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俊江,瞿渊荣
患者:男,40岁,农民。因右肘部肿物8个月,疼痛12d,于1997年4月7日入院。8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肘部肿大,无疼痛,肘关节活动不受限,未治疗。后发现肿物逐渐增大,仍无疼痛。入院前12d,干活时右上肢受牵拉后,感右肘部隐痛。门诊以“右肱骨远端骨巨...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质钢,李起鸿
延长速度是肢体延长术基本问题之一,它对骨延长区修复组织有很大的影响。36只兔行左胫骨上干骺端截骨延长,通过组织学检查,观察1mm/d、2mm/d和3mm/d(A、B、C3组)3种不同延长速度对延长区骨修复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A组延长区修复组织细胞生长活跃,骨细胞演化过程未受明显阻碍。B、C2组延长区修复组织内创伤反应大,牵伸过程中延长区内出现大片出血灶,同期骨修复组织成熟度不如A组。作者认为,延长速度是影响延长区修复组织骨演化过程关键因素之一,延长速度以每日1mm为宜,其低牵张力有利于骨细胞的演化及成熟。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康庆林,田万成,张贤荣
目的:建立人腱细胞体外培养系,为肌腱愈合研究提供一种模型。方法:用贴块法培养人胚胎腱细胞,并观察了细胞生长、生化及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细胞表型。结果:人胚腱细胞在体外呈长梭形,胞质均匀透明,汇合后呈平行致密排列并表现接触抑制特征,传代后生长特征仍保持稳定,细胞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及Ⅰ型胶原呈阳性,而Fn及Ⅲ型胶原呈阴性,人胚腱细胞最适合在含10%胎牛血清及5%胎儿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生长。结论:本实验培养的人胚腱细胞为探索肌腱愈合机制及肌腱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材料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侯凌枫,徐学明,王群殿
患者女,20岁。因“双手食、中、环、小指近侧指间关节屈曲畸形20年”入院。患者母亲妊娠期间无特殊服药史及放射线接触史,家族中无近亲婚配史,患者智力发育正常。从患者曾祖母、祖辈、父辈及患者这一代中共调查出10人患手指不同程度屈曲畸形,其余9人多为双手中...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家树,鲁胜武,温立升
患者男,51岁,住院号为114704,因腰痛并左下肢痛20余年,加重10余天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脊柱无侧弯,活动受限,下腰部左侧软组织压痛,放射痛,左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浅感觉减退,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50°,加强试验(+),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80°...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平,李江,杨齐玉
神经鞘瘤在椎管肿瘤中占有一定比例,往往因压迫脊髓及神经根而出现根性疼痛,而腰骶部椎管内神经鞘瘤常以根性疼痛为首发症状。我们在治疗中发现根性疼痛与体位有关,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3年3月~1996年5月共收治8例腰椎管内神经鞘瘤,其中男性5例...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振东,范清宇,马保安,范德刚,胡运生
血沉是对骨科医生最有帮助的化验检查之一,C—反应蛋白也日益引起骨科医生的重视[1],但骨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沉与C—反应蛋白变化尚缺乏全面的临床评价。自1996年1月至1997年3月,我科对骨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沉及C—反应蛋白进行前瞻性观察,初步报...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建如,陆伟斌,侯铁胜,贾连顺,刘洪奎,赵定麟
目的:回顾性研究42例脊椎管内脊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对椎管内脊膜瘤的部位、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描述。结果:39例肿瘤全部切除,3例大部切除,术后随访3月~6年,3例复发再手术,1例术后症状加重,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手术优良率达9048%。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结合病理检查能确立诊断,手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沈是铭,毛宾尧,范大来,蔡志琴,贾学文,应忠追,陆勇,刘创峰
作者对27例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及手术治疗,分析指出:MRI+Gd-DTPA可增强MRI对椎管内肿瘤检出率,定位定性准确,对决定手术方案,预测预后有决定性意义,应作为首选检查。并对不同部位、性质、形态的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作了分析,应在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基础上,避免摘除后脊柱脊髓合并症发生。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海涛,侯春林,顾其胜,徐龙江,冯明光,宝建中
几丁糖(Chitosan)(又名壳聚糖、甲壳胺),是几丁质脱乙酰基衍生物,文献报道其医学用途广泛,具有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组织粘连、抗凝血、降脂、降胆固醇、抗溃疡作用;不仅对某些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且也是多种抗肿瘤药物的良好载体,同时能活化机体免疫系...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占军,金大地,景宗森
脊柱骨软骨瘤较少见,1969年来我院共收治3例,其中1例为骨软骨瘤病。病变部位:C4、C5及T12各1例4个病变,压迫脊髓的3个病变均起源于椎板。经手术治疗,两例有脊髓压迫症状者完全恢复,1例瘫痪者随访两年无改善。复习中国所报告的脊柱骨软骨瘤共计32例34个病变,平均病程14个月,年龄345岁,男女比为2∶1。脊柱各阶段均有病变报道,以颈胸椎为多,按平均每个椎体发生病变的机会则依次为颈、腰、胸、骶椎。脊椎各部均可发生病变,以椎板、椎体及关节突为多。治疗均采用手术切除。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术前神经功能已受损情况及肿瘤的位置。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玉峰,李春林,范广宇,吕刚
通过对液氮冷冻植骨治疗胫骨上端骨巨细胞瘤的研究,发现导致术后感染的原因。在37例中,有7例感染,30例非感染,其中前内侧切口占有率,感染组中有5例,非感染组中有6例,卡方检验,P值<005,提示前内侧切口与感染有关。两组残腔直径,经统计处理,感染组为564±006;非感染组453±015,t检验,P值<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所以,在前内侧切口基础上,残腔直径过大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而充分隔离软组织,减少冷冻时间是预防的关键。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相元明
近年来我院收治胃癌骨转移2例,现报道如下:例1:男,55岁,因左肩胛部疼痛来诊,门诊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给予局部封闭治疗,1个疗程效果欠佳,改用理疗症状加剧,并伴有全身乏力。X线检查:肩关节间隙正常,肩胛骨显示不清,CT示:肩胛骨脊柱缘及下角骨质破坏...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晓华
目的:通过对椎管内肿瘤疼痛特点的分析,建议将椎管内肿瘤患者出现的腰穿痛、造影痛、牵引痛、卧眠痛称为椎管内肿瘤楔压症。方法:对24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腰穿痛占353%,造影痛占706%,卧眠痛占75%,牵引痛占100%。结论:当肿瘤上、下方脑脊液的压力差增大时或椎管长度有变化时,肿瘤会发生移位,犹如木楔卡压一样,加重对神经组织的压迫,疼痛加重甚至出现瘫痪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生志,柳光元,冯皙贤,杨建都,朱利民
患儿,男,1995年10月13日出生;出生后即发现左上肢明显短于右上肢,且无左“肘部”主动运动和被动活动,左肩关节活动如常,左手诸指均可主动屈伸,吸吮正常,哭声宏亮。生长发育同于正常同龄儿。1997年8月10日就诊时能独立行走,步态正常,可说“妈妈”...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镜贺,严增福,王有云,赵政时
我院1988年以来采用自行设计的贯通式髋臼造盖术治疗CDH31例,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该手术方法比较简单可靠。手术方法为:股骨头复位后,于髋臼外缘凿一25cm长方形骨槽,其深度贯通髂骨内板。骨槽方向为前下后上并与水平线成30°角。从髂骨切取2cm×3cm×4cm梯形骨块,骨块凹面向下,短底边先插入骨槽内然后缓缓击入,直至骨块于髂骨内板穿出为止。用手摇晃嵌插的骨块不动为好。股骨头复位后紧缩缝合关节囊。本文介绍了手术设计思想,手术设计的生物力学合理性,手术要点。本组病例术前髋臼指数平均为36°,术后为21°,髋臼形态由斜坡状变为球窝状的变化率为74%。股骨头覆盖率由术前19%变为术后86%,文章强调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并同时强调切取骨块要足够大,否则手术易失误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章银灿,方伟松,石高才
骨的血管瘤较少见,而发生在髂骨呈巨大型者甚为罕见,本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30岁(住院号207648),因右髂部肿块伴酸痛6月,于1996年7月23日入院。体检:右下腹饱满,触及鹅蛋大小包块,轻压痛,不活动,边缘光滑,皮肤无粘附图髂部X光...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雪非,李新忠,丁玉林,余强,陈步俊,刘毅,邓建龙,刘刚,唐迎九,陆晓文
采用截骨和骨膜切除术两种常用骨骺刺激方法对兔胫骨局部骨生长的刺激研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骨膜切除术对骨骺生长的刺激作用大于截骨术。1992年后应用于临床,对3例血源性膝内翻、23例脊髓灰质炎后遗膝反屈、1例脑性瘫膝反屈、1例佝偻病X形腿及3例截骨矫正膝反屈后并发膝外翻,应用骨膜切除术矫形。经6个月~4年2个月,平均3年1个月,随访获得满意疗效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顾雄华,刘植珊,李光业,陈永裕,陈舰,叶华
自1977~1997年我科收治下肢恶性骨肿瘤104例,其中保肢51例。男33例,女18例。平均年龄37岁。骨肉瘤18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骨纤维肉瘤3例、软骨肉瘤8例、皮质旁骨肉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骨巨细胞瘤(Ⅱ~Ⅲ级)16例、转移癌2例。ⅠA5例,ⅠB18例,ⅡA6例,ⅡB29例。手术分切刮加骨水泥、肿瘤切除加人工关节、假体置换、肿瘤段切除灭活再植、肿瘤切除异体半关节移植、单纯介入治疗。随防46例,平均58年,2年无瘤生存38例,达826%,局部复发9例,占195%。死亡18例,5年生存率达647%。所有病例术前均采用全身大剂量化疗或介入治疗。作者认为手术切除彻底,一般切到正常组织内2cm~5cm,术后继续化疗对防止肿瘤局部复发是可能的。对肿瘤侵犯广泛,手术难以彻底,或肢体功能丧失者,为防复发还是以截肢术为妥。对不同肿瘤采取不同的保肢方法,术后辅以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韩永台,孟宪国,冯建刚,陈百成
血管球瘤(Glomustumor)为少见良性肿瘤,可生长在身体任何部位,以指(趾)末节甲下为多见[1,2],关节内血管球瘤尚未见报道,该病以局部刺痛或间隙性烧灼样疼痛为特征,容易与神经痛、风湿痛、半月板损伤、关节游离体等疾病相混淆。自1985年8月~...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晓亮,胡有谷,陈伯华,李书忠
脊椎肿瘤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其诊断与治疗都较困难[1]。特别在病椎切除后,如何保持中轴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一个重要问题。从1988年3月~1994年8月,我们对14例原发性脊椎肿瘤患者行前路病椎切除椎体钉内固定,经长期随访观察,认为疗效满意,现报告...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根林
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治疗方法是进行矫形手术。我院对1990~1996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331例臀肌挛缩症,作了系统的回顾性随访,并着重总结儿童臀肌挛缩症。1临床资料本组331例,单侧25例,双侧306例。男性227例,女性104例,平均年龄8岁半。患儿均...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付志禹,李德权,岳光中
在儿麻后遗症小腿肌肉广泛瘫痪,踝关节丧失任何方向的活动功能时,产生链枷足畸形。因踝关节极度不稳,又无条件调整肌力平衡,严重影响负重与行走,重者需扶拐缓慢行走。为了使足踝固定牢固,行路稳定,常采用四关节固定术。我院自1978年9月~1983年9月对链枷...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志诚,王建设,马梦然,刘振东
先天性肌斜颈是由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头颜面向患侧偏斜的先天性疾病。随患儿年龄增长,逐渐引起颜面不对称,眼裂变小,晚期一般伴有代偿性颈胸椎侧突。目前,对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意见较一致,但对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仍有不同见解〔1、2〕,我科自1972年8月~...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世国,梁国祝,张立国,张太,杨新源
先天性髋脱位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解剖病理变化趋于复杂严重,近3年来,我们采用宁氏囊外菜刀型骨块插入加盖术治疗8例10髋,疗效显著,现就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10髋,男2髋,女6髋,单侧6例,双侧2例...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义春,陈伟,朱全胜
目的:研究和评估无水酒精超选择栓塞骨肿瘤的价值作用,方法:对42例诊断明确,较大或血管丰富的骨肿瘤进行超选择性瘤血管无水酒精栓塞,其中手术27例,并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1)栓塞后初期,33例栓塞综合症较明显,2周后32例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26例瘤体明显缩小,质地变硬,术中出血减少及增厚的假包膜,有利于手术开展。(2)大切片观察有23例瘤体大部分坏死,18例瘤体内纤维小血管组织增生显著。结论:超选择瘤血管无水酒精栓塞是某些骨肿瘤重要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士方,郭万民,郭世元,黄义昌,尚淑琴,周九珍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破坏的原发骨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多种。Marcove(1973)最早应用液氮治疗骨巨细胞瘤[1],国内于1977年也报道了这种治疗方法[2]。我科从1978~1995年对经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48例,行液氮冷冻手术治疗,取...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军贵
患者,女性,17岁。左足第3趾末端肿块半年。疼痛,不能穿鞋,行走障碍1月来院。体检:左足第2趾末节前端凸出性生长之肿块,半圆形,约05cm×06cm大小,质硬,无活动度,表面干燥粗糙,灰褐色色素沉着,周围皮肤颜色正常,皮温不高,无血管怒张,肿块顶...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顺武,杨迪生,陶惠民,叶招明,徐少文,黄宗坚
股骨近端的良性病变常削弱股骨颈的支撑结构,我院1989年6月~1995年6月用异体皮质骨支撑植骨修复股骨头颈部肿瘤性骨缺损共26例。其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2例,骨孤立性骨囊肿6例,骨韧带样纤维瘤5例,骨巨细胞瘤2例,成软骨细胞瘤1例。根据肿瘤的病理诊断,病灶分别采取单纯刮除12例;刮除结合冷冻8例;在治疗6例多发或病灶范围广泛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过程中,病灶未作处理。26例中,14例同时行内固定手术。所有病例术后即开始接受持续被动运动锻炼。经过12~72月(平均46月)随访,功能优秀17例、良好9例。作者认为异体皮质骨支撑植骨有增强股骨颈的强度,防止病骨疲劳骨折和畸形的作用,而内固定则促进了植骨块与受骨床的结合和使患者免受外固定之苦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施晓明,袁百胜,王修卓,齐桂苓,张良民
患者女性,32岁。因“偶然发现左前臂包块40d”于1997年9月8日收住院。劳累后有轻微疼痛,否认外伤史。查体:一般状况好,左前臂中上1/3掌面桡侧可扪及一梭状包块,表面平滑,质硬,可向两侧微推动,无压痛。X线片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骨科,2...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松建,王臻,黄耀添
目的:总结青春期及儿童骨巨细胞瘤(GiantCelTumorofBone,GCT)的临床表现、放射学特点及治疗。方法:14例青春期及儿童GCT选自1957~1995年我科收治的216例GCT病人,随访2~12年,总结其临床表现,放射学特点,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青春期及儿童GCT占全部GCT的65%,13/14发生于15~18岁,临床表现以疼痛、肿胀为主,并发病理骨折者较成人GCT发生率高;放射学改变为溶骨性改变,位于干骺端者较成年组多见。临床分期2期以下(11/14),行病灶刮除、50%氯化锌水溶液烧灼瘤腔壁+植骨,3期行瘤段切除或截肢,全部病人无复发或转移,功能优良率达917%。结论:青春期及儿童GCT较多位于干骺端,绝大多数属于临床2期,行刮除+50%氯化锌烧灼+植骨的方法可以达到较理想的疗效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新江,刘孔芝
膝关节盘状软骨是骨科常见病。主要见于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在成年患者的半月板损伤中比例超出半数以上,但在儿童中缺少可靠统计数字,因临床上年龄小不易配合检查,治疗上看法不一,临床上不为人们重视所致。本文报告获得较长时间随访的儿童关节盘状软骨14例。分析如下...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靖华,解志杰,孙宝香
1993~1996年我们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57例,疗效满意,对术后病人肢体肌张力、肌力、反射、躯干和肢体自控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1临床资料本组57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3~38岁,平均108岁;痉挛性脑瘫51例(6例...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汉林,刘振卿,廖文,张荣刚,张宏志,王风君
小儿外伤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远期效果报道不多。笔者1975年以来收治8例,现将随访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4~13岁,平均85岁;左侧5例,右侧3例;受伤史:坠落伤7例,撞击伤1例;伤后体征:患肢短缩,髋关节屈曲,内收...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家红,王栋梁,沈建中,姜其为,胡清谭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畸形和屈曲困难;表现为下蹲、坐位和行走的姿势异常。此病多见于儿童,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且患病年龄为13~16岁的青少年患者不在少数。由于认识不足,临床此症常被误诊。现将我科自199...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绍平,涂兴会,伏明松
患者,男,55岁。因胸壁包块进行性增大2年于1997年3月7日入院。2年前发现胸壁包块,尔后逐渐增大,局部无疼痛,未出现胸痛、咳嗽、咯血。查体胸骨体皮肤无红肿,浅静脉无怒张,触之局部皮温不高,轻压痛、质硬、边界不清,包块6cm×5cm×15cm,活...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明
随着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广泛开展,此类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和生存期有所提高。从而使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也有增多,转移性骨肿瘤也更常见。据估计,目前在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中,40%~50%发生了骨转移[1]。因此,转移性骨肿瘤越来越成为骨科临床中常见的棘手问题。...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伟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pseudarthrosisofthetibia,CPT)是一种罕见畸形,Hatzoecher于1708年首次描述了此病[1]。此病的发病率报道不一,Anderson报道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140000分之一[2]...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韩永台,孟宪国,陈百成
由外伤、炎症、骨肿瘤摘除等各种病变治疗造成的骨缺损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骨缺损达到一定距离后不能骨性愈合,一直是骨科修复领域中的难题。随着医学及生物材料学的发展,应用膜技术诱导组织再生,是近年来骨科修复骨缺损中的一个新课题[12],为正确分析骨不愈...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冀振亮
由创伤、感染、肿瘤切除及先天性疾病所致大段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矫形外科、颅面外科和整形外科所共同面临的难题,也是国内外重大研究课题之一。随着本世纪中叶以后显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6医院外二科,050800河北省正定县重庆市大坪医院骨科,400042四...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文远,王钵
随着中医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基础研究阐述了中枢单胺类神经介质以及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在针刺镇痛中起到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针刺臀痛穴治疗对侧髋部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及脑内5-羟色胺(5-HT)和它的代谢产物5-羟基吲哚乙酸(5-HIAA)的变化来揭示与...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吴良君,张东林,王家祥
腱鞘囊肿发生于肘窝者甚少。自1985~1996年,我们收治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共5例,女4例,男1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62岁;农民4例,工人1例;5例均位于右侧。病程4个月~1年5个月,平均8个月。12症状均无明...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巍,曹斌,周祥吉,范启申
患者,男性,8岁,自出生即有左前臂、掌部及手指畸形,伴功能障碍。与身体发育平行进展,未曾处理。于1997年9月8日来诊。查体:一般情况好,生长发育正常,其它系统未见异常。无家族史。骨科情况:左前臂远端桡侧隆起,延伸至手掌,肤色正常,按压无缩小,无压痛...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同森,时宏富,张树桧
目的:观察带蒂移植腱在鞘内的愈合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98只来亨鸡按左、右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大体、光镜、电镜观察移植腱愈合过程中的大体形态、细胞形态及组织学变化,测定移植腱在不同愈合时期的羟脯氨基酸含量及吻合口部抗张强度。结果:实验组腱内、外膜细胞增殖早、且活跃,内源性愈合倾向明显,粘连轻而局限,术后早中期羟脯氨酸含量及吻合口部抗张强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移植腱在鞘内可从滑液中获取营养而成活并保持一定的细胞增殖能力,但单纯依靠滑液营养难以满足全部内源性愈合过程,带蒂腱移植可改善移植腱营养状态,减少粘连,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肌腱功能恢复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开放,王坤正,刘安庆,王春生,闫宏伟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常引起病残。其病因不完全清楚,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有优劣。我院从1994年应用bBMP(牛骨形态形成蛋白)植入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1本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4~12岁,平均724岁。3...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文生,张庆胜,刘玉民,崔胜杰,靳宪辉,牛洪峰,林永胜,张新虎,耿博民
1993年10月以来,我院应用髋臼造顶术和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5例5个髋关节。其中男1例,女4例,左侧3例,右侧2例。年龄为4岁5个月~7岁3个月,平均5岁6个月。随访最长1年半,最短6个月。优:4髋(X线片显示关节复位满意,关节运动基本...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包勤德,李清涛,康树林
本外展架由大、小腿固定环,可调式固定联片、弹力牵引带3部分组成(见附图)。固定环选用ABS工程塑料注塑成型,固定联片选铝合金材料,轻便结实,使髋外展度以及下肢内、外旋角度可根据病情需要任意调节。弹力牵引带用泡沫塑料和帆布带制成。使用时先将双下肢固定环...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伦发,邵擎东,陈瑾瑛
佝偻病引起膝内翻畸形为小儿骨科的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此病年幼者多采用闭合性胫骨折断术,矫正畸形后长腿石膏固定,大年龄者则行截骨矫形钢板内固定后再石膏固定。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相继报道了多种手术截骨治疗膝内、外翻畸形的方法,治疗效果亦不断提高,但如...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保利,任德胜,刘方俊,熊斌,吴欣东
本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2岁,平均4岁10个月。站立位膝间距最小5cm,最大15cm,平均83cm。单膝4例,双膝26例,共56膝。导致膝内翻畸形的原因多种多样。本组中胫骨近端骨折畸形愈合者2例2膝;Blounts病1例2膝;...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宏建,蔡小风
我院自1985年5月~1996年10月,用人工椎体置换加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椎体肿瘤9例,随访1~10年,效果良好。现将人工椎体置换植骨术治疗脊椎肿瘤的围手术期主要护理经验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4例,女5例。年龄26~48岁。肿瘤部位:颈椎、胸...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静,喻志宏
先天性小腿软组织的周径狭窄症较罕见,呈多发性缩窄者更为罕见。目前未见报道,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儿男性,2月,于1997年9月20日因左小腿多发性缩窄伴双手并指畸形入院。患儿于出生后即见左小腿多处呈线状缩窄并双手多指并指,随发育见环形狭窄迅速加重...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其常,王春禹,肖光,李永豪,李晓光
经350例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获得我国成人下肢轴线正常值:股骨干双髁角810°,胫骨干平台角936°,关节间隙角14°,股胫角1762°。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中心偏内约578%处。这些角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以股骨干双髁角及关节间隙角增大明显。女性,特别是体重过重者改变最显著。股胫角增大,机械轴线内移将导致关节载荷紊乱,可能是膝骨关节炎发病因素之一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王俊江,孙晓彬
患者,女性,54岁,住院号974748。因右窝肿物术后11年,小腿后肿物10年,于1997年11月21日入院。8年前在市人民医院诊为“右窝囊肿”,行手术切除术后1年发现右窝部又有一鸡蛋大小的肿物,无疼痛,劳累后患肢憋胀,后肿物逐渐增大,小腿后方...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秀淳,刘晓平,曲在屏,周银,丁吉元
目的:研究nm23基因及PCN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33例骨肉瘤中nm23基因和PCNA的表达。均行手术治疗。19例获得平均1年7个月的随访,11例发生肺转移(6例死亡),3例术后复发。结果:30例nm23呈增强表达,增强表达率为909%,nm23基因增强表达与肺转移、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CNA阳性表达率为667%,PCNA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nm23蛋白和PCNA表达二者间无明显关系。结论:nm23基因在骨肉瘤中无转移抑制基因的功能,该基因的增强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无关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德清,沈志鹏,刘晓平,白华原
患者男,23岁。因右股近端肿物9年于1997年9月29日入院。患者于1988年9月无意中发现右股近端前内侧皮肤隆起,并扪及一肿物,质硬,无痛,在当地医院拍X线片后诊为右股骨良性肿瘤,未行特殊处理,此后肿物逐渐增大,伴右髋关节弹响,剧烈活动后感右髋疼痛...
199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