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临床论著

  • 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的部分坏死相关因素分析

    彭平;董忠根;魏建伟;刘立宏;罗兆彪;曹舒;

    [目的]总结435肢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分析皮瓣发生部分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1年4月—2019年12月,应用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435肢。采用单项因素比较与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皮瓣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435肢中,部分坏死39例,占8.97%;完全成活396例,占91.03%。单项因素比较表明,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坏死组皮瓣筋膜蒂的长度和宽度、皮岛的宽和旋转点位置均大于成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坏死组在皮岛的长度、皮瓣总长、皮瓣长宽比和皮瓣近端位置区划值均显著大于成活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皮瓣的总长度大(OR=3.462,P=0.015)和皮瓣近端位置区划值高(OR=3.817,P<0.001)是皮瓣发生部分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的部分坏死主要与皮瓣设计不良有关,其中,皮瓣的总长度大、皮瓣近端位置过靠近侧是部分坏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2022年08期 v.30;No.538 673-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脊柱肿瘤减压固定术后生存与生存质量相关因素

    吴瑞丽;杜巧红;李洁心;谢恩;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减压固定术后生存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7月,本院采用单纯减压或减压固定治疗脊柱肿瘤伴脊髓神经损害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0例,女73例;年龄17~87岁,平均(61.10±10.71)岁。术后持续随访,观察生存患者的ECOG-PS评级与Frankel指数变化与相关性。采用单项因素比较和Cox回归分析生存相关因素。[结果] 153例患者随访3~36个月。术后1个月,78例患者(50.98%) ECOG-PS评分改善,持续时间平均(9.74±0.87)个月。术后1个月76例(49.67%) Frankel指数有所改善,其中71例Frankel指数维持改善持续至术后(10.11±5.17)个月。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时间点ECOG-PS均与Frankel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153例患者中,术后12个月生存121例,占79.08%;死亡32例,占20.12%。生存组的乳腺癌占比、Tokuhashi修正评分、脊椎外骨转移数量、脊椎受累数量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生存组术前ECOG-PS评分和Frankel神经功能评级显著优于死亡组(P<0.05)。Cox分析表明,术前Tokuhashi修正评分(HR=9.21,P<0.05)、术前ECOG-PS评分(HR=10.63,P<0.05)、脊椎外骨转移数量(HR=10.45,P<0.05)及脊椎受累数量(HR=2.77,P<0.05)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椎管减压固定术可改善脊柱肿瘤的生存质量。术前Tokuhashi修正评分、ECOG-PS评分、脊椎外骨转移数量和脊椎受累数量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2022年08期 v.30;No.538 678-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弹性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大龄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

    李飞;于铁强;王月光;周宏艳;左玉明;廉小婧;

    [目的]对比弹性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大龄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类型和器械适应证,18例采用髓内钉固定,15例采用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钢板组(P<0.05),但前者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后者(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获随访18个月以上。两组下地行走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ROM和Harri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髓内钉组ROM及Harris评分均高于钢板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按改良的Baumgaertner标准,髓内钉组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不及钢板组(P<0.05),但是,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及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大龄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均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内固定方式可根据各自适应证进行选择。

    2022年08期 v.30;No.538 683-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髓内钉与钢板固定肱骨近端Neer 3和4部分骨折比较

    罗仲伟;程飞;何超;龚广政;张镇;沈金虎;杨六中;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PHILOS钢板治疗Neer 3、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 PH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5月在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Neer 3部或4部PHF 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0例行交锁髓内钉固定,20例行PHILOS钢板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优于钢板组(P<0.05);两组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4.48±3.16)个月。螺钉组主动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但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肩前屈上举ROM、Neer评分和ASES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ROM、Neer评分和ASE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3 d内复查X线片显示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影像骨折愈合时间早于钢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与钢板固定治疗Neer 3或4部分骨折均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相比之下,交锁髓内钉固定的医源性损伤更小。

    2022年08期 v.30;No.538 689-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肱骨近端外展嵌插型骨折两种入路复位内固定比较

    姜壮;祁静;项阳;秦佳军;宁欢;刘曦明;蔡贤华;王华松;

    [目的]比较经三角肌入路与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开放复位锁钉接骨板内固定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4例采用三角肌劈开入路(三角肌组),27例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肌间隙组)。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生。三角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均显著优于肌间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主动患肢活动时间、伤口愈合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角肌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显著早于肌间隙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肩上举-后伸ROM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3个月三角肌组的VAS评分、肩上举-后伸ROM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优于肌间隙组(P<0.05),但术后1年两组间的VAS评分、肩上举-后伸ROM和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骨折复位优良率三角肌组为94.12%,肌间隙组为9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相比,经三角肌入路治疗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能提前恢复功能等优点。

    2022年08期 v.30;No.538 695-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冲击波治疗不同面积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王学文;韦标方;

    [目的]探讨冲击波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不同坏死面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9月经冲击波治疗69例(101髋) ARCO II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前坏死面积分为两组,≤30%组35例(52髋);>30%组34例(49髋)。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在治疗部位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随访12~24个月,平均(20.63±11.26)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和Harris评分,以及髋伸屈ROM和内-外旋ROM均呈曲线改变。治疗6个月时,≤30%组在VAS和Harris评分,以及髋伸屈ROM显著优于>30%组(P<0.05),而两组间髋内-外旋RO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30%组VAS和Harris评分以及髋伸屈ROM和内-外旋ROM均显著优于>30%组(P<0.05)。末次随访时,≤30%组仅VAS评分显著优于>30%组(P<0.05),而两组间Harris评分以及髋伸屈ROM和内-外旋ROM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的病变面积、股骨头塌陷程度和Tonnis退变分级均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30%组的病变面积、股骨头塌陷程度仍显著小于>30%组(P<0.05),但两组间Tonnis退变分级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在12个月内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特别是对小面积坏死者效果更优。

    2022年08期 v.30;No.538 700-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本刊严查代写代投稿件等学术不端行为的通告

    <正>近期本刊在稿件处理过程中不断发现有涉嫌代写、代投的问题,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国科协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编辑部正常的工作秩序。为了维护学术尊严,保证杂志的学术质量,维护期刊的声誉和广大作者与读者的正当权益,本刊郑重声明如下:本刊坚决反对由第三方代写、代投、代为修改稿件的行为。自即日起,凡投给本刊的所有稿件必须是作者亲自撰写的,稿件内容和所留作者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在稿件处理过程中,本刊的同行评议专家和编辑人员将动态地对文稿反复核对,

    2022年08期 v.30;No.538 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重声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将依法追究冒充编辑部开设网站、征集稿件、乱收费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正>近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多次接到读作者的电话和Email,发现有多个网站利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名义非法征稿及骗取有关费用,要求作者将费用汇入指定账户等方式骗取作者钱财,侵犯了广大作者的合法权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在此提醒广大读作者,本刊编辑部从未委托任何代理机构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征稿。

    2022年08期 v.30;No.538 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提高向本刊投稿的成功率

    <正>为了提高向本刊投稿的成功率,避免稿件反复修改而延长刊用周期,投稿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本刊近期出版的杂志,特别是应检索相关内容的文章,并注意参考其内容。可登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官网(http://jxwk.ijournal.cn)点击“期刊浏览”栏目,按提示阅读。在网站首页点击来稿要求,即可查看最新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稿约,在下载区查看2021年本刊各栏目样稿,并按照稿约及样稿的要求书写。

    2022年08期 v.30;No.538 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关于投稿时附加相关文件的通知

    <正>为了保证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维护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落实合理医疗及相关医疗规章制度;同时,也为了提升本刊来稿审评效率,缩短审稿周期,使优质稿件尽快发表。自即日起,凡向本刊投稿者,除上传稿件、图片文件外,所有来稿必须在本刊投稿系统中上传以下2个基本附加文件:(1)单位介绍信:证明稿件内容是真实的,为本单位人员撰写,作者署名无争议,无一稿两投,单位介绍信需加盖单位公章。

    2022年08期 v.30;No.538 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检索引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及文献格式

    <正>点击本刊网址进入《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官网(http://jxwk.ijournal.cn),点击上方菜单栏:期刊浏览,显示本刊站内检索窗口,输入您要查找的自由词,点击回车。网页即显示相关内容。点击排列方式,您可按“相关性、发现时间......”排列篇名。点击篇名,弹出摘要页面进行阅读。如果需要引用,点击右上角‘“’符号,在弹出的提示框里将内容复制粘贴:“Ctrl+C”复制,“Ctrl+V”在您的文中粘贴。

    2022年08期 v.30;No.538 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关于学术不端处理意见的声明

    <正>为维护学术刊物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作者的正当权益,本着对广大读者、作者负责的精神,本刊编辑部再次重申坚决反对剽窃、抄袭他人稿件的行为;一经查实,给予如下处理:撤稿、杂志和网站通告、通知作者单位给予相应处理、3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对信息虚假及数据伪造、篡改和剽窃、一稿两投、一稿两用等学术不端行为,据其性质、情节轻重以及造成的影响程度,给予如下处理:如稿件未刊登一律退稿,如稿件已刊登一律撤稿,并通知作者单位,2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

    2022年08期 v.30;No.538 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荟萃分析

  • 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荟萃分析

    纪永志;胡凯;王利兵;杨慧峰;乔晓红;

    [目的]系统评价小切口后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小切口和传统THA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2021年7月。按纳入排除标进行筛选、资料提取,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2篇随机对照试验,12篇队列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小切口组切口长度(SMD=-3.78,95%CI:-4.97~-2.58,P<0.001)、术中失血量(SMD=-2.27,95%CI:-3.13~-1.40,P<0.001)、术后引流量(SMD=-6.90,95%CI:-7.57~-6.23,P<0.001)、并发症的发生(OR=0.34,95%CI:0.21~0.56,P<0.001)、外展角(SMD=-0.24,95%CI:-0.41~-0.06,P=0.007)及住院时间(SMD=-1.93,95%CI:-2.33~-1.52,P<0.001)和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SMD=0.87,95%CI:0.34~1.40,P=0.001)均显著优于传统入路组。而两组手术时间(SMD=0.50,95%CI:-0.20~1.19,P=0.16)和VAS评分(SMD=-0.51,95%CI:-1.31~0.29,P=0.2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小切口后外侧入路THA的临床结果优于传统后外侧入路。

    2022年08期 v.30;No.538 706-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因素的荟萃分析

    李亚伟;沈雪梅;邵明强;张静;张景坤;田惠;匡凌浩;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评价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术后失败的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Pubmed等数据库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1篇,英文文献3篇,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共2 477例,内固定术后失败共333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影响PFNA内固定术后失败的影响因素包括,骨折稳定性(OR=20.94,95%CI:13.45~32.61,P<0.001)、骨折复位质量(OR=9.68,95%CI:4.85~19.3,P<0.001)、尖顶距(OR=3.98,95%CI:2.71~5.84,P<0.001)、骨质疏松(OR=2.88, 95%CI:2.01~4.15,P<0.001)、外侧壁完整性(OR=5.40,95%CI:3.36~8.70,P<0.001)、合并内科疾病(OR=3.10,95%CI:1.75~5.49,P<0.001)、唑来膦酸使用(OR=0.47,95%CI:0.26~0.85,P=0.01)。[结论]骨折稳定性、骨折复位质量、尖顶距、骨质疏松、外侧壁完整性和合并内科疾病是PFNA内固定术后失败的危险因素,而唑来膦酸的使用为保护性因素。

    2022年08期 v.30;No.538 712-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书评

  • 评英文版《下肢重建外科》一书

    朱跃良;刘月驹;

    <正>由我国著名矫形外科专家、国家康复医院矫形外科主任秦泗河教授主编的英文版下肢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简称下肢重建外科《Lower Limb Deformities》已由极富盛名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出版。近日仔细翻阅,受益匪浅。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注重软组织平衡:“重骨轻软”为骨科通病,骨骼畸形的矫正有具体角度可以把握,而软组织动力学重建则始终脱离不开术者的经验和判断。

    2022年08期 v.30;No.538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综述

  •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石学文;李胜堂;高余;甄平;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一直是创伤骨科和足踝领域研究的热点,其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皮缘坏死、感染、裂开、血肿形成、钢板外露等。这些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资历较浅的医生和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医生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大多处于“碎片化”知晓状态,考虑欠全面。本文就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作一文献回顾,旨在对其全面概述。

    2022年08期 v.30;No.538 717-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相关问题

    沈啟捷;舒衡生;邢国胜;张金利;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的常见损伤,一般需要手术治疗。相比传统切开复位手术,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在直视关节内软骨损伤、骨折精确复位、优化关节内伴发损伤的诊治,降低手术侵袭性及快速康复等方面显示出许多优势,更符合微创治疗理念。尽管对于关节镜手术的一般原则存在共识,但对于骨折类型的选择、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治疗效果评价以及手术操作要点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对上述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30;No.538 722-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增多症1例与文献综述

    陈海丹;贾思宇;汪龙;曹妍;

    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增多症(spinal epidural lipomatosis, SEL)是椎管内硬膜外脂肪过多积聚引起的椎管内脂肪占位性病变,主要累及胸腰段椎管,可无明显症状或出现腰背部疼痛、麻木、下肢无力或反射异常等神经压迫症状,临床上较为少见。本科收治1例SEL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并进行文献综述。

    2022年08期 v.30;No.538 727-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鸢尾草和体外冲击波对去势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谢河秋;李力;杨紫芳;

    [目的]探究鸢尾素联合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s, ESW)治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与机理。[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ESW组、模型+鸢尾素组、模型+ESW+鸢尾素组。除假手术组仅行手术切口外,其他各组先后行双侧卵巢切除和左侧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其中,ESW治疗每周1次,鸢尾素组骨折部位局部注射。治疗后8周处死动物,行骨密度、破骨细胞指数、micro-CT、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结果]在骨密度和破骨细胞指数均由优至劣低依次为,假手术组>模型+ESW+鸢尾素>模型+ESW组,或模型+鸢尾素组>模型组(P<0.05)。MicroCT检测,包括BS/BV、Tb.N、Tb.Th和Tb.Sp,由优至劣低依次为,假手术组>模型+ESW+鸢尾素>模型+ESW组,或模型+鸢尾素组>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BMP2、 VEGF、Nrf2F的OH-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假手术组>模型+ESW+鸢尾素>模型+鸢尾素组,或模型+ESW组>模型组(P<0.05)。RT-qPCR检测Nrf2和OH-1 mRNA相对表达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假手术组>模型+ESW+鸢尾素>模型+鸢尾素组,或模型+ESW组>模型组(P<0.05)。[结论]鸢尾素联合ESW可激活Nrf2/OH-1通路并促进VEGF和BMP2蛋白的表达,促进骨质疏松大鼠的骨折愈合。

    2022年08期 v.30;No.538 73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技术创新

  • 诱导膜技术联合双钢板治疗胫骨骨干大段骨缺损

    李卓伟;高峻青;王朝辉;詹晓欢;李鲜慧;

    [目的]介绍诱导膜技术(Masquelet)联合双钢板固定胫骨骨干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技术和初步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月,采用诱导膜技术联合双钢板固定18例胫骨骨干大段骨缺损患者。术前评估畸形,胫骨骨缺损部彻底清创,控制感染后填塞骨水泥,并同时覆盖创面,必要时皮瓣修复。待诱导膜形成后,去除骨水泥,缺损处植骨,同时从同一切口行胫骨内、外侧钢板固定后关闭切口。[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除2例患者伤口浅部感染,通过增加换药次数、使用抗感染药物后愈合,其余患者均在二期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临床骨愈合时间为(4.44±0.98)个月。末次随访患者VAS评分、Lowa膝关节功能评分、Lowa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诱导膜技术联合双钢板可有效治疗胫骨骨干大段骨缺损,术后愈合良好,具有操作简单、患者接受度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2022年08期 v.30;No.538 737-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外侧四刀截骨矫正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张宇飞;李文祥;王爱国;李兴华;马富强;史炎鑫;白玉;

    [目的]介绍外侧四刀截骨矫正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0月应用外侧四刀截骨矫正跟骨骨折畸形愈合19例。患者取健侧卧位,行外踝尖下横切口显露跟骨,根据术前评估,选择性做四刀截骨,第1刀外侧壁截骨,第2刀后关节面周围截骨,第3刀载距突外侧截骨,第4刀后结节垂直或弧形截骨。截骨后恢复关节面平整、矫正畸形,骨质缺损区植骨,跟骨锁定钢板固定截骨。必要时行跟腱延长术。[结果] 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9~30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OFAS踝-后足部评分,影像测量跟骨高度、宽度、B?hler角及Gissane角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采用外侧四刀截骨术矫正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可有效纠正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B?hler、Gissane角,恢复后足生物力线。

    2022年08期 v.30;No.538 741-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镜下“中国结”修复冈上肌腱腹交界区撕裂

    刘震;王晗;王晓光;唐绪军;贾古友;刘树民;

    [目的]介绍镜下“中国结”技术修复冈上肌腱腹交界区肩袖撕裂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2月—2021年1月采用“中国结”缝合技术治疗邻近腱腹交界区域肩袖撕裂患者14例,以爱惜邦缝合线在撕裂肩袖组织上呈倒三角分布编织“中国结”外观,适当张力下以外排锚钉固定,视情况结合“侧侧缝合”增强修复肩袖。[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92.23±15.34) min,平均随访时间(7.22±1.85)个月。随术后时间推移,UCLA评分、Constant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显著增加,而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9个月复查MRI均可观察到肩袖组织呈连续性影像。[结论]镜下“中国结”技术治疗邻近腱腹交界区域冈上肌撕裂临床效果可靠,技术可行。

    2022年08期 v.30;No.538 745-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部分自体腓骨长肌腱解剖重建踝外侧副韧带

    史旭;李瑞语;罗振宇;王峰;左华;

    [目的]分析部分自体腓骨长肌腱解剖重建踝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4月行部分自体腓骨长肌腱进行解剖重建治疗的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42±18.15) min,术中出血量(47.63±13.88) ml,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平均随访时间(20.79±5.90)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显著下降(P<0.05),而AOFAS踝-后足评分显著增加(P<0.05)。与术前相比,踝背伸-跖屈ROM无显著变化(P>0.05),而踝内-外翻ROM显著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10例(52.63%),满意7例(36.84%),一般2例(10.53%)。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应力位影像测量的TT和ATT均显著减少(P<0.05)。其中16例患者末次随访时MRI或肌骨超声显示移植肌腱连续性良好,周围无异常水肿信号。[结论]部分自体腓骨长肌腱解剖重建踝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外侧踝关节不稳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2022年08期 v.30;No.538 749-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镜下Endo-Button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

    王于治;孙羽;赵庆华;张珂;孙宝安;汪牛;张锐;

    [目的]探讨镜下Endo-Button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2月—2020年2月共收治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患者17例,行关节镜下辅助后内侧小切口,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总结临床与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87.09±19.41)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7.09±10.76) 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09±2.73) d。所有患者随访(29.73±7.29)个月,部分负重行走时间平均(42.12±5.98) d,去掉膝关节保护支具时间平均(56.32±9.98) d,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平均(12.07±1.23)周。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术后膝关节运动范围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KT-1000膝关节位移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所有抽屉试验均阴性。影像方面,术后骨折复位良好,骨折在12周左右愈合。[结论]关节镜下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膝关节稳定性恢复良好。

    2022年08期 v.30;No.538 753-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股骨颈骨折非手术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

    魏皙;宗国芳;杜青;陈红梅;冯明明;乔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2016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住院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而选择保守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5例给予基础护理(常规组),另外35例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亲情关怀、营养支持、疼痛控制、心功能护理监测和康复训练(综合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7/35);综合组为5.71%(2/3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出院时,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WHOQOL-BREF评分显著增加(P<0.05)。而出院时,综合组的VAS和WHOQOL-BREF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出院时,综合组的患者与亲属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非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2年08期 v.30;No.538 757-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体成形术湿沙期与拉丝期骨水泥注入比较

    吴峰;冯定祥;董锐;刘先春;叶青青;王伟;

    [目的]比较低黏度湿沙期与拉丝期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6月,146例明确诊断为OVCF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医患沟通结果,80例采用低黏度湿沙期骨水泥PKP (湿沙期组),66例采用低黏度拉丝期骨水泥PKP (拉丝期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湿沙期组的骨水泥分布优良率显著高于拉丝期组(P<0.05),湿沙期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拉丝期组(P<0.05)。患者随访(23.23±7.94)个月,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7、30 d和末次随访时,湿沙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拉丝期组(P<0.05)。[结论]低黏度湿沙期骨水泥PKP治疗OVCF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2年08期 v.30;No.538 760-762+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个案报告

  • 伴胸小肌紧张的肩胛骨弹响镜下手术1例报告

    王艳;杨砥;陈顺玲;张开伟;

    <正>肩胛骨弹响综合征是因肩胛骨周围肌肉力量不平衡导致肩胛骨与胸壁摩擦,从而产生运动障碍诱发声响[1]。这种声音是胸壁和肩胛骨之间的异常组织引起的一种触感-声学现象产生的,按照严重程度可使患者产生轻微不适或严重疼痛,甚至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十分少见,其可能的原因是缺少对该类疾病的客观认识及缺乏明确的诊断方法,

    2022年08期 v.30;No.538 763-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冠肺炎踝开放性骨折手术治疗1例报告

    许岩;段德宇;刘国辉;贺磊;欧阳柳;

    <正>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地区集中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其传播性强,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1,2]。疫情爆发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仍承担急诊接收任务,“专家共识”建议将本地区所有创伤患者均视为潜在疑似患者。本院对急诊创伤的评估以及手术治疗均在全面防护措施下进行[3,4]。

    2022年08期 v.30;No.538 76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