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临床论著

  • 糖尿病对膝关节置换术失血及早期疗效的影响

    丁罗宾;赵佳;关健;李锋;聂喜增;谢磊;王华军;郑小飞;梁兴森;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在本院行初次TKA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病例269例,归为糖尿病组114例,非糖尿病组15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等,采用HS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结果]术后3 d糖尿病组的Hb及Hct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的显、隐性失血量及理论总失血量均多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病例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非糖尿病组(P<0.05)。术后3 d时糖尿病组VAS评分和患肢肿胀程度均大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糖尿病组HSS评分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但术后12周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症状性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DM可使TKA围手术期出血量增加,并延缓术后功能恢复。

    2019年11期 v.27;No.469 961-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1 ]
  • 颅环牵引结合Magerl技术治疗儿童寰枢椎前脱位

    谭泽赳;张宏其;刘少华;郭超峰;唐明星;邓盎;王昱翔;高琪乐;

    [目的]探讨颅环牵引结合Magerl技术治疗儿童寰枢椎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7年2月收治的15例儿童寰枢椎前脱位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6~14岁,平均(10.93±2.60)岁。MRI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髓受压。术前JOA评分4~13分,平均(8.47±2.50)分。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颅环弓牵引,牵引重量4~5 kg,平均(4.80±0.41) kg;牵引时间7~30 d,平均(14.20±6.61) d。均采用Magerl技术固定融合寰枢椎。采用ASIA评级、JOA评分和影像检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行颅环弓牵引术和Magerl术,手术时间(113.33±18.77) min,术中出血量(74.00±18.04) ml;未发生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寰枕关节活动无受限。术后1周JOA评分(10.53±2.72)分,较术前(8.47±2.50)显著增加(P<0.05)。随访24~48个月,平均(32.00±8.68)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4.27±2.40)分,较术前及术后1周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ASIA分级术前C级2例中,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术前ASIA分级D级3例均恢复至E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资料显示所有经寰枢椎侧块关节的UCSS螺钉位置均合适,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骨性融合时间为术后3~6个月。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颅环牵引结合Magerl技术治疗儿童寰枢椎前脱位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019年11期 v.27;No.469 96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7 ]
  • THA解剖重建髋臼旋转中心治疗成人DDH

    卢涛;孟乘飞;丁然;陈祖芳;蔡贤华;

    [目的]探讨THA解剖重建髋臼旋转中心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102例(118髋) DD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65例;年龄32~71岁,平均(66.35±4.65)岁。依据Crowe分型Ⅰ型60例(65髋),Ⅱ型28例(34髋),Ⅲ型9例(12髋),Ⅳ型5例(7髋)。记录比较各Crowe类型患者围手术期情况、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失血方面随Crowe分型等级增加而增加,Crowe I、Ⅱ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oweⅢ、Ⅳ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owe I、Ⅱ型与CroweⅢ、Ⅳ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CroweⅡ型组术后出现脱位1例,在全麻下一期行手法复位,余患者未出现脱位等早期并发症。118髋随访2~8年,平均(5.94±2.06)年,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再发生髋关节脱位、骨折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各Crowe分型组的VAS评分均显著减少,双侧下肢长度差值均显著减少,Harri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 Harris评分依各Crowe分型等级增加而减少,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疼痛、Trendelenburg征均为阴性。无假体松动、断裂。[结论]成人DDH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在解剖位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2019年11期 v.27;No.469 971-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4 ]
  • 前路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与后路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OPLL比较

    王贵江;杨成;崔涛;孙立山;王丽国;杨建;王玲;

    [目的]比较前路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OCAF)与后路椎板成形术(PL)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4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94例,按手术方式分为AOCAF组45例,PL组49例。比较两组JOA及VAS评分,影像测量椎管矢状径、颈椎生理曲度、椎管狭窄率,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影响神经功能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随访7~12个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而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AOCAF组的JOA评分和VAS评分显著优于PL组(P<0.05);尽管术前两组间上述评价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测量方面,术前两组患者椎管矢状径、椎管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椎管矢状径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而椎管狭窄率则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AOCAF组椎管矢状径、颈椎生理曲度和椎管狭窄率显著优于PL组(P<0.05)。逻辑回归表明:术前患处椎体矢状径是影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AOCAF对颈椎OPLL疗效优于PL,而影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是术前患处椎体矢状径。

    2019年11期 v.27;No.469 976-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7 ]
  • 单纯后路手术治疗儿童脊柱结核后凸脓肿

    杜宇轩;张宏其;郭超峰;唐明星;邓盎;刘金洋;王昱翔;高琪乐;刘少华;

    [目的]评估单纯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合并椎旁脓肿的儿童脊柱结核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合并椎旁脓肿的儿童脊柱结核后凸患儿16例,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3~14岁,平均(7.40±3.67)岁。均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局部后凸Cobb角,血沉、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评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手术顺利,围手术期无神经损伤或术后瘫痪加重等表现,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25±7.65)个月。随访中,ASIA分级由术前B级2例,C级2例,D级12例,改进为未次随访时1例患儿从B级恢复至D级,其余15例患儿恢复至E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检查术后3个月ESR和CRP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测量Cobb角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脱出等发生,骨性融合良好。[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合并椎旁脓肿的小儿胸腰段结核后凸疗效可靠。

    2019年11期 v.27;No.469 981-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1 ]
  • 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对比

    王正安;曾忠友;宋永兴;张建乔;籍剑飞;裴斐;俞伟;宋国浩;

    [目的]比较肌间隙入路通道下和正中切口入路下减压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8例,其中采用肌间隙入路28例,后路正中切口30例。观察并对比其临床结果、影像结果、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但两组各发生1例神经根损伤;肌间隙组发生硬脊膜撕裂2例,椎弓根入点处骨折2例;正中切口组发生硬脊膜撕裂1例,椎弓根入点处骨折3例。肌间隙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和术后72 h腰部切口VAS评分方面优于正中切口组(P<0.05),但手术时间肌间隙组长于正中切口组(P<0.05)。两组病例获得12~36个月的随访,两组病例JOA评分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肌间隙入路组椎弓根螺钉位置不良率低于正中切口组(P<0.05);两组椎间隙高度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增加(P<0.05),但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明显丢失(P<0.05)。术后1年肌间隙入路组多裂肌面积和等级优于正中切口组(P<0.05)。椎间融合率肌间隙组为96.49%,正中切口组为96.72%。[结论]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操作与正中切口入路相比有较多优势,如切口小、视野清晰恒定、出血少、软组织损伤轻、恢复快等,但存在学习曲线。

    2019年11期 v.27;No.469 986-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49 ]
  • 髌旁外侧髂胫束止点剥离入路TKA治疗膝外翻

    程文丹;李子煜;吴一博;白文艺;吴晗;于浩然;刘建军;荆珏华;

    [目的]探讨髌旁外侧联合髂胫束Gerdy结节止点剥离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外翻膝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在本科接受膝关节置换的外翻膝患者39例,包括18例髌旁外侧联合髂胫束Gerdy结节止点剥离入路(外侧入路组)和21例髌旁内侧入路(内侧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与随访资料。[结果]外侧入路组中除3例重度外翻膝患者接受进一步松解外侧副韧带和后外侧关节囊外,其余患者将髂胫束自Gerdy结节止点处骨膜下完全剥离并咬除外侧增生骨赘后,外翻畸形得到一次性纠正。外侧入路组手术时间短于内侧入路组(P<0.05),外侧入路组直腿抬高时间短于内侧入路组(P<0.05),外翻畸形矫正度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25个月,平均(18.89±4.36)个月。两组膝关节稳定性、假体位置及下肢力线均良好,平均HKA角、FFC角及FTC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ROM和KS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旁外侧联合髂胫束Gerdy结节止点剥离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在显露膝关节的同时即可松解外侧挛缩的结构,从而获得良好的力线平衡。此外,该术式操作简单,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是外翻膝行关节置换的良好入路。

    2019年11期 v.27;No.469 991-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1 ]
  • Ponseti法矫正不同月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分析

    谭晓谦;梅海波;赫荣国;唐进;伍江雁;朱光辉;叶卫华;

    [目的]探讨采用Ponseti法矫正不同月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采用Ponseti法矫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患儿共528例704足纳入本研究。根据年龄不同分为三组:新生儿期95例148足,小婴儿期262例342足,婴儿期169例214足。采用Ponseti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手法矫正、石膏固定、经皮跟腱切断和足外展支具固定。术后随访,治疗前后采用Dmieglio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及分型。[结果]各月龄组均随Dmieglio分型等级增加,石膏固定次数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Dmieglio分型等级,不同月龄组患儿的患足石膏固定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月龄分组患儿治疗前Dmieglio评分随分型等级增加而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月龄分组患儿末次随访时Dmieglio评分随分型等级增加而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月龄分组中,与治疗前相比,各Dmieglio分型患儿末次随访时Dmieglio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各Dmieglio分型患儿在不同月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28例704足中,507例673足疗效满意,其中新生儿期组优良率为96.08%、小婴儿期组为95.45%、婴儿期组为95.57%,三组间临床结果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1岁以内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幼儿,Ponseti法保守治疗的矫形效果确切,疗效与Dmieglio分型相关。

    2019年11期 v.27;No.469 996-1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7 ]
  • 氨甲环酸和间断负压引流对腰椎术后引流量的影响

    周慧;周立燕;王学丽;罗伦树;孙其志;

    [目的]探讨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和间断负压引流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前瞻性对照方法收集2016年02月~2019年03月行开放性单或双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患者214例,随机分为使用TXA和持续负压引流者52例(A组)、未使用TXA和间断负压引流者54例(B组),使用TXA和间断负压引流者55例(C组),未使用TXA和持续负压引流者53例(D组)。对四组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输血人数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四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节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人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与总出血量统计得出了一致的结果,即A组与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少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显著少于A组、B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拔管时间方面,C组最早,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A组和B组,而D组与其他三组相比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开放性单节段或双节段腰椎融合手术,联合局部使用TXA和间断负压引流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和总出血量,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01-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9 ]
  •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新型营养管理模式

    杨璐;侯晓玲;曹国瑞;李剑霞;李玲利;

    [目的]以传统营养管理模式为对照,探讨快速康复流程下新型营养管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初次单侧THA的患者142例纳入本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软件RandA 1.0产生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71例。新型组即新型营养管理模式组,围手术期每日进食高蛋白食物;传统组即传统营养管理模式组,常规术前准备,术前8 h禁食,术前6 h禁水,术后6 h开始恢复进食。记录术后输蛋白率、输蛋白量,发生率和术后住院天数,检测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新型组输蛋白率(26.76%vs 45.07%,P<0.05)和输蛋白量[(9.93±18.70) g vs(13.80±18.77) g,P<0.05]均显著少于传统组。新型组的术后住院天数更短[(3.94±1.42) vs(5.06±2.12),P<0.01]。新型组伤口渗出的发生例数少于传统组(2 vs 11,P<0.01)。术后早期,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3d,新型组的Hb和血清白蛋白均高于传统组,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流程下新型营养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初次单侧THA围术期输蛋白率和输蛋白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术后白蛋白水平,降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05-1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0 ]

新书推介

  • 《脊柱外科新进展》出版发行

    <正>由叶启彬教授等主编的《脊柱外科新进展》新书已出版发行,精装彩印,图文并茂。在本书编写时,虽然重点放在最近10年来的新进展上,但为了兼顾脊柱外科发展进程的连续性,将一些经典的手术方法和相关理论纳入其中,但尽量缩减,使年轻读者在领略新进展、新知识的同时,对脊柱外科的历史有一些粗略的连贯的认识,能更清楚看到许多现今的手术方法发生发展的轨迹和脉络,也许有利于创新和发

    2019年11期 v.27;No.469 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读者·作者·编者

  • “一带一路”肢体畸形残疾手术矫治与康复辅具国际论坛会议通知

    秦泗河;

    <正>2018年中国官网公布各类残疾人8 500多万,其中肢体残疾者近3 000万。随着慢性病发病率升高,各种原因导致的肢体畸形残疾人群数量正在迅速增加。召开"一带一路"肢体畸形残疾手术治疗与康复辅具国际论坛,可以使一带一路国家的医生、康复师、支具(辅具)师、科研人员互相交流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思维理念,共同推动发展中国家建立更广泛的肢体残疾外科治疗与康复医学联系,逐渐形成肢体残疾预防与康复国际化的共识,从而造福更多的残疾患者。

    2019年11期 v.27;No.469 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本刊关于各类稿件字数限定的通知

    <正>为了不断提高杂志的信息量,增强可读性,缩短刊用周期,使更多新的成果尽快见刊。针对来稿中存在的字数过多、篇幅过长等问题,本刊重申对各类稿件的字数要求:临床论著、基础研究类稿件正文字数不超过5 500字,参考文献在25条以内;技术创新、荟萃分析类稿件正文字数不超过5 000、4 500字,参考文献分别在20、30条以内。以上类型稿件中文摘要要求在500字以内,英文摘要在500个实词以内。综述正文字数在4 000字以内,中文摘要在200字以内,英文摘要在200个实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本刊关于学术不端处理意见的声明

    <正>为维护学术刊物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作者的正当权益,本着对广大读者、作者负责的精神,本刊编辑部再次重申坚决反对剽窃、抄袭他人稿件的行为;一经查实,给予如下处理:撤稿、杂志和网站通告、通知作者单位给予相应处理、3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对信息虚假及数据伪造、篡改和剽窃、一稿两投、一稿两用等学术不端行为,据其性质、情节轻重以及造成的影响程度,给予如下处理:如稿件未刊登一律退稿,如稿件已刊登一律撤稿,并通知作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2019年“两会”会费缴纳通知

    <正>各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国康协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两会") 2019年委员会费:常委、委员均为500元。各委员自收到本通知即可向秘书处汇寄,秘书处收到此款后给予发票,请在汇款单附言中注明开发票的项目名称,并注明纳税识别号。注:(1)会费使用范围:(1)免费向委员赠送当年各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年全年订费:铜版本600元,胶版本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综述

  • 抗纤溶药物对围术期机体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少云;谢锦伟;裴福兴;

    围术期炎症反应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可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围术期应用抗纤溶药物不仅可以减少总失血量、降低输血率,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潜在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本文总结了围术期应用抗纤溶药物对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其有效性及相关机制提供指导。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10-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6 ]
  • 树突状细胞疫苗抗骨肉瘤免疫治疗

    李建龙;王健;史占军;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体内最重要、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且是机体内唯一能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的APC,可有效触发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应答。DC参与抗原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以DC为主特别DC疫苗的抗肿瘤疗法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然而,DC疫苗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骨肉瘤抗原异常表达、MHC-I分子下调以及肿瘤微环境中高浓度免疫抑制因子的存在等原因使得骨肉瘤发生免疫逃逸,限制了DC疫苗的应用。本文现就以DC疫苗及骨肉瘤相关免疫治疗基础进行综述。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14-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0 ]

基础研究

  • 兔髓核间充质干细胞与髓核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的生物学效应

    陈晓峰;郭伟俊;韩桩汛;褚学远;李浩;劳泽辉;欧志聪;蔡东岭;

    [目的]通过非接触式共培养探索兔髓核间充质干细胞(NPMSCs)与兔髓核细胞(NPCs)的间接生物学效应。[方法]将第3代兔来源NPMSCs与NPCs进行非接触共培养,分设三组:NPCs/NPCs自身共培养对照组,NPMSCs/NPMSCs自身共培养对照组,NPMSCs/NPCs共培养组。分别在共培养3、5、7 d后,比较两种细胞增殖情况,ELISA检测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含量;采用RT-PCR检测共培养7 d后NPMSCs与NPCs的Col IIα1、AGG基因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PMSCs中Col II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共培养第5 d和第7 d,共培养组NPCs的细胞数量均高于自身对照组(P<0.05),在第7d,共培养组NPMSCs的细胞数量均高于自身对照组;在共培养3、5、7 d后,共培养组上清液TGF-β1、IGF的含量均高于自身对照组(P<0.05);在培养7 d后,共培养组NPMSCs中Col II免疫荧光强度高于自身对照组,NPCs与NPMSCs的Col IIα1、AGG基因的表达较自身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NPMSCs与NPCs非接触共培养可以促进细胞因子分泌、细胞增殖、基质合成与分泌。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18-1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7 ]
  • 脊柱改良横突钩棒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

    李伟剑;隆振学;梁栋柱;李伟;贺祖斌;陆晓生;

    [目的]验证横突钩棒系统的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5具新鲜冰冻尸体腰椎标本(L1~L5),每个标本分别进行三种状态,也就是自然状态(完整组)、横突钩棒固定状态(钩棒组)、椎弓钉棒固定状态(钉棒组),通过脊柱三维运动系统施加8 N·m力矩使标本产生6个方向的运动,包括前屈、后伸(矢状面)、左右侧弯(冠状面)、左右轴向旋转(水平而),记录活动度(ROM)。[结果] L2/3和L3/4的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各向ROM,完整组最大,钩棒组次之,钉棒组最小。在矢状面ROM,钩棒组与完整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钉棒组的ROM显著少于前两组(P<0.05)。左右侧弯ROM,钩棒组与钉棒组明显小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钩棒组与钉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轴向旋转ROM,钩棒组与钉棒组明显小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钩棒组与钉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椎弓根钉棒系统,改良的横突钩棒系统能提供脊柱在冠状面和水平面上类似的稳定性,但保留矢状面部分活动。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25-1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67 ]

技术创新

  • 3D打印辅助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孙明;柏桐;蔡振存;周宏宇;朴成哲;

    [目的]介绍3D打印模板技术辅助髓芯减压、硫酸/磷酸钙混合人工骨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技术方法。[方法] 2016年~2017年对10例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为0~ⅡA期单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髓芯减压治疗。术前依据CT数据制备3D打印导向器,在术中3D打印导向器引导下置入导针至病灶位置,空心钻沿导针钻至病灶,可扩张式铰刀清除病灶;将硫酸/磷酸钙混合人工骨注入骨缺损区,植入材料完全充填不留空腔。[结果] 10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40 min,术中失血15~21ml,术中透视10~15次,术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6~93分。术后24个月时未见显著股骨头坏死进展。[结论]采用3D打印导板技术辅助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可行性高,手术操作简单,病灶定位准确,手术耗时少,术中失血量及X线投照次数少。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30-1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4 ]
  • 个性化3D打印辅助手术治疗A型颅底凹陷症

    刘杰;孟增东;谢旭华;雷云坤;孙先润;

    [目的]介绍个体化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A型颅底凹陷症的技术。[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A型颅底凹陷症患者21例。对每例患者均行枕颈部CT扫描重建和CTA检查,利用mimics软件重建患者枕颈部3D模型,并对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针点、进针角度、螺钉直径、长短进行个体化设计,3D打印机打印制作患者枕颈部1:1大小模型和螺钉导向模板,在3D模型及螺钉导向模板的指导下完成手术操作,术后复查枕颈部CT重建扫描,对置钉位置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例患者行前路口咽松解加后路枕颈减压固定融合,9例患者行单纯后路减压复位固定融合术。其中,18例患者均在术中模型、螺钉导板和C臂透视辅助下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3例患者因枢椎椎弓根细小选择置入C3椎体椎弓根螺钉,术后复查枕颈部CT提示寰枢椎脱位完全复位,螺钉位置良好,无患者出现神经和椎动脉损伤,2例患者术后出现颈后伤口感染,清创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术后平均随访(6.02±4.47)月,术后1、3、6个月JOA评分,寰齿前、后间隙,脊髓脑干角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术前个体化3D打印和枢椎弓根螺钉位置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手术中置钉准确率,减少术中神经和椎动脉损伤的风险。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34-1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4 ]
  • 经皮脊柱内镜微创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何丁文;缪新新;吴添龙;程细高;

    [目的]介绍经皮内镜技术对胸椎黄韧带骨化导致脊髓病变进行彻底减压治疗经验。[方法]运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通过椎板间入路对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导致脊髓压迫的患者进行手术减压。精确定位后,建立工作通道,磨除关节突,显露骨化的黄韧带,再将骨化物磨薄,切除。[结果]患者术前神经症状在术后均明显改善,术后复查胸椎CT显示减压效果良好。[结论]经皮内镜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导致的脊髓病变可在镜下进行直接减压,同时尽量减少创伤和术后不稳,为治疗黄韧带骨化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39-1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2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7 ]

临床研究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帕金森病临床效果

    任远中;王英振;李涛;余永波;虞丁柱;姜雅萍;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合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临床效果,探讨TKA治疗在OA合并PD患者人群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1日~2018年11月1于本院行TKA治疗合并PD的OA患者,统计其性别、年龄、BMI、术前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采用国际Hoehn—Yahr分级对帕金森病患者病情进行评估,采用KSS评分对膝关节术前术后的活动度、疼痛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男4例,女9例,就诊时平均年龄(69.23±5.93)岁。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血栓、感染等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发生。患者疼痛程度均较前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患者Hoehn-Yahr分级维持原等级。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23.4个月。末次随访时,其中轻度疼痛2例,中度3例,无重度疼痛者。X线片未见松动迹象,末次随访KSS评分比术前显著提高,其中KSS活动度评分、KSS疼痛相关评分、KSS功能评分分别为26.69、47.38、44.83,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对比,KSS评分中疼痛较活动度及功能提高更明显。[结论]帕金森合并骨关节炎患者,在相关科室会诊并控制好PD病情基础上,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TKA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步态,患者满意度较高。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43-1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0 ]
  • 应力滑移率与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于建林;周纪平;杨永军;吴瑞;李佳佳;刘彬;杨凯;姜泽威;林明强;徐梓耀;于文海;王晓波;丛波;张爱敏;谭远超;

    [目的]探讨应力滑移率(SSR)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867例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SSR≥30%546例,采用手术治疗;25%≤SSR<30%119例,跟踪观察1年;SSR<25%202例,保守治疗。对患者进行JOA下腰痛评分,拍摄X线片,测量SSR、向前滑移率(ASR)和手术复位率(ORR),行Pearson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SSR和ASR与JOA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SSR与JOA相关系数明显大于ASR与JOA的相关系数(R=0.622 vs R=0.399)。治疗后SSR与ORR呈显著正相关(R=0.706,P<0.05),但是, ASR与ORR无显著相关性(R=-0.023,P=0.817)。[结论] SSR不仅可以对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椎间的稳定性进行量化,而且能对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手术复位程度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46-1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2 ]

经验交流

  • 长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刘德斌;崔学锋;梁文杰;

    [目的]分析长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31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长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由于病理上瘤体组织成分的不同,长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为偏心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可呈"皂泡状"改变。[结论]大部分长管状骨骨巨细胞瘤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可从宏观上显示病变;CT可从横断面显示病灶的骨质破坏程度、灶周软组织改变、病灶内部的CT值;MRI可以多方位成像,全面显示病灶的范围、灶周软组织的受累情况;三者的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对长管状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50-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4 ]
  • 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

    王子田;杨彪;李欣;胡跃;

    [目的]回顾应用骨水泥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条件选取51例患者,将患者分为骨水泥治疗组和冲洗吸引组。其中骨水泥治疗组24例,在骨髓炎病灶清除后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充髓腔;冲洗吸引组27例,清创后在骨髓腔内置管实施冲洗吸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骨髓炎致病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冲洗吸引组中有1例引流管堵塞提前拔除,但未发生骨髓炎复发,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骨水泥治疗组住院天数较少,与冲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够较好地治疗骨髓炎,应用骨水泥填塞治疗胫骨骨髓炎住院时间更短,可优先考虑使用。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52-1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83 ]

个案报告

  • 腰椎黄韧带囊肿1例报告

    袁凯;温广伟;许岳荣;莫国业;杨志东;梁德;张顺聪;

    <正>脊柱黄韧带囊肿(spinal ligamentum flavum cyst)是发生在椎管内的一种少见的退变性脊柱病变,1976年由Moile首先报道[1]。黄韧带囊肿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病变部位疼痛,可能因神经根或脊髓受压,从而引起神经症状,与椎间盘突出症、腱鞘囊肿和滑膜囊肿非常相似,诊断上存在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54-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8 ]

  •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 扶残助残 放心梦想

    <正>Professional Rehabilitation Committee of Disabled Limbs&Trunk of Chin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下,广泛团结与肢体残疾康复有关的矫形外科专家和专业人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宗旨:根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章程,团结广大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同仁,坚持全面康复观点,推动康复医学研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康复医学,促进肢体残疾康复事业的发展,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任务:1、围绕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康复任务,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专业学术活动;2、采用多种形式提高肢残康复专业人员学术及诊疗水平,配合有关部门完成残疾人康

    2019年11期 v.27;No.469 1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