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临床论著

  • 腰椎椎间融合术后神经并发症的相关因素

    刘洋;马彬;李玉乔;杨厚志;罗干;贾宇涛;马远;

    [目的]分析腰椎椎间融合术神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神经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0年6月本院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或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 LDD)的4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出现神经损害将患者分为损害组和无损害组。采用单项因素比较和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术后神经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18例患者中,术后神经损害症状加重患者28例,占6.7%;无神经损害者390例,占93.3%,神经损害症状加重发生时间术后24 h内。单项因素比较表明:与无损害组相比,损害组的BMI显著大,病程显著长,术前诊断为LSS或DLS的比率显著高,滑脱程度显著重,翻修手术占比显著高,PLIF术式比率显著高(P<0.05)。但是,两组间性别、年龄、滑脱节段数、ASA分级、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手术前后白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322,P<0.001)、BMI (OR=3.325,P=0.003)、PLIF手术(OR=10.017,P=0.002)、伴有腰椎滑脱(OR=4.572,P=0.006)、翻修手术(OR=6.182,P=0.008)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出现神经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程长、肥胖、PLIF手术、腰椎滑脱、翻修手术的患者术后出现神经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应针对性采取措施以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

    2023年08期 v.31;No.562 673-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锁骨中段骨折两种内固定的比较

    田浩然;柴雷子;宋财;梁西俊;乔彬;张魁林;

    [目的]比较桥接内固定系统结合Nice结与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科收治的6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8例采用桥接内固定系统结合Nice结治疗(桥接组),34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桥接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主动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钢板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术后早期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桥接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Constant-Murley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桥接组骨折复位质量优于钢板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接内固定系统结合Nice结固定锁骨中段骨折临床效果优于传统钢板内固定。

    2023年08期 v.31;No.562 678-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边外固定架与髓内钉固定胫骨螺旋骨折比较

    孟德弘;王传鑫;马腾;林立栋;崔栩鸣;李景银;马亮;

    [目的]比较单边外固定架与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胫骨螺旋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2例采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外固定组),32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髓内钉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均无严重并发症。外固定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的术中透视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6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2个月以上,外固定组的恢复患肢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髓内钉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AOFAS评分和踝跖屈-背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AOFAS评分和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外固定组VAS评分显著高于髓内钉组(P<0.05),但末次随访两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边外固定架与髓内钉治疗胫骨螺旋骨折均可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之下,单边外固定架手术创伤更小,允许早期活动。

    2023年08期 v.31;No.562 683-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比较

    杨飞;樊天;高大海;

    [目的]比较两种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本科开放复位内定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8例采用跗骨窦入路,42例采用L形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跗骨窦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等级、下地行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L形组(P<0.05)。两组随访(22.7±7.6)个月,跗骨窦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L形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AOFAS评分、足内翻、外翻活动度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跗骨窦组VAS及AOFAS评分均显著优于L形组(P<0.05)。影像方面,术后两组B?hler角与Gissane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B?hler角与Gissane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形入路相比,跗骨窦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2023年08期 v.31;No.562 689-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两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Sanders Ⅱ~Ⅲ跟骨骨折

    陈言智;杨志强;张元;程宇;张洪涛;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8月手术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40例(44足)的临术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1足采用跗骨窦入路结合埋头螺钉及微创锁定接骨板(跗骨窦组),23足采用传统外侧L形入路结合跟骨解剖锁定接骨板(L形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跗骨窦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L形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下地行走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AOFAS踝-后足评分、足内-外翻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第1 d跗骨窦组VAS评分显著小于L形组(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足内-外翻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Gissane角、B?hler角、跟骨长度及宽度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外侧L形入路锁定解剖钢板固定,经跗骨窦入路微创锁定接骨板联合埋头螺钉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2023年08期 v.31;No.562 694-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本刊提醒作者严防邮件诈骗的公告

    <正>近期,不断有作者反映收到假冒我刊编辑部名义的邮件。以稿件决定刊用或抽查往期稿件相关数据等理由,要求本刊作者添加其个人微信(加微信后,以主办学术会议需要发邀约,征集稿件等理由,要求将他拉入相关的医学群等等)。这些都是网络诈骗行为,严重扰乱了广大读者、作者的正常工作,损害了编辑部的合法权益,编辑部将依法追查此事。在此我们提醒广大读者、作者:(1)本刊工作人员不会以邮件或短信的形式通知作者添加个人微信;(2)以我刊之名各种借口要求与作者、读者添加微信的行为均为假冒;(3)本刊专用电子信箱:jiaoxingtougao@163.com;jxwk1994@126.com;财务专用信箱:jiaoxingwaikecaiwu@163.com;(4)不明事宜可电话咨询:0538-6213228。

    2023年08期 v.31;No.562 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重声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将依法追究冒充编辑部开设网站、征集稿件、乱收费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正>近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多次接到读作者的电话和Email,发现有多个网站利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名义非法征稿及骗取有关费用,要求作者将费用汇入指定账户等方式骗取作者钱财,侵犯了广大作者的合法权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在此提醒广大读作者,本刊编辑部从未委托任何代理机构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征稿。为了确保作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请广大读作者注意辨明真伪,谨防上当受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将依法追究冒充编辑部开设网站、征集稿件、乱收费的相关机构和个人。请作者注意:(1)《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网址:ZJXS.chinajournal.net.cn;Http://jxwk.ijournal.cn为本刊唯一在线投稿系统,其他均为冒充者,稿件上传后自动生成编号,稿号为:2019-xxxx。其他冒充者的稿件编号五花八门,多很繁琐,请广大作者注意辨别。

    2023年08期 v.31;No.562 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提高向本刊投稿的成功率

    <正>为了提高向本刊投稿的成功率,避免稿件反复修改而延长刊用周期,投稿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本刊近期出版的杂志,特别是应检索相关内容的文章,并注意参考其内容。可登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官网(http://jxwk.ijournal.cn)点击“期刊浏览”栏目,按提示阅读。在网站首页点击来稿要求,即可查看最新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稿约,在下载区查看2021年本刊各栏目样稿,并按照稿约及样稿的要求书写。稿件格式一定要按拟投栏目的格式要求撰写,字数、图表、参考文献要完全符合相应栏目要求。在投稿系统上传稿件的同时,必须上传2个基本附加文件(单位介绍信、学术诚信承诺书)。如有基金支持一定要标注清楚,在读研究生、住院医师投稿必须要有导师或上级医师推荐函。

    2023年08期 v.31;No.562 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关于稿件诚信审核的通告

    <正>即日起本刊将对每一篇来稿进行全方位诚信审核。稿件上传投稿系统后,本刊的编辑人员会与作者联系核查稿件相关情况,可能动态地对文稿反复核对。请作者需确认投稿文章内容为本人原创,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保证不存在代写、代投行为。以下情况将被判定为涉嫌代写代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无论稿件处理至哪个阶段,均终止稿件进一步处理或直接退稿。(1)作者信息中提供的手机和电子信箱等联系方式非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本人,或无效;(2)再次投稿时,所留的电子信箱地址与历史记录不符合,且无说明;或同一作者历史记录中有多个不同电子信箱地址;(3)不回应我们的问询,或回应不合逻辑;(4)文稿内容描述不专业,或不符合逻辑,不符合医学伦理与规范;(5)数据或统计值不符合逻辑,或明显错误;(6)图片与正文描述不符合;(7)参考文献引用与正文内容不符合。请广大作者高度重视学术名誉,坚决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共同维护学术尊严,保证杂志的学术质量。

    2023年08期 v.31;No.562 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关于投稿时附加相关文件的通知

    <正>为了保证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维护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落实合理医疗及相关医疗规章制度;同时,也为了提升本刊来稿审评效率,缩短审稿周期,使优质稿件尽快发表。自即日起,凡向本刊投稿者,除上传稿件、图片文件外,所有来稿必须在本刊投稿系统中上传以下2个基本附加文件:(1)单位介绍信:证明稿件内容是真实的,为本单位人员撰写,作者署名无争议,无一稿两投,单位介绍信需加盖单位公章。(2)学术诚信承诺书: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承诺稿件内容为自己的工作,并由本人撰写,不存在由第三方代写、代投行为;无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无伪造、篡改实验数据;无编造数据资料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无不当署名等情况;承诺研究数据及结果真实、可靠,为作者原创。

    2023年08期 v.31;No.562 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荟萃分析

  • 富血小板血浆在软骨损伤微骨折治疗的荟萃分析

    吴维勇;彭兵;王业林;邢鹏;哈斯;王晓岚;郑雷刚;郁金岗;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下微骨折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与单纯微骨折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21年12月26日以前PubMed、Embase、Cochrane、知网、万方、维普以及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中微骨折联合富含血小板血浆与单纯微骨折术治疗软骨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查、数据提取并评价其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术后疼痛评分及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307例软骨损伤患者,其中PRP组158例,非PRP组149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PRP组术后6、12、24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非PRP组(P<0.05);PRP组术后12、24个月膝关节IKDC评分均显著高于非PRP组(P<0.05)。末次随访时(平均21.4个月) PRP组踝关节AOFAS评分显著高于非PRP组(P<0.05)。[结论]联合PRP治疗可以在微骨折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起到增强微骨折术治疗效果的作用。

    2023年08期 v.31;No.562 700-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对下尺桡关节的影响

    廖禄田;糜菁熠;

    畸形愈合是桡骨远端骨折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可累及桡腕关节、尺腕关节和下尺桡关节等。桡骨远端畸形愈合可对下尺桡关节的生物力学和临床预后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可有疼痛、前臂旋转受限、下尺桡不稳定、下尺桡关节炎等临床表现。既往国内外关于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文献中,较多的学者对桡腕关节和尺腕关节进行了研究,而对下尺桡关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对下尺桡关节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诊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023年08期 v.31;No.562 705-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月骨内表皮囊肿误诊为内生软骨瘤:1例报告和综述

    文祖洲;蓝奉军;赵奎;段宜强;

    骨内表皮样囊肿(intraosseous epidermoid cyst, IEC)是一种罕见的、非肿瘤性的良性病变,最常见的部位是远端指骨。骨内表皮样囊肿在影像学上易与内生性软骨瘤相混淆。本文报告了本院骨科诊治的1例月骨内表皮样囊肿误诊为内生性软骨瘤的患者,采用病灶刮除、无水酒精灭活、胶原蛋白海绵填充术进行治疗。作者通过对该例患者的诊治体会,并结合文献回顾对IEC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进行总结,旨在为月骨内表皮样囊肿的研究与诊治提供参考。

    2023年08期 v.31;No.562 710-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ippo信号通道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黄克松;王晓萍;柳海平;周明旺;

    Hippo信号通道介导细胞内外信号传递,其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进程,可在骨代谢、脂代谢及血管新生等方面发挥作用。故该通道可能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Hippo通道相关蛋白结构、功能在骨代谢、脂代谢及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寻找其在NONFH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NONFH提供新的临床研究靶点。

    2023年08期 v.31;No.562 714-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弹性织物应用于个体化矫形器的研究进展

    杨骁丽;杨明吾;Dongrong Xu;余继宏;

    近年来随着矫形器向轻量化和舒适化方向发展,弹性织物在这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其他传统软质材料相比,弹性织物具有高透气性,从而创造了一个无湿气的环境,减少了因皮肤和底层组织长期受压缺氧而造成的组织溃烂坏死,提高了舒适度,增强了患者佩戴矫形器的依从性。本文综述了弹性织物在个体化矫形器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涵盖了弹性织物类型、纤维和纱线、面料结构、材料特性,加工工艺,具体应用和未来发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8期 v.31;No.562 719-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人脐带血干细胞外泌体对大鼠股骨头坏死的影响

    胥云飞;胡兆林;江晨阳;张宏军;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exosomes, hUCMSC-Exos)防治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36只雄性7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给予0.9%的盐水静脉注射;模型组给予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和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MPS)制备股骨头坏死模型;外泌体组在模型组给予的基础上,静脉注射hUCMSC-Exos。在第28 d处死大鼠,取股骨头行组织学Micro CT检测。[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Western blot的检测表明,所提取分离物符合Exos基本特征。HE染色组织形态观察,三组的空骨陷窝率:模型组>外泌体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染色成骨细胞凋亡率,模型组>外泌体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ro CT检测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BV/TV、Tb.Th、Tb.N数目均显著降低(P<0.05),而Tb.Sp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外泌体组大鼠的BV/TV、Tb.Th、Tb.N数目均显著升高(P<0.05),而Tb.Sp显著降低(P<0.05)。[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能通过抑制成骨细胞凋亡,预防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2023年08期 v.31;No.562 724-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创新

  • 3D打印滑动钛板固定不稳定性寰椎骨折

    高冰;都金鹏;冯铭哲;黄小强;贺宝荣;

    [目的]介绍3D打印滑动钛板固定不稳定型寰椎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4月—2021年4月,对9例不稳定型寰椎骨折患者采用3D打印个性化滑动钛板行内固定术。术前行上颈椎薄层CT扫描,采用Mimics软件中重建三维模型,导入Geomagic Studio软件捕获所得三维扫描数据,设计个性化C_1后侧滑动钛板,3D打印实体。全麻下行颈椎后侧切口,显露C_1后弓,建立椎弓钉道,放置3D打印滑动钛板,置入椎弓钉固定,调整滑动钛板,达到骨折复位和加压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66.5±7.3)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92.5±27.3) ml。患者均获12~18个月随访,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评分[(7.1±1.6) vs (1.8±1.0), P<0.05]、JOA评分[(8.7±6.0) vs (16.3±4.7), P<0.05]均显著改善。影像方面,所有患者螺钉置入位置准确,螺钉均未突破骨皮质,Neo评级标均为0级,骨折复位满意。至末次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未见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 3D打印滑动钛板内固定不稳定型寰椎骨折技术可行,安全高效。

    2023年08期 v.31;No.562 730-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腓骨短肌腱Ⅴ双束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

    韩海元;张永超;曲新强;崔东云;郝佳杰;季晓峰;孙健;

    [目的]介绍腓骨短肌腱“Ⅴ”双束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ATFL断裂的患者取自体部分腓骨短肌腱“Ⅴ”双束重建距腓前韧带,以ATFL走行为中心作弧形切口,暴露ATFL,确认残余韧带组织无法直接缝合。分别于ATFL腓骨解剖止点印迹的上缘和下缘,以及距骨解剖止点印迹片建立3处骨隧道。用取腱器纵向切取一半的腓骨短肌腱,制备Ⅴ形移植物。将移植物分别引入相应骨隧道,拉紧,用挤压螺钉或锚钉固定,完成双束Ⅴ形ATFL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以上。AOFAS评分由术前的(46.7±9.5)分显著提高至术后12个月(91.6±2.8)分(P<0.05),KAF评分由术前的(49.4±1.9)分显著提高至术后12个月(90.8±2.7)分(P<0.05),Ⅴ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5.8±0.9)分显著减少至术后12个月(1.7±0.9)分(P<0.05)。末次随访时,23例患者ADT及TTT均为阴性,踝关节疼痛、日常功能和关节活动、稳定性及后足对线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腓骨短肌腱“Ⅴ”双束解剖重建ATFL,可更好地恢复踝关节生物力学功能,临床疗效肯定。

    2023年08期 v.31;No.562 734-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高骨水泥注入安全性的改良椎体成形术

    陈乃旺;任国帅;庄青山;吴沁民;钟军;徐兆万;厉锋;冀旭斌;隋国侠;伦登兴;

    [目的]介绍一项可以提高骨水泥注入安全性的改良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或后突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1月作者采用改良PVP/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99例。创新点在于骨折区域靶点穿刺置管、侧口推杆辅助骨水泥靶点注入、椎弓根拖尾锚定3项技术整合应用。通过术中透视及术后X线片、CT观察骨水泥弥散填充及泄露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单节段平均(1.0±0.3) h,无骨水泥过敏、肺栓塞并发症、手术部位感染等重大并发症发生。单侧穿刺78例,双侧穿刺121例;骨水泥渗漏5例,其中椎间隙渗漏3例,椎旁血管渗漏2例,均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不需特殊处理。随访12~30个月,VAS评分术前(7.9±1.4)分、术后1 d (2.6±0.7)分、末次随访时(2.4±0.6)分,疼痛均明显减轻。影像显示病椎前缘高度明显恢复;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充分弥散填充,椎弓根处锚定稳定。[结论]改良椎体成形术可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移位及生物毒性的风险,进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初步临床疗效满意。

    2023年08期 v.31;No.562 738-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两种方式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踝关节骨折的比较

    轩中勋;杨东辉;陈庭瑞;陈琦;

    [目的]比较龚氏四步复位法石膏外固定与常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手法复位的9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5例接受龚氏四步复位石膏外固定(龚氏组),45例接受常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常规组)。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随治疗后时间推移,两组踝VAS评分均下降(P<0.05),而AOFAS评分和踝ROM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6个月,龚氏组的VAS评分[(1.9±0.3) vs (2.4±0.3), P<0.001],AOFAS评分[(90.3±3.9) vs (86.4±4.4), P<0.001]和踝ROM [(51.4±4.9)°vs (49.0±5.2)°, P=0.027]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影像方面,两组关节面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龚氏组的胫踝角(tibiocrural angle,TCA)[(76.5±4.8)ovs (73.8±4.5)°, P=0.007]、踝内侧净间隙(medial clear space, MCS)[(3.5±0.3)mm vs (3.9±0.4)mm, P<0.001]及胫腓净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 TFCS)[(6.0±1.5)mm vs (6.6±1.2)mm, P=0.039]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两种方式手法复位均可有效治疗踝关节骨折,其中龚氏四步复位法石膏固定的疗效优于常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2023年08期 v.31;No.562 742-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间歇冷疗对于胸腰椎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

    项蕾蕾;潘美华;梁云云;尤青;

    [目的]探讨间歇冷疗对于胸腰椎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1月本科连续收治的66例急性胸腰椎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两组,其中冷疗组33例,术后6~8 h局部间歇冷敷;常规组33例,未行局部冷敷。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与检验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或术中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冷疗组的总失血量[(608.5±386.2)ml vs (879.2±368.0)ml, P=0.008]和隐性失血量[(334.0±355.4)ml vs (544.3±283.1)ml, P=0.010]均显著少于常规组。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切口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切口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验方面,术前两组患者的Hb和H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3、7 d冷疗组的Hb [(112.9±13.2)g/L vs (103.7±15.1)g/L, P=0.015;(117.7±12.7)g/L vs (106.3±12.3)g/L, P=0.001]和Hct [(34.8±3.9)%vs(32.7±4.0)%, P=0.039;(36.0±3.9)%vs (33.3±3.4)%, P=0.005]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结论]局部间歇冷疗显著减少胸腰椎骨折术后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Hb和Hct的下降。可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2023年08期 v.31;No.562 746-748+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症状性腓骨下骨慢性踝外侧不稳定的手术治疗

    王刚;魏盼杰;马虎仓;韦新建;尚林;

    [目的]探讨症状性腓骨下骨导致的慢性踝外侧不稳定的Brostr?m-Gould术线带加强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11月本科收治的13例症状性腓骨下骨导致的慢性踝外侧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外踝下小切口腓下骨切除、Brostr?m-Gould术线带加强修复距腓前韧带,评价围手术期和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肌腱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6.4±5.4)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前抽屉试验和内翻试验显著改善(P<0.05);踝背伸-跖屈ROM和距下关节内翻-外翻ROM无显著变化(P>0.05);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AOFAS踝-后足评分显著增加(P<0.05)。[结论] Brostr?m-Gould术线带加强修复可有效治疗症状性腓骨下骨导致的慢性踝外侧不稳定。

    2023年08期 v.31;No.562 749-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运动控制训练对髋撞击综合征的作用

    赵殿钊;张鸿悦;章耀华;李强;刘晓磊;解焕鑫;杨云;杨启昌;韩庆海;杨华清;

    [目的]探讨运动控制训练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2017年5月—2022年7月45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23例在常规基础上增加运动控制训练,22例仅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周期、治疗次数、治疗顺应性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8.2±3.1)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疼痛VAS评分、屈髋肌力、伸髋肌力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的Harris评分和SEBT评分均改善,训练组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训练组VAS评分[(2.2±1.0)vs (3.5±1.0), P<0.05]、Harris评分[(79.4±6.9) vs (65.2±6.2), P<0.05]、屈髋肌力[(44.8±9.1)Nm vs (35.9±8.2)Nm, P<0.05]、伸髋肌力[(68.4±6.7)Nm vs (56.3±7.0)Nm, P<0.05]和SEBT评分[(92.2±14.2) vs (81.6±17.0), P<0.05]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运动控制训练可以有效缓解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髋关节肌肉力量及协调能力,提高髋关节整体稳定性。

    2023年08期 v.31;No.562 753-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会议消息

  •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关于召开2023年综合学术年会的通知

    <正>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定于5月20日—23日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举办2023年综合学术年会,作为中国残联“2023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的同期活动,学术年会将为促进残疾预防与康复专业技术交流、助力残疾人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现将年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时间2023年5月20—23日二、会议地点北京首钢会展中心三、大会主题守正创新、助力高质量康复服务四、会议内容1.协会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2023年08期 v.31;No.562 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拇指电锯伤完全离断的再植体会

    杜勇军;于晨;彭志;陆声;

    [目的]探讨拇指电锯伤完全离断的再植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电锯伤拇指完全离断,进行拇指再植术,随访成活率及术后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7±0.2) h,术中出血量平均(18.3±6.2) ml,术后出现血管危象6例,1例因静脉血管挫伤重,经指端切口减张放血无效后坏死,于二期截除残端行拇指桡背侧皮瓣覆盖创面;另外5例经处理均成活,本组存活25例,总成活率为96.2%,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0.0±4.6)月,拔除克氏针时间5~15周,患者恢复掌指及指间关节屈伸功能时间3~5个月,末次随访手指指端两点辨别觉平均(6.0±6.8) mm,上肢功能评定表(Quick-DASH)评分为2.3~9.1分,平均(5.2±0.9)分。按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5]), 25例存活指体中优2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6.2%。[结论]电锯伤拇指离断的再植,术后感觉与运动功能恢复较理想。

    2023年08期 v.31;No.562 757-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告

  • 多次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心肺栓塞1例报告

    刘冬雪;李孝忠;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多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等引起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骨水泥,又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是PVP的材料。PVP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水泥渗漏导致的肺动脉骨水泥栓塞(pulmonary cement embolism,PCE),发生率高达73%,而肺动脉骨水泥栓塞发生率高达3.5%~23%~([2]),心内骨水泥栓塞国内未见文献报道。本院收治1例多次PVP术后出现肺栓塞伴心内骨水泥栓塞病例,报告如下。

    2023年08期 v.31;No.562 760-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损伤控制治疗1例多发伤术后腰椎真菌感染

    李光然;孟庆峰;吴波;常正奇;

    <正>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论始于1993年~([1]),是严重创伤疾病的一种治疗理论,主要基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最终结局决定于机体生理功能的极限”的认识,尽可能快速地帮助其维持内环境稳定,控制损伤的发展,待病情基本稳定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分期手术治疗方案,以确保原来可能无法经手术救治且病死风险极高的危重患者得到理想救治,从而挽救其生命~([2])。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和技术的发展,损伤控制理论已从仅适用于严重创伤患者的外科技术,拓展到外科各个专业,

    2023年08期 v.31;No.562 763-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左侧肩胛骨内巨大腱鞘囊肿1例报告

    姚青双;何力;敖俊;

    <正>骨内腱鞘囊肿(intraosseous ganglion cyst, IGC)又称邻关节骨囊肿、关节旁骨囊肿等,是一种纤维组织构成的多房性伴广泛粘液样变的非肿瘤性溶骨性病变,是引起肩胛骨疼痛较为罕见的病因~([1,2])。现报道1例左侧肩胛骨巨大IGC,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讨论。1病例资料患者,女,40岁,因“左肩部疼痛3个月”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部持续性隐痛,尤以左肩胛部受撞击或挤压后明显,无外伤史。行左肩关节X线片见肩胛骨及关节盂斑片状骨质破坏,周围骨骼硬化,边界清晰,无骨膜反应(图1a)。

    2023年08期 v.31;No.562 76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