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文波;李姣;郝东阳;兰生辉;陈美玲;魏世隽;刘曦明;
[目的]比较三种固定方式对GustiloⅢA-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80例GustiloⅢA-B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27例采取髓内钉(UTN)一期内固定,22例接受锁定钢板(LCP)一期内固定, 31例接受外固定支架(UEF)固定。记录患者相关资料,按照Johner-Wruhs评定标准进行患肢功能评价。[结果]三组患者在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伤口污染程度、Gustilo-Anderson分型、按骨科创伤协会OTA分型、伤口创面覆盖方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依次为LCP组> UTN组>UEF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24~60个月,平均(36.37±10.96)个月。三组患者在深部感染、骨髓炎、截肢、术后6个月愈合不良和12个月不愈合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骨愈合时间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UTN组为85.19%,LCP组为81.82%,UEF组为67.74%。[结论]在严格清创、结合置管冲洗和VAC的前提下,GustiloⅢA-B型胫骨开放性骨折采用Ⅰ期内固定方式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2018年24期 v.26;No.458 2209-2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朱若夫;王治栋;高懋峰;施卫东;徐耀增;
[目的]探讨术前膝关节疼痛部位及影像学髌股关节退变对Oxford内侧单髁置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6月本科采用内侧单髁置换术(Oxford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56例(56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40例;年龄50~82岁,平均(63.68±8.23)岁。体重指数21~30kg/m~2,平均(25.81±4.52) kg/m~2。术前伴有膝前痛的16膝(有膝前痛组),不伴有膝前痛的40膝(无膝前痛组)。采用OKS评分、AKS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髌股关节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35.47±8.96)个月。无感染、脂肪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假体位置不良、脱位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有或无膝前痛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OKS和WOMAC评分均显著下降,而AKSS临床和功能评分,髌股关节评分评均显著增加,两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有与无膝前痛患者组间上述指标在相应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前痛和髌股关节退变并不影响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的疗效,术前影像学表现有髌股关节退变不应作为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的绝对禁忌证。
2018年24期 v.26;No.458 2215-2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吴刚;罗晓中;谭伦;李邦青;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LCP)皮外的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多段骨折与传统外固定支架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比较2009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49例开放性胫骨多段骨折患者,其中28例采用LCP皮外固定(LCP组),21例采用传统外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开始负重活动时间以及膝、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LCP组钉道感染率低于支架组(P<0.05);伤口浅表感及深部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及不愈合发生率显著低于支架组(P<0.05);LCP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支架组(P<0.05)。LCP组骨折复位丢失发生率低于支架组(P<0.05)。LCP组开始部分负重活动时间早于支架组(P<0.05)。末次随访时,LCP组膝、踝关节活动范围均优于支架组(P<0.05)。[结论] LCP皮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多段骨折,便于早期软组织修复,固定稳定可靠,患者依从性良好,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2018年24期 v.26;No.458 2220-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曾金才;朱立帆;钱学峰;言湛军;
[目的]比较钩钢板与解剖锁定板联合喙锁缝线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016年收治的39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钩钢板固定(钩板组) 18例、解剖锁定板联合喙锁缝线固定(复合组) 2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愈合时间及术后患肩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喙锁间距(coracoclavicle distance, CCD)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3~40个月,平均(24.55±6.56)个月,均在3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两组骨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除肌力评分外,复合组患肩Constant功能评价,术后肩痛、日常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总分均优于钩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钩板组术后及末次随访CCD均明显小于复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钩板组有5例内固定相关并发症:1例锁骨近端应力性骨折、1例螺钉松动伴肩峰下骨溶解、3例肩锁关节炎,而复合组无1例晚期并发症。[结论]解剖锁定板联合喙锁缝线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钩钢板,且并发症少。
2018年24期 v.26;No.458 2225-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超;林木良;李桓毅;许福生;
[目的]比较TightRope系统与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11月,采用TightRope系统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2例,2008年10月~2010年3月采用钩钢板治疗3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2~26个月,平均(18.23±2.48)个月。术后12个月时,TightRope组的Constant评分疼痛亚评分[(14.38±1.68) vs (10.94±2.35),P<0.05],外展活动亚评分[(9.38±0.94) vs (8.81±1.23),P<0.05],以及总分[(94.31±6.06) vs (89.84±7.31),P<0.05]均显著高于钩板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ghtRope系统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优于AO锁骨钩钢板。
2018年24期 v.26;No.458 2230-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单宇;张晓剑;周建新;
[目的]探讨低切迹钢板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01月~2015年12月,52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低切迹钢板内固定26例,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26例。采用VAS疼痛评分评定疼痛程度,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评估功能情况~([4]),评估记录肘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71±4.59)个月。随访过程中,低切迹钢板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克氏针张力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低切迹钢板组的VAS评分、Mayo评分及肘关节活动功能略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尺骨鹰嘴骨折,低切迹钢板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018年24期 v.26;No.458 2235-2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邹海波;王宇鸣;
[目的]探讨L_5S_1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手术时处理S_1上关节突的临床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Choi对髂棘高度的划分标准和McCulloch对腰椎间盘突出三层楼的定位理论,对是否行S_1上关节突成形进行分析。采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及MacNab评级系统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48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突出的间盘位于第3层,需要行S_1上关节突的处理;按照Choi的髂棘高度的划分,在34例椎间盘突出位于第3层的患者中,有17例患者属于第5型或第6型,需要行S_1上关节突的处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VAS评分腰痛评分由术前(7.22±2.63)减少至末次随访的(1.69±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评分由术前(7.92±1.25)减少至末次随访(2.11±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由术前(67.10±18.67)减少至末次随访时(56.08±25.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L5S_1椎间盘摘除术时,如果突出的间盘位于第3层或髂棘的高度属于第5或第6型,则需要处理S_1的上关节突。
2018年24期 v.26;No.458 2240-2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帅;王清;杨进;李涛;徐双;王高举;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发生率并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6月在本科行PKP手术治疗的474例(714个椎体)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手术部位X线片及CT影像分辨是否有骨水泥椎管内渗漏,依据渗漏途径和椎管内骨水泥分布情况将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分为B型、C型、P型,并分析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52个椎体(7.28%)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椎管内渗漏组),其中B型29个(55.77%),C型15个(28.85%),P型8个(15.38%)。发生有症状骨水泥椎管内渗漏7例,其中截瘫1例,AISA分级A级,急诊手术减压后,神经功能无改善;不全瘫1例,AISA分级B级,术后恢复为C级;一过性神经功能损害5例,保守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余662个椎体为非椎管内渗漏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骨折类型、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操作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骨水泥注入量(OR=3.306,95%CI=1.351~8.091,P<0.05)、骨折类型(OR=4.910,95%CI=1.551~15.544,P<0.05)及手术操作部位(OR=0.453,95%CI=0.219~0.939,P<0.05)是导致PKP术后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主要因素。[结论] PKP术后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率约为7.28%,有症状渗漏率约为0.98%。骨水泥注入量、骨折类型及手术操作部位是导致PKP术后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8年24期 v.26;No.458 2244-2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刘文清;李岩;李彦;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骨科老年患者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骨科住院手术的老年患者1 336例,男534例,女802例,年龄60~98岁,平均(68.86±7.58)岁。回顾性调查所有病例资料,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3.14%。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感染(45.45%)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31.82%),手术部位感染(18.18%)。经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侵入性操作(OR=3.460,95%CI:1.512~7.919),曾住ICU (OR=3.488,95%CI:1.628~7.473)及住院时间长(OR=5.741,95%CI:1.351~24.389)是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骨科老年患者术后易受多因素影响发生医院感染,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2018年24期 v.26;No.458 2250-2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