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读者·作者·编者

  • 第二十一届全国足踝外科大会会议通知

    <正>第二十一届全国足踝外科大会将于2018年9月6~8日在宁波召开,会议由宁波市医学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科在线主办,宁波市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共同承办,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外科工作委员会、SICOT中国部足踝外科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足踝医学专业委员会、《足踝外科电子杂志》编辑部、《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自2017年开设“技术创新”栏目

    本刊编辑部;

    <正>为了鼓励临床技术创新,推进实用性新技术传播,本刊于2017年增设"技术创新"栏目。涉及实用性手术技术方法、器具、材料的创新与改革。稿件书写要求:(1)简述技术创新的背景、目的和创新点;(2)详细介绍创新的技术与方法并配有示意图或照片,建议同时投送5分钟视频资料;(3)报告近期结果或典型病例:报告病例的近期结果或1~2例典型病例,配有相应图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网站开通

    邹雪莲;

    <正>http://www.chinaorthopedic.org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领导下,广泛团结与肢体残疾康复有关的矫形外科专家和专业人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专业委员会是2004年7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是国家一级社团的分支机构。根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章程,团结广大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同仁,坚持全面康复观点,推动康复医学研究,积极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论著

  • 关节重量变化对膝关节置换术预后的影响

    朱正亚;郑欣;郭开今;孙紫千;赵凤朝;易林洪;唐金龙;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前后关节重量变化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5例(75膝)行TKA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手术过程中收集的宿主移除物称重,与该患者所使用膝关节假体组件(包括置入的骨水泥)总重量进行比较,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宿主移除物重量的因素。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与膝关节重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膝关节置换内置物总重量约为术中移除物重量的(3.94±0.92)倍[重量差为(334.24±51.26)g],增加的重量占患者总体重的(0.50±0.10)%。影响宿主移除物重量的因素是病程(B=1.226,P=0.019)、体重(B=1.301,P<0.001)、患侧膝Kellgren-Lawrence分级(B=20.760,P<0.001)。膝关节重量的变化与术后HSS评分呈负相关(P<0.001),且术后时间越短,该相关性越显著。[结论]TKA术后患者膝关节明显变重,进一步研究更加轻便的膝关节假体将有助于术后功能恢复及提高远期疗效。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45-1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个性化膝关节置换围术期血液管理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价

    丁星;赵畅;蔡道章;

    [目的]对行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的个性化围术期血液管理方案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2011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关节外科进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47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围术期血液管理方案的患者共263例为试验组;未施行围术期血液管理方案的患者共215例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的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术后第3 d),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血制品输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和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和应用个性化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血液管理方案十分必要,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失血,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50-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术后关节病变

    殷勇;薛志强;尹乾斌;王恒;谢成;弋石泉;杨静;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14年5月19例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43~67岁,平均(55.82±8.63)岁。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临床症状、Harris评分及X线片表现。[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发生坐骨神经损伤,经过针灸及口服甲钴胺半年后恢复。此外,术后发生3例肌间静脉血栓形成,1例感染和1例脱位,经相应处理,均治愈,无不良后果。所有患者随访3~8年,平均(4.13±1.06)年。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获得明显改善,疼痛缓解,Harris评分由术前(41.65±17.58)分,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89.56±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X线检查未发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及松动。[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55-1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5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SuperPATH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比较

    吴长坤;姜任东;杨波;姜鑫;王兆泉;

    [目的]比较Super PATH微创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符合标准并接受单侧THA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实施Super PATH微创THA(微创组),20例实施常规后外侧入路THA(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及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周围感染)及术后首次下地时间。[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微创组在切口长度[(7.14±0.33)cm vs(11.75±0.18)cm,P<0.05],术中出血量[(130.00±10.88)ml vs(236.25±13.27)ml,P<0.0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26.05±3.19)g/L vs(34.75±2.45)g/L,P<0.05]及术后首次下地时间[(7.90±1.25)h vs(28.10±1.25)h,P<0.05]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微创组在术后24h疼痛VAS评分[(2.05±0.76)vs(3.95±0.69),P<0.05]及术后2周髋关节Harris评分[(74.65±1.93)vs(64.85±1.46),P<0.05]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半年,两组间在VAS和Harri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假体周围感染等并发症。[结论]Super PATH微创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围手术期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60-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经髋臼截骨后骨关节炎

    王会同;郭秀程;张亮;黄德勇;周一新;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经髋臼截骨术后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的中期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2015年因髋关节发育不良经初期髋臼截骨术后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29例患者(29髋)所行单侧THA的结果。手术时患者平均年龄(42.00±13.85)岁(21~64)岁。分析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和系列X线片,对临床和影像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术后脱位1例、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1例以及术中假体周围骨折2例。无需要翻修者。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5.52±51.06)个月(25~188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2.90±12.18)分(16~6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2.66±5.16)分(76~97分)(P<0.001)。26例(86.66%)患者对手术疗效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结论]尽管既往髋臼截骨术会对后续的THA治疗造成诸多技术性困难,但采用生物固定型假体对髋臼截骨术后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病例进行THA重建的中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仍然令人满意,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65-1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外科脱位经头凹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

    倘艳锋;李红军;杨玉霞;陈献涛;李无阴;刘又文;

    [目的]总结经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头凹处开窗死骨清除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应用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经股骨头头凹处开窗死骨清除打压植骨术治疗32例(36髋)股骨头坏死病例资料,男21例(23髋),女11例(13髋),年龄20~53岁,平均(35.61±5.24)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13例(17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11例(13髋),特发性股骨头坏死8例(8髋);ARCO股骨头坏死分期Ⅱb期16髋,Ⅱc期12髋,Ⅲa期8髋。采取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显露股骨头,经股骨头凹处开窗进行死骨清除自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术中根据股骨头钻孔渗出情况分血性渗出组和淡黄色脂样渗出组。术后避免早期负重,术后3、6、12个月复查,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42个月,平均(35.63±5.2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伤口感染、大转子截骨端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股骨头植骨均重建,重建时间为1~1.5年。不同ARCO分期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性渗出组与脂样渗出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RI坏死面积存在明显差异,术后12个月血性渗出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脂样渗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经头凹处开窗死骨清除自体骨打压植骨治疗大面积股骨头坏死或病灶位于后内侧者病灶清除更彻底,切除周围增生血管翳,同时可进行头颈成形,并且股骨头钻孔不同渗出情况与术后疗效存在明显相关性。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70-1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三种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杨伟民;孟庆奇;王敏;奉振成;李斯明;

    [目的]对比分析直接前入路(DDA)、直接外侧入路(DLA)、后外侧入路(PLA)三种髋关节置换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2016年5月,86例患者在本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依据所采用的手术入路,22例采用DDA,31例采用DLA,33例采用PLA。对其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和临床疗效等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为DDA组(79.33±1.84)min、DLA组(72.65±1.47)min、PLA组(72.12±1.36)min,DDA组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为DDA组(8.16±0.22)cm、DLA组(12.85±0.11)cm和PLA组(13.30±0.15)cm,DDA组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为DDA组(264.17±13.00)ml、DLA组(464.84±10.09)ml和PLA组(467.58±9.08)ml,DDA组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为DDA组(10.19±0.42)d、DLA组(19.52±0.23)d和PLA组(18.97±0.60)d,DDA组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Harris评分DAA组为(62.25±1.53),与DLA组(37.65±1.02)和PLA组(37.24±0.8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12周的Harris评分,DAA组(85.50±2.09)、DLA组(80.84±1.37)与PLA组(78.97±1.4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入路对髋关节周围肌肉组织损伤少,术后快速康复和髋关节稳定性好,是髋关节置换较理想的手术入路选择。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75-1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纳米羟基磷灰石笼架与钛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

    吴鑫杰;谭明生;齐英娜;移平;杨峰;唐向盛;郝庆英;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笼架与钛钢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3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并纳米羟基磷灰石笼架与钛钢板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9例,单节段58例,双节段31例,其中椎间盘突出症52例,椎体后缘骨赘致压15例,后纵韧带骨化22例。采用Frankel分级和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颈椎评分法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前、术后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高度并计算支撑体下沉距离,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采用Brantigan等提出的5级评定标准评估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8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0~86个月,平均(74.85±10.42)个月。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平均下降1.2级。JOA评分由术前(8.22±1.91)分显著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4.71±2.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失效、支撑体破裂、移位及脱出等情况。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但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支撑体下沉距离为(1.11±1.63)mm。按Brantigan植骨融合分级,D级34例,E级55例,植骨融合率为100.00%。[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笼架与钛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有效恢复及维持融合节段生理高度及曲度,显著促进植骨融合,改善神经功能,远期效果良好。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80-1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皮微创胫骨截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

    欧栓机;齐勇;孙鸿涛;许长鹏;卢瀚宇;李文俊;江发华;李贵涛;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微创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按Wagner诊断标准确诊为患有Ⅲ~Ⅳ期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23例23足,采取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通过观察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率、1年后保肢率评价疗效,比较手术前后足部皮温、V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部分患足手术前后DSA评估血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5.92±6.03)min,术中失血量(30.12±4.15)ml,1例WagnerⅢ期患者截肢,1例WagnerⅣ期患者死于心衰。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4.51±0.32)个月;WagnerⅢ期创面愈合率及1年后保肢率均为92.86%,WagnerⅣ期创面愈合率及1年后保肢率均为88.89%,两分期创面愈合率及1年后保肢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较,术后足部皮温显著升高(P<0.05)、术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升高(P<0.05)。有9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患足DSA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搬移骨块周围形成了较多的毛细血管,足部动脉增粗清晰显示,血流明显加快。[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能促进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避免或延长患足的截肢率。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85-1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0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与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相关性的Meta分析

    庄腾丰;王华军;郑小飞;罗斯敏;吴文锐;肖磊;查振刚;

    [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与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11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 Fang),搜集糖尿病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关性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7年1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626 5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人群接受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66倍(OR=1.66,95%CI=1.46~1.89,P<0.001),糖尿病人群接受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48倍(OR=1.48,95%CI=1.22~1.80,P<0.001),糖尿病人群接受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KSS)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13,95%CI=-0.24~-0.01,P=0.04)。森林结构图显示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稳健,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糖尿病与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具有相关性,糖尿病可增加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90-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现状

    马良彧;王善正;郭玉冬;俞佳斌;贾军;王宸;

    富血小板血浆在骨科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逐渐成为一项治疗骨科疾病的保守疗法。其活性物质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胶原合成作用,在骨科临床主要应用于关节疾病的治疗,如膝关节炎、髋关节炎及其他骨关节炎。然而,富血小板血浆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各不统一,使用剂量和次数也不尽相同,加之临床研究随访时间短,其使用仍有局限。至于疗效方面,尚未统一意见。因此,今后的研究有待于统一方法学,报道更多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从而为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骨关节炎提供充分的依据。

    2018年15期 v.26;No.449 1396-1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下载次数:9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退变椎间盘生物力学研究

    祝永刚;孙旗;陈江;刘志超;郭菲宇;肖辉灯;柳根哲;

    生物力学在椎间盘退变中扮演重要角色,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为探索其机制,长时间以来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近年来有限元分析研究的广泛开展,突破了经费、材料、标本等多种限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同时有学者尝试探索应用中医药延缓或阻止椎间盘退变,细胞生物学研究表明,中药成分制剂及复方制剂对体外培养的椎间盘细胞退变存在抑制作用。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00-1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利伐沙班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现状

    郭书英;

    髋关节置换(THA)、膝关节置换(TKA)等关节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 hrombosis,DVT)的防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联合药物的足疗程综合性预防措施得到了广大学者的一致认可。利伐沙班作为新一代血栓预防用药在国内已经开始应用,国外文献表明利伐沙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THA术后足疗程抗凝推荐应用5周。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05-1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预防性使用多孔纳米硒材料Se@SiO2缓解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纪安琪;翟玥;邓国英;沙一帆;赵晶鹏;张菲;周峰;王谦;王秋根;

    [目的]探究预防性使用多孔纳米硒材料Se@SiO_2能否抑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发生。[方法]体外实验:选取SPF级4周龄SD大鼠2只,提取、培养并鉴定股骨头软骨细胞,利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CCK-8)检测Se@SiO_2在应用浓度下对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再利用活性氧试剂盒检测Se@SiO_2对软骨细胞抗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体内实验:选取SPF级8周龄SD大鼠24只,随机选取12只SD大鼠作为实验组,每2 d腹腔注射1mg/kg Se@SiO_2共2周,之后24只大鼠利用静脉给予甲强龙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通过股骨头软骨组织IL-1β、MMP-13的表达和HE染色切片评估预防性使用Se@SiO_2对股骨头软骨组织坏死的改善作用。[结果](1)Se@SiO_2在应用浓度下对股骨头软骨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并且加入Se@SiO_2干预可有效清除软骨细胞活性氧水平;(2)提前加入Se@SiO_2干预2周后股骨头软骨组织IL-1β、MMP13表达明显下降,HE染色显示提前使用Se@SiO_2干预能有效改善SANFH程度。[结论]提前2周给予Se@SiO_2,能改善SANFH程度。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08-1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黄酸对猕猴骨关节炎IL-1β、NO/iNOS表达的影响

    孙先润;吕龙宝;唐涛;李跃琼;姚绍平;龚志梅;高国玺;李维朝;胡正飞;王刚;黄海滨;蔡树蘅;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猕猴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NO/i NOS)的影响,分析大黄酸对猕猴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9只健康猕猴分为正常组(A组)3只、模型对照组(B组)3只、模型治疗组(C组)3只;另外3只骨关节炎病猴纳入研究称为病猴组(D组)。正常组(A组)猕猴不行手术造模及大黄酸治疗。模型对照组(B组)和治疗组(C组)分别行前交叉韧带切断骨关节炎造模,对照组不行大黄酸治疗,而治疗组(C组)和病猴组(D组)均给予大黄酸溶液灌胃治疗。于治疗后0、2、4、8、12周时分别采集猕猴血清;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中IL-1β和NO/i NOS浓度变化。[结果]随时间的推移,骨关节炎模型猕猴(B组)血清IL-1β、NO/i NOS的含量较正常猕猴(A组)均显著增多,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大黄酸的模型猕猴(C组)血清IL-1β、NO/i NOS含量的增长较没有使用大黄酸的(B组)显著减缓,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炎病猴组(D组)血清IL-1β、NO/i NOS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猴,使用黄酸后血清IL-1β、NO/i NOS逐渐降低。[结论]大黄酸抑制猕猴骨关节炎IL-1β的反应、降低i NOS的作用,减少NO的生成。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13-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缝隙连接蛋白43在淫羊藿苷成骨诱导中的作用研究

    张山锋;马中希;叶志伟;刘珍星;杨钟华;孙志博;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淫羊藿苷(ICN)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MSCs,取第三代细胞实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标记物。实验分四组:(1)空白对照组,(2)成骨诱导组,(3)1-庚醇组,(4)ICN组。MTT检测不同时间点2.5μmol/L 1-庚醇的细胞毒作用。分别用含0、10-9mol/L ICN、10-9mol/L ICN+2.5μmol/L 1-庚醇的成骨诱导液(ODM)诱导培养14 d后,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成骨相关基因及Cx43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Cx43蛋白的表达情况,碱性磷酸酶(ALP)定量测定各组细胞ALP含量。[结果]细胞高表达CD13、CD44,低表达CD14、CD45。2.5μmol/L 1-庚醇对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抑制作用。ICN诱导14 d后I型胶原、ALP、骨钙素(OCN)、RUNX2及Cx43的表达显著增加。2.5μmol/L 1-庚醇干预后I型胶原、ALP、RUNX2及OCN表达明显减弱,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及成骨诱导组,其中Cx4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ALP定量分析结果显示ICN能促进ALP合成与分泌,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但ICN的成骨诱导作用部分被1-庚醇所阻断。[结论]Cx43介导的缝隙链接细胞间通讯在ICN诱导成骨过程中起着很重要作用。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18-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新书推介

  • 《实用关节镜手术学》出版

    <正>由刘玉杰教授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关节镜手术学》系"精华医学"之"骨科精萃系列"图书。本书围绕微创化、有限化治疗等核心理念,详细讲解了关节镜设备与器械,膝关节镜、髋关节镜、足踝关节镜、肩关节镜、肘腕关节镜的手术操作,关节镜下撬拔复位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以及关节镜技术在关节外的临床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脊柱外科麻醉学》出版

    <正>主审:田慧中李佛保主编:杜晓宣郑传东李宏出版:广东科技出版社定价:330.00元ISBN:978-7-5359-6775-6【内容提要】本书共26章,内容包括绪论、脊柱的应用解剖学、脊柱手术相关影像学、术前病情评估、常用术前用药和麻醉药物、麻醉期间监测与管理、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管理、脊柱手术体位与围手术期管理、低温与控制性降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创新

  • 个体化截骨导板辅助股骨关节外畸形全膝置换术

    张凤军;李新花;王强;巴昭臣;孔庆国;郝彬;

    [目的]探讨个体化截骨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股骨关节外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疗效及适应证。[方法]2014~2016年收治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股骨关节外畸形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62~70岁,平均年龄(66.12±3.02)岁。行下肢CT检查,重建下肢力线,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膝关节1:1医用尼龙模型,确定假体型号,制作个体化截骨导板,术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未出现膝关节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近期内假体松动等并发症。HSS评分由术前(27.75±3.3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7.75±6.34)分,而冠状面内翻成角畸形由术前(15.38±3.97)°改善至(1.45±0.26)°,近期效果良好。[结论]3D打印个体化截骨导板可有效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关节外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精确恢复下肢机械轴线。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23-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腰椎化脓性脊柱炎影像与病理特点

    张耀;张强;赵昌松;王鹏;孙磊;赵汝岗;李鑫;孙胜;

    [目的]探讨腰椎化脓性脊椎炎影像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6年3月,16例行手术治疗的腰椎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11人,女5人;年龄35~74岁,平均(49.21±7.42)岁。术前收集X线片、CT及MRI等影像学资料,术中收集病变组织,采用革兰氏染色和HE染色等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16例患者X线片显示病变椎间隙变窄,可见椎体骨质破坏。CT显示病变椎体骨质破坏、硬化,可见空洞形成。MRI显示病变椎体在T1WI像上表现为低信号或混杂低信号,在T2WI像上表现为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压脂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16例患者病理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可见革兰氏阳性菌,HE染色可见破坏组织内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结论]腰椎化脓性脊柱炎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27-1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2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肘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肘关节炎性肘管综合征

    孙守勇;王海峰;梁旭东;

    [目的]对于肘关节炎性病变引起继发性尺神经卡压,减少尺神经前移引起的尺神经分支损伤、血运破坏等并发症,恢复和保持肘管内尺神经的解剖位置。[方法]肘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肘管综合征中重度患者26例,采用肘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结果]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中度患者12例,重度患者14例。术后随访26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效果显著2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满意率为76.92%。[结论]肘管扩大成形术能有效治疗肘关节炎性肘管综合征,且对中重度患者均有良好效果。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31-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告

  • 胸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多种并发症1例报道

    龚自良;冯大鹏;李正维;

    <正>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较少见,因胸椎受胸廓固定,不如颈椎与腰椎的活动度大,从而椎间盘退变少见。脊椎术后脑脊液漏在临床上常见,但术后出现张力性脑脊液漏以及并发硬膜下血肿形成脑疝等并发症罕见,目前文献未见报道。1病例资料患者,男,69岁,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近2个月双下肢乏力明显加重,行走困难,有踩棉花感,伴双下肢麻木,大小便较前费力。查体:脊椎生理弯曲正常,胸腰椎活动明显受限,T_9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32-1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维手术模拟辅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侏儒症合并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

    吴海贺;杨育晖;李钊;左建林;王学明;崔瑞开;沈先月;高忠礼;

    <正>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股骨头和髋臼的发育异常、髋关节半脱位以及髋关节脱位等~([1])。由于股骨髓腔形态异常、髋臼骨质缺损及髋臼旋转中心改变导致双下肢不等长以及髋关节周围软组织不平衡等因素,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难度较大。发育成熟后身高<130 cm或者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36-1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以急性腹膜炎为表现的小儿髂窝脓肿(附2例报告)

    何少武;徐洁;吴波;康俊升;乔峰;刘杰;刘凯文;

    <正>小儿髂窝脓肿临床上并不常见,而以急性腹膜炎为表现的小儿髂窝脓肿更是少见。由于其感染部位深在,容易误诊,甚至造成严重并发症。鉴于此,现将本科收治的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6岁,因高热、左下腹痛伴腹胀2 d急诊入院,一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诊断:急性腹膜炎。入院查体:体温39.6℃,血压86/60 mm Hg(1 mm Hg=0.133 k Pa),精神萎靡,面色潮红,腹部膨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39-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

    <正>扶残助残放心梦想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下,广泛团结与肢体残疾康复有关的矫形外科专家和专业人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宗旨:根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章程,团结广大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同仁,坚持全面康复观点,推动康复医学研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康复医学,促进肢体残疾康复事业的发展,全心全意为残

    2018年15期 v.26;No.449 1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