±2.1)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30个月,疼痛VAS评分:新鲜组术前平均(7.7±2.0)分,术后(2.3±1.9)分,末次随访(2.6±2.1)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旧组术前平均(7.8±2.1)分,术后(4.1±1.9)分,末次随访(4.3±2.3)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角矫正:新鲜组Cobb角平均矫正(53.1±6.2)°,陈旧组平均矫正(42.1±6.0)°,各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共发生骨水泥渗漏9例,均无神经症状。[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新鲜骨折疗效要明显优于陈旧性骨折,应在发现患者存在压缩骨折后尽早施行手术。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58-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肘肌瓣肱桡关节成形术在开放性肘关节骨折处理中的应用

    张晨阳;崔文勇;梁文锴;高培刚;杨宏伟;

    [目的]观察肘肌瓣肱桡关节成形术在治疗开放性肘关节外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开放性肘关节外伤8例,肱尺关节复位后,对关节面缺损或严重破坏之肱桡关节,采用带血管蒂的肘肌瓣转位肱桡关节成形,挽救部分肘关节功能。[结果]肘肌瓣血运良好。8例均获随访,时间1~4年,肘关节功能得以部分保留。[结论]带血管蒂的肘肌瓣转位肱桡关节成形,可用于急诊肘关节外伤的修复,且能有效保留部分肘关节功能。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61-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Ⅲ度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外科治疗

    张琛玉;徐林;

    [目的]探讨应用骨锚修复急性Ⅲ度指间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2年12月,应用骨锚修复21例Ⅲ度急性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其中食指10例,环指5例,小指4例,中指2例。[结果]术后20例患者获得随访10~2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6周可自由活动患指,12周后重返工作岗位,18例患者疼痛完全消失,2例有轻微疼痛。术后侧方应力试验,侧倾角差均小于对侧相应手指的10%。[结论]应用骨锚修复急性Ⅲ度指间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术后疗效满意,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64-1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脊柱手术并发急性脊髓不完全损伤的临床分析(附9例报告)

    黄凯;贾连顺;周盛源;唐宇军;

    [目的]回顾分析9例脊柱手术并发急性脊髓不完全损伤的患者,对其损伤因素、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本组患者9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CSM)3例,前路减压手术2例,后路减压手术1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COPLL)前路手术3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后路手术1例;胸椎椎管内肿瘤后路手术2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以脊髓半切综合征为主,伴有对侧肌力和双侧触觉不同程度减退。术后立即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脱水、保护胃粘膜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4例患者术后给予高压氧治疗,2例患者给予神经节苷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当天开始给予功能锻炼。术前和术后3个月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例患者在甲强龙冲击治疗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而停止治疗。伤侧肢体功能开始恢复时间在术后24 h内5例、48 h内2例、72 h内1例及术后3周1例。术后3个月,2例24 h肢体功能开始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优于术前,其他7例接近术前。术前与术后3个月JOA评分行配对t检验分析P≥0.05,术前与术后3个月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术后经治疗和功能锻炼后,脊髓不完全损伤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脊柱手术并发急性脊髓不完全损伤区域局限、损伤程度较轻,经术后治疗和功能锻炼后脊髓功能恢复良好。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66-1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51例初步报告

    孙正考;林辉;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3例闭合复位不满意术中结合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3个月(12~18个月),所有骨折在11~21周愈合,2例发生螺旋刀片轻微切割但未切出股骨头颈,无髋内翻及患肢短缩等并发症。[结论]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69-1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告

  • 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脾破裂胃破裂1例报告

    张擎柱;罗子璇;潘进社;

    <正>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脾破裂、胃破裂临床上罕见,本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8岁。外伤致左腹股沟区疼痛8 h就诊。患者缘于8 h前6 m高空坠落,左半身着地,即感左腹股沟区疼痛,急就诊于当地医院,拍骨盆正位X线片示:左耻骨上下支骨折,骨折端移位明显;左骶骨骨折,断端未见明显移位。

    2013年12期 v.21;No.326 1271-1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