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临床论著

  • 糖尿病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影响

    杨勇;王福川;董云;郭锐;关浩;史慧;白倩;陈计稳;王华军;

    [目的]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后早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初次行TKA的膝骨关节炎2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糖尿病分为两组,非糖尿病组138例,糖尿病组114例。比较两组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评价膝关节的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组在失血量、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糖尿病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6~8个月,平均(6.56±1.35)个月,非糖尿病组恢复术后行走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显著早于糖尿病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术后VAS评分和膝周径差值均显著减小(P<0.05),而膝ROM和HS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3个月时,除术后3个月两组膝周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上述指标非糖尿病组均显著优于糖尿病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较术前FTA和MPTA均显著改善(P<0.05),而PTS无显著改变(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FTA、MPTA和PT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确实影响TKA术后早期功能恢复,使患膝肿胀加重,减少了患膝活动范围和功能评分,增加了术后并发症风险。

    2022年07期 v.30;No.537 57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栓弹力图在老年全髋置换术后抗凝的价值

    方懿;李琼灿;刘松华;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老年全髋置换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1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固定组术后6 h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动态组根据术后6 h血栓弹力图结果实施抗凝治疗。观察术后血栓发生情况,比较两组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ROC分析血栓弹力图预测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及血栓发生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组术后总住院时间少于固定组(P<0.05),术后行走时间早于固定组(P<0.05),固定组的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动态组(P<0.05)。动态组术后24 d时和术后48 d时,血栓弹力图R值和K值大于固定组(P<0.05),MA值、Angle-α值及CI值小于固定组(P<0.05)。血栓弹力图指标中K值预测血栓发生灵敏度(80.0%)和特异度(99.5%)均最高,AUC=0.924。[结论]血栓弹力图指导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后抗凝,能有效调节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功能,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2022年07期 v.30;No.537 582-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

    魏见伟;姜良海;陈龙伟;解思毓;刘海飞;王德春;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1例单节段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53例采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微创组),48例行开放TLIF手术(开放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32±9.65)个月。随着时间推移,两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微创组ODI评分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的椎体间隙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椎体滑脱百分比均显著减小(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单节段退行性滑脱可减少医源性创伤,促进术后恢复。

    2022年07期 v.30;No.537 587-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肥胖对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椎间融合术的影响

    李建国;孙武;高春雨;高景华;杨克新;银河;

    [目的]探讨肥胖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LSS)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行PLIF治疗的124例DLSS患者,依据术前患者BMI分为两组,其中肥胖组(BMI≥28.0 kg/m~2) 42例,非肥胖组(BMI<28 kg/m~2) 82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非肥胖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肥胖组(P<0.05)。患者均获得16~25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58±2.71)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OD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融合BSF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肥胖组邻椎退变率高于非肥胖组(16.67%vs 4.88%,P<0.05)。[结论]肥胖增加了DLSS患者PLIF治疗的术中出血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邻椎退变风险。

    2022年07期 v.30;No.537 593-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双侧肌间入路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比较

    何升华;冯华龙;赖居易;蓝志明;

    [目的]比较双侧肌间入路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手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采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治疗的L4/5椎管狭窄伴失稳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1例采用肌间隙入路,31例采用后正中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肌间隙组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优于后正中组(P<0.05),但两组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完全负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肌间隙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优于后正中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上述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肌间隙组的FCSA/TCSA比值均显著大于后正中组(P<0.05)。[结论]与后正中入路相比,双侧肌间隙入路TLIF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可保留更多的多裂肌的功能单位。

    2022年07期 v.30;No.537 598-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膝假体周围感染保留假体治疗8年经验

    程永刚;乔永杰;李峰;刘浩;宋晓阳;周胜虎;

    [目的]探讨清创保留假体(debridement, antibiotics and implant retention, DAIR)联合滴注引流治疗急性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21例(21膝)急性PJ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DAIR联合滴注引流治疗,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膝伸屈活动度ROM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化情况,评估感染治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1例患者随访(3.62±2.50)年。其中,15例感染治愈,占71.43%;6例感染复发,占28.57%,后经二期翻修术恢复良好。术后随时间推移,膝关节HSS评分、膝伸屈ROM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而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细菌学方面,21例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结果 14例,阴性结果 7例。阳性病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包括MRSA 5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铜绿假孢杆菌1例;革兰阴性杆菌2例。检验方面,术后ESR、CRP、IL-6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影像显示,末次随访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断裂、松动,未见明显透光影。[结论] DAIR联合滴注引流在治疗急性PJI中能够有效控制感染且保留良好的关节功能。

    2022年07期 v.30;No.537 603-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两种减压融合术的比较

    叶福标;尹晓明;林飞跃;徐杨;

    [目的]比较前路颈椎体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 ACCF)联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ACDF)与多节段单纯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8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CSM 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影像病变程度,21例采用联合术式(单节段ACCF+单节段ACDF),65例采用多节段单纯ACDF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结果与影像资料。[结果]联合组术中显著失血量多于ACDF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联合组深反射评级、病理反射评级均显著重于ACDF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深反射评级、病理反射评级、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的深反射评级、病理反射评级均显著优于ACDF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CL、SCA、C_(2-7)SVA均显著改善(P<0.05)。术前两组CL、S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SCA显著小于ACDF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CL、SCA、S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部分长节段ACDF手术无法获得充分减压的多节段CSM患者,联合减压植骨融合术是一个安全而又有效的替代方法,可避免长节段ACCF的潜在并发症。

    2022年07期 v.30;No.537 608-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老年男性Ⅱ型糖尿病骨密度与血压的相关研究

    苏浩浩;张新焕;贾庆卫;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不同血压水平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影响,并分析其他可能影响该部分人群BMD的因素。[方法] 2019年4月—2020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99名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相关资料,检测血压、骨密度和血脂,分组行单因素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正常血压组和轻度高血压组的L1~4BMD均显著高于中度高血压组(P<0.05),但是三组间其他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9例患者资料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腰椎BMD与收缩压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吸烟时长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表明,LDL-c (B=0.039,P<0.05),收缩压(B=-0.003,P<0.05),吸烟时长(B=-0.002,P<0.05)是影响BMD的因素。[结论]对于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血压控制在较低水平更有利于骨质健康。

    2022年07期 v.30;No.537 614-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膝骨性关节炎影像评级与疼痛症状相关性

    陈禺;阮世强;陈蝴蝶;董晓宇;王布雨;曹永飞;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影像评级与疼痛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本院门诊膝骨关节炎患者285例纳入本研究,其中轻度疼痛157例,年龄(55.01±7.95)岁,病程平均(3.59±1.81)个月,重度疼痛128例,年龄(51.94±9.25)岁,病程(5.87±2.50)个月。分析疼痛症状与临床和影像分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疼痛组年龄显著大于重度疼痛组(P<0.05),轻度疼痛组男性比率显著大于重度疼痛组(P<0.05),轻度疼痛组病程显著短于重度疼痛组(P<0.05),轻度疼痛组HSS评分显著高于重度疼痛组(P<0.05),轻度疼痛组膝内翻程度,包括FTA和MPTA,显著轻于重度疼痛组(P<0.05),轻度疼痛组的K/L评级显著重于重度疼痛组(P<0.05),轻度疼痛组的BME评级显著轻于重度疼痛组(P<0.05)。但是,两组在主要症状侧别和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VAS评分与K/L评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VAS评分与MRI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 BME)评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K/L评级与BME评级之间无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表明:HSS评分(β=-0.746,P<0.001)、年龄(β=-0.183,P<0.001)与VAS评分呈正相关;K/L评级(β=0.173,P<0.001)、BME (β=0.274,P<0.001)与VA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MRI显示的BME与疼痛症状呈正相关。

    2022年07期 v.30;No.537 620-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本刊关于投稿时附加相关文件的通知

    <正>为了保证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维护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落实合理医疗及相关医疗规章制度;同时,也为了提升本刊来稿审评效率,缩短审稿周期,使优质稿件尽快发表。自即日起,凡向本刊投稿者,除上传稿件、图片文件外,所有来稿必须在本刊投稿系统中上传以下2个基本附加文件:

    2022年07期 v.30;No.537 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提高向本刊投稿的成功率

    <正>为了提高向本刊投稿的成功率,避免稿件反复修改而延长刊用周期,投稿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本刊近期出版的杂志,特别是应检索相关内容的文章,并注意参考其内容。可登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官网(http://jxwk.ijournal.cn)点击“期刊浏览”栏目,按提示阅读。在网站首页点击来稿要求,即可查看最新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稿约,

    2022年07期 v.30;No.537 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检索引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及文献格式

    <正>点击本刊网址进入《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官网(http://jxwk.ijournal.cn),点击上方菜单栏:期刊浏览,显示本刊站内检索窗口,输入您要查找的自由词,点击回车,网页即显示相关内容,点击排列方式,您可按“相关性、发现时间......”排列篇名。点击篇名,弹出摘要页面进行阅读。如果需要引用,点击右上角‘“’符号,

    2022年07期 v.30;No.537 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重声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将依法追究冒充编辑部开设网站、征集稿件、乱收费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正>近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多次接到读作者的电话和Email,发现有多个网站利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名义非法征稿及骗取有关费用,要求作者将费用汇入指定账户等方式骗取作者钱财,侵犯了广大作者的合法权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在此提醒广大读作者,本刊编辑部从未委托任何代理机构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征稿。

    2022年07期 v.30;No.537 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荟萃分析

  • 胫骨高位截骨与单髁置换的荟萃分析

    刘爱峰;崔中赏;余伟杰;

    [目的]系统评价膝内侧室骨性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 HTO)与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2000年1月—2020年12月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CBM)数据库,收集关于膝内侧室骨性关节炎HTO与UKA治疗的研究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使用Revman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包括1 549例膝关节,其中HTO组688膝,UKA组861膝。荟萃分析结果显示:UKA组在术后并发症[OR=4.52, 95%CI(2.30, 8.90),P<0.001],Lysholm评分[MD=-5.53,95%CI (-11.11,0.05),P=0.05],翻修率[OR=1.67,95%CI (1.01,2.76),P=0.05],显著优于HTO组;而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其他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临床结果优良率、下肢力线、软骨退变等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O和UKA治疗膝内侧室骨性关节炎可取得相似满意的临床效果,相比之下,UKA在术后并发症、Lysholm评分和翻修率方面均优于HTO。

    2022年07期 v.30;No.537 625-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矫形鞋垫治疗研究进展

    熊怒;王旭;黄加张;马昕;

    扁平足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在婴幼儿时期属正常生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儿童足弓会逐渐形成,部分儿童则会逐渐出现症状,并且足部畸形一直持续到成年。扁平足可以根据负重条件下正常足弓高度是否存在分为柔韧性扁平足和僵硬性扁平足。随着近些年家长对于该疾病的逐渐重视,更多柔韧性扁平足的患儿能够在早期得到诊断,并进行干预。矫形鞋垫治疗往往作为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将梳理目前采用矫形鞋垫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相关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2022年07期 v.30;No.537 630-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1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脑性瘫痪的外科与康复一体化治疗进展

    曾杰;徐林;邓博文;穆晓红;

    脑性瘫痪是最常见的儿童致残性疾病,外科手术与康复训练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本文总结外科手术和康复训练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相互关系,分析构建脑瘫外科与康复治疗一体化模式的必要性、目前问题和相应策略,以期推动脑瘫诊疗的多学科协作。

    2022年07期 v.30;No.537 635-638+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ERCC在骨肉瘤发病机制作用与顺铂耐药性

    韩超哲;赵莹;段劭;李超;

    骨肉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恶性骨肿瘤,它的转移能力较强并且预后较差,有研究表明骨肉瘤的发生及对顺铂耐药均与ERCC基因相关。ERCC基因作为核苷酸切除修复途径的关键组成基因,可影响DNA修复能力。其功能差异主要与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低表达可能会造成骨肉瘤发病风险升高,高表达则使患者对顺铂耐药性增加。此外,ERCC基因对骨肉瘤的发病与预后及指导化疗药物的选择有重要意义。对ERCC基因的靶向抑制为减少顺铂的耐药性提供了可能。本文综述了ERCC在骨肉瘤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临床转化应用提供相关思路。

    2022年07期 v.30;No.537 639-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骨肉瘤潜在关键基因及相关通路的鉴定

    张懿明;毛良浩;江攀;倪晨烈;李建;尹正宇;仲新宇;张兵;李大鹏;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骨肉瘤差异表达谱中的关键基因及相关通路。[方法]本研究利用GEO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数据库中的两个芯片数据集(GSE11414, GSE14359)筛选人骨肉瘤样本与人成骨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挖掘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通过STRING (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 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最后利用LOGpc (Long-term Outcome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database of pan-cancers, LOGpc)数据库评估关键基因在骨肉瘤中的预后价值。[结果] GSE11414和GSE14359中共有111个共表达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8个上调和83个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组织、整合素结合、糖胺聚糖结合、包含胶原的细胞外基质、p53信号通路及TGF-β信号通路。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得到10个关键基因。无复发生存分析证实,THBS1和IGFBP3的高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结论]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骨肉瘤差异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挖掘与骨肉瘤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枢纽基因,可能为骨肉瘤提供新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2022年07期 v.30;No.537 64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技术创新

  • 跟骨骨折临时外固定牵开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可雨奇;赵鑫;田欣雨;潘德悦;

    [目的]介绍临时外固定牵开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手木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12月采取双侧牵开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6例,患者取健侧卧位,分别于跟骨结节、距骨头贯穿置入1枚斯氏针,内、外侧各连接1个跟骨牵开器,同时牵开,矫正内翻畸形,恢复后关节面平整及跟骨形态,尔后经皮空心螺钉固定跟骨骨折。[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98.00±14.76) min,术后未出现切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浅层及深部组织感染等情况。术后Gissane角、B?hler角、跟骨长度、跟骨宽度及高度恢复良好,优良率93.75%。[结论]双侧牵开经皮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少,术前等待时间短,治疗效果明显。

    2022年07期 v.30;No.537 649-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三维术前规划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杨滨;张克;袁亮;王晓华;辛星;刘新光;孙彬;

    [目的]介绍三维术前规划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5月—2020年6月采用三维术前规划辅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8例。术前行双髋关节三维CT薄层扫描,建立三维立体模型,三维图像上确定解剖标志点,分析原始解剖形态及病理改变,实施模拟手术操作和假体置入。根据术前规划实施真实THA。[结果]术后髋臼杯外展角(41.63±4.63)°、前倾角(19.13±5.57)°;术后股骨前倾角(14.38±6.35)°;肢体长度改变为(-0.40±1.06) mm。三维术前规划髋臼侧假体型号6例与术前规划相同,1例相差1号,1例相差2号;股骨侧假体型号3例同术前规划,3例相差1号,2例相差2号。[结论]三维术前规划可以较精准的预估假体型号、安放假体位置。。

    2022年07期 v.30;No.537 653-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MRI功能成像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评价

    史兆娟;张岳;杨哲;秦健;

    [目的]探讨MRI功能成像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骶髂关节炎的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48例AS患者,经中西药综合治疗半年前后临床检验指标与骶髂关节MRI平扫指标,包括BASDAI评分、CRP、ESR以及STIR获得SPARCC评分和通过IVIM获得评价指标。分析治疗前后临床检验与MRI指标变化及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BASDAI评分、ESR、CRP、SPARCC评分、ADC_(slow)和f值均显著降低(P<0.05);而ADC_(fast)无显著变化(P>0.05)。SPARCC评分和ADC_(slow)与BASDAI评分和CRP呈高度相关性(P<0.05),与ESR中度相关性(P<0.05);f值与BASDAI评分、CRP、ESR呈中、低度相关(P<0.05);ADC_(fast)与BASDAI评分、ESR和CRP无明确相关性。[结论] MRI功能成像SPARCC评分和ADC_(slow)、f值可能有效评估AS骶髂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2022年07期 v.30;No.537 657-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两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结果比较

    吴玉宝;郝鹏;褚培林;金枫;田纪伟;

    [目的]直接前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采用直接前侧入路(前侧组),另外52例采用前外侧入路(前外侧组)。比较两组患者早期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前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1d和2 d时1 min步行距离,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前外侧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 d,前侧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前外侧组(P<0.05),但术后1、3个月,两组间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侧入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2022年07期 v.30;No.537 661-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脊柱感染性疾病脑脊液漏的恒压闭式冲洗引流

    谢郑;杨函;杨剑;康建平;

    [目的]观察恒压闭式冲洗引流术在脊柱感染性疾病脑脊液漏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21年1月,采用术中修复,术后持续恒压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感染性疾病脑脊液漏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无头痛、脑膜刺激征等颅内感染表现。术中取病灶组织病理活检证实:化脓性感染4例,结核杆菌感染3例,未明确感染的炎性组织4例。随术后早期时间推移,患者VAS评分、体温、ESR和CRP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MRI检查显示硬膜破损处无脑脊液渗出征象,无脑脊液囊肿。随访12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未再次出现高热、腰背疼痛加剧等症状。随时间推移,11例患者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结论]术中修复与术后恒压闭式冲洗引流术治疗脊柱感染性疾病脑脊液漏安全可行。

    2022年07期 v.30;No.537 664-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告

  • 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软骨肉瘤1例报道

    蔡志;张少波;高春阳;

    <正>软骨肉瘤是起源于软骨细胞的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瘤组织内可有内生软骨骨化,但无真正的肿瘤骨样组织;好发于股骨、胫骨、髂骨及肋骨等部位,发生于颅骨、锁骨、肩胛骨、髌骨、及手足部小骨的软骨肉瘤则较为少见~([1~3])。该病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约占恶性骨肿瘤的 20%;好发年龄为 30~60 岁,儿童亦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4])。近期本院收治了 1 例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软骨肉瘤患者,现将病例资料及诊疗过程报道如下,以提高对足部软骨肉瘤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

    2022年07期 v.30;No.537 668-669+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6椎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椎旁侵袭1例

    唐建东;卢子墨;张元成;敖俊;

    <正>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enign fibrous histiocytoma, BFH)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原发于骨的良性肿瘤,占良性骨肿瘤的1%以内,长骨好发~([1-2]),但很少累及脊柱,国内外报道的病例不足30例~([1、 3-5])。作者报道1例侵袭右侧颈长肌、包绕椎动脉及臂丛神经经过手术刮除后复发并二次手术的颈椎BFH,并讨论其诊断和处理。

    2022年07期 v.30;No.537 670-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