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临床论著

  • 青少年特发性右胸腰弯/腰弯后路矫形术后主动脉位置变化及置钉风险评估

    陈玲;朱泽章;邱勇;乔军;刘臻;江龙;杨宗;谢丁丁;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右胸腰弯/腰弯患者后路矫形术后主动脉位置变化及评估椎弓根螺钉误置导致主动脉损伤的风险。[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行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并有完整术前术后CT检查的16例右胸腰弯/腰弯特发性脊柱侧凸(Lenk 5C型)患者,其中男4例,女12例,平均年龄16.4岁(13~18岁),Cobb角平均43.8°(42°~50°)。在术前、术后CT片上测量指标包括:主动脉椎体角(α)、椎体旋转角(β)、左侧安全距离(left safety distance,LSD)及右侧安全距离(right safety distance,RSD)。术前、术后分别采用35、40、45 mm长度的椎弓根螺钉进行模拟置钉。如椎弓根螺钉长度大于安全距离,则定义为存在主动脉损伤的风险。分别评估术前、术后T12~L4各节段主动脉损伤的风险。[结果]术前α角从T12至L4逐渐增加,β角从T12至L1增加,从L2至L4逐渐减少。LSD从T12至L4逐渐增加。RSD从T12至T2逐渐增加,从T2至T4逐渐减少。术前模拟置钉发现:随着椎弓根螺钉长度的增加,主动脉损伤的潜在风险逐渐增加。术后α角变化趋势与术前相似,从T12至L4呈增长趋势。与术前相比,T12节段术后左侧安全距离显著性增加(P=0.028),L1节段术后右侧安全距离显著性减小(P=0.031)。术后椎弓根螺钉误置导致主动脉损伤的风险百分比与术前相似。[结论]青少年特发性右胸腰弯/腰弯在T12及L1节段左侧椎弓根置钉时主动脉损伤的理论风险相对较大。矫形术后,主动脉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但椎弓根螺钉误置导致主动脉损伤的理论风险并未明显上升。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13-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5 ]
  • 纳米人工椎板在颈椎后路减压椎管重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李钦亮;云才;李士春;

    [目的]评估颈椎后路减压手术中应用纳米人工骨重建椎管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影像学变化。[方法]观察组3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后路减压人工椎板椎管重建术,对照组3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两组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JOA(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轴性症状及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情况,颈椎X线片及CT了解椎管矢状径扩大情况及人工椎板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9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16 ml,低于对照组,有1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为74.3%,3例出现轴性症状,理疗治疗后好转。术后各节段椎管矢状径皆超过14 mm,术后1年和2年人工骨骨性融合率分别为43.3%和71.1%。两组在JOA评分改善率、轴性症状发生率、椎管矢状径扩大及植骨融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中应用纳米人工椎板重建颈椎管效果良好,获得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相同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并发症较少的优点。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18-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89 ]
  • 影响L_5S_1节段椎间孔镜入路的影像研究和应用

    关家文;孙海涛;刘维财;马宗雷;韩大鹏;张洪涛;魏帅帅;

    [目的]通过对L5S1节段64排CT影像资料做全面精确的测量分析,达到科学的设计和安全的完成该节段椎间孔镜手术。[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2月采用CT定位完成的416例L5S1椎间孔镜手术,将所有病例术前仰卧位的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传入AW4.4工作站,测量L5S1节段的椎板间隙、S1神经根分叉高度、椎间盘断面和矢状位突出部位,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测量结果以(x珋±s)表示;根据临床应用资料,统计髂骨因素对手术入路的影响,用百分比表示。[结果]椎板间隙个体差异明显,其中间距<3 mm者占2.6%;S1神经根分叉高度不一,其中A区228例,B区137例,C区51例;靶点部位断层统计:a型32例,b型260例,c型80例,d型16例,e型35例;靶点矢状位测量结果:上突型98例,中突型132例,下突型193例;受髂骨阻挡因素的影响,采用经椎板间入路共294次。[结论]术前全方位的掌握患者的影像资料,是开展椎间孔镜手术的基本要求,是个性化设计手术入路的基础,对于提高安全性、成功率和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23-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61 ]
  • 微型锁定钢板关节融合术治疗足部痛风石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翁蔚宗;姚磊;曹烈虎;李海航;蔡沅锜;苏佳灿;

    [目的]探讨采用痛风石切除+微型锁定钢板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足部痛风石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21例患者(32足)采取痛风石切除+微型锁定钢板跖趾关节融合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随访,患者平均VAS评分为(2.4±0.6)分,患足平均AOFAS评分为(80.2±2.4)分,平均Tegner活动力评分为(4.3±0.9)分,较术前明显改善。1足出现手术切口皮缘坏死,其余伤口均一期愈合,1足手术部位出现痛风石复发。[结论]痛风石性关节炎易累及第1趾跖关节,严重影响足部功能及外观,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可造成进行性的关节退变及腐蚀,宜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清除痛风石及沉积物,并以微型钢板对受累关节进行融合可取得理想的术后效果,在阻止骨质进一步侵蚀的同时,可提供稳定的固定效果。术中应注意保护局部皮瓣血运,术后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28-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7 ]
  • CT引导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孙海涛;关家文;韩大鹏;马宗雷;刘维财;张洪涛;魏帅帅;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与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自2010年6月~2012年9月,对24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组114例、CT引导经皮脊柱内窥镜组132例。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镇痛药物例数、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1、3、6、1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镇痛药物例数、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上内窥镜组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12~24个月,两组患者术前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期ODI指数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但脊柱内窥镜组术后ODI指数改善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1)、术后恢复更快。[结论]CT引导下设计和实施穿刺具有精确、安全、个性化操作的优点,CT引导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比较具有微创、精准、恢复快等优点,疗效满意,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33-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04 ]
  • 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辅助一期后路手术治疗重度僵硬型非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

    张宏其;王昱翔;唐明星;郭超峰;刘少华;邓盎;高琪乐;吴建煌;刘金洋;

    [目的]探讨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辅助一期后路手术治疗重度僵硬型非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2年2月本院实施587例脊柱侧弯矫形术,对其中行Halo-股骨髁上牵引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35例重度僵硬型非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4~72个月(平均42个月)。Halo-股骨髁上牵引治疗结束后侧凸Cobb角平均(49±11)°,与术前冠状面Cobb角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侧凸纠正率达平均(40.9±9.3)%。后路矫形术后侧凸Cobb角与术前冠状面Cobb角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侧凸矫正率为平均(52.6±8.2)%。术后矢状面后凸Cobb角为(34±10)°,与术前矢状面后凸Cobb角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后凸矫正率平均(51.9±9.3)%。末次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平均达(37.6±12)°,与术前冠状面Cobb角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矢状面后凸Cobb角平均(33±10)°,与术前矢状面后凸Cobb角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躯干移位经牵引后从平均(12.5±3.8)mm矫形至(6.94±4.6)mm,平均改善65.7%。1例患者牵引过程中Halo松动,予以更换,无其他明显牵引并发症发生。矫形术后无瘫痪、死亡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结论]Halo-股骨髁上牵引在治疗重度僵硬型非特发性脊柱侧凸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结合单纯一期后路矫形手术,可大幅度提高重度非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矫正疗效。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39-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6 ]
  • 氨甲环酸对减少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刘江俊;刘忠强;田少奇;王远贺;孙康;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减少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因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142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48例,松止血带前30 min给予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B组48例,松止血带前30 min将氨甲环酸0.75 g稀释于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后静脉点滴;C组46例,松止血带前30 min将氨甲环酸1.5 g稀释于1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后静脉点滴。比较患者术后总出血量、显性出血、隐性出血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D二聚体等方面。同时三组患者术后第5 d行下肢血管彩超,均随访3个月,观察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三组患者术后总出血量、显性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输血人数及术后D-二聚体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隐性出血量、术后3 h PT、APTT、PT-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松止血带前30 min应用氨甲环酸不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的隐性出血,但能够显著减少术后总出血量、显性出血量及术后异体血输血人数,剂量为1.5 g时更为有效,并且不会增加患者术后血栓形成风险。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44-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75 ]
  • SAPHO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附26例报告)

    付建斌;鲁玉来;朱建忠;张付龙;

    [目的]分析SAPHO综合征(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炎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SAPHO综合征26例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SAPHO综合征是一种累及皮肤、骨和关节的慢性疾病;本组26例,其骨和关节病变的表现为:病人前上胸壁疼痛,胸肋和胸锁关节活动受限,其次是累及胸腰部6例;骶髂关节受累者2例;颞骨和下颌骨病变各1例。皮肤病变14例,为掌跖脓疱疮病(palmoplantar pustulosis,PPP)和痤疮。且皮肤病变具有性别特点,即脓疱病以女性为主,严重的座疮,以男性多见。影像学表现为:骨骼硬化、增厚、骨炎和关节炎等改变。好发部位在前上胸壁、骨盆、脊柱等,其中最具有特点的是胸肋、胸骨角区的改变,表现为骨肥厚、骨炎,胸肋关节和胸锁关节活动受限。[结论]SAPHO综合征临床报道极少,除与本征罕见以外,重要的是与临床和影像科医师应对本征的认识不足,漏诊、误诊有关。故应提高认识,正确诊断,积极治疗。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49-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7 ]

读者·作者·编者

  • 关于来稿中图表的要求

    <正>为提高论文中附图(照片)的质量与效果,凡投给本刊的文章除一般X线片、CT、MRI外,其他影像图片如关节镜、手术显微镜、彩超、ECT、DSA、病理检查诊断、手术操作、病人体征以及绘制的手术示意图、器械设计图等均应采用彩色图,以保持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使用数码相机摄影最好用"tiff"格式,设定的分辨率最小为300 ppi(每英寸像素),投稿文件中的图片采用"jpg"格式。如达不到以上要求,将影响论文采用。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关于科技论文的发表时滞及意义

    <正>一项科技成果自作者投稿之日起到稿件刊出时间止,这一段时间称为稿件的期刊发表时滞。众所周知,无论科学发明或科技成果必须在正式刊物刊出后才能得到大家的公认,不同的人都在研究同一个课题时,最后是以谁的成果首先在刊物上刊登出,谁便占有这项成果的所有权(知识产权)。因此作者投稿尽量选择出版时滞短的正式期刊,一般讲半月刊的出版时滞较月刊要短,如《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发表时滞临床论著平均为2.33个月,基金项目平均1.49个月,但也看论文书写的质量和水平,有的成果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致作者:关于论文中统计学方法的规范表达方式

    <正>由于统计分析方法很多,下面只是写了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模板,供作者参考。(1)统计学方法 (或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17.0,18.0,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一组术前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SNK-q检验)。分类资料用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统计学方法 (或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17.0,18.0,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珋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9 ]

继教学习班及会议信息

  • 第四届上海肢体延长与畸形矫正学习班通知

    <正>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四届上海肢体延长与畸形矫正学习班"定于2015年3月20~22日举行。本次会议适逢"上海Orthofix外固定器应用亚洲培训中心"落成之际,届时将有多名国内外卓有建树的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家莅临该中心开业典礼并为本届学习班传道授业,受邀嘉宾包括美国Alexander Cherkashin、俄罗斯Lenoid Solomin、英国Durai Nayagam、韩国宋海龙、以色列Alexander Lerner等。本届学习班的主题是矫形外科基础,培训方式包括理论授课、Workshop操作和现场病例讨论。内容涉及:肢体延长与重建的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经典文献史料

  • Poland综合征最初的报告

    Poland Atfred;李晓光;

    <正>原著标题:Deficiency of the pectoral muscles.刊载杂志:Guy’s Hosp.Rep,1841,6:191-193.原著作者:Poland Atfred(1820-1972)本文报告1例男性27岁犯人尸体解剖所见。右上肢肌肉较左侧发达,剥离胸前部皮肤后便露出肋骨、肋间肌及腋窝,胸大肌的胸骨、肋骨部分呈缺损状态,但锁骨的起始部完全正常,以薄而宽的腱膜向外下方走行的部分亦正常,附着于肱二头肌肌间沟处。胸小肌完全缺损,未见任何残留痕迹。前锯肌大部分缺损,只有上方两束指状粗细的肌肉起自第1、2肋骨后合为一束于肩胛提肌前方附着于肩胛骨上角。未见到前、中胸神经。左手除中指以外中节缺损,掌指关节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7 ]

综述

  • 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组织构建研究进展

    赵家宁;徐宝山;杨强;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骨软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查阅近几年有关骨软骨组织工程的文献,于支架材料、信号因子、种子细胞及制备技术等方面加以总结分析。骨软骨组织工程根据仿生学理论与方法完成组织替代物的制备并对损伤或有缺陷组织进行修复,可有效恢复受损骨软骨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力学特性,是一种具有长远意义的综合交叉学科。目前,骨软骨组织工程策略针对骨软骨损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发展,最终为骨软骨损伤提供一种成熟的临床治疗方法。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56-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4 ]
  • MAPK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波;耿彬;谭小义;姜金;陈聪;Chandan Kumar Jayswal;吴卓;夏亚一;

    该综述介绍了MAPK信号通路(ERK1/2、JNK、P38和ERK5)与骨质疏松相关因子的关系,明确了MAPK信号通路参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发展。通过药物干预RANKL、OPG、1,25(OH)2D3、PTH、BMP、TGF-β、IL-1、IL-6、TNF-α和雌激素等因子而作用于MAPK信号通路,可提高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但IL6和TNF-α调节MAPK信号通路参与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作用还不清楚。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复杂,多种相关信号通路之间存在交互和交叉的作用,以及ERK5通路在骨质疏松中发挥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61-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9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315 ]
  • MicroRNA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于健;赵建宁;

    骨性关节炎(OA)是伴随疼痛和关节运动障碍的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周围形成骨质增生为病理特征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临床治疗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MicroRNA(miRNA)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在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常规作用方式是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结合抑制靶基因的表达。目前,已有研究表明miRNA在OA的发病机制过程中有所表达并具有调控降解和修复等作用,改变相关miRNA的表达水平能对其起到治疗作用。本综述总结了miRNA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骨性关节炎中的具体作用及调节机制,认为miRNA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在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为骨性关节炎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65-2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2 ]

基础研究

  • E-cadherin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陈栋;吴众;罗林杰;刘杰;李少华;

    [目的]构建E-cadherin过表达和RNAi慢病毒载体,转染A549肿瘤细胞,观察E-cadherin的表达。[方法]根据Gene Bank E-cadherin的序列,选择设计两条序列和一条无关RNAi序列作为对照,通过Mlu I和Nde I两个酶切位点,将设计好的siRNA片段插入包装质粒PHR-SIN-CSGW-H1a(PHR)构建E-Cadherin RNAi慢病毒载体PHR-EA、PHR-EB。PCR扩增E-cadherin基因与pc DNA3.1质粒使用Bam HI、Xho I双酶切,连接鉴定后,亚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HR,构建-E-cadherin过表达慢病毒载体PHR-E-cadherin。慢病毒包装后,感染A549肿瘤细胞,观察表达。[结果]成功构建E-cadherin过表达和RNAi慢病毒载体,并分别经PCR和质粒酶切鉴定。RTPCR检测E-cadherin的干扰和过表达情况,两个E-cadherin的RNAi病毒感染细胞后,都能使目的基因表达下调,而E-cadherin过表达慢病毒转染后细胞的E-cadherin表达明显提高了。Western Blot检测证实E-cadherin的表达确实被慢病毒所上调和干扰。[结论]成功构建出E-cadherin基因过表达和RNAi慢病毒载体,并在A549肿瘤细胞中成功表达,为进一步转染神经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影响及对脊髓损伤修复的效果奠定基础。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69-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4 ]
  • miRNA-29a调控PTEN基因表达对PC12细胞功能的影响

    邹红军;丁亚;龚爱华;刘锦波;

    [目的]研究miR-29a对PC12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miR-29a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PC12高分化(PC12D)细胞和PC12低分化(PC12poor D)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高表达miR-29a细胞模型(PC12-p LKO-miR-29a),以高表达p LKO.1-puro-vector空载的细胞(PC12-p LKO-vector)作为对照,使用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株,通过RT-PCR、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观察:1miR-29a对PTEN干扰效率;2PTEN干扰后PC12 poor D细胞形态学改变;3PC12-p LKO-miR-29a细胞株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变化。[结果]PC12D和PC12poor D细胞内均有PTEN的表达;与PC12poor D细胞相比,PC12D细胞转录的PTEN水平较低,轴突较长、GAP-43表达较高。过表达miR-29a可以降低PTEN表达,增加PC12poor D细胞的GAP-43表达水平,促使PC12poor D细胞突起增加、轴突伸长。[结论]miR-29a能够促进PC12细胞分化,轴突伸长,该过程同miR-29a抑制PTEN表达有关,能够为miR-29a治疗神经损伤提供研究基础。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76-2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4 ]
  • 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法建立山羊股骨头坏死模型

    谭振;陈卓;康鹏德;谢小伟;马俊;邓立庆;杨周源;张东刚;

    [目的]研究通过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法建立山羊股骨头坏死模型。[方法]12只山羊24髋随机法分配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山羊采用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灌注法灌注山羊股骨头,对照组山羊采用股骨头钻孔灌注生理盐水法,术后80万IU青霉素连续抗感染3 d,干预2周后行影像学检查,分别行X线、三维CT、大体标本、组织学(HE染色)观察骨结构改变及空骨陷窝率,空骨陷窝率超过50%定义为骨坏死。[结果]山羊手术后完全苏醒后可完全负重站立行走。术后3 d山羊活动、饮食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山羊伤口干燥,未见明显渗血渗液以及炎症反应等。术后2周山羊X线及三维CT示:实验组股骨头骨小梁稀疏、钻孔通道周围可见明显骨质硬化;对照组骨小梁正常,钻孔通道周围未见骨质硬化。处死山羊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标本大体形态未见明显改变,但实验组股骨头关节面软骨颜色变暗、光泽度下降。组织切片HE染色提示对照组空骨陷窝率(11.3±1.6)%<50%,实验组空骨陷窝率(59.2±5.2)%>50%,空骨陷窝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股骨头坏死造模成功率91.67%(11/12)。[结论]股骨头钻孔液氮冷冻法可以成功建立山羊股骨头坏死模型,此法安全、简单易行、周期短、造模成功率高,为进一步研究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提供有力的途径。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83-2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15 ]

新书推介

  • 著名资深骨科专家史可任编著《颈腰关节疼痛及注射疗法》(第5版)出版

    史可任;

    <正>出版:人民军医出版社定价:85.00元【内容提要】本书由著名骨科学专家编写,在前4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阐述了颈项、肩部、胸背、腰部、骨盆、骶尾部、髋部及颞颌、四肢关节的临床解剖特点,疼痛的症状、体征与诊治措施;重点介绍了各种注射疗法的适应证、药物、体位、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骨肿瘤疼痛、多发性骨关节疼痛的注射疗法,并精选了部分典型病案。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方法独特,实用性强,系军医版长销、畅销书之一。适于骨科医师、门诊外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5 ]

专家论坛

  • 骨髓炎临床感染类型的变化及其对策

    鲁玉来;张喜善;

    <正>骨髓炎仍是令骨科界困惑的一个难题。以往常见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减少了,外伤性骨髓炎相对增多,病情复杂的慢性骨髓炎增加,由于临床感染类型的变化,以及致病菌耐药菌珠的不断出现,治疗倍感困难,医者深感重任在肩!1临床感染类型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起,败血症减少,因败血症引起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也相应减少。但创伤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日渐增多,以往有典型表现者少见了,症状不典型者增多,致误诊、漏诊增多,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1],出现死骨、并发窦道(图1a、b),有的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8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45 ]

经验交流

  • 儿童“漂浮膝”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林刚;楼跃;唐凯;张志群;孙祥水;王儒法;

    [目的]探讨儿童漂浮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资料完整,随访超过10个月的儿童漂浮膝患者11例,按照Letts分型方法:A型1例,B型2例,C型3例,D型4例,E型1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0个月~4年,平均2.5年。按照Yue评价标准:优5例,良3例,可3例,差0例。末次随访时1例膝外翻,1例肢体不等长。[结论]儿童漂浮膝损伤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多发性损伤,在及时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损伤后,应积极手术复位,至少一处骨折(通常为胫骨骨折)尽可能采用内固定治疗,对于累及骺板或关节面的骨折,须解剖复位,避免或减少骺早闭、成角畸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95-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0 ]

短篇报道

  • 先天性3节指骨复拇指畸形的显微组合治疗

    张全荣;芮永军;薛明宇;魏苏明;钱俊;施海峰;

    <正>拇指多指畸形是先天性手部畸形最常见的畸形之一,拇指多指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1~3],3节指骨复拇指为先天性Ⅶ型复拇指畸形,其外形及功能不良,2010年4月~2013年7月,作者对4例3节指骨的拇指畸形并伴有赘生多指的Ⅶ型多指畸形利用显微外科的组合矫形方法进行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0个月~5岁。其中左手1例,右手3例。按Wassel分型法为Ⅶ型[4〗。畸形特点:桡侧主干拇指为3节指骨呈勾型畸

    2014年23期 v.22;No.361 2198-2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9 ]

个案报告

  • 痉挛型脑瘫腰骶段SPR术后并发颅内出血2例报告

    何小平;

    <正>自徐林教授1990年5月在我国首先开展了脑瘫SPR(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手术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肯定的解痉效果,为患者后期的功能恢复提供保障[1],但SPR手术的早期并发症有10余种,其中术后颅内出血国内未见文献报道。本院近两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行腰骶段SPR手术共129例,其中术后出现颅内出血2例,现对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术后预防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病例1住院天数:46 d,患儿,曾××,男,6岁,因"运动发育落后伴步态异常6年余"入院。专科检查:

    2014年23期 v.22;No.361 2201-2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4 ]

讲座_骨科物理检查法

  • 腰背部检查法(四)

    <正>(上期连载文章刊登于本刊2014年第22期2108页)8.6特殊检查方法8.6.1麻醉试验(痛点试验)用0.5%~1%利多卡因10 ml,注射于痛点,依次进针,从而对痛点部位做粗略的判断。例如注射于皮下,疼痛即消失则多为筋膜疾患;如注射于肌肉与椎板外,疼痛消失,则多为肌肉疾患;如经以上注射疼痛如故,则多为椎管内疾患。8.6.2拾物试验方法:嘱患儿于地上拾一玩具,正常情况下为两膝关节伸直,弯腰俯地用手将地上东西拾起,如腰部有异常时,则可见其髋、膝完全屈曲、下蹲,方能拾起地上的东西(图8-25)。对检查小儿腰椎有否因疾病而发生

    2014年23期 v.22;No.361 2203-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医史博览

  • 向小儿麻痹症说“再见”

    <正>世界强化免疫日的设立已造福于几代人。它将无数孩子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魔爪下抢救了出来,免除了他们终身残疾甚至死亡的命运。历史上,脊髓灰质炎曾给无数患者和家庭带去痛苦。但与大多数顽疾不同,脊髓灰质炎是可以被消灭的。为了这个目的,1988年召开的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发起了"到2000年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运动,并把每年的12月15日设立为世界强化免疫日。世界卫生组织设立这一节日还有一个特殊原因。1988年,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已在很多国家成功应用,但在一些气候较为温暖的发展中国家却遇到了

    2014年23期 v.22;No.361 2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