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专家论坛

  • 重视肱骨外髁骨折的规范化治疗

    张立军;吉士俊;

    <正>为什么要重视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因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非常常见,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解剖上属于骨骺损伤,又是关节内骨折;临床上常因为认知不足或治疗不当导致骨不连接,并因此引起肘关节外翻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33-1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临床论著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王裕民;李欣;郭学峰;赵德胜;于树军;

    [目的]评价第3代Gamma钉(GN)、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PFLP)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过程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期间51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行GN(157例)、PFLP(106例)及DHS(253例)手术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时间1.2~8年,平均3.2年,男198例,女318例,年龄61~93岁,平均(76.32±5.27)岁。骨折采用Evans分型。对全部病例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康复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GN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优于PFLP组和DHS组(P<0.05),PFL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GN组和DHS组(P<0.05),而DHS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功能评分方面明显好于GN组和PFLP组(P<0.05),在住院天数方面3组无明显差异(P>0.05),DHS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负重时间好于PFLP组(P<0.05),二者在切口长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N、PFLP和DHS有各自的优点和适应证。GN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Ⅳ型和Ⅴ型的骨折在治疗上更有价值;PFLP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效果明显;DHS对于EvansⅠ、Ⅱ、Ⅲ型的骨折最合适。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38-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刘晓峰;董江涛;陈百成;赵宝辉;王飞;陈涛平;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同术式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对2009年9月~20011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282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并接受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进行统计研究,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为诊断依据,分别于入院24 h内,术后第3 d,术后第7 d进行超声检查,统计不同术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分析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与DVT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82例患者DVT总体发生率为12.06%。术后DVT的发生率分别为前交叉韧带手术7.24%,前交叉韧带合并内外侧结构修复(或重建)为12.77%,后交叉韧带手术为17.39%,后交叉韧带合并内外侧结构修复(或重建)为23.53%,前后交叉韧带同时重建伴(或不伴)内外侧结构修复(或重建)为25.00%。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在<90 min,90~120 min及>120 min患者中DVT的发生率分别为5.56%;12.77%和17.35%,三组间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DVT具有一定的发生率,后交叉韧带相关手术DVT发生率明显增高、长时间使用止血带亦会增加DVT的发生率。关节镜医师应对关节镜下韧带术后DVT的发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DVT发生率高、止血带使用时间长的术式,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意外发生。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43-1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骨科手术风险度评分的建立及效能评价

    张玉坤;盛伟斌;唐庆;胡永胜;黄卫民;周纲;

    [目的]建立骨科手术风险度评分标准,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0年8月期间768例骨科手术病人的术前、术中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筛选引起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然后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建立骨科手术风险度评分标准。运用此评分标准对本院2010年9月~2010年11月160例脊柱外科患有脊柱疾患的手术病人进行评估,并验证其效能。[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4周内手术次数、手术级别、术中出血量、胸片异常、心功能、血糖、白蛋白、手术时间、肾功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因素。依此评分标准评估术后并发症的总体符合率达到80%以上。[结论]在围手术期应用骨科手术风险度评分(ORAOS)能够较准确的预测骨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严格地选择病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47-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肱骨小头骨折的手术疗效分析

    张涛;马宝通;庞桂根;曾宪铁;王佳;

    [目的]探讨肱骨小头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9例肱骨小头骨折,其中空心钉固定18例;可吸收钉固定4例;空心钉结合可吸收钉固定4例;克氏针固定1例;克氏针结合可吸收钉固定1例;克氏针结合星形钢板固定1例。[结果]本组28例病人,29肘随访时间平均26.2个月(11~37个月),骨折于随访期内全部愈合。Ⅰ型对比Ⅲ型和Ⅳ型肱骨小头骨折术后肘关节平均伸曲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411,P=0.004;t=3.327,P=0.005)。Ⅲ型对比Ⅳ型肱骨小头骨折术后肘关节平均伸曲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t=-0.278,P=0.784)。本组出现3例异位骨化,2例迟发性尺神经炎,无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病例。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13例;良11例;可5例,优良率82.76%。[结论]Ⅰ型肱骨小头骨折手术解剖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能达到满意疗效,Ⅲ、Ⅳ型肱骨小头骨折常合并肘关节其他骨折,肘关节韧带损伤或肘关节脱位预后较差。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53-1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PFNA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李珩;彭昊;甘经岳;

    [目的]分析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解剖锁定钢板(an-atomic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AL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5月~2010年5月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组)、解剖锁定钢板(ALP组)2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Ⅰ~Ⅳ型)共103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PFNA组53例,ALP组50例。[结果]本组103例患者中,92例获得随访,随访12~48个月,平均37.2个月。(1)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解剖锁定钢板均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之优势,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者,可优先考虑此手术方式。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57-1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术式治疗胫骨中段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马敏;蔡俊丰;尹峰;李旭;谭军;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固定(MIPO)和交锁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10年6月,采用MIPO技术治疗45例胫骨中段闭合性骨折,与前期采用髓内钉治疗的43例进行比较。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7个月。在41例AO分型4-2-A型骨折中,两组在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7例4-2-B/C型骨折中,钢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畸形愈合率以及临床效果评价方面均优于髓内钉组(P<0.05),而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与MIPO技术治疗4-2-A型胫骨闭合性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MIPO技术是治疗4-2-B/C型骨折更为理想的手段。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61-1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关节囊修复与重建

    甄平;李旭升;田琦;周胜虎;李生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中后关节囊软组织复合结构整体修复与重建术对髋关节稳定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3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患者临床资料,28例后关节囊软组织结构的整体修复采用骨膜-腱-关节囊复合组织瓣的分离与重建技术。男17例,女11例;平均(71.6±6.3)岁。粗隆间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Ⅱ型22例,Ⅲ型6例。同期对照15例采用外旋短肌腱-关节囊结构缝合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73.5±5.1)岁。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后关节囊软组织结构修复与重建技术的手术效果和髋关节功能。[结果]后关节囊软组织结构的整体修复组和外旋短肌腱-关节囊结构常规修复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及切口长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关节囊平均临界撕裂角度分别为(45.2±6.8)°和(41.5±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rris评分平均分别为(93.3±3.1)分和(90.2±3.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隆间骨折可造成关节囊软组织结构的破损,人工关节置换时需仔细修复与重建。骨膜-腱-关节囊复合结构分离与整体重建可有效恢复后关节囊结构的完整和关节的稳定性。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65-1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非融合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孙天全;厉运收;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非融合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方法]2007~2009年经椎弓根后路短节段非融合固定治疗无神经功能损害、载荷分享评分≤6分的胸腰椎A型骨折39例,并与同期经椎弓根短节段后外侧植骨固定的39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间的临床和影像学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载荷分享评分及手术时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及出血量非融合组明显小于植骨融合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高和后凸角均显著恢复(P<0.05);术后1年,两组均见椎体前高和后凸角的显著丢失(P<0.05);末次随访,两组均未见上述指标的进一步丢失。影像学指标和临床疗效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采取非融合的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在某些情况下是安全可行的。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70-1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王建然;林祥波;王静;王代宪;李从达;尹纪军;陈波;王希山;李常辉;

    [目的]比较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施行THA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前外侧入路微创组和标准后外侧入路组,各100例患者,对两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疼痛评分、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12~30个月)。两组患者均无骨折、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两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末次随访VAS评分、平均Harris评分及术后影像学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小、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73-1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诊疗分析

    赵洪普;徐秋玉;曾勉东;吕玉明;钟志宏;

    [目的]评价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67例,年龄19~65岁,平均54.7岁。骨折无移位型20例,移位型47例。全部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观察18~36个月,平均25.8个月。[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5.3个月。无移位型骨折愈合率为100%,股骨头坏死率为15%。移位型骨折愈合率为89.4%,股骨头坏死率为34.0%。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9.1%。[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率是无移位型的2倍余,其临床诊疗仍需进一步探讨。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77-1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征订启事

  • 《人民军医》杂志征订启事

    <正>《人民军医》杂志是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主管、人民军医出版社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类医学期刊。创刊于1950年10月,朱德总司令题写刊名,其前身是1933年瑞金的《红色卫生》和1937年延安的《国防卫生》。本刊以初、中级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突出报道临床医学、军事医学研究成果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经验。常设栏目有专家论坛、军事医学、预防医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骨伤》杂志2013年征订启事

    <正>《中国骨伤》杂志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学术期刊(ISSN 1003-0034,CN 11-2483,邮发代号82-393,国外代号M587)。《中国骨伤》杂志是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是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等国内外著名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骨伤》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突出中西医结合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国外文摘

  • 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一项随访18年的回顾性研究

    Lübbeke A;Salvo D;Stern R;Hoffmeyer P;Holzer N;Assal M.;于涛;俞光荣;

    <正>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十分常见,其发生率比髋膝关节高得多,而目前对其危险因素评估的长期随访研究报道很少。作者对1988年1月~1997年12月的373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踝关节骨折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ilon骨折、距骨骨折及年龄<18岁者未纳入研究。踝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根据Kellgren&Lawrence标准,疼痛评估按照AOFAS评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学术探讨

  • 关于Ilizarov技术骨延长截骨后至开始延长这段时间的命名

    安宝泉;杨玉平;

    <正>骨牵张成骨原理—张力-应力法则(law of tension stress,LTS)由Ilizarov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由于其神奇疗效而被称为20世纪骨科三大里程碑技术之一。Ilizarov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肢体延长、骨关节畸形矫正、骨段滑移。其中骨延长主要用于骨髓炎、骨缺损与骨不连的治疗,随着Ilizarov技术在我国的普及,越来越多关于Ilizarov技术的文章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其中关于Ilizarov技术骨延长截骨后至开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56+1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经典文献史料

  • Syme截肢术

    Syme James;李晓光;

    <正>本文报告1例因足部肿瘤行踝关节离断病例。患者,男,16岁,因左足部肿瘤破溃后合并严重化脓感染,局部病灶已失去治愈可能,过去通常的治疗方法是行膝下截肢手术。当时笔者考虑到,踝关节尚未受到病变侵蚀,如果行膝下截肢损失过大。所以就尝试性实施了踝关节离断术,该术式以前未见报道。方法是切除内外踝的骨性突出部分,离断踝关节,然后用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短篇报道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邹强;胡宏伟;宁廷民;侯存强;

    <正>股骨粗隆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人,保守治疗死亡率高达30%~40%,手术治疗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09年3月~2011年9月共收治80岁以上股骨粗隆骨折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83~100岁,平均87岁。所有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本刊欢迎英文原著来稿并开放优惠绿色通道

    <正>随着我国医学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本刊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据有关数据显示,本刊在全球机构用户已超过2 000家,个人读者分布31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贴近作者,尤其提供国内作者扩大在国际上学术影响的平台,欢迎广大专业人员向本刊投英文稿,包括论著类和经验交流类文章,论文格式必须按国际贯例规范书写并附中文稿件供专家审稿时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投稿需附导师推荐函或自荐信的要求

    编辑部;

    <正>各位作者:为使您的投稿到达编辑部后缩短审稿周期,尽快得到终审结果。希望您向本刊投稿时,如系在读研究生应附导师推荐函,内容应说明该论文已经导师审校主要创新点,同意刊用。不是研究生者可附自我推荐函,说明该文的创新点,供编辑部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2年下半年本刊出版信息

    <正>本刊2012年24期之前的各期版面均已定稿,有意今年下半年在本刊发表的论文不再受理。准备在2013年上半年发表论文的作者必须在2012年10月之前将文章发到本刊投稿专用电子信箱(jiaoxingtougao@163.com),否则难以保证按作者预定时间出版。由于本刊版面受限,本刊主要受理创新性明显、文字在5 000字左右、书写规范、有对照及统计学分析、影像资料完善的论

    2012年18期 v.20;No.308 1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踝关节融合的治疗进展

    张涛;庞桂根;马宝通;陈新;王佳;

    <正>踝关节融合术是一种导致踝关节骨性强直的手术。"关节融合"一词是奥地利医师Eduard Alber在1878年对1例严重下肢瘫痪的14岁儿童同时融合膝踝关节时第一次提出的。1951年Charnley总结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经验提出了加压融合的概念,直至今日无论踝关节融合技术如何发展,"加压原则"仍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81-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缺陷

    薛华明;涂意辉;蔡珉巍;马童;刘晓东;

    <正>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一类临床常见的疾病,Johnson DL等[1]报道ACL撕裂伤的年发病例数超过25万。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是一种较好的办法,患者能够获得较快,较好的功能恢复。然而,ACL缺陷并不常常单独存在,较多情况同时合并膝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常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或)膝关节不稳定。尤其是对于相对年轻以及偏好运动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84-1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基于磁共振图像构建髌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

    杨滨;陈光兴;王志军;文亚名;杨柳;马华松;姜哲;

    [目的]探讨基于活体髌股关节磁共振图像应用逆向工程准确构建髌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采集1例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膝关节磁共振图像,应用Mimics软件提取髌股关节轮廓曲线,再经AutoCAD软件及SolidWorks软件对曲面进行反求拟合、修整装配,生成了表面光滑的髌股关节骨软骨三维实体模型,并应用ABAQUS软件定义各部件材料力学属性、网格划分后,进行髌股关节应力分析。[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包括髌骨骨、软骨,股骨骨、软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应力分析,分析结果与既往研究方法结果相似。[结论]基于MRI数据可精确构建髌股关节三维实体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该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为深入对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88-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单节段后路内固定对于胸腰段单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孙仁义;李庆涛;臧洪敏;李晔;

    [目的]对于单节段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单椎体压缩骨折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此种手术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生物力学支持。[方法]取36具冰冻家猪胸腰段椎体标本,采用Panjabi法制作预损伤模型,分为3组,每组12个样本,分别为单节段固定组,跨阶段固定组以及失稳组。分别对每组进行椎体强度、载荷-应变、稳定性与刚度、扭转强度、位移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经过生物力学测试,椎体强度:单节段内固定组与跨节段内固定组相比,A点应力减少7.2%,B点应力减少16.8%(P<0.05)。单节段组与失稳组相比,A点应力减少13.9%,B点应力减少26.7%(P<0.05)。载荷-应变:单节段内固定组小于跨节段内固定组和失稳组,A点应力分别减少6.9%、13.8%。B点应力分别减少15.3%、30%(P<0.05)。水平位移:单节段内固定组比跨节段固定组和失稳组分别减少6.8%和40%(P<0.05)。纵向位移:单节段内固定组比跨节段固定组和失稳组分别减少13%和37%(P<0.05)。[结论]单节段后路内固定在生物力学上予以支持,临床可以应用。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92-1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生化指标及骨折愈合的变化

    杨东辉;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骨折患者骨转换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及骨折愈合的变化。[方法]将在我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分为非糖尿病骨折组72例及Ⅱ型糖尿病骨折组79例,观察术前、术后两组患者血浆碱性磷酸酶(AKP)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非糖尿病骨折组与Ⅱ型糖尿病骨折组比较,血AKP检测指标及骨折愈合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Ⅱ型糖尿病可影响骨折后血AKP浓度的变化及骨折愈合速度。[结论]Ⅱ型糖尿病可影响骨质代谢,并易造成骨折延缓愈合。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96-1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黄芪多糖对大鼠急性颈脊髓损伤后血清及肺泡灌洗液CD44含量变化的影响

    唐勇;袁文;杨立利;顾一飞;史升;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颈脊髓损伤后黄芪多糖与CD44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成年Wistar大鼠80只,体重240~250 g,雌雄不限。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黄芪多糖组、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各组按取材时间不同又分为造模后24 h、3 d、1周、2周共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采用颈7段脊髓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打击力度为10×2.5g.cm;假手术组仅暴露颈7段脊髓。[结果]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测量各时间点每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CD44含量。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对脊髓损伤大鼠CD44含量变化有影响。伤后3d黄芪多糖组血清及肺泡灌洗液CD44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以减轻大鼠急性颈脊髓损伤后血清CD44下降幅度并提高伤后3d肺泡灌洗液CD44含量。这一结果可能对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后肺水肿有帮助。

    2012年18期 v.20;No.308 1699-1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FK506缓释剂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形态学研究

    李强;伍亚民;申屠刚;

    [目的]探讨FK506缓释剂对周围神经再生纤维形态学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32只SD(Sprague-Dawley)大鼠坐骨神经长10 mm缺损。根据梭形管的两支管内加入的药物不同将动物随机均分为A组(两支管内均加入几丁糖凝胶)、B组(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FK506(B1组);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B2组))。术后8、16周对再生神经进行Holmes银染、透射电镜观察、硫代乙酰化胆碱染色和碳酸酐酶染色观察再生神经形态结构。[结果]术后8、16周,Holmes还原银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到A组两支管内再生纤维无明显差异,与B2组比,B1组再生纤维数量多,排列整齐,粗细均匀;其运动纤维与感觉纤维的数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K506缓释剂可明显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纤维形态结构的恢复。

    2012年18期 v.20;No.308 1702-1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会议及学习班

临床研究

  • PFNA与Inter 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侯克东;马东印;周自广;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Inter 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科收治6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135例,71例采用PFNA内固定,64例采用Inter Tan内固定。比较2种术式在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的差异,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3例病情不稳定,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平均16 h;两组在手术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20例次,经治疗后好转。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9、11个月死于并存的内科疾病。术后大腿疼痛共7例,PFNA组6例,Inter Tan组1例。PFNA组1例出现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随访终点PFNA组、Inter Tan组Harris评分总体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7%和88.9%。[结论]PFNA与Inter Tan均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如能进一步设计改良,将更能提高手术疗效。

    2012年18期 v.20;No.308 1705-17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微切口触摸定位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李俊;王雪峰;徐应林;张贤锋;沙玉山;刘辉;

    [目的]探讨微切口非直视下触摸定位经椎弓根穿刺在椎体成形术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以来收治的3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病人采用微切口非直视下触摸法定位经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病例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时平均透视次数3.6次(3~5次)。手术时间:单侧穿刺平均32 min(25~40min),双侧平均44 min(30~55 min)。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微切口非直视下触摸定位在椎体成形术中应用效果可靠,具有简单、方便、准确率高和大幅度减少术中辐射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2012年18期 v.20;No.308 1707-17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前路减压植骨联合Z板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评价

    张欣;刘建华;陈华;王明远;韩岗;刘伟;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方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椎间植骨Z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双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适应证、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2009年12月,对22例胸腰椎双节段爆裂骨折的患者进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联合Z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21~42岁,均1周后手术。对结果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价。[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2.5~4.2 h,平均3 h;术中出血量650~1 500 ml,平均850 ml;随诊12~36月,平均24个月,以上随诊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年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价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若能准确地把握适应证,对于双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Z板内固定术,手术安全,效果满意。

    2012年18期 v.20;No.308 1709-1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修复喙锁韧带的锁骨钩钢板治疗Craig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

    高加智;徐勤;王洪玉;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固定但不修复喙锁韧带治疗Craig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新鲜Craig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中均不修复喙锁韧带,术后早期功能锻炼。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优18例,良5例,差1例,均无钢板断裂、感染、脱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不修复喙锁韧带锁骨钩钢板是目前治疗Craig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最佳方案。

    2012年18期 v.20;No.308 1712-1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经伤椎椎弓根撬拨复位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研究

    陈德喜;郎继孝;赵景明;于沛林;邢志军;万修阳;李巍;柳明欣;张铭杰;

    [目的]研究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28例。[结果]本组获得18~25个月的随访,骨折椎体达到解剖复位25例,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VAS评分都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症状或神经症状加重,植入骨粒全部骨性愈合,1例发生断钉。[结论]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可恢复椎体高度、角度,减轻腰背疼痛,手术安全,疗效满意。

    2012年18期 v.20;No.308 1714-1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肖海涛;宋世锋;马业涛;

    [目的]回顾性分析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3~58岁,平均37岁。手术时间为伤后1~3 d。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统计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肩关节功能进行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9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4周(10~18周),无1例感染、骨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85~98分,平均92.6分,肩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成人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2012年18期 v.20;No.308 1716-1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单纯悬吊法结合循证法治疗儿童锁骨骨折

    岳勇;郭小泉;孙改生;阿迪力·阿布都热西提;王强;帕尔哈提·热西提;居来提;杨勇;李波;徐晓雄;

    [目的]探讨单纯悬吊法+循证法治疗儿童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调查、明确患者的要求;查询资料,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多个治疗方案以供患者选择);制作幻灯,安排患者以及家属的讲座,协商治疗方案,了解各个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定、落实非手术的单纯悬吊治疗方案来完成。具体操作:骨折侧的上肢悬吊在胸前。[结果]17例患儿骨折愈合良好,无血管神经等并发症。[结论]循证医学在小儿骨科个体化的应用,具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可以提高医生的能力,提供患者最好的资料,提高医疗质量、疗效,减少患者的花费,减少病废的时间,促进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患者对医院、对医生的信任度明显增加,具有良好的、非常广泛的推广前景。

    2012年18期 v.20;No.308 1718-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带孔钢针微创Bunnell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

    高迪;贾斌;张勇;高彦军;郑杰;刘彦勋;马雪峰;

    [目的]探讨应用带孔钢针微创Bunnell缝合法治疗新鲜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带孔钢针微创Bunnell缝合法(微创组)52例及传统切开手术(切开组)31例并获得随访的新鲜跟腱断裂患者资料。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跟腱再断裂、优良率、末次随访AOFOS评分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3.6个月。两组跟腱再断裂、优良率、末次随访AO-FO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单侧组(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切口并发症均少于单侧组(P<0.05)。[结论]应用带孔钢针微创Bunnell缝合法治疗新鲜跟腱断裂与传统手术方法效果相似,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等优点。

    2012年18期 v.20;No.308 1721-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半腱肌肌腱返折悬吊治疗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

    李文虎;李文锐;袁艾东;钟志年;刘仁德;何正言;张恒;龙燕舞;

    [目的]探讨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半腱肌肌腱重建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22例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采用半腱肌肌腱返折悬吊重建内侧副韧带。[结果]随访16~38个月,平均20.2个月,根据《膝内侧副韧带临床效果评定表》进行评定,优、良为手术有效。治疗的总有效例数为21(95.45%),应用SPSS软件处理,得出P<0.01,显示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1例手术后出现折叠肌腱间的缝线断裂,重新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半腱肌肌腱返折悬吊重建内侧副韧带,早期功能锻炼,能很好的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不稳定、松弛等症状体征,获得满意疗效。

    2012年18期 v.20;No.308 1724-1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研究

    周琪;孙爱杰;臧洪敏;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45例Pilon骨折病人采用此方法治疗。其中男31例,女14例,平均年龄33.5岁,开放骨折10例,闭合骨折35例。骨折类型:按Joh-ner-Wrush进行分型,A型9例,B型23例,C型13例。[结果]45例患者中39例获临床随访,39例患者术后随访15~33个月,平均22个月。骨折无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3.4个月,以Johner-Wrush方法评估手术疗效,优25例、良16例、可4例,无失败病例,优良率89.1%。[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2012年18期 v.20;No.308 1727-1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