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好的期刊——是专业发展的工具,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知识财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年3月创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我国骨科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多年来坚持面向临床、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并强调信息权威性、理论前沿性、实践创新性。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为促进期刊更好的发展,服务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全民健康,更广泛的动员骨科及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本刊建设,公开公正、高效及时处理作者来稿,以不断提升本刊影响力、公信力和学术质量,并动态化更新发展本刊编辑委员会,现决定逐步建立与完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库。采用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动态考察的方法逐步推开。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近期本刊在稿件处理过程中不断发现有涉嫌代写、代投的问题,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国科协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编辑部正常的工作秩序。为了维护学术尊严,保证杂志的学术质量,维护期刊的声誉和广大作者与读者的正当权益,本刊郑重声明如下:本刊坚决反对由第三方代写、代投、代为修改稿件的行为。自即日起,凡投给本刊的所有稿件必须是作者亲自撰写的,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为了保证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维护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落实合理医疗及相关医疗规章制度;同时,也为了提升本刊来稿审评效率,缩短审稿周期,使优质稿件尽快发表。自即日起,凡向本刊投稿者,除上传稿件、图片文件外,所有来稿必须在本刊投稿系统中上传以下2个基本附加文件:(1)单位介绍信:证明稿件内容是真实的,为本单位人员撰写,作者署名无争议,无一稿两投,单位介绍信需加盖单位公章。
2021年20期 v.29;No.526 1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近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多次接到读作者的电话和Email,发现有多个网站利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名义非法征稿及骗取有关费用,要求作者将费用汇入指定账户等方式骗取作者钱财,侵犯了广大作者的合法权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在此提醒广大读作者,本刊编辑部从未委托任何代理机构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征稿。为了确保作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请广大读作者注意辨明真伪,谨防上当受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将依法追究冒充编辑部开设网站、征集稿件、乱收费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2021年20期 v.29;No.526 1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为维护学术刊物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作者的正当权益,本着对广大读者、作者负责的精神,本刊编辑部再次重申坚决反对剽窃、抄袭他人稿件的行为;一经查实,给予如下处理:撤稿、杂志和网站通告、通知作者单位给予相应处理、3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对信息虚假及数据伪造、篡改和剽窃、一稿两投、一稿两用等学术不端行为,据其性质、情节轻重以及造成的影响程度,给予如下处理:如稿件未刊登一律退稿,如稿件已刊登一律撤稿,
2021年20期 v.29;No.526 1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文斌;万趸;石华刚;熊小明;邓轩赓;梅国龙;顾韬;宋偲茂;曹敏;
[目的]探讨Kümmell's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7月—2019年1月,90例Kümmell's病患者和90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非手术治疗未发生Kümmell's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与临床资料,单项因素比较Kümmell's病与非Kümmell's病的各项资料。以是否发生Kümmell's病的二分变量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行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主要发生在T11、T12和L1节段,单椎体骨折比多椎体骨折更容易发生Kümmell's病。单因素比较表明,两组在骨密度、是否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是否糖尿病、是否甲状腺疾病史、是否糖皮质激素服用史及是否独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逻辑回归表明:独居(OR=8.19,95%CI:4.81-31.25,P<0.001)、服用糖皮质激素(OR=36.07,95%CI:3.08-422.57,P<0.001)、有甲状腺疾病史(OR=5.51,95%CI:1.59-19.14,P<0.001)、高BMI (OR=3.48,95%CI:1.22-9.89,P=0.019)、低骨密度(OR=3.07,95%CI:1.10-7.37,P=0.036)是Kümmell's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抗骨质疏松治疗(OR=0.159,95%CI:0.03-0.24,P<0.001)是Kümmell's病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低骨密度值、甲状腺疾病史、糖皮质激素服用史、独居及高BMI值是Kümmell's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其保护因素。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25-1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晓枫;李果;何跃;王崇文;顾祖超;江敏;柳波;
[目的]探讨新型凹形脊柱体位垫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月,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均行体位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其中60例采用新型凹形脊柱体位垫(新型垫组),60例采用普通脊柱体位(普通垫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麻仰卧位时,两组间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和气道压力(pressure of air way, PAW)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10 min时,新型垫组的CVP和IAP显著小于普通垫组(P<0.05);俯卧位30 min时,两组间CVP、IAP和PAW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垫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器械撑开次数和透视次数均显著优于普通垫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体位摆放后新型垫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和局部Cobb角均优于普通垫组(P<0.05);术后即刻和取内固定时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和局部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凹形脊柱体位垫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骨折可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效率。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29-1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欣;范明宇;汪平;刘四海;黄涛;周少怀;钱慧;刘豆;
[目的]通过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比较,评价网袋成形术(vesselplasty, 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 9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6例行VP术,44行传统PVP术,所有患者均以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 V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大于PVP组(P<0.05),但是,两组在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毒性反应发生率、骨水泥渗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以上,VP组恢复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PVP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和ODI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SF-36量表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1d和术后12个月VP组的上述3项评分均显著优于PVP组(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VP组的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PVP组(P<0.05),而VP组椎体高度显著大于PVP组(P<0.05)。[结论]对于OVCF,VP术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PVP术。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34-1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茂华;田纪伟;陈晓庆;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和股骨近端防旋螺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7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31例采用DHS内固定,37例采用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 PFNA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DHS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12~22个月随访,平均(19.31±5.46)个月。PFNA组的术后下地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DHS组(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DHS组患者ROM和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而PFNA组两时间点间ROM和Harri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3个月,PFNA组患髋伸屈ROM及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DHS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髋伸屈ROM及Harr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PFNA组的颈干角均显著大于DHS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固定物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内固定术相比,PFNA内固定治疗外侧壁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38-1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黄晓川;李洪瀚;陈金龙;杨益山;陈宗霖;
[目的]比较钢板增强髓内钉固定与单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下骨折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6例采用钢板增强髓内钉固定(增强组),24例采用传统闭合复位,单纯髓内钉固定(髓内钉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增强组切口长度显著长于髓内钉组(P<0.05),但是,增强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显著少于髓内钉组(P<0.05)。随访(34.50±8.93)个月,随访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Harris评分和髋伸屈ROM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时,增强组的VAS评分、Harris评分和髋伸屈ROM均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间下地行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增强组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髓内钉组(P<0.05)。随访期间,髓内钉组有1例因骨不连,再次手术,增加外侧钢板固定。影像方面,增强组术后影像显示的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增强组影像显示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髓内钉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髓内钉固定,钢板增强髓内钉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时间短,临床疗效好。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43-1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田科;毕方刚;李鹏举;
[目的]比较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 PEEK)与钛合金材质挤压螺钉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对移植物-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2019年10月,ACL损伤患者106例纳入本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均采用LARS人工韧带行ACL重建术,PEEK组采用PEEK螺钉,而钛合金组采用钛合金挤压螺钉固定移植物。比较两组临床、实验室检测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的稳定性均显著改善,Lysholm评分和膝伸屈ROM增显著增加(P<0.05)。PEEK组在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的稳定性,以及Lysholm评分和膝伸屈ROM均显著优于钛合金组(P<0.05)。实验室检测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2个月两组的血浆白蛋白、球蛋白,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血浆白蛋白、球蛋白,血清补体C3、补体C4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骨隧道扩大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PEEK组骨隧道扩大均显著小于钛合金组(P<0.05)。[结论] PEEK挤压螺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特性,更有利ACL重建移植物与骨的愈合。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48-1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婷;韦标方;
[目的]评估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和血清趋化素(chemerin)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nontraumatic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NONFH)的临床价值。[方法] 2021年2月—2021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66例NONFH患者,以及健康查体的62例健康人纳入本项研究。取各研究对象静脉血检测血清OPN和Chemerin浓度,比较NONFH患者与健康人的临床资料,NONFH患者按不同因素分组比较血清检测结果。血清检测结果与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行相关分析,血清检测结果与是否患有NONFH行ROC分析。[结果] NONFH患者血清OPN [(20.16±15.60) ng/ml vs (5.86±4.52) ng/ml,P<0.05]以及血清Chemerin [(93.73±19.15) ng/ml vs (63.67±11.41) ng/ml,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人。NONFH组中不同病因、ARCO分期和股骨头塌陷亚组间血清OPN和Chemerin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OPN、Chemerin水平分别与病程、VAS评分、ARCO分期和股骨头塌陷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arri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分析表明:OPN诊断NONFH的AUC为0.880,Chemerin诊断NONFH的AUC为0.917。[结论] OPN、Chemerin可能在NONFH发病中有一定的意义,是潜在的NONFH早期诊断的血清标志物。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53-1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辉;饶放萍;熊志鹏;黄河;刘强;汪逸博;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与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采用椎体增强术治治疗OVCF患者152例,其中,PVP术70例,PKP术82例。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 PVP组手术时间短于PKP组(P<0.05),但两组在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时PKP组在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均显著优于PVP组(P<0.05)。[结论] PVP手术用时短,而PKP更利于改善伤椎高度及Cobb角。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86-1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海羽;王华磊;叶向阳;王挺;宋博;
[目的]比较自体骨软骨移植术(osteochondral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OAT)与镜下微骨折术(microfracture, MF)治疗HeppleⅢ~Ⅳ型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 of the talus, OL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HeppleⅢ~Ⅳ型OLT患者96例,其中,50例采用OAT治疗,46例采用MF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OAT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均明显差于MF组(P<0.05)。末次随访时,OAT组在VAS、AOFAS评分和ROM方面均显著优于MF组(P<0.05)。末次随访时,OAT组Outerbridge评级和Kellgren-Lawrence分级均显著优于MF组(P<0.05)[结论] OAT和MF均可有效治疗OLT,相比之下,OAT虽手术创伤大,但短期随访效果优于MF。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89-1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小松;王庆伟;石华峰;胡寿勇;叶正云;黄继锋;
[目的]对比闭合与有限切开加长Inter TAN髓内钉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5月收治并采用加长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42例(43髋)。其中,闭合复位固定15例(15髋),切开复位固定27例(28髋)。[结果]闭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切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两组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组在开始负重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上均显著晚于切开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VAS腿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与有限切开加长InterTAN髓内钉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转子下骨折均能获得较好效果,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好、固定可靠、恢复更快,为闭合复位困难时的不错选择。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93-1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廷;徐高伟;胡永军;李陈;董斌;
[目的]评价经Wiltse入路椎弓钉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采用Wiltse入路椎弓钉复位固定(Wiltse组),30例采用后正中入路椎弓钉复位内固定(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Wilts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ASIA神经功能评级、VAS和O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Wiltse组的上述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及后凸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Wiltse组影像测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治疗,Wiltse入路椎弓钉复位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后正中入路。
2021年20期 v.29;No.526 1897-19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婕;苗茜;刘俊;
[目的]比较开放与关节镜术治疗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症(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科手术治疗凸轮型FAI患者57例。其中,27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开放组),30例采用髋关节镜治疗(镜下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镜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下地行走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开放组早期并发症率为18.51%,镜下组为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Harris评分、屈髋ROM和屈曲90°内旋RO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镜下组的VAS评分、Harris评分、屈髋ROM和屈曲90°内旋ROM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影像方面,术后两组患者的α角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末次随访时,开放组的α角显著小于镜下组(P<0.05)。[结论]髋关节镜下治疗凸轮型FAI的临床效果优于开放手术。
2021年20期 v.29;No.526 1901-1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宗亮;王祥华;耿国波;郑磊;穆卫东;
[目的]探讨Kocher-Langenbeck (K-L)入路联合Smith-Petersen (S-P)入路治疗髋臼后壁合并股骨头骨折(Pipkin Ⅳ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本院采用K-L联合S-P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Pipkin Ⅳ型骨折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37.78±41.77)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11.11±113.96) ml。Harris评分由术后3个月的(57.89±4.73)分,显著增加至术后6个月的(76.33±3.50)分,术后12个月的(88.67±3.50)分,术后36个月的(92.11±2.09)分(P<0.001)。至末次随访时,9例患者中,6例恢复至伤前运动能力水平,3例仍未恢复至伤前运动能力水平。影像方面,根据Matta评价标准,术后X线片及CT显示骨折复位质量,优8例,良1例。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见异位骨化,无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间隙正常6例,轻度狭窄2例,明显狭窄1例。[结论] K-L联合S-P入路可有效复位固定PipkinⅣ型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2021年20期 v.29;No.526 1905-19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刚;宋晓飞;冯延冰;李雷;高毅;刘瑜;
[目的]比较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expanded pedicle screw fixation, EPSF)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102例新鲜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51例采用EPSF,51例采用PKP术。比较两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明显并发症。随时间推移,两组VAS、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PKP组显著优于EPSF组(P<0.05)。影像方面,PKP组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及后凸Cobb角等影像学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EPSF组(P<0.05)。[结论]与EPSF比,PKP更适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2021年20期 v.29;No.526 1909-1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