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阔肌功能恢复后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Recovered latissimus dorsi musculocutaneous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of flexor of elbow or digits
林浩东;方有生;陈德松;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利用经神经移位修复胸背神经而恢复的背阔肌作为动力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的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3年6月,共有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经多组神经移位术后屈肘功能无恢复而背阔肌恢复良好者5例,屈指功能无恢复,背阔肌功能良好者3例,均采用恢复的背阔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 a2003年6月,共有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经多组神经移位术后屈肘功能无恢复而背阔肌恢复良好者5例,屈指功能无恢复,背阔肌功能良好者3例,均采用恢复的背阔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 a3 a 6个月,移位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肘关节活动度为伸肘10°3 a 6个月,移位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肘关节活动度为伸肘10°25,°屈肘100°以上,肌力达Ⅲ25,°屈肘100°以上,肌力达ⅢⅣ级。手指可抓握,各指屈距掌纹2 cm左右,肌力达Ⅲ级。[结论]利用经神经移位恢复的背阔肌作为动力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疗效可靠,因此在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时应常规修复胸背神经以恢复背阔肌功能。
关键词(KeyWords): 臂丛神经损伤;背阔肌皮瓣移位;重建;屈肘;屈指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20011524)
作者(Authors): 林浩东;方有生;陈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