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好的期刊——是专业发展的工具,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知识财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年3月创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骨科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多年来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以突出创新性、实用性、时效性和丰富的多元化信息量为特色,重点介绍矫形外科领域包括脊柱四肢骨创伤、骨疾病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残疾矫治与康复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武大版核心期刊、《中科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等国际检索数据库收录。
2021年03期 v.29;No.509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为促进期刊更好的发展,服务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全民健康,更广泛的动员骨科及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本刊建设,公开公正、高效及时的处理作者来稿,以不断提升本刊影响力、公信力和学术质量,并动态化更新发展本刊编辑委员会,现决定逐步建立与完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库。采用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动态考察的方法逐步推开。凡从事骨科及相关临床、康复、护理、教学、基础研究和医疗辅助工作10年以上、副高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均可报名。本刊原有编辑委员亦应申报入库。
2021年03期 v.29;No.509 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为了规范学术行为,维护学术诚信,保护知识产权,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自即日起,凡根据编辑部修改意见上传修改稿的同时附《学术诚信承诺书》。作者需承诺稿件由本人撰写,不存在由第三方代写、代投行为;承诺无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无伪造、篡改实验数据;无学术造假、学术不端以及不当署名等情况;承诺研究数据及结果真实、可靠,为作者原创。如有稿件造假、学术不端以及不当署名等情况,一经查实,未发表稿件予以退稿;已发表稿件在本刊纸质版和电子版中公告撤稿,同时通知作者所在单位。2年内不接受该作者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向本刊所投的稿件。
2021年03期 v.29;No.509 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为维护学术刊物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作者的正当权益,本着对广大读者、作者负责的精神,本刊编辑部再次重申坚决反对剽窃、抄袭他人稿件的行为;一经查实,给予如下处理:撤稿、杂志和网站通告、通知作者单位给予相应处理、3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对信息虚假及数据伪造、篡改和剽窃、一稿两投、一稿两用等学术不端行为,据其性质、情节轻重以及造成的影响程度,给予如下处理:如稿件未刊登一律退稿,如稿件已刊登一律撤稿,并通知作者单位,2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
2021年03期 v.29;No.509 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近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多次接到读作者的电话和Email,发现有多个网站利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名义非法征稿及骗取有关费用,要求作者将费用汇入指定账户等方式骗取作者钱财,侵犯了广大作者的合法权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在此提醒广大读作者,本刊编辑部从未委托任何代理机构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征稿。为了确保作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请广大读作者注意辨明真伪,谨防上当受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将依法追究冒充编辑部开设网站、征集稿件、乱收费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2021年03期 v.29;No.509 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勇;方忠;李锋;熊伟;徐勇;吴巍;廖晖;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skip corpectomy and fusion, SCF)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posterior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 LP)治疗长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长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其中19例行SCF术,23例行LP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 SCF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LP组(P<0.05),但是,SCF术后并发症显著多于LP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JOA、VAS、NDI评分和综合肌力及深反射评级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各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SCF组颈椎伸屈ROM显著小于LP组(P<0.05)。影像方面,SCF组术后颈椎曲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而LP组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各时间点SCF组颈椎曲度均显著大于LP组。[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长节段脊髓型颈椎病。SCF手术在重建和维持颈椎曲度方面具有优势,LP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相对更少,颈伸屈ROM更好。
2021年03期 v.29;No.509 19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康辉;徐峰;黄一拯;熊承杰;韩晶;黄亮亮;马俊;郭钟义;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经椎间隙截骨融合术(anterior intervertebral osteotomy and fusion, AIOF)治疗严重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6月采用AIOF治疗的严重颈椎病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30~68岁;单节段11例,双节段15例,三节段8例,四节段3例。总结患者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 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和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并发症。随访13~26个月,平均(15.32±2.55)个月。随时间推移,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肌力和深反射评级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术后各时间点颈椎前凸角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相比颈椎前凸角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颈椎CT显示钩椎关节、椎间隙后方、椎体后下方及后上方的增生骨赘被彻底切除;术后颈椎MRI显示神经减压彻底,脊髓形态、曲度恢复良好。至末次随访时,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未出现内置物松动、断裂。[结论]颈椎前路经椎间隙截骨融合术治疗严重颈椎病安全可行、减压充分,特别适应于椎间隙狭窄、椎体后方骨赘增生严重的颈椎病患者。
2021年03期 v.29;No.509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禹志军;白曼莫;王锋;
[目的]评价责任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DL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手术治疗LSS合并DLS 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行责任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治疗,42例行单纯减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差异较小(P>0.05)。所有患者随访22~62个月,平均(43.52±4.41)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减压融合组患者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纯减压组(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顶椎侧偏度、冠状面平衡、骨盆倾斜角和矢状面平衡均较术前显著减小,而腰椎前凸角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减压融合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单纯减压组(P<0.05)。[结论]责任节段减压融合术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的优势,对于LSS合并DL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21年03期 v.29;No.509 20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陆廷盛;罗春山;欧阳北平;陈啟鸰;邓忠良;
[目的]探讨椎间撑开高度对颈椎前路融合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行因颈椎病行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118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椎间隙撑开高度将病例分为3组,原位组27例,撑开为基准高度的100%~110%;适度撑开组57例,撑开高度为基准高度的110%~130%;过度撑开组34例,撑开高度大于基准高度的130%。比较3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及术中意外发生,共19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但无严重不良后果。与术前相比,术后2年3组患者VAS、N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2年适度撑开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原位组和过度撑开组(P<0.05),而3组间VAS评分和N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2年过度撑开组无论是近侧或远侧相邻节段椎间高度丢失率均显著大于原位组和适度撑开组(P<0.05)。术后2年适度撑开组、过度撑开组颈椎前凸角均显著大于原位组(P<0.05)。[结论]椎间撑开高度的确影响颈椎前路融合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建议选择110%-130%的高度撑开。
2021年03期 v.29;No.509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谢守宁;刘伟;韩生寿;
[目的]研究单侧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与传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年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104例,其中50例采用单侧MIS-TLIF治疗,54例采用传统T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指标。[结果]单侧MIS-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常规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单侧MIS-TLIF组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TLIF组(P<0.05)。影像方面,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椎间盘背侧高度、椎间盘腹侧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及椎间前凸角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上述影像测量指标均较术后1个月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单侧MIS-TLIF与传统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之下,单侧MIS-TLIF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创伤、术后恢复速度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2021年03期 v.29;No.509 2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刘乃澄;郭炯炯;干旻峰;
[目的]比较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与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S)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3月,本院骨科就诊的64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分别给予PRP和MPS痛点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 MEPS)和肩臂手残障(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评分。[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DASH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MEPS评分显著增加(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MEPS评分和DASH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时PRP组VAS评分和DASH评分高于MPS组,MEPS评分低于M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时,PRP组VAS评分和DASH评分低于MPS组,而MEPS评分高于M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自体PRP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早期均能缓解疼痛,改善肘关节功能,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期逐渐失效,PRP治疗效果逐渐提升。
2021年03期 v.29;No.509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陈志清;刘智;田永刚;王树森;肖联平;
[目的]探究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FH) MRI分期与坏死指数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82例(100髋)股骨头坏死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1.5T MRI机器进行扫描,采用国际Hungerford分期方法进行MRI图像分期;再采用Koo所提出的方法计算坏死指数。行股骨头坏死分期与坏死指数的秩相关分析,并预测股骨头缺血坏死后发生股骨头塌陷的临界值。[结果] 100例ANFH髋部,Ⅰ期38例、Ⅱ期31例、Ⅲ期19例、Ⅳ期12例。随股骨头坏死分期上调,坏死指数显著增加,任意两个分期的坏死指数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股骨头坏死分期与坏死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Ⅱ期仅有4例股骨头坏死指数>53.00%,但在Ⅲ期及Ⅳ期中所有股骨头坏死指数均>53.00%。[结论]坏死指数与ANFH分期呈正相关关系,坏死指数为53.00%时可作为股骨头是否发生塌陷的预测临界值。
2021年03期 v.29;No.509 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建;董跃福;何维栋;颜宸;王敏;刘建;
[目的]比较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与股骨头清理植骨术治疗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 L2型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O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接受股骨头基底部旋转截骨术,42例接受死骨清理打压植骨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截骨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植骨组(P<0.05)。截骨组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植骨组(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而VAS和WOMAC评分显著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截骨组的Harris、VAS和WOMAC评分均显著优于植骨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CJFH分型截骨组显著改善(P<0.05),而植骨组的CJFH分型无显著变化(P>0.05)。末次随访时,截骨组颈干角、坏死面积和塌陷面积均显著优于植骨组(P<0.05)。[结论]相比股骨头清理植骨术,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的优势,治疗CJFH L2型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2021年03期 v.29;No.509 224-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秦洪猛;王星;司海超;欧阳晟;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联合股神经阻滞下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5月,149例拟行单侧TKA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控制血压组75例采用喉罩全麻和股神经阻滞,短时间使用止血带下TKA;常规组74例采用硬腰麻醉,全程使用止血带下TKA,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后早期不良反应和失血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术中控制血压组控压期间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控制血压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术后48、72 h两组间术后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血压组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止血带疼痛、肢体肿胀、小腿麻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控制血压组术后48 h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降压联合股神经阻滞能够减少TKA止血带使用时间,减少早期不良反应,不增加围手术期出血量。
2021年03期 v.29;No.509 229-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强;肖鹏;芦浩;徐海林;
[目的]比较踝关节融合术(ankle arthrodesis, AA)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tibiotalocalcaneal arthrodesis, TTCA)治疗终末胫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终末胫距关节病患者71例,其中,43例采用AA术,28例采用TTCA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TTCA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12~46个月,平均(24.31±8.22)个月。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AOFAS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和AOF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患者满意率AA组93.02%(40/43);TTCA组为92.86%(26/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达到融合关节的骨性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结论]踝关节融合术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胫距关节病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2021年03期 v.29;No.509 2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梁磊;王珂;刘兰涛;朱卫星;王黎锋;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一次破黄靶点置管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6月,对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一次破黄靶点置管技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记录术前、术后3 d、术后1、3、6、12、24个月VAS、ODI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53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有3例复发,复发率5.66%。手术时间(40.79±12.29) min,透视次数(3.83±0.91)次,术中出血量(15.00±9.19) ml。术后随访节点的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92.45%。[结论]经皮内镜一次破黄靶点置管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安全可行。
2021年03期 v.29;No.509 261-26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化昊天;王新卫;张磊;陈江非;郭再冉;钟文龙;赵文宇;白文博;
[目的]对比抗生素人工骨植入与减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科2010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37例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纳入研究,20例患儿接受抗生素人工骨治疗,17例患儿接受减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插管天数、体温恢复正常天数、白细胞、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结果]抗生素人工骨组的插管天数、体温恢复正常天数、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减压引流组(P<0.05),两组治疗费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减压引流组白细胞外,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抗生素人工骨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使用抗生素人工骨治疗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与减压引流相比在不增加治疗费用的情况下,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控制感染。
2021年03期 v.29;No.509 264-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永国;杨华清;彭爱民;韩庆海;杨启昌;李翔;贺云辉;周强;裴广杰;
[目的]总结Ilizarov髋重建术治疗严重髋关节残障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科治疗的77例(83髋)严重髋关节残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平均病程(19.23±7.86)年。术前Trendelenburg征阳性70例(72髋),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38.92±9.44)分,患肢短缩平均(3.73±0.74) cm,左侧33例,右侧38例,双侧6例。[结果]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87.23±13.9)分,双下肢不等长平均(0.83±0.24) cm,较术前明显改善,4例(4髋)残留蹒跚步态。治疗期间发生固定针松动6例,断裂2例,4例发生针道感染,9例出现膝关节屈伸受限,1例发生牵拉性坐骨神经麻痹。[结论] Ilizarov髋重建术治疗严重髋关节残障效果明确,创伤较小,尤其适合在高海拔地区推广。
2021年03期 v.29;No.509 267-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任虹;肖爱伟;种肖宇;于桂泳;郑雪梅;
[目的]探讨松解术联合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注射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2月,对20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行松解术,术后100例关节内注射HA,100例患者未注射HA。对比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 MEPS)、肘关节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24个月以上随访,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MEPS评分和ROM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HA组MEPS评分和ROM显著高于非HA组(P<0.05)。H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非HA组比较。[结论]松解术联合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可明显改善临床效果。
2021年03期 v.29;No.509 270-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