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昊;甘经岳;方洪松;王虎;汪巍;黄磊;
[目的]分析比较应用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5年4月~2009年4月应用动力髋(DHS-Ⅰ组)、DHS联合防旋螺钉(DHS-Ⅱ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组)3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粗隆骨折(EvansⅠ~Ⅳ型)共11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DHS-Ⅰ组35例,DHS-Ⅱ组38例,PFN组37例。[结果]本组110例患者中,94例获得随访,随访16~48个月,平均39.7个月。(1)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PFN组与DHS-Ⅰ组、DHS-Ⅱ组相比,PFN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Ⅰ组与DHS-Ⅱ组相比,DHS-Ⅰ组虽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骨性愈合时间方面,DHS-Ⅰ组较DHS-Ⅱ组、PFN组骨性愈合时间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Ⅱ组较PFN组骨性愈合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上,PFN组与DHS-Ⅱ组较DHS-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组与DHS-Ⅱ组比较,两组虽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联合防旋螺钉与PFN骨性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式,PFN尤其能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损伤小,对于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可用此术式。
2011年06期 v.19;No.272 44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明;王岩峰;韩晓锐;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4月18例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情况,应用山西骨组织库提供的同种异体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采用Lysholm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5个月,Lysholm关节评分由术前(41±1.1)分提高到术后(92±2.6)分(P<0.01),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所有病例均无膝前区疼痛,2例体检仍出现阳性体征,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创伤小,稳定性好,并发症少,疗效优良。可避免自体移植物取材后造成的并发症。
2011年06期 v.19;No.272 445-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陈穗生;皮佑辉;夏暴权;罗晓嘉;
[目的]对动力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cience Direct以及CNKI、CBM、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等网站进行检索。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2000年1月~2010年9月。再对入选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工检索。系统收集动力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相关文献,并按临床科研方法的国际通用原则进行阅读和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 4.2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动力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指标的相关证据。[结果]共检索到183篇原始文献,有7篇符合最终的入选标准,总计随访患者919例。分析研究表明,股骨近端髓内钉平均手术时间短但术中接受X线的次数多于动力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术后内固定移位发生多于动力髋。[结论]两种手术治疗术中失血量并无统计学差异,股骨近端髓内钉平均手术时间短但术中接受X线的次数多于动力髋;而术后切口感染率、再次手术率两者并无统计学差异,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术后内固定移位发生多于动力髋。
2011年06期 v.19;No.272 448-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黄平;胡光宇;刘祖德;张磊;
[目的]探讨人工脑膜在颈胸椎手术硬膜损伤中的应用。[方法]2004年5月~2009年12月共行颈胸椎手术557例,共发生11例手术中硬膜损伤。对硬膜裂口<1 cm的7例患者采用直接缝合修补硬膜;对硬膜缺损的4例患者以及直接缝合硬膜后出现皮肤、皮下脑脊液漏的3例患者采用人工脑膜修补硬膜,术后均予头高脚低位和伤口加压包扎治疗。统计不同手术节段范围和手术入路时硬膜损伤的发生率。[结果]4例硬膜缺损患者用人工脑膜修补硬膜,手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7例直接缝合硬膜的患者中,4例治愈,3例手术后出现伤口持续性脑脊液漏,经人工脑膜修补硬膜,封闭椎管,获得痊愈。多节段颈胸椎手术中硬膜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单节段患者。[结论]人工脑膜修补硬膜,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颈、胸椎手术中硬膜破损所致术后脑脊液漏。
2011年06期 v.19;No.272 452-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卫哲;庄瑞卓;贾军;贾健;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术后空心钉脱出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于天津医院创伤骨科行内固定治疗的13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1例,女74例;年龄18~78岁,平均48.6岁。摔伤83例,车祸45例,其他损伤7例。按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Ⅱ型9例,Ⅲ型75例,Ⅳ型51例。随访16~56个月,平均38.2个月。[结果]52例(38.5%)发生股骨颈短缩愈合;9例(6.7%)发生骨折不愈合;20例(14.8%)出现股骨头坏死;42例(31.1%)术后发生空心钉脱出,其中伴短缩愈合24例(46.2%)、不愈合6例(66.7%)、股骨头坏死12例(60%)。术后空心钉脱出的发生与骨折Garden分型、骨质疏松Singh指数及骨折复位的Garden指数密切相关;且与骨折短缩愈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有密切关系。[结论]密切关注股骨颈骨折术后内固定的松动情况,防止空心钉过度脱出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
2011年06期 v.19;No.272 45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邵钦;周炜;祝建光;蔡俊丰;李旭;谭军;
[目的]比较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间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共65例。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组31例,年龄60~84岁(平均71岁),按Neer分类2部分骨折11例,3部分骨折15例,4部分骨折5例;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34例,年龄60~81岁(平均70岁),按Neer分类2部分骨折9例,3部分骨折18例,4部分骨折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末次随访时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愈合。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少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P<0.01),而两组患者术后患侧肩关节功能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肩峰下前外侧"T"型切口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功能恢复好、对局部及全身损伤小的特点,特别适合于老年患者的治疗,但必须熟悉局部解剖并且掌握合适的手术指征。
2011年06期 v.19;No.272 459-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沈锋;唐昊;黄建明;扶晓明;眭杰;刘碧峰;林志金;康一凡;
[目的]分析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应用不同直径的股骨头的临床效果,并作相应的比较。[方法]2008年9月~2009年10月,本院共施行136例(157髋)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59例(68髋),女77例(89髋),年龄27~81岁(平均61.3岁);均采用德国LINK BetaCupTM复合陶瓷界面非骨水泥压配固定髋臼系统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诊断显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6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46髋,骨关节炎15髋,强直性脊柱炎11髋,类风湿性关节炎3髋,股骨颈骨折GardenⅣ型6髋。术中根据髋臼磨挫直径大小选择相应的股骨头假体(直径分别为28,32,36 mm),根据股骨头假体的直径大小分为3组,Φ28 mm组69髋,Φ32 mm组31髋,Φ36 mm组57髋,通过术前及术后的Harris评分了解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2个月),Φ28 mm、Φ32 mm、Φ36 mm股骨头术前Harris总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范围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Harris总评分、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每组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股骨头直径越大术后活动范围改善就越明显(P<0.05)。[结论]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直径的选择对术后疼痛的缓解差异性并无影响,但在髋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方面大直径的球头要优于小直径的球头。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手术技术及患者自身条件的要求较高,不可盲目追求大直径而忽略髋臼的实际承载条件。
2011年06期 v.19;No.272 463-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韩俊柱;尹宗生;耿春辉;陈辉;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MIPPO技术结合LCP进行内固定治疗。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72~92岁,平均81岁。Tronzo-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10例,Ⅳ型3例,Ⅴ型2例。[结果]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愈合时间11~14周,仅1例不愈合。无感染、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钉并发症。术后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结论]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创伤小,固定简约可靠,术后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功能良好,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法。
2011年06期 v.19;No.272 468-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正>为总结我国脊柱外科非融合技术近年来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推动脊柱外科不断创新与发展,由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脊柱非融合学组主办,宁波市第六医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脊柱非融合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4月8~
2011年06期 v.19;No.272 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上海国际骨科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学术会议将于2011年6月17~19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会议强调专业性、
2011年06期 v.19;No.272 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所共同主办,上海市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会、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中山市中医药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物理治疗学组、广东省医学会
2011年06期 v.19;No.272 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脊柱结核是脊柱外科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脊柱结核的临床治疗技术、理念取得了很大进步,有些治疗方法尚存争议。为提高脊柱结核外科的整体治疗水平,拟定于2011年4月15~17日举办"2011’全国脊柱结核诊疗新技术研讨班"。
2011年06期 v.19;No.272 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经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2011年首批Ⅰ类学分继教项目(2011-04-07-224[国])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肢体伤病残功能重建论坛定于2011年7月15~19日在广州市召开,重点总结交流"十一五"以来我国脊柱与四肢
2011年06期 v.19;No.272 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为加强脊柱外科学术交流,促进脊柱外科学科的发展与完善,推动脊柱外科的创新与发展,由中华医学会上海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承办的上海国际脊柱外科学术论坛暨第四届上颈椎新技术、新进展学
2011年06期 v.19;No.272 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解放军306医院、《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和天津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腰椎外科学术会议定于2011年6月3~5日在天津举行,恰逢天
2011年06期 v.19;No.272 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全脊椎肿瘤切除术及新技术学习班将于2011年5月6~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召开。5月6日全天报到,5月7~8日上课及操作,5月9日结业及撤离。中山骨科脊柱学习班秉承学习进步、交流协作、推广服务的宗旨,将以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术、经椎弓根截骨技术,上
2011年06期 v.19;No.272 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由AO-Spine中国部主办,南京鼓楼医院骨科承办的2011年"脊柱畸形"高级研讨会将于2011年6月25~26日在南京举行,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脊柱矫形专家作专题报告。内容包括:(1)脊柱畸形的临床评价和支具治疗原则,脊柱畸形矫形的
2011年06期 v.19;No.272 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云;刘兴炎;葛宝丰;陈克明;宋鹏;王勇;樊晓海;李生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软组织爆炸创面愈合的影响,为战场中所致的爆炸伤初级救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电雷管在8只(50±5)kg的长白猪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创面彻底清创后,VSD治疗3 d,然后打开伤口对创面进行简单的清洗,再用VSD治疗3 d。对照组创面彻底清创后,每日常规换药。[结果]两组创面细菌数在治疗后3、6 d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细菌数始终没有达到感染临界值105,而对照组3d后的细菌数已达到106;治疗3、6 d后实验组新生肉芽组织中的胶原含量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创面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在治疗3、6 d后也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爆炸创面早期运用VSD疗法,可抑制细菌增殖,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和伤口愈合。
2011年06期 v.19;No.272 495-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魏开斌;刘雨亮;刘红;吕昕刚;张文正;李军;
[目的]探索嗅鞘细胞最佳保存方式。[方法]20例对数生长期OECs,随机分为5组,分别加入10%DMSO、5%DMSO-6%HES、5%DMSO,冰箱降温或程控降温仪降温并液氮保存,定期复苏,通过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同种降温方式下,5%DMSO-6%HES组细胞活性优于另两组,差异显著;同种低温保护剂下,冰箱降温与程控降温仪降温并液氮保存相比,差异不显著;同种保存方式下低温保存半年,各组回收率差异不显著。复苏标本不洗涤,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细胞活性均下降,其中10%DMSO组下降最大。[结论]推荐5%DMSO-6%HES作为OECs冻存低温保护剂;小样本保存应选用冰箱降温液氮保存方式,大样本保存可选用程控降温仪降温或冰箱降温,并液氮保存方式;OECs低温保存半年仍具有较好的细胞活性。
2011年06期 v.19;No.272 499-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金武;刘晓琳;芮碧宇;黄敏;廖广姗;蒋海涛;戴尅戎;
[目的]通过建立新西兰大白兔急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验证植入式电刺激系统对于神经生长、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方法]选取2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建立急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只,对照组10只。左侧为实验侧,同时行自身对侧对照。模型成功建立2周后,于原神经外膜标记损伤缝线的近端与远端肌肉组织埋入电极,以磁力棒控制电刺激器的启动,对动物实施每日8 h的间歇电刺激。术后2、4周,观察各组动物行为学改变情况,检测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测定腓肠肌湿重恢复率。分别于术后2、4周电生理检测后,处死动物并取材行组织学检测。取脊髓组织,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术后2、4周实验组手术侧胫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肌湿重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周后实验组HE染色肌纤维退行性改变较轻,对照组肌纤维细胞萎缩明显,间质可见炎性渗出,局部可见纤维化。实验组、对照组肌细胞均表达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2、4周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电镜观察实验组神经轴突髓鞘结构正常;对照组神经均有髓鞘松弛、弯曲,髓鞘中间可见变性。RT-PCR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可见β-actin、nNOS mRNA、NGF mRNA的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2、4周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合适的刺激参数下,植入式电刺激系统有利于促进兔急性坐骨神经损伤的再生。
2011年06期 v.19;No.272 503-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涛;张弢;赵虬;冯世庆;贾宏伟;许可;郑永发;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混合式外固定架和负压封闭引流(VSD)一期治疗GustiloⅢB、ⅢC型开放性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结合VSD治疗开放性损伤25例,GustiloⅢB型20例、ⅢC型5例。[结果]25例获得随访,创面、骨折均得到愈合。[结论]一期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外固定架治疗重度开放损伤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
2011年06期 v.19;No.272 51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谢洋;李健;陈小强;何仿;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双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双侧Pilon骨折6例12侧。其中开放骨折4侧,闭合骨折8侧。Rüedi-AllgowerⅡ型5侧,Ⅲ型7侧。[结果]患者均获得13~36个月随访,平均24.6个月。疗效评价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侧,良5侧,可3侧,优良率75%。[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双侧Pilon骨折疗效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2011年06期 v.19;No.272 513-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大林;刘志强;林鋆;陈韶峰;武宏;万马;葛俊华;陆胤燊;吴雪琳;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使用膝前正中切口、应用多方向多平面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及合并韧带损伤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所收治56例C型胫骨平台骨折,均采用膝前入路手术。[结果]56例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37个月。膝关节功能评价参照HSS评分,其中优19例,良27例,一般8例,差2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C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损伤局部的正确评估影响预后,须在软组织保护及骨折复位固定之间掌握平衡。
2011年06期 v.19;No.272 515-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易勇;赵力;蔡友毅;谢红波;唐建军;李显;
[目的]分析造成Hoffa骨折不愈合原因及Hoffa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手段。[方法]2009年收治Hoffa骨折(LetenneurⅡ型)不愈合的病例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1、24、29岁,1例只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未做内固定。2例行关节镜下骨块切除术。[结果]只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未做内固定的1个病例术后短期疗效尚可,行关节镜下骨块切除的2例病例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结论]Hoffa骨折不愈合产生的继发性关节损害行关节清理术有短期疗效。Hoffa骨折不愈合骨块不能轻易摘除,有条件者应内固定骨折,使骨折愈合,以降低关节继发性损害。
2011年06期 v.19;No.272 517-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帅军;王培信;谢逸波;廖春来;李培浩;樊滔;梁伟炯;曾波;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四肢主要血管火器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2例四肢主要血管火器伤患者。经彻底清创探查后,急诊在显微镜下行血管修复重建手术。[结果]死亡1例,截肢1例,肾衰竭截肢1例,成功修复29例。[结论]四肢主要血管火器性损伤成功救治的关键是急诊行确定性手术治疗。
2011年06期 v.19;No.272 519-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大闯;冯凯;王乃集;孙亚明;孙伟;付锋;
[目的]探讨个体化设计的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09年8月分别应用X线影像资料三种方法设计个体化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NEER分类:Ⅰ型10例,Ⅱ型18例;肩锁关节脱位TOSSY分类:Ⅱ型6例,Ⅲ型16例。[结果]本组50例骨折及脱位愈合过程顺利,肩关节功能良好,骨愈合时间2~3个月,内固定均于1年内取出,无钢板断裂及取出钢板后再骨折﹑脱位现象,平均随访12.5个月(6~31个月)。HSS肩关节评分法评分,优47例,良3例,肩关节活动略受限,经理疗锻炼后康复。[结论]经个体化设计的锁骨钩钢板临床应用服贴可靠,疗效满意。
2011年06期 v.19;No.272 520-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睿;宋恒平;
[目的]总结重度下肢毁损伤处理决策中的瑕疵,探索一条疗程短、经费节省、疗效相对满意的治疗之路。[方法]3例下肢严重毁损伤患者给予必要的急症外科处理,但因处理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决策瑕疵,疗程相对延长。[结果]针对个体不同情况给予再处理,伤口最后全部愈合,截肢者均能配戴假肢,保肢者能处理生活起居。[结论]经过积极抗休克治疗后,待生命体征平稳,对下肢复合性损伤应先稳定大腿,对小腿无期望成活者,可做简单处理后一期或延期截肢,对保肢有望者,尽量保留一个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残肢。
2011年06期 v.19;No.272 522-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兴义;王伟;王兴国;吕磊;王公奇;麻庆松;苏桂有;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一期游离植骨治疗内踝感染性骨不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院自2001年3月~2005年4月共收治此类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1~58岁,平均38岁;左侧3例,右侧6例;车祸致骨折术后感染骨不连7例;外伤致骨折术后骨不连2例;闭合创伤7例;开放创伤2例。病灶内脓液细菌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绿脓杆菌2例;大肠埃希杆菌1例;无细菌生长2例;7例合并足下垂。全部病例术前应用本院制剂消炎散泡洗,洁净创面,手法按摩软化皮肤;术前口服本院方剂仲景大造丸,每日3次,每次1粒,每粒9 g。2~3个月骨愈合。7~10 d一期手术,踝部滑膜切除,胫骨中段病灶清除,骨不连处行Décortication术,一期游离植骨,踝关节内及胫骨髓腔内放置改良川岛式持续冲洗管,一期闭合切口。[结果]所有病例切口一期愈合,瘘孔一期闭合。随访最短4年,最长8年,平均6.5年,炎症无复发。[结论]中西医结合一期游离植骨治疗内踝感染性骨不连,具有疗程短、炎症治愈迅速、骨愈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2011年06期 v.19;No.272 524-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