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会议及学习班

临床论著

  • 颈椎僵硬型后凸畸形的临床评估和手术入路选择

    方加虎;贾连顺;周许辉;宋李军;李翔;蔡卫华;

    [目的]分析颈椎僵硬后凸畸形的临床评估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僵硬型后凸畸形39例(特发性后凸畸形13例,椎板切除致后凸畸形8例,陈旧性骨折致后凸畸形11例,伴有颈椎退变的后凸畸形7例),术前JOA评分9.71±2.25,后凸Cobb角9°~72°(平均22.4°)。对患者行全面的临床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决定手术的方法,包括单纯的前路手术,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及二期的前后路联合手术等。[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27个月),术中、术后无脊髓损伤加重,颈部疼痛症状消失,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有所恢复,植骨部位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JOA评分14±2.73分(和术前相比t=-9.68,P<0.01),后凸Cobb角-23°~12°(平均-2.1°,和术前相比t=7.79,P<0.01)。[结论]全面的临床评估是决定手术入路和方案的前提,颈椎后凸畸形对脊髓的压迫主要来于前方,手术入路多采用单纯前路和后前路联合,对于严重僵硬型的后凸畸形患者,分期前后路手术及手术间期持续牵引是较佳的选择。

    2010年13期 v.18;No.255 1057-1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骨水泥填充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长骨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

    张余;徐亮;张涛;陈晓东;柏瑞;尹庆水;黄华扬;吴峰;张德春;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后骨水泥填充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长骨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8年2月,对本院收治15例骨转移癌伴长骨病理性骨折患者,其中肱骨3例,尺骨2例,桡骨1例,股骨5例,胫骨4例,采用骨水泥填充+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随访,随访时间24~46个月,平均35.6个月。术后14例(93.3%)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疼痛评分改善率[(手术前评分-手术后评分)/手术前评分]为75%;术后2周Enneking肢体功能评分为优者13例(86.7%),改善率[(手术后评分-手术前评分)/手术后评分]为72%。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术后6个月生存率为60%,术后2年生存率为26.7%。[结论]对于长骨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患者,尤其是近关节部位,骨水泥填充+锁定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可明显减轻患处疼痛、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方便患者接受护理和进一步综合治疗。手术中骨水泥灌注确实、选择合适锁定钢板,是提高临床效果的有效办法。

    2010年13期 v.18;No.255 1061-1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椎结核

    任中武;宋海涛;刘长利;韩敦鑫;柳连成;高卫良;吴玉泉;李民;田万成;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系统矫形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加钛网植骨支撑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一期后路椎弓根系统矫形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加钛网支撑治疗腰椎结核43例,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2000年的脊髓损伤分级方法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或者CT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及随访期内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变化情况。[结果]41例病人获得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3个月)。所有病人都获得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4.7个月;神经功能皆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1.3°,丢失1.4°;椎体高度平均恢复10.2mm,平均丢失2.4mm;随访期内结核无复发。[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加钛网植骨支撑是治疗腰椎结核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2010年13期 v.18;No.255 1065-1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手术治疗

    张连海;王克来;张秀英;曲宏懿;于嘉智;

    [目的]总结12~18个月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患儿手术治疗的临床和影像学方面的结果,研究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04~2006年年龄为12~18个月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采用手术治疗的59例72髋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1例,左侧27例,右侧19例,双侧13例。手术方式:切开复位加Salter骨盆截骨53髋;切开复位加Pemberton骨盆截骨19髋。[结果]平均随访50个月,术后按改良的McKay标准进行临床评估;按Severin标准进行放射学评估;按Salter标准诊断有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everinX射线评分优良率为94.4%,McKay临床评估优良率为93%。按Salter标准有2髋(2.8%)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结论]不必过分强调小年龄DDH患儿的保守治疗,放宽手术指征,早期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2010年13期 v.18;No.255 1068-1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26例6年疗效分析

    毛宾尧;应忠追;王毳;李新春;司全明;

    [目的]对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疗效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方法]自1998年9月~2007年12月,应用SBCharit啨Ⅲ型假体对29例患者施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对其中获得平均6.9年(3~9年)随访的26例30个节段假体进行疗效评价分析。26例患者中,男25例,女1例;平均年龄44.2岁(38~59岁);腰椎间盘退变性病变3例,腰椎间盘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2例。VAS疼痛评分术前平均9.1分,Oswes-ty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6.4分。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经腹壁前路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22例行单节段置换,其中L4、58例、L4、5,L5S116例;二节段4例,均为L4、5和L5S1。本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疼痛VAS评分:术后1、3、6和12个月分别为3.7、3.2、3.0和2.5分,2年时2.3分,末次随访时2.0分;Oswesty功能评分:术后1个月27.7分,术后3年9.7分,末次随访时7.4分,活动度:末次随访时1例活动度减小(<4°),其余患者均有活动度,平均5.6°。所有患者术后无假体移位、松动和下沉;1例患者术后尚满意,总满意率96%。[结论]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的有效方法。

    2010年13期 v.18;No.255 1071-1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和Gamma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孙劲;王度;付纳新;李玉海;李坚;刘成;

    [目的]比较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与Gamma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8年8月本院69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34例患者采用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内固定,35例患者采用Gamma钉内固定,分别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X线暴露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与Gamma钉固定组比较,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固定组术中X线暴露次数和术后并发症较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技术具有X线暴露少和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一种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2010年13期 v.18;No.255 1074-1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切开复位人工骨移植异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戴兵;骆洪涛;张浩;孟祥德;司庆华;崔世光;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人工骨填充加钛板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及优、缺点。[方法]2005年1月~2007年5月,对Sanders分型Ⅱ型以上的跟骨关节内骨折17例19足,男15例18足,女2例2足;年龄19~67岁,平均37.5岁,左侧9例,右侧6例,双侧2例,于伤后5~7d行跟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撬顶复位人工骨填充加异形钛板内固定手术。[结果]17例19足中,15足切口一期愈合;3足切口边缘血运不良,有渗液,对症治疗后愈合;1足切口渗液经换药治疗愈合。随访时间10~38个月,平均随访19.7个月。无1例感染,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5个月。术后3个月植入人工骨全部吸收。分别在术前、术后跟骨侧位及轴位X线片和CT片上测得Bhler角,跟骨的宽度及轴长,各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切开复位人工骨移植加异性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需要注意手术技巧及术后治疗上的几个要点。

    2010年13期 v.18;No.255 1078-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浦津;刘卫华;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8例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Gamma钉、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结果]随访112例,平均时间16个月。其中DHS组45例:优29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88.9%;Gamma钉组31例:优28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6.8%;PFNA组36例:优29例,良6例,差1例。有序Iogistic回归,SPSS软件计算模型全局性的检验结果,P值=0.02,表示模型有统计学意义。Goodness-of-Fit两个拟合优度检验结果,P值均>0.05,表示模型拟和较好。相对于DHS组,Gamma钉组疗效的优良率优势是DHS组的exp(1.64)=5.1552倍,PFNA组疗效的优良率优势是DHS组的exp(0.864)=2.3726倍。结果表明,Gam-ma钉组,PFNA组与DHS组比较有差异。[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使用PFNA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术中出血少等优点,更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使用。

    2010年13期 v.18;No.255 1081-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经典文献史料

  • 迟发性尺神经炎最初的描述

    Panas Photinos;李晓光;

    本人经治1例肱骨髁骨折治愈12年后发生的尺神经麻痹患者,由此作如下讨论。众所周知,肱骨骨折有时会合并神经损伤,但如果说肱骨髁部骨折,在治愈后数年仍作为尺神经进行性麻痹的原因,许多人便会疑惑,但此种情况确实存在。有时患者自己对骨折的记忆已经模糊,说不定会忘记告诉医生。也有时由于间隔时间太久,医生也常常会把骨折与神经麻痹看作是不相关的两件事,很容易会想到风湿病或脊髓障碍等疾病所引起的麻痹。但有时确实是由于机械原因所致的末梢神经麻痹。据称波罗尼亚大学的Duchenne教授3年前曾经误诊过1例这样的患者。

    2010年13期 v.18;No.255 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基础研究

  • 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监测

    崔庆;崔浩然;喻东梅;刘青;

    [目的]调查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出合理建议。[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骨科住院开放性骨折患者各类标本共136例,采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136例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到细菌15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7.22%、13.24%、11.92%、9.93%、9.27%;MRSA占>57.70%,革兰阳性球菌占48.34%,革兰阴性杆菌占43.05%,假丝酵母菌属占8.61%。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占28.6%,革兰阴性杆菌除头孢哌酮/舒巴坦未发生耐药外,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耐药率高达71.4%。葡萄球菌属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57.7%,除万古霉素未发生耐药外,较敏感的抗菌药物有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利福平、四环素。[结论]内源性的正常菌群或来自周围环境中的条件致病菌已成为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早期积极采取正确及时的清创处理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对于预防骨折术后感染有着积极的作用。

    2010年13期 v.18;No.255 1091-1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实验研究

  • 人脐带Wharton胶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雪旺细胞分化研究

    王玉;张莉;彭江;赵斌;陈继凤;赵喆;许文静;卢世璧;

    [目的]研究人脐带Wharton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向雪旺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能性,为神经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方法]去除新鲜人脐带动、静脉和脐带外膜组织,获得Wharton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脐带Wharton胶中的干细胞,免疫荧光鉴定WJMSCs的细胞表面特异标记CD44,CD105,CD34,CD45,Stro-1,Vimentin和Nestin,评价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采用b-FGF和Forskolin等诱导WJMSCs向雪旺细胞分化,光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雪旺细胞特异性标记物p75和GFAP的表达;Western分析诱导前后雪旺细胞特异性标记物GFAP的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WJMSCs免疫荧光染色CD44、CD105、Stro-1和Vi-mentin表达阳性,而CD34、CD45和Nestin表达阴性,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WJMSCs经过胶质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光镜下发现诱导的细胞形态与雪旺细胞相似;免疫荧光染色p75和GFAP阳性;Western结果显示诱导的雪旺细胞标记物GFAP表达阳性。[结论]人脐带Wharton胶间充质干细胞可诱导分化成为雪旺样细胞,其表型和分子特征与雪旺细胞相似,诱导分化的人脐带Wharton胶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理想的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2010年13期 v.18;No.255 1094-1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PDGF-A)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圆韧带的分布和表达

    史立伟;赵群;张立军;李连永;高红;

    [目的]探求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和正常儿PDGF-A在圆韧带的免疫组化分布规律与水平差异,并比较PDGF-A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以探索髋关节松弛的原因。[方法]选取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6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与正常儿进行配对比较,采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和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圆韧带中PDGF-A的分布规律与水平差异,以及其在mRNA水平的差异。运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量化分析,并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可见分泌PDGF-A的成纤维细胞于圆韧带贴近关节侧的滑膜层呈强阳性表达,内部纤维层阳性表达细胞稀疏,强度明显减弱。6例患儿与对照组配对比较,圆韧带纤维层中有阳性表现的成纤维细胞数占成纤维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及局部染色的灰度值在髋脱位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DDH组圆韧带中PDGF-A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差异明显。[结论]PDGF-A的分布减少和表达异常很可能与DDH患儿的髋关节松弛有关。

    2010年13期 v.18;No.255 1098-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噻莱昔布对体外钛微粒诱导大鼠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冯尔宥;张怡元;林煜;丁怀利;何嘉承;王武炼;李平;

    [目的]探讨噻莱昔布对Ti微粒诱导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成骨细胞,MTT法测得促成骨细胞增殖的最佳含药血清浓度。分别加入最佳浓度的含生理盐水血清的Ti微粒和含噻莱昔布血清的Ti微粒混合培养。24h后收集细胞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成骨细胞TNF-α、PGE-2的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OX-2mRNA表达;WESTREN BLOT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Ti微粒可诱导成骨细胞COX-2 mRNA表达,进而刺激TNF-d、PGE-2等炎症因子释放;噻莱昔布可明显抑制COX-2 mRNA的表达。[结论]噻莱昔布可或许可以用来防治磨损微粒引起的人工关节松动的发生。

    2010年13期 v.18;No.255 1103-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小板微颗粒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Ⅱb/Ⅲa、P-选择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帅波;沈霖;杨艳萍;李燕;魏兵;李静;

    [目的]检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小板微颗粒(PMP)数量的变化,研究其与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GP Ⅱb/Ⅲa(PAC-1)、P-选择素(CD62P)活化比率的关系,探讨其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对INFH及健康对照组(各40例)富含血小板血浆进行检测,分析各组PMP的表达状况,PAC-1及CD62P的活化比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INFH患者中PMP的表达,PAC-1及CD62P的活化率[分别为130.4±58.6/Plt,(47.5±17.4)%,(25.8±7.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7.7±14.8/Pit,(9.2±2.4)%,(4.1±1.2)%](P<0.01);相关分析显示PMP与INFH存在相关(r=0.34,P<0.01),PMP与PAC-1、CD62P及CRP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分别为r=0.28,P=0.03,r=0.61,P<0.01及r=0.15,P=0.04)。[结论]PMP数量及PAC-1、CD62P活化率等可作为INFH重要的实验室诊断依据,对诊疗INFH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0年13期 v.18;No.255 1107-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人骨肉瘤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的研究

    丁凡;邵增务;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TSA作用MG-63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结果]TSA可明显抑制MG-63细胞增殖,并呈现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细胞形态呈明显的良性分化;瘤细胞的软琼脂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TSA能够延缓细胞周期G1-S进程,阻滞细胞于G1期,停留在G2/M期。[结论]TSA对MG-6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

    2010年13期 v.18;No.255 11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治疗分析

    王红强;吉士俊;郑稼;

    [目的]分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原因,探讨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11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病例,分析再脱位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获得1年3个月~7年随访。临床结果:4髋为优,5髋为良,2髋为可,优良率81.8%。[结论]正确判断病理改变、选择合适术式、精确的术中操作是发育性髋关节术后再脱位手术成功的关键。

    2010年13期 v.18;No.255 1115-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颈椎牵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性眩晕69例临床观察

    王瑞臣;邢孝民;李虎;孙其伟;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筛选出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67例、治疗组172例、治疗组269例,分别给予药物治疗、颈椎牵引、颈椎牵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20d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1、治疗组2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2的治愈率优于治疗组1(P<0.05),同时治愈时间治疗组2短于治疗组1及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牵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性眩晕行之有效。

    2010年13期 v.18;No.255 1117-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单纯开窗减压治疗合并Ⅰ度滑脱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莫健斌;梅汉尧;董彦;黄永杰;贾海升;

    [目的]探讨单纯开窗减压治疗合并I度滑脱的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治疗效果。[方法]自1992年2月~2007年6月采用单纯开窗减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合并I度滑脱的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结果]36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6年),JOA评估优良率为86.1%;影像学检查示滑脱节段椎间高度降低,滑脱轻度增加,椎体间活动度减少,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纯开窗减压椎间盘摘除术是治疗合并I度滑脱的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护腰椎后部的稳定性。

    2010年13期 v.18;No.255 1119-1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踝部骨折

    高国梁;杨杰山;李德春;袁岗;

    [目的]介绍胫骨远端骨折的概念、分型,讨论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后唇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6年3月~2009年1月,共收治涉及胫骨后唇的骨折(三踝骨折)48例,均经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后踝,35例获得完整随访。分型采用了Naoki等[1]通过对后踝骨折患者的CT诊断分型,Ⅰ型23例,Ⅱ型4例,Ⅲ型8例。[结果]35例患者获得12~30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9.7周(8.0~12.5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12周(10~15周)。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12个月的踝关节进行功能评分:平均(95±3)分,其中优25例,良8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4.3%。术后无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无内固定失效,无腓肠肌挛缩等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后唇骨折的概念、分型理念,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式,经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远端后唇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0年13期 v.18;No.255 1121-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一期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

    刘发平;方丹;周敏;黄宾;李泽龙;

    [目的]分析应用胫骨远端LCP一期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0月~2009年3月对23例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病人采取一期清创、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结果]2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骨折均获愈合。临床愈合时间15.5周,按Johner-Wruhs评分法功能优16例,良5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1.30%。[结论]一期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2010年13期 v.18;No.255 1124-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联合Lapidus手术治疗合并第1跖楔关节不稳的老年人外翻

    胡令东;郑建森;张军;

    [目的]探讨联合Lapidus手术治疗合并第1跖楔关节不稳的老年人外翻的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11月~2009年7月,采用联合Lapidus手术治疗合并第1跖楔关节不稳的老年人外翻23例37足;年龄61~76岁,平均67.9岁,术中所有患者均行第1跖趾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术,一些患者还行了趾近节趾骨Akin手术;第1跖楔关节不稳的诊断以Lee和Young的外观直接测量法为诊断标准,术前、术后12个月摄负重位X线片,测量外翻角(HVA),第1跖骨间角(IMA),术前、术后各组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19例31足得到随访,最短随访到术后12个月,最长的1例随访到术后3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7个月,31足第1跖楔关节最终都获得骨性愈合,其中6足术后延长石膏固定半个月;足底疼痛性胼胝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外翻角较术前改善21°(P<0.05),第1、2跖骨间角较术前改善6.4°(P<0.05);根据顾湘杰等的评价标准,患者主观评价:优17足,良9足,可5足,优良率83.87%。[结论]联合Lapidus手术治疗合并第1跖楔关节不稳的老年人外翻,可以纠正前足横弓的塌陷,近期疗效可靠。

    2010年13期 v.18;No.255 1127-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短篇报道

专家论坛

探讨与研究

小改革

您知道吗?(每月个案)

  • 病历摘要(13)(英文)

    为帮助青年医生提高对疑难病例的诊疗水平,经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网站同意,本刊每月将该网站推出的1例典型病人资料进行摘登,供国内读者参与讨论和学习。

    2010年13期 v.18;No.255 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