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下颈椎屈伸运动节律的实验研究

    张正丰,梅芳瑞,周军海

    目的:观察和测量下颈椎节段屈伸运动节律。方法:采用5具新鲜成人男性尸体的颈椎标本,动态X线摄片,测量各屈伸状态各节段的屈伸角度。结果:C4~5,C5~6活动范围最大,屈伸运动节律也最大,而且在半屈—中立—半伸范围内的活动度较半屈—全屈和半伸—全伸的活动度大。结论:颈椎病变动态X线摄片中,可根据各节段尤其是C4~5、C5~6节段的屈伸运动节律是否正常作为一诊断参考依据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退变颈椎间盘中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变化

    彭宝淦,贾连顺,宋滇文,施杞

    目的:研究退变颈椎间盘中的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变化。方法:通过切除实验动物颈棘上、棘间韧带及分离颈椎旁两侧肌肉,造成颈椎力学上的失衡而诱导了兔的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化。在术后3月和8月时分别处死3月组动物和8月组动物,取动物颈椎间盘组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其中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结果:研究表明:(1)3月组实验组动物颈椎间盘中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3月对照组动物。(2)8月实验组动物颈椎间盘中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8月对照组动物。(3)3月组实验组动物颈椎间盘中酶活性高于8月实验组动物。结论:退变颈椎间盘中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明显升高,但酶活性升高程度并不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成正比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儿童盖氏骨折手术整复失败1例

    侯黎升,阮狄克,梁戈,何勍

    患者,男,12岁,左前臂摔伤后1h来诊。查体:左前臂远端掌屈、桡偏畸形,手部感觉、运动正常。X线片示:左前臂B型盖氏骨折合并尺骨青枝骨折。臂丛麻醉下行手法复位,桡骨侧方移位纠正不满意。切开复位见骨折处软组织嵌压,复位后对位不稳定;行3孔普通钢板内固定...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腰椎椎体后缘断离症6例报告

    蔡贤华,徐永年,陈庄洪,尹成忠,徐峰

    腰椎椎体后缘断离症并不多见,其发病机理、临床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措施尚需进一步明确〔1~3〕。我们自1995年9月以来收治腰椎椎体后缘断离症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1~43岁;腰部外伤史1例,无明显诱...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74例误诊误治病例分析

    于少俊,杨贵勇,缪晓峰

    从1996年12月~1997年11月的1年中,我院骨科的一个病区收治536例病人。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入院前在当地或外地医院诊治有误的病例74例,占收治病例的138%,数量如此之大,有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发人深醒,特作总结分析,希望对提高临床医生的专...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用几丁糖预防椎管术后瘢痕粘连的临床应用

    王民选,顾其胜,焦洪欣,魏国友,张宝玉,刘思杰,赵铁军

    椎管术后硬膜周围纤维化与瘢痕组织形成可引起硬膜和神经根周围粘连,硬膜囊受压,神经根滑动受限,以致引起再发性根性坐骨神经或下腹部疼痛乃至手术失败。为了防止这种并发症,人们采用各种方法试图防止粘连形成,但均未取得满意效果。我院采用上海其胜生物材料技术研究...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普通X线片的准确测量与临床意义

    宋涛,张嵩,袁国栋

    骨科手术前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人工关节及判定截骨的长度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质量,而且可以减少术中临时更换、裁截的麻烦。但通常从普通X线片上测得的数据往往与实体有一定的差距,是因为X线片的放大系数随投照的部位、方向、距离等改变而改变。预置标尺...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型外固定支架的临床应用

    张震宇,张波,王毅,辛风,杨群,张信英

    目的: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上肢短骨骨折。方法:本组12例15处骨折,均采用手法或切开复位,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本组骨折全部愈合。随访6~12月,骨折无移位,无断钉及外固定架松动,关节稳定,活动范围正常。3例钉孔有少量渗出,拆除固定钉后钉孔即愈合,无深部感染。结论:微型外固定器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好,损伤小,可以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佳,是治疗上肢短骨骨折一种较为理想的固定器材。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鼠颈椎病实验模型的设计与建立

    郝永强,施杞,郑松国,谢可永,朱振东,沈培芝

    目的:建立一种理想的颈椎病实验模型。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模型组借助手术方法直接切除大鼠颈背部伸肌群,对照组行伪手术。造模术后2月、4月、6月选择实验模型组、对照组大鼠各5只,取其颈椎(C3~7)作组织形态学观察,并相互比较。结果:实验模型组大鼠颈椎间盘退变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加重,出现与人类颈椎病相类似的病理改变。结论:颈部肌肉软组织即动力平衡因素在颈椎病发病机理中意义重大。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9 ] |[阅读次数:0 ]
  • 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陈明凡,吴起宁,蔡乾坤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基本病变是髋臼过浅,倾斜度过大,头臼包容不佳,是造成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常见原因。骨盆内移截骨术是通过对髋关节生物力线的调整和增加头臼包容为基础。我们自1994年以来,对10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施行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一般...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颈腰椎并发的椎间盘病变

    马玉泉,林鸿培,李光强,杨立新

    报告14例颈腰段并发的椎间盘病,其临床特点为脊髓型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和体征。经X线、CT和MRI检查显示颈、腰椎间盘并存的突出或膨出,多节段受累常合并混合型椎管狭窄症。该病常发于老年人。两节段受压症状可互相干扰,该病常造成误诊和漏诊,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查体是防止误诊和漏诊的关键。对患者进行随访,2节段症状并重时应首先做颈椎手术,症状一轻一重,选择症状较重的节段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较一般单发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差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型与手术方法选择

    张效三,关家文,牛其昌,刘禄明

    目的:分析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并分型,探讨各型特点、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作者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T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可参照椎弓根位置,将其分为2型:Ⅰ型:椎间孔型,Ⅱ型:椎间孔外型。Ⅰ型中又将椎间盘突出近椎间孔内侧口或外侧口者分为Ⅰa、Ⅰb2个亚型。Ⅰa型手术取椎板间入路,Ⅰb、Ⅱ型取椎板侧方入路,部分合并后外侧椎间盘突出者同时行椎板开窗。Ⅰb、Ⅱ型如合并椎体滑脱或不宜从后路手术者取前侧腹膜外术式。结果:手术治疗16例,经3个月~3年随访,结果参考Nakal分级示优10例,良5例,总优良率937%。结论:依据CT分型,合理选择术式,使手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臀肌挛缩症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刘国辉,杜靖远,杨述华,郑启新,刘国平

    臀肌挛缩症又称儿童注射性挛缩症,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目前文献报道颇多,但对其手术引起的并发症未见详尽报道。我院自1987年1月~1998年5月共收治1080例,均采用了手术治疗,现对出现的并发症54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坐骨神经损伤2例其中男1例...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可复式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石宗义,张守亮,王吉波,罗明玉,张建军,刘新剑

    目的:根据脊柱解剖及功能特点,设计可复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自病变间隙下位棘突、椎板的上1/3水平截骨,小关节突内缘两侧椎板向上凿开,分离两侧黄韧带的附着处,将棘突、椎板、黄韧带向上掀起,显露椎管,摘除突出髓核,扩大椎管,后将掀起部分回复原位,棘突处悬吊缝合。结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36例,经7~72个月随访,临床症状消失,无腰椎不稳、硬脊膜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术式显露范围广、病灶切除彻底、操作简单,克服了其它术式的不足,能达到减压和稳定脊柱的双重目的。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脊柱后凸畸形术前测量对手术治疗的意义

    涂平生,周良安

    近几年来,对于脊柱后凸手术矫形的开展与普及,已走向规范化,对脊柱后凸,我们参照选择不同程度的弯曲度,按照术前X线片定位,对椎骨横径或矢状径计算出所要切除椎骨的多少。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既有背凸又有侧凸的患者,计算矫正宽度、矫正度数,较为准确的运用于手术当...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伸髋拢膝位包裹法在先天性髋脱位形成中的作用

    邓贞建,彭方敏,张启文

    先天性髋脱位(CDH)发病率,我国北方地区明显高于南方,除先天因素外,与北方习惯将新生儿伸髋拢膝位包裹有直接关系,下就具体问题论述如下。1髋关节的约束机制髋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髋臼仅覆盖股骨头的内上部分,所以髋臼主要约束股骨头的内上移位,约束力强大...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易被误漏诊的非半月板源性膝前痛(附44例报告)

    成羿,倪飞,毕大卫,刘晋闽

    自1984~1996年间我们共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496例,其中52例术中证实为非半月板源性膝前痛,44例得到随访,疗效满意。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26例;年龄21~53岁,平均395岁,有明显外伤史者38例。患者在膝关节活动时均有...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多发假关节1例报告

    王忠新,张月华,杨新国,邱丽艳

    某女,新生儿,足月,剖腹产,生后口唇发绀,周身青紫,四肢畸形,诊为:Ⅱ度窒息,脐带绕颈,先天性多发假关节,家属放弃治疗于生后48h自然死亡。X线片:周身管状骨多发假关节、骨折,骨盆未形成,坐骨枝游离,膝、肘关节间隙增大,腕、跗骨缺如。尸检:颅骨发育不...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桡神经深支卡压综合征

    江甫祥,杨小平,严林,周泰仁

    桡神经深支卡压综合征系指桡神经深支因机械性压迫或摩擦出现所支配肌肉产生不同程度的瘫痪,表现以伸指无力为主的一组症候群〔1〕。该病国内报告不多,临床上易误诊。我院骨科从1989年2月至今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并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作一探讨。1临床资料例1...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节融合术结合动力肌移位治疗足部畸形远期疗效观察

    孔晓海

    自Ryerson1923年报告三关节融合术治疗足部畸形以来,是矫形外科采用最普遍、效果可靠的基本术式,但仍不能解决畸形复发问题。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1~3〕报告了该术式疗效不佳的因素,提出关节融合术的同时行动力肌移位术。本文对1987~1996年应用...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下肢肌力影响等速测试分析

    吴建强,黄昌林,李祖国,黄涛,张智慧

    腰椎间盘突出症往往引起不同程度的下肢运动障碍。为进一步客观了解这种症状对下肢主要肌群肌力的影响,我们应用CYBEX6000型等速测试装置,对1997年3月~1998年4月所收治的19例青年军人患者中的17例,进行了下肢膝屈伸肌力对比测试,报告如下:1...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早期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观察

    楼跃,范毓华,夏榕圻,黄禄基,唐凯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Clubfoot以下简称CCF)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病因目前仍不清楚,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早期肌力平衡手术治疗CCF64例86足,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男...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儿童臀肌挛缩评分标准的临床应用

    余希临,刘波,沈先涛,高玉美,李红荣

    近2年来应用我们自行制定的臀肌挛缩评分标准,对临床工作很有帮助,简便易记。报告如下。1臀肌挛缩临床评分内容既往史:有反复多次臀肌注射史1分症状:步态异常(八字、摇摆步态)1分不能翘二郎腿1分双膝并拢、下蹲受限1分体征:屈髋受限或屈髋90°双膝分开1分...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骶髂关节手术后方新入路应用12例报告

    贾其忠,江仁兵,林琳,马永东,阿力

    自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由乔若愚等首先提出的一种新的骶髂关节后方入路,手术治疗骶髂关节疾患,对于这种手术入路,国内外未见类同报告,我们应用12例次,认为与传统骶髂关节后方入路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现报告如下:1新入路的手术方法患者侧俯卧位,与手术台...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胫骨远端延长并发外踝脱位1例报告

    马玉纲

    患者女,10岁,儿麻致左下肢短缩畸形55cm,马蹄足。于1996年10月入院,行左下肢延长术。手术方法:术前拍片定位,术中跟延后先横断腓骨中段,踝前正中切口,距关节面上方15~2cm处横断胫骨,从断端远端平行穿入2枚3mm骨圆针,两针距1cm,上...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的诊断与治疗

    陈献南,李毅中

    目的:介绍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的临床特点,讨论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术后椎间盘炎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常见诊治失误原因。依靠临床体征、血沉、C—反应蛋白、X线、CT或MRI建立早期诊断。非手术治疗治愈10例,手术治疗治愈3例。结果:术后11例随访6~36个月。9例恢复原工作,4例遗有慢性腰痛或腰椎活动受限,2例不能胜任体力劳动。结论:早期诊断应重视术后再发剧烈腰痛的特殊体征。血沉、C—反应蛋白是提示感染或观察疗效的指标。X线、CT、MRI有诊断价值。多数患者经严格卧床,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满意。保守无效,炎症扩散出现相应临床症状者,应行病灶清除术。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高能震波治疗骨与软组织疾患的初步探讨

    姚建祥,李禾,王明新,匡正达,邢更彦,刘玉祥,纪慧茹,肖东梅,陈明

    目的:研究高能震波治疗骨与软组织疾患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我们首先用离体猪骨作为实验材料,应用ESWL型碎石机进行实验,并合作开发研制出骨伤治疗机,应用于临床。结果:找出高能震波的安全工作电压和冲击次数,应用骨伤治疗机治疗数百例骨科常见病,结果非常满意。结论:探讨了高能震波的基本特性和治疗机理,以及临床应用的经验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对易退加压螺丝钉与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评价

    杨喜珍,梅芳瑞,王卫东,周军海

    目的:设计并临床应用易退加压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同时移植带肌(血管)蒂骨瓣,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骨不连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并便于骨折愈合后拔钉。方法:在松质骨加压螺丝钉的基础上,将螺纹的后部增加3~5圈由深逐渐变浅(呈锥形)的螺纹。术中分别于股骨颈张力侧和压力侧植入该钉各1枚,同时于股骨颈前上方刻槽并植入带肌(血管)蒂的髂骨瓣。术后早期功能锻炼,8~10个月开始负重。结果:102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应用易退加压螺丝钉+带肌(血管)蒂骨瓣移植病人中,8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42个月,其中优良率921%,尚可56%,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接各1例(23%)而再次手术。26例因骨折愈合达2年以上而要求取钉,证实该钉拔除容易。结论:易退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愈后便于拔钉;同步植入肌(血管)蒂骨瓣可促进股骨头早期血供的建立及复活,加速骨折愈合过程,提高股骨头的成活率。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凹刃注射针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

    梁建科

    自1996年8月~1997年8月采用凹刃注射针头治疗狭窄性腱鞘炎7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其中男15例,女61例,年龄25~78岁,平均515岁。共128指,左手42指,右手86指,其中拇64指,中28指...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人工关节的进展

    卢世璧

    我国人工关节的开展较晚,国外大约始于40年代,我国大约在60年代以后逐步开展,比国外晚20年左右。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我国在30年内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研制及各种类型的人工关节的应用,逐步跟上世界人工关节的发展。但目前由总的水平看和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粘连形成及预防

    张抒,侯春林

    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纤维化与瘢痕形成使硬膜及神经根产生粘连、受压,神经根营养和活动受限,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BackSurgerySyndrome)的重要原因之一,也给再次手术带来困难和危险〔1〕。如何防止椎板切除术...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木刺致手部腱鞘囊肿3例报告

    马红茹,孙锡江,陈汝兰,李胜水

    腱鞘囊肿是手部常见且多发的一种肿物,但因木刺刺伤而引起的手部腱鞘囊肿尚少见,本院曾收治3例,手术后均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9岁,11岁及15岁。病变部位均为手指屈侧,其中2例中指,1例食指。临床症状:病变手指肿胀,屈曲活...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节冲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陈辉东,童星杰,包锦昌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目前对此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但关节冲洗术以其痛苦小、疗程短、疗效好等优点被许多骨科医生所接受,现将骨关节炎病因、冲洗方法及...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误诊1例

    陈一平,刘雷,衡代忠

    患者,男,68岁。2年前开始感觉腰痛,无外伤史,因疼痛较轻,休息后可缓解,未作特殊处理。6个月后出现双臀部酸困感,之后酸困范围渐渐扩展至股后,行走较久感腿痛,需卧床、热敷等方可好转。当地医院疑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CT及MRI检查发现“L4、5、L...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热塑外固定材料的物理力学测试

    衷鸿宾,姚武

    我中心于1991年研制成热塑夹板并应用于训练伤急救与康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为进一步验证其物理力学可靠性,进行了热塑板的材料力学测试,并与木质夹板、石膏板等传统外固定材料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试件热塑板的治疗厚度为40mm,试件制...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Kaneda在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

    薛伟,王道新,胡学富

    我院自1994~1997年将kaneda术式用于治疗脊柱结核,经随访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20~64岁,平均45岁,均经病理、X线诊断。术中发现死骨、干酪样组织及脓液,T11、122例,T12L15例,L1、22例,L2、31例...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弓足的功能性矫正术

    马英君,冯浩宇,王丽芳,马景昆

    高弓足在足之畸形中是较难矫正之疾病。一般临床上所称之高弓足实际上不包括儿麻后遗症者,后者主要为跟腱力弱,跟骨下沉所致,多合并有足部其他肌力不足,故往往非单纯性高弓畸形,其治疗原则以调整肌力平衡,同时做两关节或三关节固定为主,高弓足(以下将指特发性高弓...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改良髌骨半脱位的治疗方法

    陈秋生,陈霞,钟菁,朱立新

    髌骨半脱位,临床上较常见,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尽人意。1978年始应用带状缝匠肌,游离下1/3段,其止点不切断,移至髌骨前固定,增建一个动力性髌韧带和增加股内侧肌肌力,加强髌骨向内的可变拉应力,使Q角变小,恢复髌骨的动力性稳定,防止髌骨半脱位,收到满...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矫形外科患者焦虑状态的调查及护理

    刘旭

    焦虑是个人的一种模糊的不适感,其来源通常是非特异性和未知的。矫形外科患者因其受到多种应激源的同时作用,极易导致心理卫生问题,产生焦虑的概率及程度相对较高。本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对矫形外科住院...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骨横断骨折不同改良方式张力带钢丝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

    郑季南,唐农轩

    目的:为了评价髌骨骨折不同改良方式张力带钢丝固定的牢靠程度。方法:取截肢后下肢,保留股四头肌腱、髌骨、髌韧带及关节囊。将股骨、胫骨端固定在材料试验机上,维持胫股关节屈曲36°位,通过牵拉股四头肌腱产生张力,用线性运动传感器测定骨折移位,移位3mm为固定失效。测AO张力带钢丝,胥氏张力带钢丝,“8”字张力带钢丝和Magnuson钢丝4种固定法。结果:胥氏张力带钢丝和“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效果最好。AO张力带钢丝次之,三者均能承受294N以上牵张力,允许术后早期活动,Magnuson钢丝不能承受294N以上牵张力,固定欠牢靠。结论:治疗髌骨横断骨折首选胥氏张力带钢丝或“8”字张力带钢丝,粉碎性骨折选用“8”字张力带钢丝更合适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臀上皮神经卡压症的诊断与治疗

    马广文,孙羽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42例,女性58例;年龄19~72岁,入臀前后外侧支卡压113例,摄片L3横突明显增长92例,臀上皮神经越髂嵴骨纤维管道卡压87例;同时卡压21例;明显外伤史17例,腰椎横突骨折史6例,ASO阳性22例。12诊断及...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肩胛骨颈部骨折的外科治疗

    甄平,刘兴炎,文益民,李旭升,蓝旭,高秋明

    目的:探讨肩胛骨颈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88年9月~1998年8月共收治的肩胛骨颈部骨折8例,进行临床分析讨论。8例中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368岁。骨折合并伤:颈部骨折8例中,1例合并喙突骨折,3例合并肩胛冈骨折,2例合并体部骨折。8例中均行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结果:本组随访时间为1月~6年,其中7例骨折平均骨愈合时间在6~10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5%。结论:肩胛骨颈部构造特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适用于不稳定性骨折,钢板螺丝钉可有效地对骨折进行固定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距骨嘴2例报告

    冯宝龄,田凌云,唐行德,宋成英

    例1,男,45岁,工人。右踝关节肿痛5年,加重3月。5年前患者发现右足背豆大肿块,有时感疼痛,多次去镇卫生院就诊,诊断为足背腱鞘囊肿,对症治疗后好转。近3月来足背疼痛加重,无外伤史。骨科检查:右足背距骨头处可触及豆大肿块,质硬,表面光滑,不活动,有压...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骨外固定治疗老年髋部骨折

    汪伟,高质刚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外固定技术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方法:27例病人接受此手术。年龄61~86岁,其中粗隆间骨折18例,粗隆下骨折6例,股骨颈基底部骨折3例。结果:除2例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术后2周发现髋内翻外,其余均在术后2~4月摄X线片示骨愈合,取出外固定架,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利用骨外固定技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风险小,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可靠。穿针部位及方法选择合适则可减少术后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各型股骨颈骨折不宜用此法固定。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解剖学分型及其意义(1106例回顾性研究)

    许文根,黄宏前,杨永催,卢一生,张政宏,郑隆宝

    目的:对不同方向突出的椎间盘从解剖学角度给予区域界定,以便明确分型,利于术式选择。方法:通过对离体干化腰椎的解剖研究,结合临床术中测量及1106例回顾研究,将突出椎间盘进行明确解剖界定之分型。结果:同区域的突出椎间盘产生一组相似的临床表现,基于此,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5型,即:中央型、偏侧型、椎间管型、椎间管外型及侧方型。分别占发病间盘的334%、51%、85%、45%、24%。结论:解剖界定明确的分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和术式选择有重要意义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鞘内灌注巴氯芬治疗脑瘫的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田敏,孙磊

    一般资料和方法:本文报告12例患有严重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型脑瘫病人通过一个植入泵持续鞘内灌注巴氯芬治疗效果显著。本组病人都有频发、无意识、导致异常姿势的持续肌肉收缩。12例中继发于产期缺氧10例,围产期脑膜炎1例,溺水1例。12例中3例有轻度手足徐动,...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

    田小武,李滨,张少先,陈兴礼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外科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病变间隙切除棘间韧带,咬除部分上、下棘突和椎板(1/4~1/3),切除黄韧带,两侧小关节突内缘有限切除(<1/3),前方凿除骨性凸起及摘除突出髓核,伴腰椎不稳者,行保留的上、下棘突劈开自体髂骨植入植骨。结果:20例经12~18个月随访,疗效均达优。结论:腰椎管环形减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目的性强,减压较彻底,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19例硬脊膜外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王益龙,谢松林,马建场,成业东

    硬脊膜外脓肿在临床上少见,容易误诊误治,轻者残废,重者死亡,及时的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本院14年遇到6例,结合文献报告13例,共19例。1临床资料本组收集1982~1996年间收治的6个病例,男性4例,女性2例。起病至截瘫时间小于7d3例,12d1例...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戴力扬,倪斌,袁文,贾连顺,刘洪奎

    目的:探讨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42例发育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计男29例,女13例,年龄19~44岁,平均31.7岁。均采用经椎板间开窗行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结果:随访2~7年,平均4.4年。28例术前症状完全消失,13例根性疼痛或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但仍遗有腰痛,1例症状体征消失6年后又出现间歇性跛行。结论:腰椎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系两种独立的疾病,发育性椎管狭窄往往只是致病的条件而非决定因素,当合并椎间盘突出时经开窗行单纯椎间盘切除术即可取得满意疗效行椎板切除术并无必要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L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体会

    冯宝龄,李月萱,侯艳丽

    我院自1980~1998年,采用自制L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移位型肱骨外科颈骨折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9~70岁,平均57岁。左侧9例,右侧21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9例,摔伤5例,砸伤6...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胸腰段爆裂骨折椎管损伤CT研究及临床意义

    魏运栋,曹在民,张青,孔建军,郁来报,吴占勇,赵国权,赵贵群

    目的:通过观察爆裂骨折CT影像及椎管损伤程度,探讨手术治疗方式。方法:本组89例胸腰段爆裂骨折病人术前常规进行X线、CT检查,观察影像与临床关系。其中手术治疗77例,保守治疗12例。结果:(1)骨片突入椎管诊断CT高于普通X线。(2)CT观察椎管内骨片大小、形态与神经损伤没有相关性(r=014,P>005)。(3)分5型及相关亚型。结论:能对椎管损伤准确诊断,对手术治疗方式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止血带压力与收缩压和上臂周长的关系

    布林,裴福兴

    大多数上肢手术均使用止血带,但止血带的潜在危险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压力不当导致的止血带并发症仍时有发生。Wengarden等人对25例在0046~0060MPa(350~450mmHg,时间41~60min)止血带压力下行膝关节半月板切除术病人...

    1999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