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分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Establishment and primary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core classification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郝定均,刘团江,吴起宁,贺宝荣,方向义,陈海波,王晓东,宋宗让
摘要(Abstract):
目的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分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方法1993年1月~2003年1月,10年间共收治腰间盘突出症1127例,从疼痛、直腿抬高试验、CT表现、MRI表现、椎管造影5个方面进行总结,对这5个项目进行评分,根据严重程度每项评为1~3分,诊断时只需将得分最高的一项临床分和一项影像分相加,根据所得分(2~6分)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Ⅰ~Ⅴ型;此方法简称为“6分Ⅴ型法”。2004年1月~3月在门诊应用该分型对159例门诊病人进行分型,并跟踪随访。结果对159例病人进行分型,其中Ⅰ型15例(9%),Ⅱ型36例(23%),Ⅲ型54例(34%),Ⅳ型33例(21%),Ⅴ型21例(13%)。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分型方法(简称为“6分Ⅴ型法”)将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影像表现相结合进行了分型,综合反映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简单实用且便于患者理解的特点。根据作者的初步应用经验,Ⅰ型、Ⅱ型病人采取保守治疗;Ⅳ型、Ⅴ型需手术治疗;Ⅲ型先行保守治疗,无效转手术治疗。
关键词(KeyWords): 腰椎间盘;突出;分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郝定均,刘团江,吴起宁,贺宝荣,方向义,陈海波,王晓东,宋宗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风春,赵庆安,周英杰,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及临床分型[J].中国骨伤,2002,15:223~224.
- [2]宋献文.中医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和治疗机制的研究[J].天津医药杂志·骨科附刊,1962,(5):484.
- [3]李光业,牛腾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诊断与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1:9~10.
- [4]刘永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型[J].山西临床医药杂志,2002,11:34.
- [5]刘玉鹏.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5):59.
- [6]杨克勤.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63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