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家琛;王敏;董亮;路遥;陈豪杰;杨博;赵帅;潘钊;黄小强;
[目的]比较股骨颈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 FNS)与空心钉(cannulated screws, CS)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1月本院诊治的137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64例采用FNS固定(FNS组),73例采用CS固定(CS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 FNS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部分负重时间均优于CS组(P<0.05)。FNS组在术后3、7、30 d的VAS评分显著优于C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FNS组1例(1.56%),CS组2例(2.7%)改行THA。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Harris评分、髋屈-伸及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FNS组的Harris评分、髋屈-伸及内-外旋ROM均显著优于CS组(P<0.05)。影像方面,FNS组影像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CS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间Garden对线指数、股骨颈短缩、颈干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FNS组股骨颈短缩发生率、颈干角及内固定切出率均显著优于CS组(P<0.05)。[结论]与CS相比,FNS固定牢靠,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更优。
2022年22期 v.30;No.552 2022-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超;王超;韩宝鑫;杜奇涛;
[目的]对比髌骨侧锚钉固定与双骨隧道固定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6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3例采用髌骨侧锚钉固定,19例采用双隧道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锚钉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隧道组(P<0.05)。两组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随访过程中隧道组1例髌骨骨折,两组均未再次发生髌骨脱位。锚钉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隧道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Kujala、Lysholm评分、膝-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而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髌骨倾斜角(patellar title, PT)和髌骨外移(patellar displacement, PD)均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髌骨侧固定方式MPFL重建均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相比而言,锚钉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轻、恢复快的优点。
2022年22期 v.30;No.552 2028-2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田永新;岳恒;柳小东;
[目的]比较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Neer 2、3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2月—2021年2月手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 2、3部骨折99例患者。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57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髓内钉组),42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比较两组围术期资料、随访结果以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髓内钉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钢板组(P<0.05),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4~31个月,平均(20.88±4.86)个月,髓内钉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的VAS评分、前屈上举ROM、外展上举ROM、Constant-Murley评分、外展肌力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骨折影像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NSA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NS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Neer 2、3部骨折采用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固定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相比之下,髓内钉创伤更小,骨折愈合更快。
2022年22期 v.30;No.552 2034-2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豪;高山;陈文恒;杨扬;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钉复位固定单纯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手术治疗单纯胸腰椎爆裂骨折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50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46例采用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经伤椎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显著多于跨伤椎组(P<0.05),而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跨伤椎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15.52±3.41)个月,经伤椎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显著早于跨伤椎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的VAS和ODI评分显著下降(P<0.05)。术前两组间VAS、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相应时间点,经伤椎组的VAS、ODI评分均明显优于跨伤椎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增加(P<0.05),而局部Cobb角显著下降(P<0.05);术前两组间伤椎前缘高度比和局部后凸Cobb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的矫正均有丢失,经伤椎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跨伤椎组椎体前缘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钉复位固定单纯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复位质量、稳定性均显著优于传统跨伤椎椎弓钉复位固定。
2022年22期 v.30;No.552 2039-2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史会建;李伟伟;张业峰;王月兰;
[目的]探讨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对老年全麻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睡眠质量和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脊柱手术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在术前1 d、麻醉前和术后1 d,TEAS组在百会、安眠、神门、三阴交进行经皮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在相应的非穴位部位进行电刺激。记录患者术后3晚的睡眠情况;记录术后睡眠满意度;评定术后7 d内谵妄的发生率。[结果]最终资料完整者共66例,其中TEAS组32例,对照组34例。两组年龄、身高、BMI、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前PSQ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睡眠质量监测方面,术后第1~3晚,TEAS组入眠时间、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稳定睡眠持续时间、稳定睡眠占比和快速睡眠占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TEAS组术后3 d睡眠总体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谵妄主要发生在术后3 d内,TEAS组的总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14.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在百会、安眠、神门、三阴交等穴位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改善老年全麻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2022年22期 v.30;No.552 2045-2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许福生;夏平;程安源;张伟;
[目的]探讨5#爱惜邦线间断垂直缝合技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8月—2020年11月采用5#爱惜邦线间断垂直缝合技术对34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评价临床与影像结果。[结果] 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切口均顺利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2.88±0.91)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膝前痛的VAS评分(0.82±1.14)分,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为(27.68±2.27)分,临床结果优29例,良5例,优良率100%。影像方面,术后骨折无再移位,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Insall-Salvati指数平均为(1.02±0.08)。[结论] 5#爱惜邦线间断垂直缝合技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技术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2022年22期 v.30;No.552 2087-2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方超华;张浩军;赵立明;黄哲宇;刘华;陆志剀;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缝合钩和Fast-fix系统缝合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水平分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采用镜下手术缝合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水平分层撕裂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18例采用缝合钩缝合(缝合钩组),19例采用Fast-fix缝合(Fast-fix组)。[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缝合钩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Fast-fix组(P<0.05),但住院费用显著低于Fast-fix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的膝伸-屈ROM和Lysholm评分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膝伸-屈ROM、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技术镜下缝合外侧半月板腘肌腱裂孔区水平分层撕裂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之下缝合钩技术费用更低。
2022年22期 v.30;No.552 2090-2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君;陈坤峰;赵志坚;
[目的]探讨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头置换术后生存情况及其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行股骨头置换术的131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获得患者的生存结局,采用单项因素比较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查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年死亡8例(6.11%),1年生存率为93.89%;2年内共死亡22例(16.79%),2年生存率为83.21%。与未死亡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年龄显著大,BMI值显著小,术前血红蛋白(Hb)显著低,术前合并2种以上合并症的比率显著高,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下地活动时间显著长,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显示高龄是死亡危险因素(HR=1.117,P=0.001)。[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死亡风险较高,尤其是高龄者和合并症数量多者,应引起重视。
2022年22期 v.30;No.552 2094-2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丁江平;郑国权;唐国柱;王斌;张振云;李志斌;牛犇;
[目的]探讨后路截骨矫治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19年6月,分别采用SPO、PSO、BDBO和PVCR截骨矫治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41例成人患者,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42.72±12.22)岁。评价临床与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20±1.34) h;术中出血量平均(1 800.25±240.50) ml。随访时间(36.72±7.38)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和末次随访VAS和0DI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身高显著增加(P<0.05),ASIA脊髓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术后Cobb角、SVA和顶椎椎管矢状径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后凸畸形矫正率78.56%,所有患者均达至骨性愈合。[结论]后路截骨矫治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可获良好疗效。
2022年22期 v.30;No.552 2097-2099+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齐江明;李东生;王爱国;郑世军;张大伟;许伟朋;王锟;
[目的]总结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 TTE)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7年7月—2020年3月手术治疗TTE 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4例,女19例;年龄16~63岁,平均(40.98±10.34)岁。采用单一外侧切口,由深至浅依次固定骨折、修复韧带。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9.00±4.65)个月,随时间推移,VAS评分显著下降(P<0.001),而MEPS评分、肘关节屈伸ROM、前臂旋转ROM显著增加(P<0.001)。末次随访时53例内、外翻应力试验均阴性。影像方面,术后53例患者均为桡骨轴线通过肱骨小头中心,双侧肱尺关节间隙对称;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14例出现异位骨化。[结论]对TTE采用单一外侧切口由深到浅依次修复骨折与韧带操作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2022年22期 v.30;No.552 210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谭小翠;屠海霞;张兴;李大鹏;范宏娟;朱正美;于伟娜;陈燕;
[目的]探讨骨折联络服务(fracture liaison service, FLS)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骨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价值。[方法] 2021年3月—2021年11月接受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66例老年O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3例,FLS组33例。FLS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FLS。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及随访结果。[结果] FLS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EF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SF-36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FLS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再骨折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联络服务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轻疼痛和衰弱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2022年22期 v.30;No.552 2104-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苗平;张晓玲;张秀秀;葛华平;王瑞;严纪辉;何剑戈;张宝岭;
[目的]探讨后置钢板在治疗伴有前侧软组织损伤的胫骨中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21年6月,对伴有前侧软组织损伤的胫骨中远端骨折16例行经后外侧入路、胫骨后置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临床与影像结果。[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严重的关节肿胀、感染、血栓等早期并发症。随访(14.16±5.21)个月,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21.33±3.26)周。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后3个月显著降低(P<0.05),而AOFAS评分、踝关节ROM显著增加(P<0.05)。影像骨折复位质量,优13例,可3例,解剖复位率81.25%,影像骨折愈合时间5~7个月。[结论]后侧入路、后置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前侧软组织损伤的胫骨中远端骨折的一种可靠选择和有效方法。
2022年22期 v.30;No.552 2107-2109+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