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读者·作者·编者

  • 欢迎订阅2020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正>好的期刊——是专业发展的工具,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知识财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年3月创刊,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骨科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多年来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0年“两会”会费交纳通知

    <正>各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国康协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两会") 2020年委员会费:常委、委员均为600元。各委员自收到本通知即可向秘书处汇寄,秘书处收到此款后给予发票,请在汇款单附言中注明开发票的项目名称,并注明纳税识别号。注:(1)会费使用范围:(1)免费向委员赠送当年各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0年全年订费铜版本600元,胶版本480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关于学术不端处理意见的声明

    <正>为维护学术刊物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作者的正当权益,本着对广大读者、作者负责的精神,本刊编辑部再次重申坚决反对剽窃、抄袭他人稿件的行为;一经查实,给予如下处理:撤稿、杂志和网站通告、通知作者单位给予相应处理、3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对信息虚假及数据伪造、篡改和剽窃、一稿两投、一稿两用等学术不端行为,据其性质、情节轻重以及造成的影响程度,给予如下处理:如稿件未刊登一律退稿,如稿件已刊登一律撤稿,并通知作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关于各类稿件字数限定的通知

    <正>为了不断提高杂志的信息量,增强可读性,缩短刊用周期,使更多新的成果尽快见刊。针对来稿中存在的字数过多、篇幅过长等问题,本刊重申对各类稿件的字数要求:临床论著、基础研究类稿件正文字数不超过5 500字,参考文献在25条以内;技术创新、荟萃分析类稿件正文字数不超过5 000、4 500字,参考文献分别在20、30条以内。以上类型稿件中文摘要要求在500字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四届脊柱康复学组换届的通知

    <正>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四届脊柱康复学组换届选举工作将于2019年12月27日~2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隆重举行。大会组委会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本次换届选举工作及学术会议。本次换届选举会议联合江北新区"新理念,新技术"骨科高峰论坛共同举办,大会设脊柱外科论坛、创伤骨科论坛、关节外科论坛以及康复与护理论坛。会议将邀请我国脊柱外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全国各地致力于脊柱外科实践的学者参加,将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国脊柱领域所取

    2019年23期 v.27;No.481 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论著

  • 经皮内镜TESSYS-ISE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伍搏宇;康辉;徐峰;熊承杰;魏坦军;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TESSYS-ISE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63例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TESSYSISEE技术,33例行TESSYS技术。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次数、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复发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采用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神经、血管、内脏损伤及硬膜囊撕裂、血肿形成、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TESSYS-ISEE组的透视次数、通道建立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TESSY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YS-ISEE组切口长度大于TESSY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痛VAS和ODI评分均随时间推移显著减少,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评分标准,TESSYS-ISEE组优良率为93.33%,TESSYS组优良率为9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SSYS-ISE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射线暴露少、手术时间及学习曲线短等优点,且与传统TESSYS技术疗效相当。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13-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2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两种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尹国栋;林舟丹;程昌志;王充;李贵谦;刘世钦;

    [目的]分析比较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两种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单间隙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5例,12例采用椎间孔入路,其余为椎板间入路。记录两组围手术期资料,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影像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2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内脏及硬膜损伤,经椎板间组1例术后出现肌力下降,经处理后恢复。经椎间孔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方面明显大于经椎板间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和术后下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16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间组1例男性患者术后2年因腰部外伤导致L5/S1椎间盘突出症复发,行椎间孔入路翻修手术。影像方面,术后两组患者椎管占位率和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腰椎前凸角与腰椎Pfirrmann分级均无显著改变(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在椎管占位率、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和腰椎Pfirrmann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应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入路。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19-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后路椎间盘松解融合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

    唐坤鹏;杨函;杨剑;王松;康建平;

    [目的]评价经后路侧前方椎间盘切除松解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采用经后路侧前方椎间盘切除松解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8~68岁,平均(50.58±10.09)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影像学测量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未出现重要血管、神经、内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00~180 min,术中出血量180~400 ml。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5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6.87±0.92)分至末次随访降至(1.48±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指数由术前(67.32±7.80)%至末次随访降至(18.35±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由术前(38.13±3.25)°至末次随访降至(8.03±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提示椎间骨性融合良好、矫正角度保持良好,内置物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后路侧前方椎间盘切除松解矫正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临床效果满意。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25-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加速康复模式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引流与不引流比较

    张成年;刘明廷;李健;徐闯;曹恒;王林伟;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模式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后,不放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本科室2018年1月~2018年10月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初次TH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引流组和无引流组,每组各60例。引流管术后24 h拔除。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差值、输血率、术后VAS评分、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手术侧别等基线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组引流量为(205.28±113.35) ml,两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术前术后、输血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48、7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在加速康复模式下,初次THA术后放置引流管并不优于不放置引流管。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29-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部位脊柱化脓性骨髓炎

    胡旭昌;康学文;王栓科;董录平;王永刚;黄良增;陈秀锦;杨风光;马占军;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继发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0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骨折继发非特异性化脓性脊柱骨髓炎患者共5例,所有患者伤后均行非手术治疗,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52~76岁,平均(64.83±3.67)岁。5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清创融合固定,并应用敏感抗菌药物。采用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ASIA神经功能分级、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影像学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硬膜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25~165 min,平均(145.37±14.83) min,出血量150~350 ml,平均(179.11±52.24) ml。2例患者术后第2 d出现伤口区剧痛,反复高热,最高达39.5℃,伴低蛋白血症,其中1例细菌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按照药敏结果继续行抗菌、补充蛋白等支持对症治疗,所有患者1周后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下降,伤口一期愈合。VAS评分由术前(9.13±0.88)分减小至术后1周(2.52±1.21)分,进一步减少至末次随访时(1.60±1.19)分(P<0.05)。术前3例ASIA评分D级的患者术后均完全恢复。Cobb角由术前(29.26±6.59)°显著减少至术后1周(10.26±2.03)°,末次随访时(11.43±4.67)°(P<0.05)。依Eck融合分级标准,术后12个月融合率达到100%,感染无复发。[结论]胸腰椎骨折后继发骨折部位化脓性脊柱骨髓炎早期诊断困难,椎体破坏较重并伴不同程度后凸畸形。一期经后路手术+规范抗菌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3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结合髌骨针治疗Rockwood Ⅱ-Ⅲ型髌骨骨折

    陈守勃;柳晓林;方凯彬;林三福;吴国忠;王文怀;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结合经皮髌骨针张力带固定治疗Rockwood Ⅱ-Ⅲ型髌骨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Rockwood Ⅱ-Ⅲ型髌骨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采用关节镜辅助复位结合经皮髌骨针张力带固定,40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髌骨针张力带内固定技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虽然关节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组(P<0.05),但关节镜组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开放组,关节镜组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Lysholm评分和ROM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关节镜组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ROM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影像评估方面。术后第1 d两组患者骨折移位程度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关节镜组骨折复位情况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复位结合经皮髌骨针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可以在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术中可行关节腔冲洗、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38-2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镇痛

    高智慧;张帅;李鹏;郭浩辉;庞龙;金群华;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用于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纳入拟行单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收肌管阻滞镇痛和传统疼痛处理。记录两组患者静息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盐酸哌替啶的使用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阻滞组患者术后6 h的静息VAS评分最低,而术后12、24、48、72 h静息VAS评分无显著变化;而传统组术后6 h的VAS评分最高,随时间推移VAS评分逐渐降低;术后48、72 h下地行部分负重功能锻炼时术区疼痛的VAS评分显著高于静息状态。术后6、12、24和48 h卧床休息状态,阻滞组静息VAS评分显著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时,阻滞组静息VAS评分仍小于传统组,但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下地行部分负重功能锻炼时,阻滞组的活动VAS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72h阻滞组的活动VAS仍低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阻滞组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4例,而传统组为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用于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并可减少盐酸哌替啶使用次数。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43-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单钢板与平行双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比较

    蔡春水;林超文;张子安;刘燕洁;

    [目的]比较单钢板与平行双髋臼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32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22~6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其中17例采用一枚解剖锁定钢板固定,15例采用双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 3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双钢板组1例出现轻度足背感觉及足趾背伸障碍的坐骨神经损伤症状,经营养神经治疗,术后4个月恢复。单钢板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双钢板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0~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末发生再骨折、髋关节脱位、关节僵硬等严重问题。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疼痛均逐步减轻、功能改善。双钢板组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单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减少,而Harris评分和改良Merled'Aubigné及Postel评分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同时间点,双钢板组的VAS、Harris和Merled'Aubigné及Postel评分优于单钢板组,尽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评估方面,按改良的Matta评定分级标准,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单钢板组为82.35%;双钢板组为优良率为86.67%。[结论]平行双髋臼解剖锁定钢板固定髋臼后壁骨折可获得更好的骨折稳定性,以便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48-2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心理因素与慢性腰背痛的相关性分析

    张皓;胡珺晖;刘泽豫;林健;邓国英;

    [目的]调查当代大学生慢性腰背痛的患病情况及心理因素对慢性腰背痛的影响。[方法]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中心,随机抽取全国各地多所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 000份。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因素,腰背痛患病情况,SCL-90自评量表,大学生学习压力及人际关系问题。使用Logistic回归来分析腰背痛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10 000份问卷总计收回有效问卷8664份,其中男3949份,女4715份,结果显示,大学生慢性腰背痛的患病率为26.62%,其中女生的发病率高于男生。根据SCL-90自评量表,当代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1.18%存在抑郁问题,18.32%存在焦虑问题,39.77%存在强迫问题,20.58%存在偏执问题,30.02%存在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60.39%的同学感觉同学之间竞争激烈,76.85%害怕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人际关系一般(41.82%的同学跟家人会有冲突,34.51%的同学跟同学有冲突)。[结论]当代大学生慢性腰背痛的发病率较高,心理因素(包括学习压力及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慢性腰背痛的患病率有一定的影响。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53-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荟萃分析

  • 膝外翻支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荟萃分析

    杨信信;李睿;何良志;路凡;滕飞;耿彬;盛晓赟;夏亚一;

    [目的]系统评价膝关节外翻支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和CNKI数据库,收集膝关节外翻支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SE 14.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RCT,包括627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膝外翻支具不能改善KOOS疼痛评分[WMD=2.981,95%CI (-7.232,13.194),P=0.567],VAS疼痛评分[WMD=-0.650,95%CI(-3.304,2.003),P=0.631],KOOS-ADL评分[WMD=2.981,95%CI (-7.232,13.194),P=0.567]和WOMAC功能评分[WMD=-2.603,95%CI(-6.971,1.764),P=0.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膝关节外翻支具不能有效减轻膝关节炎疼痛、改善患者日常活动量和提高患膝功能,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以上结论还需后续纳入更多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进行验证。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58-2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研究进展

    秦宏敏;刘汉涛;刘典锋;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导致儿童和成人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疾病的发生年龄从新生儿到中老年,诊断方法从超声波到放射学检查,治疗方法从闭合复位到切开复位截骨矫形。全世界对DDH疾病的诊断治疗研究不断深入,本文检索国内外DDH的相关研究报道,报道目前DDH的最新研究进展。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63-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1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线粒体自噬机制及其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运行;魏民;魏钰;

    线粒体自噬是真核细胞中线粒体质量控制的主要机制,其受损时无法为细胞提供能量且易产生有害物质堆积于胞质内,最终导致细胞死亡。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最常见的慢性关节退行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与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缺陷可导致软骨细胞死亡,细胞外基质稳态失调,软骨退变。本文将围绕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对其骨关节炎的影响作一综述。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66-2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1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恐动症的研究进展

    王亚平;彭文琦;

    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逐渐呈现年轻化,其主要症状是急慢期腰腿痛,给患者工作、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恐动症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疼痛对康复锻炼及活动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而减少运动,长时间活动减少,严重者可导致机体"废用性"失能。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恐动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恐动症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恐动症的影响因素、恐动症的测量工具、恐动症的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医护人员提供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恐动症的信息支持,帮助恐动症患者减轻疼痛,恢复正常康复锻炼和运动,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70-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下载次数:20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TGF-β_1对兔膝后交叉韧带损伤后LOXs表达的影响

    陈荣富;符纯锋;王春莉;陈诚;

    [目的]探讨TGF-β1对兔膝后交叉韧带损伤后LOX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按照实验方法分成PCL损伤组、PCL损伤+TGF-β1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各12只。分别于术后的0、7、14、21d处死3只白兔,取后交叉韧带组织,应用RT-PCR检测各时间三组白兔LOXs家族的基因表达量。[结果]术后0 d三组白兔LOXs家族的基因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7、14、21 d PCL损伤组LOXs家族的基因表达量低于假手术组(P<0.05);PCL损伤+TGF-β1组LOXs家族的基因表达量高于相应时间点PCL损伤组(P<0.05)。[结论] TGF-β1可能通过调节LOXs及其家族的表达参与PCL的愈合过程。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74-2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创新

  •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鹅足滑囊炎

    郭旗;袁鹏;刘宁;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鹅足滑囊炎的手术技术和初步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科初次接受手术治疗的鹅足滑囊炎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微创清理鹅足滑囊局部囊肿。于胫骨结节下缘水平内侧行小切口,建立人工腔隙,插入关节镜,探查鹅足肌腱及滑囊位置,在关节镜监视下于观察通道上方或内侧制备工作通道。置入刨削刀或剥离器暴露鹅足滑囊。刨削刀打开囊壁,清除胶冻状滑囊液等囊腔内容物,逐步彻底切除囊壁组织,射频处理创面残留组织和出血点。[结果]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或手术切口并发症,未见复发病例。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112.50±11.99)°恢复至(134.42±4.23)°,静息性疼痛NRS评分由术前(5.42±1.24)分降低至术后(1.08±0.79)分,活动性疼痛NRS评分由术前(6.83±1.34)分降低至术后(1.42±1.17)分,Lysholm评分由术前(57.25±8.31)分提高至(85.33±7.11)分,手术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治疗鹅足滑囊炎具有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快、囊肿切除彻底、不易复发等优点,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79-2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距舟关节融合联合跟骨截骨治疗Müller-Weiss病

    张言;梁景棋;温晓东;梁晓军;赵宏谋;

    [目的]探讨距舟关节融合联合跟骨截骨治疗MaceiraⅡ-Ⅳ期Müller-Weiss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3月,在本中心接受距舟关节融合联合跟骨截骨术治疗的Müller-Weiss病患者16例(16足),男4例,女12例;年龄29~56岁,平均(41.42±5.12)岁;MaceiraⅡ期4例、Ⅲ期5例、Ⅳ期7例。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Maryland评分、VAS评分评价足部功能;通过测量足负重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倾斜角,负重正位距骨-第2跖骨角以及后足力线角进行影像学评价,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20.63±3.67)个月。术后1例患者出现腓肠神经损伤,1例患者足背伤口出现皮缘坏死。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踝部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优良率100%;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角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用距舟关节融合联合跟骨截骨术治疗MaceiraⅡ-Ⅳ期Müller-Weiss病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83-2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前内侧联合内踝截骨入路治疗Sneppen V型距骨体骨折

    吉浩宇;

    [目的]探讨经前内侧联合内踝截骨入路内固定治疗Sneppen V型距骨体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8年6月诊治的18例Sneppen V型距骨体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2例,年龄平均(37.83±6.12)岁,均采用经前内侧联合内踝截骨入路内固定治疗,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86±1.41)个月,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62±1.64)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74.83±14.44)分,术后整体优良率为72.22%;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距骨缺血性坏死2例,距下关节炎2例,同时累及胫距关节及距下关节炎1例。[结论]经前内侧联合内踝截骨入路内固定治疗Sneppen V型距骨体骨折,手术视野显露充分、利于精确复位和坚强固定,能有效降低距骨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87-2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知信行教育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应用

    王亚平;郑光峰;杨晓萍;

    [目的]探讨知信行教育模式下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运用知信行教育模式开展术后康复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信念、行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髋关节功能的评分。[结果]试验组通过将知信行教育模式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与护理中,在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髋关节功能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知信行教育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老年患者的康复知识、信念、行为,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髋关节功能,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90-2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自制骨水泥外固定架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

    季亮;李青松;张博伟;胡兴峰;董洋;李远平;王腾;

    [目的]探讨自制骨水泥外固定架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5月,对本科收治的10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颈干角均>30°,采用C型臂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自制骨水泥外固定架固定治疗,6~8周左右予以外固定拆除,通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颈干角角度,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中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 TAM)测定法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最长随访18个月,最短随访6个月,10例患者X线表现骨折均骨性愈合,颈干角平均(14.62±1.21)°,与术前颈干角(55.22±11.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随访掌指关节TAM为(82.34±5.27)°,优7例,良2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0.00%。[结论]采用自制骨水泥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手术简单易操作,组织创伤及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93-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

    刘德斌;吴静标;李志平;

    [目的]分析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11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因病理上瘤体组织成分的不同,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为偏心溶骨性骨质破坏、灶内多伴钙化、灶周多有硬化缘。[结论]多数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多有一定的特征,通过CT扫描后的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 reformation, MPR),更好显示病灶的骨质破坏程度、病灶内部的密度、灶周的骨质及软组织改变,提高了该疾病的诊断率。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96-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5例的诊疗体会

    谢炜星;晋大祥;

    [目的]探讨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9月~2017年4月共5例诊断为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在本院脊柱骨科住院治疗的患者。记录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与预后。[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9.82±10.74)岁,自发性血肿发生的部位:颈段1例,胸段以及胸腰段4例。ASIA分级:3例A级,1例C级,1例D级。按血肿MRI分期:超急性期1例,亚急性早期1例,亚急性晚期3例。3例行椎板减压血肿清除术,2例行保守治疗。所有患者经至少1年以上随访。末次随访时ASIA评分:A级1例,B级1例,E级3例。[结论]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应及早做出诊断和治疗,防止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2019年23期 v.27;No.481 2198-2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告

  • L_3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1例

    赵庆禹;卢海平;李芝立;肖殷;王信;

    <正>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angerhans cellhistiocytosis, LCH)是一种由树突状细胞家族起源细胞克隆增生引起的增生性疾病[1],按疾病的严重程度主要分为勒-雪病(Letterer-Siwe disease, LSD)、韩-薛-柯病(Hand-Schüller-Christian disease, HSCD)和

    2019年23期 v.27;No.481 2201-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8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椎体侵袭性血管瘤1例

    彭龙;赵红卫;刘扬;刘丰平;

    <正>椎体血管瘤(vertebral hemangiomas, VH)是椎体发生的一种常见的错构性病变,通常是良性的原发性肿瘤,占所有脊柱肿瘤的2%~3%,发病率为12%~27%,以中年女性多见[1]。这种病变是血管来源的,并且像其他部位的血管瘤一样通常涉及正常毛细血管和静脉结构的增殖[2]。本院2018年04月12日收治

    2019年23期 v.27;No.481 2204-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7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Ilizarov牵引并单骨前臂技术治疗尺骨缺如1例报告

    林晓东;汪鑫;刘洪亮;黄泽鑫;许树柴;陈光熙;

    <正>桡骨头、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及骨间膜三者为前臂主要稳定结构[1,2]。继发性创伤、先天性畸形、骨肿瘤或骨髓炎等都可导致尺骨成角、旋转甚至骨缺损,破坏前臂的稳定结构[3-5]。对于发育中的儿童,长期的尺骨缺如首先导致桡骨头脱位、前臂内翻和短缩畸形,继而出现弓形桡骨及相应的神经损害[3,5]。

    2019年23期 v.27;No.481 2207-2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

    <正>扶残助残 放心梦想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下,广泛团结与肢体残疾康复有关的矫形外科专家和专业人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宗旨:根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章程,团结广大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同仁,坚持全面康复观点,推动康复医学研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康复医学,促进肢体残疾康复事业的发展,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任务:1、围绕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康复任务,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专业学术活动;2、采用多种形式提高肢残康复专业人员学术及诊疗水平,配合有关部门完成残疾人康

    2019年23期 v.27;No.481 2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