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世民,李海丰,俞光荣2005年18期 1365-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8期 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辉,吕厚山,赵刚,韩丹,吴学东,叶欣,李传福,别春娟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研究肥胖(根据体重指数)是否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危险因素。[方法]由同一组医生使用同一种假体对320例520个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治疗。[结果]术前肥胖组功能评分较超重组、非肥胖组为低(分别P<0.05),但关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平均28.3个月的随访,无论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各组术后均明显提高,各组提高的幅度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分别P>0.05)。肥胖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增高。[结论]肥胖病人膝关节置换手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但围手术期并发症增多,包括伤口愈合、感染、内侧副韧带损伤,注意伤口缝合技术和保护内侧副韧带可减少此类并发症。
2005年18期 1369-1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黄长明,胡喜春,王剑敏,沈瑞群,王建雄
[目的]报告A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invasivestabilizationsystem,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短期疗效,结合文献,着重探讨与手术相关问题。[方法]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36~53岁。左侧2例,右侧2例。汽车相撞车祸伤3例,重物压伤1例。骨折AO分型:A11例,A31例,C11例,C21例。开放性骨折1例。均应用股骨远端LISS内固定治疗。[结果]4例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等评分标准评定。优3例,良1例。[结论]LISS对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微创内固定治疗方法,术中不需植骨,术后并发症少。
2005年18期 1373-1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贾金鹏,周勇刚,王岩,李静东,林峰,刘玉杰,董纪元,蔡胥
[目的]探讨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6月2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现骨折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88髋关节术中发生股骨骨折29例,发生率4.93%。采用Mallory分型,其中Ⅰ型骨折22例,Ⅱ型骨折6例,Ⅲ型骨折1例。术中固定的28例骨折,除1例外其余27例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结论]股骨近端解剖结构的异常、假体型号选择不当、过分追求假体与股骨皮质紧密区的过分紧密配合、骨质疏松等是造成首次全髋置换股骨骨折的主要原因。对于稳定的Ⅰ型骨折和Ⅱ型骨折行钢丝环扎术即可达到稳定假体和骨折的目的,对于合并骨质疏松、不稳定的骨折可行异体骨板支撑植骨术。
2005年18期 1376-1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强,赵海,鲍玉松,刘鹏,廉士海2005年18期 1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海波,贾思明,王义生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合并大粗隆游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1998年9月~2004年2月应用DCS内固定技术共治疗30例合并大粗隆游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6.5个月)。复位及内固定满意率为96.7%(29/30),愈合率为100%。并发轻度髋内翻为3.3%(1/30),无下肢外旋畸形。参照韩一生疗效评定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结论]DCS治疗合并大粗隆游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能最大限度减少骨折后的并发症。
2005年18期 1379-1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超,唐玉湖,谭伦,王绍珍,黄迅
[目的]评价Gamma钉和Ender钉这两种髓内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Gamma钉和Ender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69例病人随访半年以上,Gamma钉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5.7%,Ender钉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60.4%。[结论]Gamma钉手术切口较长,出血较多,但是Camma钉组显示了良好的髋、膝关节功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但是对超高龄并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不宜使用Camma钉,而Ender钉是比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2005年18期 1381-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8期 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元虎,李阳,朱英俊,冯震,陈继良,郑光彬
[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经椎弓根植入人工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适应证的选择。[方法]采用爆裂性骨折的Denis分类,对26例无瘫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后经椎弓根植入人工骨(NovaBone又名固骼生)进行治疗。26例患者均为单一节段椎体骨折,椎体的破坏程度采用McCormack的LSC评分。[结果]26例病人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改善),椎体高度和形态得到明显恢复(Cobb角平均改善11.5°)。经术后平均20.5个月随访,疼痛均消失,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无Cobb角加大,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经椎弓根植骨术能及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此方法适用于椎体压缩程度大、或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
2005年18期 1384-1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上官峰,白志强,黄遂柱,牛小育,王德智,黄兴国
[目的]评价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均采用国产带瞄准器交锁髓内钉,股骨干33例,股骨髁上7例,胫骨45例。闭合骨折按AO分型:A型18例,B型38例,C型19例。开放骨折10例(GustiloI型7例,GustiloII型3例)。以小切口开放复位,顺行扩髓并静力锁钉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8~2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月(3~12个月)。术后无急性感染和深部感染发生,无断钉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邻近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小切口开放复位、扩髓、静力锁钉治疗下肢新鲜长骨干骨折,骨折愈合快,早期活动和功能恢复满意。无断钉、骨折再移位、感染率明显升高等优点,是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较好的方法。
2005年18期 1387-1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文,魏晓松,李红芹
[目的]探讨Us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应用技术。[方法]对2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Uss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28例患者术中均获得良好复位,平均随访18.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al分级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疗效满意。[结论]Uss脊柱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复位理想、固定牢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2005年18期 1390-1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学文,田纪伟,袁文,李家顺
[目的]对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进行回顾总结。[方法]33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经Anderson-D'Alonzo分类Ⅱ型31例,Ⅲ型2例,无Ⅰ型病例。所有患者行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9例同时行Gallie法内固定。[结果]术后进行颈椎正侧位片随访6~52个月(平均7.9个月),32例获牢固骨性愈合,融合率97%。[结论]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
2005年18期 1393-1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健平,冯宗权
[目的]探讨微创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或空心螺钉加张力带钢丝固定。[结果]全部病例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综合评价:优15例;良1例。[结论]本方法符合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手术创伤少,可早期下地活动,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2005年18期 1396-1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少云,曹建斌,陈利新,莫卫海,方汉民,陈扬标,林苗正,黄辉春,卜晗
[目的]探讨Link胫骨上段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估。[方法]本院1996年1月~2004年7月住院患者128例,按胥少汀分类,II型92例,III型36例。均经手术治疗行单侧骨膜剥离,对平台骨折并塌陷者,在保持关节面平整基础上行坚强内固定并植骨,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获6个月~18个月的随访,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最短为8周,最长为14周,平均为12周,膝关节功能评价,优108,占84.38%,良16例,占12.50%,可4例,占3.12%,优良率为96.88%。[结论]Link钢板加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加快骨折愈合,防止胫骨平台塌陷,便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直和创伤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2005年18期 1398-1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陈聚伍,谭洪宇,鲍恒,黄宗强
[目的]介绍拇长屈肌腱断裂的治疗方法。[方法]共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15例,拇长屈肌腱断裂残端小于0.5cm,则给予切除,末节指骨钻孔钢丝缝合固定;肌腱断裂部位距掌指关节1cm以内,应用肌腱劈开延长,吻合口避开拇长屈肌腱鞘狭窄区;其余行直接吻接。[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无术肌腱粘连和断离的发生。[结论]本方法修复肌腱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选用。
2005年18期 1400-1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克敏,刘四海,崔寿昌
[目的]探讨趾胫侧籽骨骨折概念、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2临床病例。[结果]石膏外固定法疗效满意。[结论]运动中可发生籽骨骨折,但诊断应谨慎,治疗以保守为主。
2005年18期 1402-1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毛广平,赵建宁,王与荣,陈跃先,黎介寿,邱大学
[目的]研制一种三维定位装置,用于置钉导向,为普及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临床颈椎上的应用提供安全保障。[方法]不锈钢材料,精密制造颈椎椎弓根定位器,输入从标本CT影像上搜集的数据后定位、置钉,结果由CT影像验证,并与Abumi法手法置钉对照。[结果]三维定位器法置钉90枚,椎弓根内置钉率90%,椎弓根穿破率10%;Abumi法置钉90枚,椎弓根内置钉率55.6%,椎弓根穿破率44.4%。[结论]颈椎椎弓根三维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操作简单,精确度高,成本低廉,能够进行个体化置钉,较手法置钉准确、安全,有利于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普及,其器械原理、结构和方法是可行的。
2005年18期 1404-1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峰,张佐伦,崔新刚,秦德安
[目的]研究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CSEP)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iticmyelopathy,CSM)中脊髓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采用Dantec公司Keypoint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46例患者行术前正中神经及胫后神经的CSEP检查,记录P1潜伏期,P1-N1峰间波幅值,根据JOA评分将病人分为轻重A、B两组,分析两组CSEE值的变化及相关性,判定CSEP变化与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38例(82.6%)患者CSEP异常;A组21例,B组25例,两组病人在潜伏期和波幅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SM患者的CSEP大多数出现异常,但与JOA评分无较好的相关性,提示尚不能仅根据CSEP值来评价CSM患者脊髓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
2005年18期 1408-1409+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玉波,伍亚民,杨恒文,侯天勇
[目的]证实神经生长因子(NGF)具有促进大鼠再生坐骨神经中的血管生成作用。[方法]用单通道的砷胶管桥接75只Wistar大鼠1cm的坐骨神经缺损,在桥接管内给药,并将它们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医用几丁糖组、NGF+医用几丁糖组,每组25只,在5个不同时相点(0,2,7,14,30d),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再生坐骨神经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的表达。[结果]随着时间的增加(30d以内),CD34的表达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其中在0,2d时,坐骨神经中没有CD34表达:7、14、30d时,NGF+医用几丁糖组的CD34阳性染色显著多于医用几丁糖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医用几丁糖组和生理盐水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GF能促进再生周围神经的血管生成;NGF能促进毛细血管的生成。
2005年18期 1410-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陈钢,陈安民,梁群,郭风劲,徐卫国,游洪波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二甲胺四环素(minocycline)对Caspase-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二甲胺四环素的治疗组(A组)和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于损伤后不同时点取材,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HE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A组明显轻于B组。A、B两组均发现凋亡细胞及Caspase-3表达,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及Caspase-3表达均B组>A组(P<0.01)。[结论]二甲胺四环素能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Caspase-3表达及细胞凋亡。
2005年18期 1413-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鹏飞,蒋电明2005年18期 1416-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五洲,邢更彦2005年18期 1419-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李海清,王大伟,赵金忠2005年18期 1423-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会领,郑稼,付常国
[目的]探讨III型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防治。[方法]1996年1月~2004年1月通过手术治疗Ⅲ型Pilon骨折26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结果]26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按Mazur评分标准,优9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复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2005年18期 1425-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静东,赵德伟,崔旭,王惠先
[目的]为治疗股骨中下段骨不连提供一种新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旋股外侧血管升支的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治股骨中下段骨不连。[结果]临床应用18例,经过平均1年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较好,愈合时间为4~5.5个月,膝关节功能未受影响。[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治疗股骨中下段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2005年18期 1426-1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康杰,金舜瑢,崔相允,李林
[目的]保留患肢的完整性及功能,以免截肢。[方法]对胫骨干骨缺损24cm之长的小腿骨缺损肉芽创面巢内,取自体髂骨松质骨植骨,植骨表面外露(胫骨近、远端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外露植骨面持续点滴生理盐水,保持湿度,待植骨表面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后,以中厚层游离皮片植皮,消灭肉芽创面,完成胫骨重建(移植骨平均直径2.8cm,长20cm)。[结果]对重建胫骨随访18个月时,重建胫骨骨密度及直径与自身胫骨—致,接骨线消失,骨表面光滑,而拔除固定器,不扶腋杖行走,步态基本正常。拔除固定器后第8个月,重建胫骨干中段短斜骨折,经保守治疗6个月治愈,参加厨师工作。结论:自体松质骨植入肉芽创面法,是对感染肢体骨缺损、尤其对合并软组织广泛缺损肢体,重建长管骨干的可取方法之一。
2005年18期 1428-1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竞敏,赵力,唐建军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与辅助小切口联合松解治疗膝关节僵直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3月~2003年10月,采用关节镜直视下松解膝关节粘连僵直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22~47岁,平均33.7岁;左膝10例,右膝15例;病程3个月~4年,平均12.1月;术前屈曲角度最大70°,最小0°,平均36.2°;伸直角度最大0°,最小-30°,平均-20.6°。髌腱旁内侧或外侧入路,在关节内彻底松解后功能仍不能达到满意者,另取髌旁外侧小切口,分别采取肌外膜切断、股中间肌部分切断、髂胫束切断、股中间肌切除等方法,增加屈曲角度。术后CPM功能锻炼,辅以玻璃酸钠注射。[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2.5个月(6~35个月),屈曲角度平均为107°(95~135°),较术前平均改善70°。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从术前的平均46分(33~61分)恢复至随访时的90分(80~100分)。无1例出现伤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结论]关节镜下与小切口切开联合松解,可以将关节内、外粘连的问题较彻底解决,同时保留了关节囊的完整,利于功能恢复,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2005年18期 1430-1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培锋,宋展昭,邵顺建,徐朋,胡健
[目的]寻求一种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肩锁钩板并喙肩韧带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结果]均解剖复位,肩关节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肩锁钩板是现代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比较理想的方法。
2005年18期 1431-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俞伟忠,李云峰,刘延辉,陆宸照,王蕾
[目的]探讨长管状骨骨折交锁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治疗。[方法]重新扩髓更换交锁钉。[结果]全部病例骨性愈合。[结论]本方法简单,创伤小,符合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原理,是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较好方法。
2005年18期 1432-1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英华,王晓辉,黄寿国,鞠亮,王加利
[目的]回顾四肢血管损伤晚期并发症—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栓塞的治疗疗效。[方法]采用动脉瘤、动静脉瘘切除后血管直接吻合;动脉瘤、动静脉瘘切除后血管缺损,动脉栓塞两断端自体静脉移植吻合;髂外动脉栓塞股动脉健侧与患侧耻骨联合上大隐静脉搭桥术。[结果]64例病人术后随访了50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结论]四肢血管损伤晚期并发症应用显微外科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
2005年18期 1434-1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志刚,朱卉敏,王广超,周卫东
[目的]探讨矩形钉及带锁髓内钉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选择矩形钉及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各30例,从操作方法,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及治疗结果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防6个月~2年,平均10.5个月。早期并发症有:矩形钉置入时骨折2例,伤口延迟愈合5例次,伤口皮缘缺血坏死7例次,创面2次手术10例次。晚期并发症有:骨髓炎4例,骨折延迟愈合4例(矩形钉组3例,带锁髓内钉组1例),畸形愈合3例(均为矩形钉组),骨折不愈合4例(矩形钉组3例,带锁髓内钉组1例),内固定物并发症:矩形钉退出3例,折断1例,锁钉退出1例。[结论]矩形钉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是适用的,但从预防术后并发症角度考虑,使用带锁髓内钉进行胫腓骨骨折治疗是值得推广的。
2005年18期 1435-1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黎晓华,李峻,王平,刘迎曦,朱诚,周礼荣
[目的]用保留腓肠神经、吻合小隐静脉的逆行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改善皮瓣术后足外侧皮肤感觉麻木及静脉回流障碍的缺陷。[方法]切取皮瓣时,近端不切断腓肠神经,沿神经外膜游离出腓肠神经,保护其伴行血管不受损。同时向皮瓣近端切取小隐静脉适当长度,皮瓣翻转后,与小隐静脉或大隐静脉端侧或端端吻合。[结果]4例皮瓣成活。术后2例皮肤主客观感觉正常。1例皮肤的刺痛小范围轻微减退,1例外踝皮肤感觉消失,经6~16个月随访,皮肤主客观刺痛觉接近正常。[结论]保留腓肠神经、吻合小隐静脉的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可以改善皮瓣的静脉回流障碍及神经相应支配区的皮肤感觉障碍。
2005年18期 1437-1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闫国良,丘奕军,冯毅,汪伟基,李海峰,许宏轩2005年18期 1439-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元洪,郑卫星,吴文林,黄利斌2005年18期 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8期 1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5年18期 1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