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读者·作者·编者

  • 欢迎订阅2021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正>好的期刊——是专业发展的工具,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知识财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年3月创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骨科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多年来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

    2021年10期 v.29;No.516 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本刊关于学术不端处理意见的声明

    <正>为维护学术刊物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作者的正当权益,本着对广大读者、作者负责的精神,本刊编辑部再次重申坚决反对剽窃、抄袭他人稿件的行为;一经查实,给予如下处理:撤稿、杂志和网站通告、通知作者单位给予相应处理、3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对信息虚假及数据伪造、篡改和剽窃、一稿两投、一稿两用等学术不端行为,据其性质、情节轻重以及造成的影响程度,给予如下处理:如稿件未刊登一律退稿,如稿件已刊登一律撤稿,并通知作者单位,2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

    2021年10期 v.29;No.516 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关于建立《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库的通知

    <正>为促进期刊更好的发展,服务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全民健康,更广泛的动员骨科及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本刊建设,公开公正、高效及时处理作者来稿,以不断提升本刊影响力、公信力和学术质量,并动态化更新发展本刊编辑委员会,现决定逐步建立与完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库。采用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动态考察的方法逐步推开。

    2021年10期 v.29;No.516 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本刊关于投稿时附加相关文件的通知

    <正>为了保证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维护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落实合理医疗及相关医疗规章制度;同时,也为了提升本刊来稿审评效率,缩短审稿周期,使优质稿件尽快发表。自即日起,凡向本刊投稿者,除上传稿件、图片文件外,所有来稿必须在本刊投稿系统中上传以下2个基本附加文件:(1)单位介绍信:证明稿件内容是真实的,为本单位人员撰写,作者署名无争议,无一稿两投,单位介绍信需加盖单位公章。(2)学术诚信承诺书: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承诺稿件内容为自己的工作,并由本人撰写,不存在由第三方代写、

    2021年10期 v.29;No.516 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临床论著

  • 脊柱机器人辅助椎弓根钉经皮固定胸腰椎骨折

    周纪平;姜泽威;杨永军;姜传杰;姚树强;刘彬;于建林;吴瑞;杨凯;徐梓耀;殷培良;杨小霞;谭远超;刘永强;

    [目的]评价Renaissance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经皮椎弓根钉固定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4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钉(机器人组),63例采用徒手置钉(徒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机器人组34例,置入178枚椎弓根螺钉,其中0级175枚,1级3枚,2级0枚,置钉准确率98.31%;徒手组63例,置入334枚椎弓根螺钉,其中0级287枚,1级21枚,2级16枚,3级10枚,置钉准确率85.9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无一例神经损伤,安全置钉率达到100.00%。徒手组8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损伤,安全置钉率达到92.20%。机器人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射线曝光时间和单钉置入时间均显著优于徒手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及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均显著减少(P<0.05),而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后凸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naissance机器人辅助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胸腰椎骨折可显著提升置钉精度,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射线辐照时间。

    2021年10期 v.29;No.516 865-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4 ]
  • 核磁共振脂肪量化预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意义

    孙文路;刘姣姣;郭兴满;陈华芳;秦健;

    [目的]探讨MRI脂肪量化技术(IDEAL-IQ)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147例行腰椎MRI常规序列、IDEAL-IQ序列及双能X线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检查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根据患者椎体是否骨折分为骨折组(82例)及非骨折组(65例)。在GE后处理工作站上进行L1~4椎体骨髓脂肪含量(fat fraction, FF)定量测量。单项因素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FF值与BMD的相关性,以是否骨折的二分变量为因变量行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以及FF值对OVCF的诊断效能。[结果]单项因素比较表明,骨折组年龄显著大于非骨折组(P<0.05),两组间性别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BMI显著低于非骨折组(P<0.05),骨折组的BMD显著低于非骨折组(P<0.05),骨折组的L1~4椎体FF,以及平均FF均显著高于非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923,P<0.05)、FF (OR=1.095,P<0.05)是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D是骨折的保护因素(OR=0.022,P<0.05)。FF与BMD呈显著负相关(r=-0.717,P<0.05)。FF判断椎体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诊断骨折的临界值为54.03。[结论]随着椎体脂肪含量的增加,患者发生OVCF风险也逐渐增大,磁共振IDEAL-IQ技术通过对椎体脂肪含量的量化,为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021年10期 v.29;No.516 870-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4 ]
  • 骨水泥强化椎弓钉用于骨质疏松腰椎手术二次置钉

    陈晓峰;郭伟俊;蔡东岭;梁志洪;韩桩汛;褚学远;劳泽辉;欧志聪;李浩;

    [目的]比较骨水泥注入钉道后再次置入普通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 with cement augmentation, CPSCA)与更换侧孔空心椎弓螺钉再注入骨水泥进行钉道强化(fenestrated pedicle screws with cement augmentation, FPSCA)在二次置钉条件下治疗骨质疏松患者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行单节段后路椎间植骨融合的骨质疏松患者,其中有1枚二次置钉,并行骨水泥钉道强化。43例采用CPSCA,35例采用FPSCA。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在总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骨水泥渗漏率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腰痛VAS、腿痛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3和6个月时,FPSCA组的腰痛VAS、腿痛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小于CPSCA组(P<0.05)。影像方面,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螺钉松动率和椎间融合率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二次置钉条件下,FPSCA骨水泥强化技术优于CPSCA骨水泥强化技术。

    2021年10期 v.29;No.516 875-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8 ]
  • 3D打印导板辅助与徒手寰枢椎弓根钉置入比较

    姜泽威;汤舒婷;周纪平;姚树强;丛波;刘彬;吴瑞;李佳佳;谭明生;谭远超;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钉置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提供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01月~2019年12月行寰枢椎手术的患者54例。依据医患沟通结果分为两组,25例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导板组),29例徒手置钉(徒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 5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严重椎动脉及脊髓损伤。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的透视次数[(3.75±1.21)次vs (9.46+2.71)次,P<0.05]和单钉置入时间[(2.23±0.45) min vs (3.46±0.72) min,P<0.05]明显少于徒手组。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JOA颈椎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两组ASIA神经功能评级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VAS、JOA评分和ASIA评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影像显示导板组置钉准确率显著优于徒手组(96.00%vs 88.79%,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寰椎-齿状突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和脊髓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cord, SAC)均显著增加(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ADI和SA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达到C1-C2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无断钉、松动等不良改变。[结论] 3D打印导板技术辅助下置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提升了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及精确性,曝光次数少。

    2021年10期 v.29;No.516 880-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7 ]
  • 腹直肌外侧直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髋臼骨盆骨折

    滕范文;王淑和;梁素琼;赵云芳;刘根就;周植森;周树根;温干军;江帝钦;

    [目的]比较经腹直肌外侧直切口入路与Stoppa入路治疗同侧髋臼前部并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01月~2019年06月,髋臼前部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其中,20例采用腹直肌外侧直切口入路行开放复位内固定,20例采用Stoppa入路行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大血管、神经和内脏损伤。腹直肌外侧组在手术时间[(120.28±23.35) min vs (148.32±25.48)min, P<0.05]、术中出血量[(480.32±130.45) ml vs (585.46±139.58) ml,P<0.05]、切口长度[(11.25±2.23) cm vs(14.38±2.36) cm,P<0.05]、引流量[(70.65±15.56) ml vs (92.26±16.28) ml,P<0.05]方面均显著优于Stoppa组。随访12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Merle-D'Aubigné评分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腹直肌外侧组的Merle-D'Aubigné评分显著高于Stoppa组(P<0.05)。影像方面,根据Matta髋臼骨折复位标准,两组间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未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Stoppa入路相比,腹直肌外侧直切口入路能直视下复位并固定髋臼前部并同侧骨盆骨折,有利于手术操作,减少医源性损伤。

    2021年10期 v.29;No.516 885-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骨距顶尖距预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粗隆间骨折的意义

    席俊伟;耿洋;高山;王光辉;张丽;

    [目的]探讨骨距顶尖距(calcar tip apex distance, calTAD)对亚洲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A-Ⅱ)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月,对1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PFNA-Ⅱ内固定术。临床结果评定为良好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术后达到解剖复位;(2) 1年内无股骨头钉切出、髋内翻畸形、骨折移位等并发症;(3)患肢功能恢复或接近伤前状态,未达到上述标准任意一条为临床结果不良。按上述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单项因素比较两组间各指标,此外,采用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临床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ROC曲线,分析calTAD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60例患者中失访4例,156例患者获得1年以上临床结果。按前述标准,临床结果良好者110例,占70.51%;临床结果不良者46例,占29.49%。单项因素比较表明,与良好组相比,不良组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显著降低(P<0.05),Evans-Jensen分型复杂程度显著增加(P<0.05),术前合并病数目显著增多(P<0.05),calTAD显著增大(P<0.05)。逻辑回归表明,骨折Evans-Jensen分型(OR=2.121,P<0.05)和TAD (OR=4.536,P<0.05)是临床结果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骨距顶尖距预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点是32.34 mm、AUC是0.759。[结论]骨距顶尖距在预测PFNA-Ⅱ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

    2021年10期 v.29;No.516 890-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0 ]
  • 全膝关节置换加速康复的早期结果

    柴瑞宝;刘茹;陈睿;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价值。[方法] 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30例采用围手术期ERAS,30例采用常规康复。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ERAS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离床活动时间、独立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均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ERAS组的术后早期膝关节屈曲受限(3.33%vs 20.00%, P<0.05)、术后早期恶心呕吐(10.00%vs 40.00%,P<0.05)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6.67%vs 26.67%,P<0.05)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HS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3、6周时,ERAS组VAS和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室检测方面,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Hb和Alb均呈下降再回升趋势,不同时间点间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6 d ERAS组Hb和Alb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可显著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指标。

    2021年10期 v.29;No.516 895-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3 ]
  • 骨水泥增强钢板螺钉固定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吴峰;刘园林;蔡立雄;邹泽良;彭智浩;

    [目的]探讨骨水泥增强钢板螺钉固定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固定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3例。其中,32例对肱骨近折端螺钉采用骨水泥强化,31例未行骨水泥强化。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以上。增强组恢复主动活动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未增强组(P<0.05)。术后3个月,增强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未增强组[(1.91±0.48) vs (2.78±0.42),P<0.05];增强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高于未增强组,术后3个月为[(69.52±4.22) vs (50.24±6.06),P<0.05],术后12个月为[(82.07±4.10) vs (76.21±4.07),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肱骨颈干角均较术后即刻有所丢失。末次随访时,增强组的肱骨颈干角显著大于非增强组(P<0.05)。增强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非增强组(P<0.05);增加组晚期影像不良改变率显著低于未增强组(3.13%vs 22.58%,P<0.05)。[结论]采用骨水泥增强钢板螺钉固定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改进肩关节功能,减少颈干角丢失,加快骨折愈合,减少晚期并发症发生率。

    2021年10期 v.29;No.516 901-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1 ]

消息

  • 《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丛书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正>近日,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项目公布,全国各个学术行业申请的出版项目中标者共405项,其中资助自然科学、医学类出版项目49项,包括骨科类4个项目。由秦泗河教授牵头申报的"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丛书"(6部)中标。将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编辑,2022年底前出版。

    2021年10期 v.29;No.516 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综述

  • 颈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许海委;徐宝山;黄洪超;黎宁;王涛;刘越;姜洪丰;吉宁;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其导致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镜手术逐渐被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且获得了良好临床疗效,同时具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本文就内镜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现状、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2021年10期 v.29;No.516 906-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8 ]
  • 肩关节米粒体滑囊炎:1例报告与文献综述

    张博;康武林;袁普卫;

    临床中米粒体性滑囊炎较罕见,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尚不清楚,文献中多数认为其发生与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和结核有明显相关性。关于米粒体的生理病理研究甚少。本病例报告中67岁男性肩峰下米粒体性滑囊炎,同时患有肺结核并类风湿因子检测阳性。本文通过回顾文献,着重介绍其发病机理、诊断、治疗方法和该病研究进展。

    2021年10期 v.29;No.516 911-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0K]
    [下载次数:5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6 ]

新书推介

  • 英文版《脊柱截骨矫形学》出版发行

    <正>由田慧中、马原、解京明、王迎松主编的《Spinal Osteotomy Orthopaedics》 2021年已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发行,ISBN 978-981-16-1386-9、ISBN 978-981-16-1387-6 (eBook)。《脊柱截骨矫形学》主要研究和介绍脊柱截骨矫形手术。该书的出版扩大了截骨矫形术的应用范围,使截骨矫形术配合置入器械内固定的治疗范围更进一步拓宽,解决了以往单纯器械难以解决的问题,使脊柱截骨术在矫正脊柱畸形的临床应用中更进一步被脊柱外科同道们认可。

    2021年10期 v.29;No.516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基础研究

  • 鹰嘴豆芽素A诱导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黄乾;廖世杰;林成森;刘云;李波香;陈县祥;刘建宏;丁晓飞;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鹰嘴豆芽素A (biochanin-A, BA)诱导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及其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l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凋亡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鹰嘴豆芽素A处理MG-63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的抑制情况;以DAPI染色法和Annexin-V/PI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G-63细胞中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和主要凋亡通路Bcl-2家族和caspase家族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BA有效抑制MG-63细胞的细胞活性,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且可以诱导细胞凋亡。40μmol/L和80μmol/L的BA作用于MG-63细胞48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28±3.79)%和(82.51±5.23)%,高于正常组(5.31±3.14)%(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A可促进caspase-9、caspase-3和PARP发生剪切(P<0.05),并促进p-p38、p-JNK、Bax的表达(P<0.05),抑制Bcl-2的表达(P<0.05),并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鹰嘴豆芽素A可有效抑制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的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MAPK/凋亡信号通路来实现。

    2021年10期 v.29;No.516 915-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6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4 ]
  • α-硫酸钙/纳米纤维素修复兔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刘金龙;孙晓彤;张玉娟;杜庆;孙刚和;刘相成;

    [目的]验证α-硫酸钙(α-calcium sulphate hemihydrate,α-CSH)/纳米纤维素(nanocellulose, NC)复合植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性能。[方法]采用单向轴压模具制作直径为6mm,高度8mm的圆柱状植骨材料,消毒后备用。1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组,于股骨髁制备骨缺损,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α-CSH组及α-CSH/NC组分别向骨缺损处植入相应材料。于术后4、12周处死动物并取材,行Micro-CT检测和组织形态观察。[结果] Micro-CT扫描显示,术后4周α-CSH/NC组植入物残留体积为53.02%,而α-CSH组的残存体积为5.5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经Micro-CT骨形态计量,α-CSH/NC组新生骨在骨表面积、骨体积、相对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分离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α-CSH组和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织学观察所见与Micro-CT扫描形态观察结果一致。[结论]与单纯α-CSH材料相比,α-CSH/NC复合材料植入骨缺损后其被吸收显著延缓,成骨效应显著改善。α-CSH/NC复合材料可能是一种优良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2021年10期 v.29;No.516 920-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9 ]

技术创新

  • 镜下边缘增强缝线桥全层修复肩袖分层撕裂

    张立智;胡孙君;杜守超;Rujan Tuladhar;卫禛;熊文峰;张世民;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边缘增强缝线桥全层修复肩袖分层撕裂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8月~2019年04月对21例肩袖分层撕裂患者进行镜下修复。镜下探明肩袖撕裂的部位,并进行清创,磨钻打磨肱骨大结节,直至磨平、松质骨渗血为止。复位分层肩袖,应用单排固定或内排打结固定加强缝合固定肩袖撕裂两端的止点,全层修复分层撕裂,于足印区缝线桥压紧固定整体肩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无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UCLA评分由术前的(13.86±1.77)分提高到最终随访时的(32.62±1.53)分,Constant-Murley评分由术前(35.05±4.25)分提高到(92.67±3.86)分(P<0.001)。[结论]镜下边缘增强缝线桥全层修复能很好地恢复分层肩袖的整体性和完整性,防治肩袖进一步撕裂,增强肩袖整体的初始强度,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2021年10期 v.29;No.516 925-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8 ]
  • 边缘克氏针辅助髓内钉固定同侧股骨粗隆间和颈骨折

    季佳庆;樊健;王健;张鑫;袁锋;

    [目的]介绍边缘克氏针辅助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股骨粗隆间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7月~2018年6月,采用边缘克氏针临时固定辅助的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伴同侧股骨颈骨折1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闭合牵引复位,其中2例加行有限切开复位。术中确保二处骨折复位均满意后,采用多枚经皮克氏针于股骨近端皮质骨边缘行临时固定,确保骨折复位稳定及不影响髓内钉插入,随后按常规操作完成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确保骨折获得可靠内固定后取出克氏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入内固定过程中未出现复位丢失,骨折端均复位良好,达到内侧阳性支撑;手术时间(70.00±8.06) min;出血量(113.64±42.25) 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软组织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5.91±6.09)分。影像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22.45±3.53)周,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或断裂,无骨折复位丢失、畸形愈合。[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而术中股骨近端皮质骨边缘克氏针的临时固定能确保髓内固定的有效完成,是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步骤。

    2021年10期 v.29;No.516 929-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5 ]
  • 镜下植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

    陈勇喜;覃海飚;农必华;覃浩然;韦家鼎;伍亮;付拴虎;宋泉生;谷金;卢大汉;

    [目的]介绍镜下植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8年10月,13例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患者接受上述手术治疗。C形臂X线机透视定位并建立工作通道后,在内镜直视下行下峡部清理,植入自体骨。然后,分别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透视确认椎弓钉位置良好。按照腰椎生理弧度预弯双侧棒,通过椎旁肌深层放入双侧棒至椎弓钉尾的凹槽,最后调整紧固钉棒系统,完成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腰痛VAS评分由术前(6.48±0.35)分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2.20±0.25)分(P<0.05);ODI评分由术前(73.25±2.36)分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18.25±0.67)分(P<0.05)。末次随访依据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9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00%。腰椎CT示峡部裂植骨均骨性愈合。[结论]镜下植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符合目前脊柱外科微创理念,技术可行。

    2021年10期 v.29;No.516 933-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8 ]
  • 改良缝线锚钉缝合修复近侧指间关节掌板损伤

    曹树明;周强;张建兵;詹海华;宫可同;

    [目的]介绍骨锚结合改良缝合法修复近指间关节掌板撕脱骨折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科收治的近指间关节掌板撕脱骨折患者10例10指,所有患者均使用骨锚结合改良缝合法加压捆绑固定中节基底掌侧撕脱骨块。术后4周拆除外固定铝板,术后6~8周,待骨折线消失后,拔除克氏针,指导康复锻炼。[结果] 10例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随访12~15个月,平均(12.90±0.94)个月。术后影像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功能(total active movement, TAM)系统评分标准,优8例,良2例,优良率100.00%。[结论]骨锚结合改良缝合法治疗掌板撕脱骨折,骨折块固定确切牢靠,符合关节内骨折解剖重建原则。

    2021年10期 v.29;No.516 936-9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5 ]

临床研究

  •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

    唐国栋;杨倩倩;侯金婷;何志霞;孙晓丽;宋元进;

    [目的]比较单双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 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科PKP术治疗OVCF患者142例,其中,单侧入路72例,双侧入路7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出血量及骨水泥量均显著优于双侧入路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局部Cobb角均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侧入路PKP相比,单侧PKP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射线暴露时间,降低手术成本,减少手术创伤。

    2021年10期 v.29;No.516 939-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1 ]
  • 胸腰段椎体CT值对骨质疏松骨折预测意义

    姚倩倩;李娟;朱春雨;郭兴满;刘梦珂;秦健;

    [目的]探讨常规CT测得胸腰段椎体CT值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及其在骨质疏松骨折中的预测意义。[方法]对150例骨质正常人测量T11~L2椎体CT值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研究随年龄增长胸腰段椎体CT值的变化趋势。比较289例骨质疏松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 OF)患者与123例骨质疏松无骨折(osteoporosis, OP)患者不同年龄段椎体CT值,并绘制相应的ROC曲线。[结果]随着年龄增长,正常人T11~L2椎体CT值均呈下降趋势。在女性50~59、60~69年龄段组,男性50~59、60~69、70~79三个年龄段,OF组T12椎体CT值均显著低于OP组(P<0.05)。T11椎体CT值在60~69岁女性中诊断骨折效能较高,临界值为112.40 HU,曲线下面积(AUC)为0.74。T12椎体CT值在男性70~79岁诊断骨折效能最高,临界值为123.30HU,AUC为0.93。[结论]随年龄增长,胸腰段椎体中女性、男性椎体下降最快的椎体分别为T11、T12;常规CT所测得椎体CT值能为临床预测骨质疏松骨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1年10期 v.29;No.516 94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1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6 ]
  • 旋顶距和颈干角对髋置换肢体长度及偏心距的影响

    张阳阳;王继成;张福杰;杨波;王腾云;郭永智;姜鑫;孙延山;

    [目的]探讨旋顶距和颈干角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肢体长度及偏心距的影响。[方法] 2019年6月~2020年12月单侧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17例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后标准双髋正位X线片中测量健侧颈干角与假体颈干角差值,将患者分为颈干角正常、减小和增大三组,比较三组间健侧与假体侧各测量指标差异。[结果]三组间偏心距和旋顶距健侧与假体侧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间旋泪距健侧与假体侧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干角对肢体长度和偏心距有重要影响。健侧旋顶距联合颈干角可以为髋关节置换术中准确的控制肢体长度和头颈偏距提供有效的个体化指导。

    2021年10期 v.29;No.516 947-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5 ]
  • 综合干预措施减少全膝置换围手术期血液丢失

    沈中妹;金素琴;俞伟;曾忠友;宋永兴;裴斐;严卫锋;韩建福;范时洋;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的应用在减少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围手术期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117例TKA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综合组61例围手术期给予氨甲环酸,并夹闭引流6 h,常规组56例未使用氨甲环酸,也未夹闭引流。比较两组临床与客观检查结果。[结果]综合组术后引流量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术后早期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超声检查显示,两组患者术前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第5 d肌间静脉血栓,综合组为7例(11.48%),常规组为5例(8.9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至术后7 d,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HCT和HB均显著下降(P<0.05),术前两组间HCT和H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时,综合组的HCT和HB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使用氨甲环酸和延迟开放引流,可显著减少实际失血,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且不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2021年10期 v.29;No.516 950-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0 ]
  • 经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

    关玉龙;吕春娥;赵晓亮;李华;王泉;刘艳辉;

    [目的]观察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2月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2例(71足)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跗骨窦组35例(38足),外侧切口组27例(33足)。[结果]跗骨窦组住院时间及VAS评分显著优于外侧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跗骨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外侧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跗骨窦组Maryland评分和AOFAS评分比较显著优于外侧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外侧切口相比,跗骨窦切口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2021年10期 v.29;No.516 95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5 ]

经验交流

  • 结节间沟外侧钢板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于波;李冬;

    [目的]探讨PHILOS锁定钢板联合结节间沟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分型三、四部份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应用结节间沟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三、四部分骨折14例病例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80~125 min,平均(104.14±14.07) min;术中出血量200~450 ml,平均(315.71±64.77) ml;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9.64±2.12)个月;14例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4.14±1.68)周。末次随访X线片示肱骨颈干角(126.85±5.52)°,术后6个月VAS评分(3.42±1.11)分,肩关节Neer评分(89.21±2.90)分,患者主观满意度(7.42±1.17)分。[结论] PHILOS锁定钢板联合结节间沟外侧解剖型钢板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三、四部份骨折可以提供有效内侧支撑,术中辅助解剖复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1年10期 v.29;No.516 958-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5 ]

  •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

    <正>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下,广泛团结与肢体残疾康复有关的矫形外科专家和专业人员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宗旨:根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章程,团结广大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同仁,坚持全面康复观点,推动康复医学研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康复医学,促进肢体残疾康复事业的发展,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任务:1、围绕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康复任务,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专业学术活动;2、采用多种形式提高肢残康复专业人员学术及诊疗水平,配合有关部门完成残疾人康复任务;3、积极推广国内外肢体残疾康复的新理论、新技术,加强同国内外有关学术组织和专家的联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4、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咨询活动,指导肢残患者进行康复训练;5、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会刊和有关资料,及时传递肢体残疾康复医学信息。

    2021年10期 v.29;No.516 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