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临床论著

  • 牵引外固定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损伤控制的意义

    李颖;杨俊生;杨智伟;童梁成;蒋继亮;李力毅;汪剑龄;

    [目的]探讨牵引外固定技术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初期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2017年8月处理的96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其中,40例在初期治疗采用外支架牵引固定(牵引外固定组),56例采用常规外支架技术(常规外固定组),两组均二期改行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牵引外固定组初次外固定手术时间和改行内固定术的间隔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针道感染率牵引外固定组为2.50%(1/40),而常规外固定组为16.07%(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外固定组二期内固定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常规外固定组(P<0.05)。随访14~25个月,平均(18.26±5.56)个月。两组开始负重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ROM、踝关节ROM和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在内固定术后残余畸形和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性胫骨骨折采用初期处理采用牵引外固定,有利于二期内固定术。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41-1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05 ]
  • 自制导向器引导螺钉固定跟骨骨折

    付强;吴刚;兰生辉;魏世隽;徐峰;蔡贤华;

    [目的]评价经跗骨窦入路自制导向器引导螺钉置入固定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8年2月本院经跗骨窦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65例患者。其中,35例采用自制导向器引导下置入螺钉(导向器组),30例采用常规徒手技术置入螺钉(非导向器组)。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导向器组术中导针调整次数、术中透视次数和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非导向器组(P<0.05)。早期并发症导向器组共4例次(11.43%),非导向器组共6例次(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3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和AOF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置钉错误导向器组发生率0%;非导向器组发生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B?hler角和Gissane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制柱螺钉导向器提高了跟骨柱螺钉经皮置入的精度,减少了术中透视次数,缩短了手术时间。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45-1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9 ]
  • 骨肽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骨代谢的影响

    张洪相;张栋哲;马超;魏金栋;武永东;高乐才;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PFNA内固定术后,骨肽组60例给予骨肽注射液静脉滴注1个月,非骨肽组60例未给予骨肽静脉滴注。比较两组血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BMD)、Harris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1、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PINP与CT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骨肽组患者PINP与CTX水平显著低于非骨肽组(P<0.05);治疗后1、6个月,骨肽组BGP、25 (OH) D3与BM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骨肽组血清25(OH) D3高于非骨肽组(P<0.05)。患者血清PINP、CTX与BMD呈显著负相关(P<0.05);骨肽组Harris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非骨肽组(P<0.05)。[结论]应用骨肽可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骨代谢,增加骨密度,从而促进骨折愈合与髋骨功能恢复。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50-1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04 ]
  • 镜下Wafer术与尺骨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

    滕加文;李刚;王明喜;张军;

    [目的]比较腕关节镜下Wafer术与开放尺骨截骨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镜下组19例,行腕关节镜下清理+Wafer术;开放组23例,行开放尺骨干中远1/3斜形截骨。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镜下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组,镜下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4.61±2.19)个月。镜下组患腕开始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早于开放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握力、ROM和改良Mayo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时,镜下组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影像方面,术前两组患者尺骨阳性变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尺骨阳性变异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镜下组缩短幅度显著小于开放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尺腕角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尺腕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镜下清理联合Wafer术对尺骨阳性变异量的矫正小于尺骨截骨术,但两种术式均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腕关节功能。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54-1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6 ]
  • 核心肌锻炼在高龄髋部骨折关节置换术的作用

    宋丹丹;戴俊;夏玉萍;曹松松;

    [目的]探讨核心肌锻炼对高龄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THA)作用。[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0月,7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龄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核心肌组38例在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增加核心肌锻炼,常规组37例仅行常规康复锻炼。比较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2周两组患者步长、步速和Harris评分均较术后1周显著增加(P<0.05)。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在步长、步速及Harr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时,核心肌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Barthel评分均显著增加,术后4、8周和12个月核心肌组的Barthel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核心肌群锻炼能够增加肌力、改善平衡功能,提高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59-1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4 ]
  • 经皮内固定治疗单纯屈曲-牵张型胸腰椎骨折

    冯勇;雍浩川;张晓星;晁瑞;张鑫;邓志龙;曹志东;

    [目的]探讨非植骨融合单纯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伴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屈曲-牵张型(AO分类B型)不稳定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采用非植骨融合单纯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39例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屈曲-牵张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总结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未发生脊髓神经根、血管损伤;手术时间(85.52±6.10) min,术中出血量(60.34±23.12) ml,支具保护下地行走时间(2.61±0.35) d,住院天数(9.47±1.61)d。所有患者随访(14.22±1.16)个月,随时间推移,39例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39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显著增加(P<0.05),而矢状面Cobb角显著减少(P<0.05)。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无显著改变(P>0.05)。至末次随访时,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结论]非植骨融合单纯经皮微创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功能损害的伴有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屈曲-牵张型不稳定胸腰段脊柱骨折安全有效。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63-1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9 ]
  • 三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凸畸形

    周献伟;李无阴;张文明;李记天;张晓辉;刘玉峰;李俊辉;王勇飞;

    [目的]比较PVP、PKP和PSO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12月于本院手术诊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05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PVP组34例,PKP组46例,PSO组25例,比较三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 1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组中PSO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最长,术中失血量最多(P<0.05)。随时间推移,三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术前三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VAS和ODI评分从小至大依次为PSO组<PKP组<PVP组,其中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三组间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三组患者术后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各时间点Cobb角从小至大依次为PSO组<PKP组<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O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效果最佳,建议优先选择,而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可选择PKP。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67-1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5 ]
  • 脊柱-骨盆参数对椎体成形术效果的影响

    万广;杨慧;吴大鹏;柳申鹏;梁秋冬;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参数的变化对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PVP治疗的7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评价指标包括VAS和JOA评分,以及影像测量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SVA、TK、LL、PI、PT和SS。[结果]依据术后12个月JOA改善率将患者分为两组,JOA评分改善率≤60%的36例为欠佳组,JOA评分改善率>60%的36例为优良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受伤节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伤椎高度丢失率、Cob角、SVA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但是术后12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欠佳组患者的椎高度丢失率、Cobb角、SVA及TK、LL、PT有显著丢失(P<0.05),而优良组患者上述参数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12个月时,欠佳组的伤椎高度丢失率、Cobb角、SVA、TK、PT显著大于优良组(P<0.05),而LL、SS显著小于优良组(P<0.05)。72例患者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与SVA、TK、PT呈正相关(P<0.05),与LL、SS呈负相关(P<0.05);JOA评分与SVA、TK、PT呈负相关(P<0.05),与LL、SS呈正相关(P<0.05)。[结论]虽然针对大部分OVCF患者PVP能够起到纠正畸形、稳定骨折、减轻疼痛的作用,但术后应重视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的变化,后者显著影响PVP的效果。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72-1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5 ]
  • 骨折患者血液检验指标与创伤程度的关系探讨

    韩利伟;侯海燕;张杰;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创伤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10月73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依据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为轻度组36例、重度组28例和严重组9例;另选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均行血糖、hs-CRP、Hcy检测,分析骨折患者以上指标和ISS评分的关系。[结果]骨折组各时间点的血糖、hs-CRP和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组术后第1 d血糖、hs-CRP和Hcy水平较术前上升,第3、7 d血糖、hs-CRP和Hcy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hs-CRP和Hcy水平依次为轻度组<重度组<严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骨折患者血糖、hs-CRP和Hcy水平均与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血糖、hs-CRP和Hcy动态改变和机体创伤程度有关,可用作骨折伤情判断的有效指标。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77-1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3 ]

综述

  • 肱骨近端节段骨缺损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

    李建鹏;赵坤;高翔;胡永成;

    肱骨近端是原发性和转移性骨肿瘤的常见部位之一,切除肿瘤的同时需切除大量骨性结构及软组织,其修复重建在骨肿瘤领域中极具挑战性。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生物学重建、假体重建、同种异体骨-假体复合体重建、反向肩关节置换术、肩关节融合术等,不同术式各具优缺点,临床医生应该结合患者病情及对并发症的耐受性选择最合理的术式。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81-1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6 ]
  • 复杂肱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进展

    张银光;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因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重要的生理作用,对手术的复位及固定要求高,尤其是复杂骨折。熟知肱骨远端解剖形态、骨折特定分型以及各种手术入路的特点及适应范围对于手术的顺利完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内固定设计及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钢板螺钉选择及固定方式的细化对后期功能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就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病因、解剖形态、骨折分型、手术入路及复杂骨折内固定选择做一综述,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84-1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4 ]
  • 股骨粗隆区骨折PFNA术后螺旋刀片切割影响因素

    程加峰;

    近年来,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广泛应用于股骨粗隆区骨折的临床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股骨粗隆区骨折PFNA术后螺旋刀片的切割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关于股骨粗隆区骨折PFNA术后螺旋刀片切割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创伤骨科研究热点之一。据目前文献报道,PFNA术后螺旋刀片切割主要与骨折类型、骨折复位、尖顶距、螺旋刀片的位置、骨质疏松及不正确的功能锻炼等有关。本文就近年来报道文献中股骨粗隆区骨折PFNA术后螺旋刀片切割的影响因素做一综述。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88-1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7 ]

基础研究

  • 神经电生理定量评价大鼠脊髓损伤

    伊超凡;范新成;赵伟;彭国庆;常彬;刘益雷;刘峰;

    [目的]评价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大鼠脊髓损伤(SCI)中的意义。[方法] 50只雌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Allen's打击制备SCI 40 g·cm组、60 g·cm组、80 g·cm组和100 g·cm组。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同时进行大鼠运动功能评分(BBB)。[结果]随损伤程度的增加,SEP和MEP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减小。损伤后各时间点,不同组别间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g·cm损伤后SEP和MEP波消失。随着打击程度的加重,BBB评分明显下降(P<0.05)。损伤程度分组与评价指标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秩相关的R值依次为MEP潜伏期、MEP波幅、BBB评分、SEP潜伏期、SEP波幅。[结论]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指标,特别是MEP,可以准确客观地判断SCI的严重程度。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92-1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05 ]
  • 前交叉韧带重建四股腘绳肌腱移植物的测量

    崔巍;曲颖;李佳南;刘畅;单晶;时剑辉;刘振中;王亮;付宇拓;吕伟;

    [目的]测量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四股自体腘绳肌腱移植物的直径与强度,从而指导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移植物直径的选择,降低相关手术失败风险。[方法]选取20例新鲜尸体,取ACL和腘绳肌腱,制备四股腘绳肌腱移植物,测量标本的直径和最大拉伸毁损载荷。此外,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70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男52例,女18例,测量术中所取腘绳肌腱长度,制备成四股移植物测量其直径。[结果] 20例尸体标本测量表明:随四股腘绳肌腱移植物的直径增加,其最大拉伸毁损载荷显著增加,不同直径的四股腘绳肌腱间最大拉伸毁损载荷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股腘绳肌腱移植物的最大拉伸毁损载荷与其直径呈正相关(r=0.990,P<0.001)。70例患者四股腘绳肌移植物直径为(7.20±0.54) mm:其中6例为6.5 mm,占8.57%;40例为7.0 mm,占57.14%;15例为7.5 mm,占21.43%;7例为8.0 mm,占10.00%;2例为8.5 mm,占2.86%。[结论]四股腘绳肌腱移植物的最大拉伸毁损载荷与其直径呈正相关,多数国人四股腘绳肌腱移植物直径多数≤7 mm,易发生重建术失败,应引起重视。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97-1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61 ]
  •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矢状面有限元分析

    何立江;黄杰苗;林其仁;吴文华;姚金志;柯呈辉;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脊柱矢状面参数变化。[方法]选取1例68岁脊柱矢状面形态为Roussouly分型Ⅱ型的L_1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男性志愿者,全脊柱CT扫描,数据经处理建立胸腰椎和骨盆的三维模型,分别建立正常对照、轻度后凸和中度后凸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测量计算脊柱在肌力正常和肌力减小工况下各椎体的应力变化。[结果] SVA值轻度后凸模型为54.27 mm,中度后凸模型为81.37 mm。T_(5~9)各椎体的Mises应力均依次为:对照模型<轻度后凸模型<中度后凸模型(P<0.05)。肌力正常组,三种模型椎体Von Mises应力自T_(5~9)依次显著增大(P<0.05);肌力减小组中,T_7的Von Mises应力显著大于T_5、T_6、T_8、T_9椎体(P<0.05)。肌力减小组中T_7的Von Mises应力显著大于肌力正常组(P<0.05)。L_1椎体的Mises应力显著大于L_(2-5)椎体的Mises应力(P<0.05),并且中度后凸模型显著大于轻度后凸模型和对照模型(P<0.05)。肌力正常组的L_(2~5)椎体的Mises显著小于肌力减小组(P<0.05)。[结论]PKP术后残存的后凸畸形会导致脊柱矢状面偏移增加,引发非相邻椎体的应力集中。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00-1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1 ]

技术创新

  • 全镜下无线结锚钉修复距腓前韧带的手术技术

    黄雯洁;黄若昆;雷波;刘丰;欧阳斐;潘昊;谢鸣;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无线结锚钉修复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例患者。均因踝关节扭伤致踝关节外侧疼痛、不稳就诊,正规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术前踝关节前抽屉试验与内翻应力试验(+),全镜下关节腔清理,距腓前韧带双线环套后收紧止点处置入可吸收无结锚钉1枚,恢复韧带张力。[结果]平均随访(14.56±2.32)个月。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由术前(45.34±3.4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96.68±2.32)分。VAS评分由术前(5.68±1.76)分降至(1.56±1.36)分。无伤口并发症发生,无皮神经损伤,无再发不稳定。所有患者主观感觉踝关节稳定性提高。[结论]应用关节镜无线结锚钉技术修复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创伤小,解剖修复,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04-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8 ]
  • 多棒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翻修中的应用

    吕永威;李利;王华东;郭继东;

    [目的]介绍多棒技术翻修胸腰椎骨折初次术后断棒。[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9月运用多棒技术行胸腰椎骨折术后断棒翻修的患者11例,沿原切口暴露断棒侧内固定物,拆除断棒后如果发现螺钉松动予以更换,必要时行伤椎置钉。于内侧置入卫星棒,分别用连接器与原始固定棒或更换后的棒相连,而且头尾侧需要各跨越至少1个节段,以形成坚强稳固的内固定,最后植骨及关闭切口。[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进行翻修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时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减少,矢状位局部Cobb角由翻修术前(9.89±3.19)°,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68±5.82)°。[结论]胸腰椎骨折术后断棒采用多棒技术翻修安全、简单,疗效显著。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08-1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6 ]
  • 自制骨科导向复位钳在载距突螺钉置入应用

    段强民;李光磊;张冰;王宝鹏;关育忠;王冠;孙全省;吕新凯;蔡梦洋;张汉宽;

    [目的]介绍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自制骨科导向复位钳辅助载距突螺钉手术技术的初步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8月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1例(43足)。所有手术均采用跗骨窦与跟骨后外侧联合切口,术中使用自制骨科导向复位钳辅助置入跟骨载距突螺钉。[结果] 41例患者均顺利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和皮缘坏死及不愈合发生。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功能评分(89.09±5.37)分,术后CT扫描显示2枚载距突螺钉部分螺纹自距下关节中关节面穿出;1例自载距突前侧穿出,准确率为93.02%(40/43)。与术前相比,术后CT间隙显著减少,而贝氏角和盖氏角显著增加(P<0.05)。[结论]骨科导向复位钳能辅助术者准确完成载距突螺钉置钉,并可减少冠状面骨折间隙。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11-1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6 ]

读者·作者·编者

  • 2020年本刊关于各类稿件字数限定的最新通知

    <正>为了不断提高杂志的信息量,增强可读性,缩短刊用周期,使更多新的成果尽快见刊。针对来稿中存在的字数过多、篇幅过长等问题,本刊重申对各类稿件的字数要求:临床论著、基础研究类稿件正文字数不超过4 500字,中文摘要在400字以内,参考文献在20条以内;技术创新类稿件正文字数不超过4 000字,中文摘要在300字以内,参考文献在15条以内;综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临床研究

  • Jumbo臼杯治疗全髋置换术后伴假体松动的假体周围骨折

    王晗;贾古友;刘树民;唐绪军;王晓光;刘震;苗兴广;胡永成;

    [目的]评估Jumbo金属臼杯治疗初次全髋置换术后伴假体松动的髋臼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伴假体松动的髋臼假体周围骨折患者9例,男性1例,女性8例,年龄32~76岁,平均(68.72±8.03)岁。按照Paprosky髋臼假体周围骨折分型,Ⅲb型4例,Ⅳa型4例,Ⅳb型1例。选择较末次磨挫大1~2 mm的Jumbo金属臼杯并适当螺钉固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疼痛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9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04.57±23.89)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45.38±85.89) ml。平均随访时间(24.89±10.32)个月,随术后时间推移,疼痛逐渐缓解,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影像学显示髋臼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16.38±2.01)周,髋臼假体位置良好,未见假体松动、移位。[结论]对于初次全髋置换术后伴假体松动的髋臼假体周围骨折,使用Jumbo金属臼杯既可满足骨折及假体牢靠固定,又可使翻修术操作简单有效,是可行的治疗方案。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15-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治疗A3型胸腰段骨折

    毛良浩;李大鹏;江攀;倪晨烈;张懿明;张兵;李建;李月峰;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治疗A3型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58例A3型胸腰段骨折患者在本科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71.51±23.51)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2.17±33.80) ml,平均住院时间(13.61±3.74) d。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8例均获随访,VAS评分、ODI评分、FIM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术后及末次随访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Cobb角术后及末次随访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A3型胸腰段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18-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0 ]
  • 关节镜下治疗未成年人盘状半月板损伤

    康健;付志厚;孙海宁;王冰;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未成年人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7年3月本科收治的未成年人盘状半月板患者共21例(22膝)。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必要时缝合修复术治疗。采用Ikeuchi半月板术后功能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术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2-41个月,平均(28.52±9.46)个月。根据Ikeuchi半月板术后功能评分系统:优17膝(77.27%),良4膝(18.18%),可1膝(4.55%),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5.45%。术前Lysholm评分为(67.7±12.8)分(39~79分),术后Lysholm评分为(96.8±3.2)分(90~1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必要时辅以半月板缝合技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明确。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21-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0 ]
  • 双带线锚钉治疗青少年急性髌腱断裂

    刘成日;杨士鹏;李成福;金光文;张研虎;李海锋;董日成;

    [目的]探讨双带线锚钉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处急性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例胫骨结节处急性髌腱断裂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13~17岁,平均(15.34±2.17)岁。手术采用双带线锚钉修复固定断裂的髌腱。术后定期随访,指导功能锻炼。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3、6、12个月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影像学Insall-Salvati指数,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0个月,平均15.8个月。术后均无感染、切口不愈合、锚钉松动、脱出或髌腱再次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患侧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为差,术后1和3个月为良,术后6和12个月均为优。患侧膝关节Insall-Salvati指数术前高于健侧(P<0.05),但术后1、3、6、12个月患侧与健侧膝关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双带线锚钉治疗青少年胫骨结节处急性髌腱断裂,具有方法简单,修复可靠,能早期康复训练等优点,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24-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3 ]
  • VSD技术治疗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早期效果

    陈朝辉;王久清;刘剑华;刘爱国;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VSD组和常规组,各50例,比较两组早期临床与检验资料。[结果] VSD组术后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伤口初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VSD组浅表感染发生率2.00%,常规组为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VSD组临床优良率88.00%;常规组为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术后VSD组血常规、肌肉标志物和炎症标志物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足踝部开放性骨折脱位患者接受VSD技术治疗,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炎性反应。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27-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4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7 ]
  • 钢板螺钉与髓内钉内固定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的比较

    宁廷民;宋毓敏;

    [目的]比较钢板螺钉与髓内钉内固定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手术治疗的20例胫骨干闭合性骨折患者。按照固定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钢板螺钉组与交锁髓内钉组,每组各10例。[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钢板螺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中透视次数明显优于髓内钉组(P<0.05);钢板螺钉组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髓内钉组(P<0.05);钢板螺钉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临床效果优于髓内钉。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30-1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3 ]

经验交流

  • 桥接系统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

    陆继鹏;杨慧勤;吴中雄;杨宏锟;普淇;赵烽;熊鹰;

    [目的]观察桥接系统(ortho-bridge system, OBs)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09月采用桥接系统外固定治疗的38例儿童胫骨骨折患者,患肢功能按Johner-Wrushs标准评定。[结果] 3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23±5.16)个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26±3.44)周,固定物拆除时间12~16周,平均(13.17±3.72)周。3例发生钉道排异反应,拆除固定物后痊愈,3例发生1.0 cm以内的肢体过长,18个月后逐渐等长,无成角、旋转及短缩畸形,无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术后带架行走步态正常,不影响穿裤子和保暖。末次随访时肢体功能按Johner-Wrushs标准评定:优27例,良11例。[结论]桥接系统外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灵活、多维固定、方便穿戴的优点,是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32-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5 ]

个案报告

  • 电击伤致双侧肩胛骨及肱骨头骨折1例

    叶春晓;郑尤辉;郭颖彬;

    <正>电击后摔倒导致骨折的情况比较常见,在无外伤情况下,电击直接导致骨骼系统损伤最常见的为肩关节后脱位(伴或不伴骨折)~([1-2]),单纯骨折而无肩关节脱位病例比较少见。电击伤直接导致肩胛骨骨折病例鲜见~([2-4]),双侧肩胛骨同时发生骨折更为罕见,学者认为造成骨折的原因为肩关节周围肌肉强烈收缩。本院于2019年6月收治1例电击伤直接导致双侧肩胛骨以及肱骨头同时骨折患者,报道如下。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35-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9 ]

  • 欢迎订阅2020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正>好的期刊——是专业发展的工具,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知识财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年3月创刊,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骨科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多年来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

    2020年16期 v.28;No.498 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

    <正>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下,广泛团结与肢体残疾康复有关的矫形外科专家和专业人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宗旨:根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章程,团结广大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同仁,坚持全面康复观点,推动康复医学研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康复医学,促进肢体残疾康复事业的发展,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任务:1、围绕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康复任务,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专业学术活动;2、采用多种形式提高肢残康复专业人员学术及诊疗水平,配合有关部门完成残疾人康复任务;3、积极推广国内外肢体残疾康复的新理论、新技术,加强同国内外有关学术组织和专家的联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4、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咨询活动,指导肢残患者进行康复训练;5、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会刊和有关资料,及时传递肢体残疾康复医学信息。

    2020年16期 v.28;No.498 1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