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腰椎管肿瘤并椎管造影致截瘫1例

    朱宝林,张辉,王信胜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骨骼系统中的作用

    孟国林,胡蕴玉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 7(BMP 7)在骨骼系统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细胞和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广泛查阅近期有关BMP 7在骨骼系统中不同作用的文献 ,综述有关内容。结果 :BMP 7具有强烈的骨诱导活性 ,可在异位诱导新骨形成 ;在骨骼发育的不同阶段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它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 ,并促进软骨细胞蛋白多糖表达和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BMP 7在黄韧带骨化和后纵韧带骨化等疾病的发生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 :BMP 7在骨骼系统中的作用特点将促进将来其在骨折愈合及软骨缺损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几丁质及其衍生物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张伟,侯春林

    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对创面的愈合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有 :促进上皮细胞的再生 ;选择性抑制或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有利于新生修复组织的结构重塑和构建 ;激活巨噬细胞的分泌功能等。可以有多种剂型。目前已有将其用于烧伤创面、褥疮、脓肿、指端损伤等的治疗 ,并已有几丁质人工皮和绷带问世。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电视下闭合穿针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廖继忠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成人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发病机理早期预测及防治进展

    郑召民,卢旭华,董天华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骨质疏松对椎体骨折的影响机制

    李明,王扬,单晓巍,侯铁胜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骨-髌腱-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18例

    盛春利,姜俊杰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骨肉瘤化疗的历史和现状

    范顺武,杨迪生,陶惠民,叶招明

    目的 :文献复习骨肉瘤化疗的历史和目前存在的基本问题。方法 :结合文献对骨肉瘤化疗的历史背景、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的给药途径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结果 :2 0余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化疗是目前提高骨肉瘤生存率的最主要手段 ,但在积极的治疗过程中仍有 40 %左右的病例治疗失败 ,其主要原因可能与骨肉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有关。结论 :提高骨肉瘤病人对化疗的敏感性和增加化疗剂量强度可能是目前进一步提高骨肉瘤治愈率的主要措施。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穿刺致骨巨细胞瘤种植转移1例报告

    康锦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滑车及肌腱显微修复治疗1区电锯伤

    卡索,关志明,刘成

    目的 :探索 1区滑车及肌腱电锯伤的修复方法。方法 :自 1988年以来 ,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指 1区滑车及肌腱电锯伤 3 4例。滑车缺损用肌腱条修补 ,肌腱用 5— 0针线型法缝合肌腱和 7— 0针线断端连续缝合 ,术后 1周被动伸指锻炼 ,3~ 4周后主动伸指锻炼。结果 :3 1例经过 4~ 11月随访 ,根据TAM标准 ,本组优良率 90 .3 3 %。结论 :1区电锯伤滑车需修补才能恢复长度和孔径。本方法对肌腱损伤小 ,较好地恢复了滑车形态 ,肌腱缝合牢固 ,能早期功能锻炼。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4椎弓根原发骨巨细胞瘤1例报告

    潘险峰,翁龙江,师继红,李主一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并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腓总神经损伤

    吴其常,王东生,何志晶

    目的 :分析合并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腓总神经损伤特点 ,探讨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该类型损伤 11例 ,保守治疗 10例 ,早期探查 1例。对 3个月无恢复的 8例行手术探查。结果 :保守治疗 3例有不同程度恢复 ,手术 8例仅 2例部分恢复。结论 :该类损伤神经恢复不满意 ,膝外翻型损伤预后较好 ,伤后 3个月无恢复者再作手术探查。术后神经仍不恢复者 ,可作肌腱移位或三关节融合补救。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髌腱动力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

    陈惠国,龙相兆,朱丽敏,钱建浩

    目的 :探讨陈旧性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的必要性、手术时机及自体髌腱动力重建的优越性。方法 :自体髌腱关节内动力重建前交叉韧带 10例 ,重建后交叉韧带 3例。结果 :经 8月~ 4年 6月的随访 ,总优良率达 84.6%。结论 :髌腱是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最佳材料 ,单纯关节内髌腱动力重建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功能恢复与病程长短有直接关系。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胫骨平台双髁后部骨折

    刘忠堂,池永龙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细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肘内翻

    杨富海,廉文凯,周珂,关志宏,李红良,彭胜耀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有限切开植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不连

    倪凤民,许文,方健,宋恒平,李庆国,王平均,王磊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病历摘要(二)

    宁廷民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长骨多段骨折初步报告

    冯承泉,王洪亮,毕复海,衣英豪,王相如,陈德强,王汝武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支具治疗(二)

    孙磊,战永安,叶连生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90)Y标记抗人成骨肉瘤单抗体内生物分布

    纪方,苗积生,沈茜,史丽梅

    目的 :研究抗人成骨肉瘤单抗 (OSMcAb)标记放射性核素90 Y在动物体内生物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DTDA环酸酐法将90 Y标记抗人成骨肉瘤单克隆抗体 (OSMcAb) ,动物体内观察12 5Ⅰ OSMcAb与90 Y OSMcAb生物分布情况及不同90 Y标记物体内分布情况 ,在裸鼠体内观察90 Y OSMcAb肿瘤内浓度现象。结果 :90 Y标记OSMcAb动物体内生物分布与12 5Ⅰ OSMcAb相似 ,不同络合物配体影响90 Y体内生物分布 ,经90 Y标记OSMcAb在肿瘤内浓聚。结论 :90 Y标记的OSMcAb体内有稳定的分布规律 ,不同标记物配体影响90 Y体内分布。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股骨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

    赵峰,刘敏,于凤珍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长骨骨巨细胞瘤相关复发原因分析

    周勇,范清宇,马保安,张明华,叶军,沈万安

    目的 :分析长骨骨巨细胞瘤相关复发因素 ,为其临床治疗及降低复发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 2 1例长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首次手术方式、肿瘤所在部位、病理骨折与否、Jaffe’s病理分级、Campan icci’s放射线分级等 ,总结相关的复发因素。结果 :本组 41例肿瘤中复发者 2 1例。 2 1例中Jaffe’s病理诊断与首次比较 ,17例无变化 ;按Campanicci’s放射诊断标准 ,首次 19例为Ⅱ、Ⅲ级。 12例位于胫骨近端 ;11例首次术前即伴局部病理性骨折 ,占 5 2 .4%。所有病例均被施予单纯瘤内刮除术 ,7例肿瘤残腔经烧灼等辅助处理。结论 :长骨骨巨细胞瘤复发相关因素复杂多样 ,肿瘤复发与Jaffe’s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 ;但Campanicci’s分级越高 ,则复发率越高 ;局部病理性骨折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原因 ;单纯瘤内刮除术可致较高比例的肿瘤复发 ,而相关的烧灼瘤壁等辅助治疗措施 ,不能替代彻底的肿瘤切除术。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膝关节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何伟东,柯楚群,龙光锋,司徒良,梁寒洁

    目的 :探讨用螺旋CT三维重建评价髋、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髋关节骨折脱位 7例 ,胫骨平台骨折 4例 ,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 :11例 15次检查均取得清晰立体图像 ,且可消除某一骨性结构 ,单独观察髋臼骨折、股骨头骨折或胫骨平台骨折情况 ,还可消除术后扫描图像的金属放射状伪影。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膝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断、手术方案的设计、术后复查及教学等有较高价值。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附314例报告)

    陈步俊,李桓毅,刘方刚,余强

    1992~ 1998年 ,治疗粉碎性胫腓骨骨折 3 14例。男 2 5 1例 ,女 5 3例 ;年龄 7~ 71岁 ,平均 3 6.4岁。开放性骨折 181例 ,闭合性骨折 13 3例。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 2 6例 ,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 2 88例 ,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固定 73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平均骨愈合时间 94d。患肢的功能同时获得良好恢复。本治疗方法的特点 :治疗方法简单 ,骨折邻近关节能早期活动 ,早期可带外固定支架下地行走 ,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对于伴有软组织缺损的病例 ,则为二期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减少了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Pilon骨折82例分析

    季滢瑶,胡广,林昌孝

    目的 :对 3种固定方式治疗 82例pilon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估 ,旨在提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自 1986年 2月~ 1998年 12月间共治疗 82例患者 ,按固定方法可分为 3组 :即采用有限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 2 3例 ;三叶形钢板内固定 2 4例 ;有限内固定结合“T”形超关节外固定架治疗 3 5例。结果 :经 6月~ 5年随访发现 3种固定方法在并发症及疗效上有明显差别 :以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组疗效最佳 (优良率 68.6% ) ,而并发症最少 ( 2 5 .7% )。结论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能较好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显著减少伤口并发症及骨不连、延迟愈合等 ,因此作者认为该手术方式可作为治疗pilon骨折的首选方法。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6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克雷氏骨折致掌指关节挛缩的手术治疗

    黄建华,彭树进

    目的 :探讨老年人掌指关节挛缩的手术效果。方法 :手术将手指掌指关节的挛缩侧副韧带切除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配合理疗。结果 :经过半年~ 1年的随访 ,结果 :优 7例 ,良 4例 ,中 1例 ,差 0例。结论 :手术切除掌指关节侧副韧带 ,术后早期运动疗法配合理疗能恢复掌指关节的伸屈功能 ,效果优良。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几丁糖预防股骨下段及髁部骨折术后关节粘连的初步观察

    陈福春,曹家树,侯春林,鲁胜武,孙传友,陆锡平,张子峰,温立升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大段异体半关节置换远期疗效分析

    刘宪民,刘爽,祖启明,龚旭生

    目的 :进一步了解大段异体半关节置换修复邻近关节的骨肿瘤切除的远期疗效。方法 :通过组织学及X线方法对其做一总结。结果 :大段异体半关节植入体内 10年其成骨替代仍不完全 ,骨吸收及骨形成仍在继续进行 ,新骨形成周围仍见到未被吸收的碎骨片和异物巨细胞聚积形成的肉芽肿。新骨形成不良区域被纤维结缔组织所填充。X线片提示关节间隙变窄 ,并有退行性变。异体半关节骨折、塌陷位于干骺端。结论 :大段异体半关节置换作为一种保肢手术方式有其优点 ,骨折及塌陷是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积极处理并发症异体半关节仍可保留于体内。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股骨颈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及肿瘤

    徐卫东,吴岳嵩,张春才,禹宝庆,李光业,刘植珊,侯铁胜

    目的 :讨论股骨颈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在股骨粗隆下复杂骨折及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2 6例创伤性骨折 ,5例股骨粗隆下肿瘤 ( 2例病理骨折 ) ,按Seinsheimers分类 :Ⅱ型 3例 ,Ⅲ型 5例 ,Ⅳ型 16例 ,Ⅴ型 4例。采用股骨颈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3 0例获得随访 10~ 113个月 ,平均 2 9个月。术后病人无需外固定 ,未出现感染、交锁钉断裂等并发症。可早期功能锻炼及不负重下地 ,优良率为 93 .4%。结论 :作者认为对粗隆下及合并其它部位的复杂股骨粉碎骨折、粗隆下肿瘤等 ,重建股骨颈型的闭合交锁髓内钉较为合适 ,创伤小、并发症少 ,缩短了住院日 ,并且骨折愈合快 ,功能恢复佳。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腓骨小头骨巨细胞瘤8例报告

    胡彤宇,齐惠玲,李建衡

    目的 :研究腓骨小头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1991~ 1997年我院共收治腓骨小头骨巨细胞瘤 8例 ,均采用腓骨段切肿瘤大块切除术。结果 :通过 1~ 5年的随访 ,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无 1例复发。结论 :整块切除治疗腓骨小头骨巨细胞瘤效果满意且并发症少。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带血管蒂骨瓣并双骨柱植骨治疗股骨颈部骨肿瘤

    黄云明,王新政,崔树青,熊伟

    目的 :探讨股骨颈部骨肿瘤的手术。方法 :报告 7例股骨颈部骨肿瘤或瘤样病变 ,均手术治疗。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并双骨柱植骨 6例 ;缝匠肌髂骨瓣并双骨柱植骨 1例。结果 :7例病人均获得随访 ,最短 6个月 ,最长 3 2个月 ,所有病人病变消失 ,植骨成活。髋关节功能正常 6例 ,屈髋受限 <15°1例。结论 :该术式治疗股骨颈部骨肿瘤 ,具有植骨 修复快 ,股骨颈强度不下降 ,利于关节早期活动的优点。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股骨颈骨折

    黄长明,童星杰,包锦昌

    目的 :探讨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近 10年来收治 462例股骨干骨折中 ,6例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结果 :随访 1~ 4.5年 ,平均 3 .2年。股骨干骨折均愈合 ,股骨颈骨折5例愈合 ,其中牵引 1例延迟愈合 ,更用加压螺纹钉加骨瓣植入术后愈合。无 1例股骨头坏死。结论 :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股骨颈骨折少见 ,骨折多无移位 ,早期易被漏诊。仔细检查髋、膝关节 ,摄髋关节内旋 15°位X线片以及CT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股骨干加压钢板、股骨颈加压螺纹钉加肌骨瓣植入治疗效果满意。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MRI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与转移性肿瘤所致椎体骨折的鉴别

    戴力扬

    目的 :评价MRI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转移性肿瘤所致椎体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76例老年人急性椎体骨折的MRI表现 ,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5 6例 ,转移性肿瘤 2 3例。共计T1、T2加权像 114个椎体 ,Gd增强T1加权像 3 6个椎体。结果 :转移性肿瘤组表现为椎体后缘球形突出、椎体T1加权像呈弥漫性低信号、Gd增强像不均匀强化、椎弓根增大及不均匀强化、椎旁软组织肿块 ,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或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MRI对于老年人良、恶性椎体骨折的鉴别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骨化性跖腱膜纤维瘤1例报告

    黄迅,钟泽莅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糖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PCNA、P53、nm-2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于秀淳,刘晓平,曲在屏,周银,丁吉元

    目的 :探讨P糖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其临床意义 ,以及与PCNA、P53 、nm -2 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S -P法 )测定P糖蛋白在 3 3例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男 2 4例 ,女 9例 ,年龄平均 2 0 .6岁。ⅡA5例 ,ⅡB2 3例 ,ⅢB5例。同期采用相同方法测定PCNA、P53 、nm -2 3的表达。结果 :19例获得平均 1年 7个月随访 ,复发 3例 ,肺转移 11例 (其中 6例死亡 )。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45 .5 % ,与性别、年龄、部位及外科分期无关 ,与预后有关 ;与PCNA、P53 、nm -2 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P糖蛋白的表达是骨肉瘤产生多药耐药的重要因素 ,并影响患者的预后 ,癌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无相关性。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对骨原发恶性肿瘤活检术危害的认识

    范顺武,杨迪生,叶招明,陶惠民

    目的 :分析骨原发恶性肿瘤活检术的风险 ,提出降低其风险发生率的可遵循原则。方法 :收集 1989年 1月~ 1998年 6月收治的 2 3 6例曾作活检术的骨原发恶性肿瘤病例 (包括外院活检 2 3例 ) ,回顾分析活检误诊、并发症以及由于活检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结果 :活检误诊 3 3例 ( 13 .89% ) ,取材不精确 ,活检组织不能很好反映肿瘤真正组织学特点的有 12例 ( 5 .8% ) ,并发症 2 4例 ( 10 .17% )。由于活检问题对 2 5例 ( 10 .5 9% )患者的治疗造成了影响 ,其中 7例(包括外院活检 5例 )实行了不必要的截肢术、6例延误了决定性手术的时机、4例进行了切除边缘不够需第 2次扩大切除的手术、而另外 8例则选择了不恰当的辅助治疗。结论 :骨原发恶性肿瘤活检术存在很大的风险 ,其发生主要与肿瘤本身和外科医师缺乏经验有关 ,临床活检需持慎重态度。如果某一医院或医生不能对肿瘤作出正确的诊断或缺乏进一步处理的能力 ,最好不要轻率地作活检术 ,而应及时将患者送往肿瘤中心。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冷冻外科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

    陶惠民,杨迪生,何荣新,叶招明,范顺武,黄宗坚

    目的 :总结和评估液氮冷冻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价值。方法 :对 5 4例肢体恶性骨肿瘤采用瘤骨液氮浸泡法 ,杀灭恶性肿瘤细胞 ,保留骨的原来结构 ,采用内固定术 ,恢复患者肢体的完整结构和功能。结果 :经过平均 5年随访 ,本组病例按Enneking’s肢体功能评价优良率 68.5 % ;局部肿瘤复发率在 11.1% ,并发症为 18.5 % ,关节退变为 2 2 .2 %。肿瘤坏死率评价发现冷冻后肿瘤细胞完全坏死。结论 :液氮瘤骨灭活法是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的有效方法。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超长腓骨嵌入植骨治疗小儿长骨腔性骨缺损

    刘兴炎,葛宝丰,甄平,李旭升,刘占宏,高秋明,王宏东

    目的 :探索小儿长骨骨病、肿瘤切除后腔性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的超长腓骨嵌入移植术式 ,修复骨肿瘤 ,肿瘤样变切除后的骨缺损。结果 :经术后 1~ 8年的随访 ,嵌入大段腓骨与病灶清除后腔性骨床相融一体 ,未见肿瘤复发 ;修复骨质的外形与功能均令人满意。结论 :对诸如广泛性纤维异样增殖症、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化性纤维瘤 ,进行病变彻底刮除或切除后 ,采用吻合血管大段腓骨嵌入植骨的术式 ,能使有限的植骨量最大限度达到充填修复效果 ;该术式保留了受区长骨细薄骨皮质连续性与完整 ,有利于骨干的塑形。同时对小儿未成熟的骨干、骨骺之损害减低至最小限度。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神经牵拉延长器修复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谢文龙,臧鸿声

    目的 :探讨神经牵拉延长器修复神经缺损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健康家兔 3 0只 ,分 3组 ,右侧坐骨神经造成 1.0cm缺损 ,A组 :自制神经牵拉延长器延长 ,二期端 -端缝合 ;B组 :神经原位移植 ;C组 :直接拉拢缝合。术后不同时期分别进行电生理、组织学、神经纤维计数等检查。结果 :①神经牵拉延长器直接牵拉延长修复神经缺损是可行的 ;②神经牵拉延长器修复神经缺损和自体神经原位移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神经牵拉延长器是修复神经缺损的一种新方法。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选择性靶动脉栓塞治疗脊柱肿瘤的进展

    程福平,杨述华,杜靖远

    目的 :脊椎肿瘤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案 ,术中大出血 ,往往不能全部切除肿瘤 ,且术后死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前选择性靶动脉栓塞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新方法。方法 :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选择性血管造影 ,逐支超选择性栓塞肿瘤靶动脉。结果 :成功的术前栓塞病例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 ,为 40 0~ 3 0 0 0ml。结论 :脊柱肿瘤术前选择性靶动脉栓塞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本文对栓塞的手术时机选择、栓塞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分别进行讨论。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

    唐建东,肖荣驰,蒋亦军,胡军祖,韦建,李林

    目的 :总结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疗效。方法 :在开展Dick、Steffee、RF手术的基础上 ,采用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随访 12~ 2 6个月。结果 :腰椎骨折 15例 ,10例完全恢复椎体高度 ,5例椎体高度不同程度恢复 ,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率为 87.8%。腰椎滑脱组 8例 ,平均复位率 92 % ,临床疗效评价优 3例 ,良 4例 ,优良率 87.5 %。结论 :SF内固定器兼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 ,具有纵向撑开及滑脱椎体提拉复位作用 ,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 ,复位好。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隐匿性腕舟状骨骨折

    黄长明,童星杰

    目的 :探讨隐匿性腕舟状骨骨折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方法 :回顾近 10年治疗腕舟状骨骨折 3 4例中 ,有 8例隐匿性骨折。其中男 7例 ,女 1例 ,年龄 19~ 3 1岁 ,平均 2 3岁。着重观察X线片、舟状骨移动试验在诊断中作用。结果 :隐匿性腕舟状骨骨折主要表现为鼻烟盒局限性压痛 ,舟状骨移动试验阳性 ,初次X线检查阴性。制动 2~ 3周后 ,X线和舟状骨移动试验诊断价值有所提高。 4~ 6周 ,X线确诊率为 10 0 %。结论 :一旦怀疑隐匿性腕舟状骨骨折 ,即使X线检查阴性 ,也必须行腕部石膏固定 6周 ,并定期复查。CT、MRI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骨软骨瘤骨折畸形愈合1例

    司春祥,于秀淳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30°角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误和并发症分析

    郭金刚,田敏,廖可国,王月光

    目的 :分析 13 0°角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出现的各种失误和并发症 ,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1994年 6月以来共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3 8例 ,平均年龄 5 8.6岁。结果 :术中操作失误致股骨外侧皮质崩裂 1例 ;钢板刃口穿破股骨头进入髋臼 2例 ;术后切口感染 2例 ,其中骨不愈合 1例 ;髋内翻 3例 ,其中钢板断裂 2例 ;下肢外旋畸形 1例 ;共 9例 12个并发症 ,发生率 2 3 .7%。结论 :13 0°角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 ,但不应忽视可能发生的各种失误和并发症。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严重开放粉碎性胫腓骨骨折(附23例报告)

    张哉炯,施国强,温荣彬,王光华

    本文报告一组 2 3例严重开放粉碎性胫腓骨骨折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结果。发生软组织感染 2例 ,感染率 8.70 % ,骨折愈合优良率达 95 %以上。本治疗方法解决了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固定困难问题 ,从骨折的创面处理、固定、功能锻炼、护理及骨愈合等方面均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外固定架的刚度可调性 ,为骨愈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部内生软骨瘤16例分析

    陈清汉,张树桧,苑壮,马希峰,郑召民,张明生

    目的 :比较掌、指骨内生软骨瘤刮除植骨与单纯刮除术 2种治疗方法的结果。方法 :1986年 7月~ 1997年 6月手术治疗掌、指骨内生软骨瘤 16例 ,其中单发性内生软骨瘤 10例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 6例 ,合并病理性骨折 4例。单纯行肿瘤刮除术 6例 ,肿瘤刮除松质骨条填塞植骨 10例。结果 :术后随访 15例 ,随访时间 2年~ 12年 6个月 ,平均 6年 8个月 ,肿瘤无一例复发及癌变。结论 :掌、指骨内生软骨瘤刮除术后可不必植骨 ,彻底刮除病变组织是防止内生软骨瘤复发的关键。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带第二掌背动脉及神经的食指背侧皮瓣修复虎口挛缩

    高峻青,左中男,陈志维,何斌,李锦塘

    目的 :探讨用带第 2掌背动脉及神经的示指背侧皮瓣修复虎口重度挛缩。方法 :切取带第 2掌背动脉及神经的示指背侧皮瓣 ,皮瓣以第 2、3掌骨基底部连线的中点与示指近指间关节桡侧中点的斜形连线为皮瓣轴线 ,以第 2、3掌骨基底部连线中点为旋转点 ,临床应用 8例。结果 :8例皮瓣完全成活 ,皮瓣薄、外形美观、感觉良好 ,拇指外展、对掌功能正常 ,第 2掌指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此方法效果可靠、满意 ,损伤小 ,手术操作简便易行 ,切取范围大。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带锁钉治疗胫骨骨折(附36例报告)

    张根福,鲍丰,赵钢生

    目的 :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7年 7月~ 1998年 10月 ,对 3 6例胫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其中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18~ 62岁。闭合性骨折 19例 ,开放性骨折 17例。手术采用扩髓 14例 ,动力型固定 4例 ,静力型变为动力型固定 15例。结果 :3 6例随访 ,平均 18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11周 ,最终结果评分根据Tohner-Wruh评分标准 ,优 3 2例 ,良 4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具有创伤小 ,固定坚强 ,应力遮档小 ,骨折愈合率高和感染率低等优点。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并重度贴骨瘢痕

    张开欣,段友建,孙天全,申文瑞,王军良,荆兆峰

    目的 :采用髂骨皮瓣移植一期治疗胫骨骨不连伴贴骨瘢痕。方法 :应用吻合旋髂深动静脉髂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并贴骨瘢痕 17例。结果 :全部髂骨皮瓣成活 ,骨折按期愈合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带旋髂深动静脉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并贴骨瘢痕 ,在植骨的同时也增加了局部的血液循环 ,加速骨折愈合。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脊髓室管膜瘤1例报告

    闫业伟,闫业龙,马琪,闫大德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6883例肘部损伤和疾患的临床分析

    毛宾尧,应忠追,胡裕桐

    目的 :观察 6883例肘部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方法 :对 3个单位 15年中的 6883例肘部损伤和疾患按分类、年龄和性别、分布、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显示如表 1~ 4。结论 :本组大宗资料分析 ,将有助于提高我国肘部损伤和疾患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发展我国肘关节外科学。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体外诱导骨肉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姜文学,董天华,吴士良,马文雄

    目的 :研究诱导骨肉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OSS CTL) ,及其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通过生化方法提取纯化骨肉瘤相关抗原 (OSAA) ,并与低剂量IL 2 、CD3 、McAb协同刺激骨肉瘤致敏的淋巴细胞诱导产生OSS CTL。结果 :OSS CTL表型特征为以CD3 +CD8+CTL为主的异质细胞群 ;对OSAA相关的骨肉瘤细胞显示高亲和杀伤活性。体内实验表明OSS CTL明显抑制裸鼠皮下骨肉瘤的生长和显著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时间。结论 :OSS CTL可望成为骨肉瘤免疫治疗的新的免疫效应细胞。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骨巨细胞瘤微血管生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和β3的表达与预后关系

    李孟军,于锡欣

    目的 :研究骨巨细胞瘤微血管生成能力及意义 ,并探讨各种细胞的不同来源和功能。方法 :用LSAB法检测骨巨细胞瘤病理标本微血管密度 (MVD)和特征及TGFβ1和TGFβ3 表达。结果 :病理分级之间MVD :Ⅲ级 >Ⅱ级 (P <0 .0 5 ) ,Ⅲ级 >Ⅰ级 (P <0 .0 1) ,瘤组织分化越差 ,微血管异质性越强。TGFβ1表达与MVD增加显著相关 (P <0 .0 1) ,与术后复发等不良预后相关 (P <0 .0 5 )。TGFβ3 表达与病理分级相关 ,而与微血管密度无关 (P <0 .0 5 ) ,与外科分期有关 (P <0 .0 5 ) ,与术后复发等不良预后有关 (P <0 .0 5 )。TGFβ1与TGFβ3 阳性表达相关 (P <0 .0 5 ) ,其表达率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MVD、TGFβ1和TGFβ3 阳性表达可作为骨巨细胞瘤不良预后的指标。FC可能是真正瘤细胞 ,MGC和MC可能是瘤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趋化而来的破骨细胞和前体破骨细胞。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刘晓平,于秀淳,周银,马胜忠,宋若先

    目的 :探讨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 :自 1991年 6月 ,对 64例恶性骨肿瘤行保肢手术 ,男 41例 ,女 2 3例 ,年龄平均 2 9.9岁 ,Ⅰ A2例 ,ⅠB5例 ,ⅡA12例 ,ⅡB40例 ,ⅢB5例。 5 8例获得平均 2 1.9个月的随访。结果 :5例发生肺转移 ,5例死亡 ,6例复发。保肢手术成功率为 79.3 % ,肢体功能优良率为 76.7%。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为最佳选择 ,术前严禁手术部位的外照射 ,禁止瘤腔内手术。对于复发的恶性骨肿瘤根据不同的情况 ,采取不同的术式。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髓内高分化骨肉瘤

    梅炯

    目的 :评价髓内高分化骨肉瘤的临床特点及组织学特征。方法 :通过对与该肿瘤有关的文献回顾 ,归纳总结髓内高分化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点 ,以及诊断、治疗要点和患者预后。结果 :其发病年龄较典型骨肉瘤稍大 ,3 0~ 40岁多见 ;病损多位于长骨干骺端 ,特别是股骨和胫骨 ;组织学没有特征性。由于认识不足 ,5 0 %的患者于初诊时误诊为纤维结构不良或动脉瘤样骨囊肿等良性病损。骨皮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是重要的鉴别诊断线索。广泛切除可获很好的疗效。结论 :对该病的诊断 ,强调组织病理学与影像学的互参 ;不恰当的手术将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肿瘤微血管研究方法进展

    于锡欣,李孟军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联合重建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岳晓波,隋金奎,郭道瑞,屈铁男

    2000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