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临床论著

  • 微创经皮并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钱济先;纪振钢;高浩然;李存孝;钱澍;刘海潮;

    [目的]探讨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3月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疗效,均采用结合伤椎的6钉固定。随访时间最短8周,最长22个月,平均14个月。交通事故伤19例,摔伤11例,平均年龄43岁。手术方法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短螺钉固定复位术。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TLICS评分。对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等进行统计。[结果]本组病例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VAS评分、ODI指数等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与术后影像学比较,矢状位后凸Cobb角、伤椎自身成角、矢状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结合伤椎内固定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伤椎畸形的矫正和内固定的效果满意,具有与开放手术相同的疗效。

    2013年16期 v.21;No.330 1591-1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重建与否的疗效比较

    吴添龙;涂以济;陈伟才;贾惊宇;程细高;

    [目的]比较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时喙锁韧带重建与不重建的疗效,探讨喙锁韧带重建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2012年3月间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9例Tossy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喙锁韧带重建组28例,未行喙锁韧带重建组31例,定期随访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并均于第一次术后2年内取出钢板,术后随访10~54个月,平均27个月,参照Karlsson标准:重建喙锁韧带组优18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96.4%,复发脱位0例;未重建组优21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93.5%,复发脱位1例。两组优良率和复发脱位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时重建喙锁韧带与不重建喙锁韧带疗效相近,不重建喙锁韧带在短期随访结果并未显示出较高的再脱位率。

    2013年16期 v.21;No.330 1597-1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高位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唐盛辉;李斯明;周子强;王敏;张勋梦;

    [目的]探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位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穿刺时的注意要点。[方法]在C型臂X线机透视监控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治疗35例高位胸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68~92岁,平均80岁,单节段新鲜压缩性骨折30例,合并多节段陈旧性骨折5例;T53例,T68例,T711例,T813例。以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术后活动能力、止痛药物的使用为评价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 d、1周,1、3、6、12个月疼痛程度、活动能力、止痛药物的使用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骨水泥渗漏至椎旁软组织;1例骨水泥渗漏至周围静脉丛,但均未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2例半年内出现相邻椎体骨折;无肺动脉栓塞、肋骨骨折、气胸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位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由于胸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及毗邻组织或器官的重要性,术者的操作经验以及对解剖结构的熟悉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01-1602+1604-1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半隧道骨桥固定和锚钉缝合固定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研究

    王浩宇;王成海;王飞;马龙飞;周建伟;纪刚;

    [目的]对比观察半隧道骨桥固定和锚钉缝合固定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6年3月~2008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髌骨脱位患者共81例(81膝)。男29例,女52例,年龄16~26岁,平均20.4岁。半隧道骨桥固定重建组45例(45膝),锚钉缝合固定重建组36例(36膝)。术后随访记录发生髌骨再脱位的病例数。手法检查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及髌骨稳定性。以Kujala膝关节评分和主观问卷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随访行CT扫描,并测量髌骨外移率及髌骨倾斜角。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随访数据。[结果]术后所有伤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术后两组均无髌骨再脱位发生,髌骨外移率及髌骨倾斜角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Kujala评分:半隧道骨桥固定重建组术前为(57.09±2.59)分,术后24个月(92.91±3.18)分,术后48个月(93.67±1.80)分;锚钉缝合固定重建组术前(56.19±2.78)分,术后24个月(91.72±2.99)分,术后48个月(92.58±2.09)分。髌骨外移率(patellar lateral shift ratio,PLSR)、髌骨倾斜角(patella tilt angle,PTA)及膝关节Kujala评分术后24个月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48个月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隧道骨桥固定和锚钉缝合固定两种术式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均可以有效恢复髌骨稳定性,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两者短期临床效果相当,长期临床效果半隧道骨桥固定术优于锚钉缝合固定术。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07-1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采用改良伊氏外固定器实施髋关节重建术治疗青年高位脱位型DDH31例报告

    杨华清;彭爱民;夏和桃;吕原;吴鸿飞;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伊氏外固定器实施髋关节重建术治疗青年高位脱位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6~2010年收治的31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高位脱位患者,行改良伊氏髋关节重建术治疗,年龄18~28岁,平均22岁,随访2.3~6.6年,平均3.4年。[结果]术前Harris hip score平均为45.86分(31~69分),术后Harris hip score平均为85.22分(72~95分),24例患者术后疗效好,4例患者术后出现针道感染,3例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经再次处理后所有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生活完全自理。[结论]采用改良伊氏外固定器实施髋关节重建术是一种治疗青年高位脱位型DDH的有效、可靠和合理的方法,值得推广。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13-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关于调整英文体例文章最佳作者和最佳组织者评选时间的通知

    <正>原定2013年7月中旬举办本刊英文体例来稿最佳作者和最佳组织者评选活动,因通知发布时间仅有3个月,部分读(作)者反映准备时间太仓促,来不及撰稿,经研究决定该项活动投稿截止时间调整至2013年12月31日,评选日期延至2014年1月份。征文内容不变(详见本刊网页或2013年第8、9期杂志)。欢迎有志之士踊跃投稿!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年下半年各期版面已定稿

    <正>本刊2013年24期之前的各期版面均已定稿,有意今年下半年在本刊发表的论文不再受理。准备在2014年上半年发表论文的作者必须在2013年10月份之前将文章发到本刊投稿专用电子信箱(jiaoxingtougao@163.com),否则难以保证按作者预定时间出版。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科技论文的发表时滞及意义

    <正>一项科技成果自作者投稿之日起到稿件刊出时间止,这一段时间称为稿件的期刊发表时滞。众所周知,无论科学发明或科技成果必须在正式刊物刊出后才能得到大家的公认,不同的人都在研究同一个课题时,最后是以谁的成果首先在刊物上刊登出,谁便占有这项成果的所有权(知识产权)。因此作者投稿尽量选择出版时滞短的正式期刊,一般讲半月刊的出版时滞较月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年医生如何应对临床与科研论文矛盾——读报有感

    宁志杰;

    <正>2013年7月24日《健康报》医学论坛新青年新思维青年版刊登了北京协和医院两位青年医生撰写的"临床与科研该怎么混着干"文章,看了以后颇有感受。文章核心内容是青年医生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中如何科学的分配时间,既完成临床科研又写出文章;如何正确理解写文章和提高临床水平的关系。他们总结的三条经验:(1)病历资料很重要,别"守着金饭碗要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撰写综述性论文的要求

    <正>综述性论文旨在综合述评某一领域中的最新进展,顾名思义论文必须有述有评,而不只是对前人或他人工作的机械罗列,既要大量占有文献,又要有所取舍,突出精华,对文献仔细消化之后再动笔。要有综述者自己的观点和对他人工作的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和解决问题的设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对未来发展的展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声明

    <正>为防止本刊来稿一稿两投和存在抄袭、伪造、剽窃、不当署名、参考文献引文不实,弄虚作假等不端行为,维护学术刊物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维护作者的声誉,并对广大读(作)者负责,本刊再次声明:本刊对已审定采用的来稿付印前再次进行"科学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一旦证实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将对论文作者做出以下严肃处理:(1)择期在本刊上公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会议及学习班

  • 第七届全国骨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研讨会通知

    <正>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基础学组主办,《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协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骨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暨骨科实验技术学习班"将于2013年9月13~1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建国饭店召开。本届高峰论坛的目的是总结和交流近年来国际骨科基础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并探讨其与临床转化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组织工程支架在修复骨缺损中的研究进展

    张屹;陈建常;史振满;

    <正>不同原因造成的骨缺损修复一直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难题,传统治疗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和局限性,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近些年来已为许多学者所关注。支架作为种子细胞及细胞活性因子粘附、生长分化的载体,在组织工程骨的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关组织工程骨支架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本文就此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组织工程骨支架的特性与要求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17-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锁骨中1/3骨折钢板固定方式的选择策略

    赵燕鹏;唐佩福;

    <正>锁骨中1/3骨折,过去大多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方法超过100种,都是以制动直至疼痛消失为主。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保守治疗的效果比想象的要差[1],各种并发症,如短缩、畸形愈合、不愈合、疼痛和功能受限等,促使人们重新考虑采用手术固定。钢板由于其强大的力学性能优势,如坚强内固定、骨皮质加压固定、控制旋转、对抗短缩等,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对于粉碎骨折,钢板固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20-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刘强;王德国;赵亮;

    <正>自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公认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终末期患者的最佳措施,针对膝关节置换术的新型假体,部分国家的管理体制远远不如对新药物的管理严格。目前,膝关节置换术疗效评估的病例报告大多数是小样本,这就要求我们更关注不同假体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手术疗效的有效证据。本文分析了膝关节置换术的流行病学、相关的高危因素、膝关节翻修术的相关数据以及患者主观功能恢复评价结果,对术后疗效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25-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0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2 ]
  •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

    方楚玲;田京;

    <正>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SPIO)因其独特优越的理化性能受到人们日益广泛关注。随着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结合的日益深入,其在生物标记与分离、核磁共振显影、药物载体及疾病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显示出广泛应用前景,尤其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更成为研究热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不仅可分化为造血基质细胞,还可分化为许多造血以外的组织,特别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29-1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新书推介

  • 新书推介

    <正>《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出版主编:唐茂林徐永青张世民出版:科学出版社(北京)定价:198.00元〔内容简介〕穿支皮瓣隶属于传统的轴型皮瓣,是传统轴型皮瓣在小型化、精细化、薄型化和微创化方面的新发展。本书试图从穿支的血管形态学基础入手,在详尽介绍穿支的研究方法,穿支的来源、定位及其分布规律与皮瓣设计方法的同时,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24+1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明胶/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多孔骨支架的制备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价

    刘越;赵艳梅;田学忠;崔赓;杨强;夏群;张伯勋;

    [目的]探讨冷冻干燥法制备明胶/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三维多孔支架的可行性并评价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取明胶水溶液,将其分别与10 wt%、20 wt%、30 wt%的nHA混合,交联后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明胶/nHA三维多孔支架。评价材料的理化性质,通过测定支架孔径、孔隙率、吸水率、抗压强度及降解pH值优化制备条件;MTT法分析支架浸提液毒性;共培养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及周围生长情况;材料埋入背部肌肉内,组织学染色观察评价其生物安全性。[结果]体视显微镜及电镜显示,制备的支架均呈三维多孔隙结构。随着nHA含量的增加,材料成孔效果变差,孔径、孔隙率、吸水率变小,而抗压强度增加。其中以nHA含量为20 wt%的材料表现更为适宜,并选其进行生物相容性实验。MTT法显示不同浓度支架浸提液与对照DMEM培养液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与材料共培养生长状态良好。HE染色观察材料与周围肌肉组织无排斥反应,组织相容性良好。[结论]制备的明胶/nHA支架材料具有三维孔隙结构,具备合适的孔径和孔隙率,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使用。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34-1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实验研究

  • 保留骨膜对兔股骨节段性缺损骨愈合的影响

    潘朝晖;赵玉祥;王大伟;栾兆新;

    [目的]探讨建立新西兰大白兔20 mm长股骨骨缺损模型的可行性,比较切除和保留骨膜两种方法对该长度骨缺损愈合能力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成年大白兔随机分切除和保留骨膜两组。右侧股骨外侧入路,9孔钢板置于股骨外侧,6枚螺钉固定。股骨中段20 mm双段截骨,切除骨膜组不分离骨膜,保留骨膜组截骨前先环形剥离骨膜保护,然后再原位缝合包绕骨缺损区。测量截骨髓腔直径,评估肢体功能恢复。分别于术后即刻、第4周和第12周拍X线片了解骨断端对位、内固定稳定及骨愈合情况;并于第4、12周取材行CT三维重建、组织学检查,了解骨愈合情况。[结果]切除骨膜组股骨髓腔直径(5.4±0.2)mm,保留骨膜组直径(5.3±0.6)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动物耐受手术,伤口愈合好。第12周可正常负重行走。两组平均骨缺损长度20.7 mm,切除骨膜组股骨全长(10.1±0.5)cm,保留骨膜组股骨全长(10.2±0.5)c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外切除骨膜组有1只动物在术后第12周出现远端螺钉松动现象,其余动物钢板螺钉位置良好,内固定稳定。术后第4周切除骨膜组截骨端少量斜行絮状骨痂,相向生长,表现为软骨化骨过程;保留骨膜组骨缺损被不规则骨痂连接,可辨认两端股骨皮质,表现为骨膜化骨过程。术后第12周切除骨膜组骨痂继续相向生长,骨端部分硬化,无骨性连接;保留骨膜组骨缺损被均匀新生骨连接,形状类似正常骨结构,不能辨认股骨切缘骨皮质。[结论]该模型具有可重复性和临床相关性,保留骨膜可促进20 mm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愈合。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41-1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中的研究

    胡凌云;张建英;刘康;苟林;林涛;李伟;孙振刚;

    [目的]讨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S6K)信号转导通路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为改善SCI后神经运动功能、修复脊髓损伤提供分子学机制依据。[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打击器制成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分为四组:SCI+ATP组、SCI+生理盐水组、SCI+ATP+雷帕霉素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1、2、3、4周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mTOR、p-mTOR、p70S6K、p-p70S6K、nestin、NSE和NF200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并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评价大鼠脊髓损伤后经不同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脊髓中mTOR/p70S6K信号通路分子在蛋白和mRNA水平上呈低水平表达,在脊髓损伤后其表达增加。外源性ATP可显著增强大鼠受损脊髓中mTOR/p70S6K信号分子的表达,而雷帕霉素可明显抑制ATP诱导的表达上调。激活的mTOR/p70S6K信号通路可显著增强受损脊髓组织中的nestin、NSE和NF200的表达,促进SCI后BBB运动功能评分的增加,而雷帕霉素阻碍了由ATP诱导的上述效应。[结论]ATP通过诱导mTOR/p70S6K信号通路激活促进大鼠SCI后神经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促进SCI修复的潜能,此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SCI的重要干预环节。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48-1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早期跑台运动对SD大鼠膝MCL损伤后胶原纤维形成的影响

    马传雨;于晓华;吴耀义;于长春;徐明明;刘树坤;李新;赵竹英;罗茜;

    [目的]探讨SD大鼠膝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后早期跑台运动对胶原纤维形成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制备大鼠双膝MCL断裂动物模型。实验组每天进行一次定时定量的跑台运动;对照组置于饲养笼内不做运动干预。术后每周两组分别处死3只大鼠,采集双下肢MCL损伤处韧带组织做标本,分别行HE染色和Masson's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分别计算胶原纤维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值。[结果]伤后第1周时实验组较对照组韧带损伤处间隙增宽,第6周时实验组较对照组韧带损伤处瘢痕体积增大,排列不规则;HE染色显示实验组伤后各周损伤局部的炎性反应过程均较对照组强烈,且胶原纤维排列较对照组紊乱;Masson's染色显示随着伤后时间的延长,除第1周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周对照组的胶原纤维面积依次为54.4%、60.7%、68.0%、76.5%、80.7%,均显著高于实验组相对应的51.4%、56.5%、59.3%、67.1%、71.1%(P<0.01);平均光密度值的变化与Masson's染色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SD大鼠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后早期运动训练可减慢新生胶原纤维组织的形成,导致韧带延迟愈合,对韧带损伤后的修复造成负面影响。本实验结果对指导运动人群韧带损伤的康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57-1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高频超声波在膝关节僵硬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研究

    卢晓栋;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波在膝关节僵硬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31例膝关节僵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8800声像仪对引起膝关节僵硬的肌肉进行准确定位,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并在康复过程中从影像学上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2~6个月的随访,平均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从治疗前的(46.5±10.7)°改善为治疗后的(102.9±12.7)°(P<0.05);Lysholm膝关节评分亦从治疗前的(69.2±13.3)分提高到治疗后(89.4±9.4)分(P<0.05)。受累组织的影像学改变与关节功能障碍程度成正相关,随着关节功能的恢复,其影像学表现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1)高频超声波能对引起关节僵硬的肌肉进行准确定位,进而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提高了疗效;(2)高频超声波为关节僵硬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估提供了很好的影像学评价标准。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64-1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隐匿性Lisfranc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高翔;赵晓涛;陈玉宏;杨杰;张殿英;

    [目的]分析隐匿性Lisfranc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的隐匿性Lisfranc损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2例进行随访,其中30例获得随访且资料完整,按损伤程度选择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分别采用拉力螺钉、骑缝钉、克氏针及微型钢板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中探查Lisfranc韧带,发现损伤予以修复。[结果]本组患者获得6~40个月随访,平均25.3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总优良率96.7%。[结论]对于闭合性足部损伤的患者,如果患肢肿胀明显,存在广泛软组织损伤,一定要考虑是否合并有Lisfranc损伤,无论何种手术方式,及时的治疗可避免出现足弓塌陷、跖骨头下应力异常、慢性疼痛等后遗症。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69-1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肘前入路空心螺钉内固定加自体髂骨重建治疗尺骨冠突粉碎性骨折5例报告

    王华松;黄继锋;吴刚;童飞飞;蔡贤华;

    [目的]分析肘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加自体髂骨重建治疗尺骨冠状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2012年收治的5例(男4例,女1例)尺骨冠状突粉碎性骨折,采用肘关节前方"S"形入路空心螺钉内固定加自体髂骨重建术进行治疗,术后遵嘱予以功能锻炼。[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优1例,良3例,中1例,所有患者肘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肘关节疼痛等并发症。[结论]肘前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自体髂骨重建是治疗尺骨冠状突粉碎性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73-1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经典文献史料

  • 测量脑脊液压力最初的报告

    李晓光;

    <正>原著题目:Die Lumbalpunction des Hydrocephalus.原著作者:Quincke Heinrich Irenaeus(1842-1922)刊载杂志:Berl.Klin.Wochenschr.1891,28:929-933.在上次的内科学术会议上介绍了通过腰部蛛网膜下腔穿刺降低脑室内异常高压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这样一种事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长期随访

    刘德忠;姜红江;黄相杰;

    [目的]探讨长柄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长柄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31例。[结果]131例手术均顺利,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手术时间40~115(75±12)min,随访131例,时间2~8.5(5.6±0.33)年。Harris评分:2年、4年、6年、8年优良率分别为83.2%、61.83%、48.09%、34.35%。无术后脱位、假体松动、再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10例,褥疮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泌尿系感染2例,表浅伤口感染3例、死亡1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少,降低了病死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76-1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65例手术治疗体会

    杨立成;黄儒收;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8年1月本科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65例。颈髓损伤按照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21例,C级30例,D级8例。45例行颈前路扩大脊髓减压术,13例行后路手术,7例行一期后、前路手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6年(1~10年),脊髓、神经功能1级以上恢复者42例,总有效率为64.62%。[结论]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79-1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吻合感觉神经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张连双;任志勇;史迅;

    [目的]总结吻合感觉神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及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吻合感觉神经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35例。损伤面积6.0 cm×5 cm~10 cm×15cm,均伴有跟腱、跟骨外露,10例伴有跟骨或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4例伴有跟腱缺损。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20例,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15例。切取穿支皮瓣面积较创面大20%。[结果]术后32例穿支皮瓣完全成活,3例皮瓣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或清除坏死组织后愈合,股部及小腿后侧供区切口愈合良好。随访5~36个月,受区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5周皮肤感觉为:S24例,S2+10例,S312例,S3+9例,两点辨别觉:12~30 mm,平均15 mm。[结论]携带感觉神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及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理想选择。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81-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前侧入路手术治疗32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分析

    叶少腾;巫松辉;陈凯宁;苏伟坤;罗育润;蓝创新;陈晓明;

    [目的]评估前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股骨远端C型骨折共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7岁~65岁,平均35.9岁,开放性骨折11例,合并髌骨骨折4例,脑出血1例,无神经、血管损伤。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率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1例完成随访,1例失去随访,随访时间13~47个月,平均23.3个月;手术时间65~145 min,平均96.8 min;术中出血量150~450 ml,平均270 ml;膝关节功能满意率达87.1%。[结论]前侧入路是显露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有效方法,能较容易地实现关节面解剖复位,具有早期关节功能锻炼、重建关节功能等优点,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84-1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分析

    龚旭;潘剑成;

    [目的]分析应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2月18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3例;年龄19~44岁,平均32.4岁。其中15例患者为骶髂关节垂直移位,3例为骶骨Ⅱ区纵形骨折分离移位,2例伴有同侧骶神经损伤。所有患者牵引复位后,C形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骨折。[结果]手术时间40~65min,平均52.5 min,术后住院时间7~20 d,平均13.4 d。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4个月,术后18例患者均无骶髂部疼痛,12例恢复原工作,2例患者术前骶神经损伤,术后部分恢复。[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康复快。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87-1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再次关节镜检查结果分析

    张延明;张喜善;郭秀程;苏长辉;亓建洪;

    [目的]观察分析单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重建后再次关节镜复查结果。[方法]2007~2011年单纯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关节镜下重建56例,男35例,女21例。左膝33例,右膝23例。移植物采用自体骨-髌腱-骨19例,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腘绳肌重建37例,均于术后24个月行关节镜复查。重点观察:(1)重建ACL的连续性;(2)重建ACL的张力;(3)滑膜覆盖情况;(4)cyclops畸形。采用自体骨-髌腱-骨移植物股骨端及胫骨端均采用界面挤压钉固定;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病例股骨端Endonbot-ton固定,胫骨端为界面挤压钉固定。在关节镜复查之前,再次行KT2000检查,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关节镜复查可见5例(9%)重建韧带部分撕裂,47例(84%)张力正常,9例(16%)张力松弛,3例(5%)滑膜覆盖差,13例(23%)出现cyclops畸形。[结论]尽管前交叉韧带重建后临床效果较好,关节镜复查仍然存在重建韧带的部分撕裂、松弛、滑膜覆盖不良、cyclops畸形、髁间窝撞击等。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89-1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医史博览

  • JBJS创始人——英国著名骨科医生R·沃森琼斯

    宁桦;

    <正>R.沃森琼斯(R.Watson Jones)出生于1902年,为英国骨科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主编的专著《骨折与关节损伤》(Fractures and Joint Injuries)重印了15次之多,并被翻译成包括中文版在内的各种语言版本,在几十年中被当做治疗骨关节损伤的金标准,亦被称作骨科界的"圣经"。他是《骨与关节外科杂志(英国版)》(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British,JBJS)的创始人之一,英国王室御医,在英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短篇报道

  • 80岁以上患者骨科手术安全性评估管理策略初步探讨

    马倩;唐晓丽;刘玲;

    <正>老龄化已经成为医院骨科手术较大风险因素之一。80岁以上患者多合并有各种基础疾病,器官功能储备能力极差。本文对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80岁以上101例骨科手术患者采用两种围手术期风险评估策略,探讨对手术及其预后的影响,认为恰当的围手术期风险评估策略能够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可提高手术存活率。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告

  • 双侧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1例

    胡联英;贾其余;郑曙翘;

    <正>双侧肩关节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而合并双侧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更少见,本科去年曾收治1例此类患者。患者入院经过查体及完善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后,经手牵足蹬法复位,复位成功后,双上肢贴胸双手对肩位固定。患者自己无法忍受此种固定方式,要求早日功能锻炼,考虑撕脱的大结节骨块较大,遂给予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术后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现患者骨折已愈合,内固定物已取出,双上肢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93-1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本刊欢迎英文体例来稿

    <正>优先受理优先送审论文质量达到标准后优先刊登,国内大陆作者版面费半价优惠,港澳台地区及国外作者暂不收取版面费,特别适用于急用稿件和英文基础比较好的作者。

    2013年16期 v.21;No.330 1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