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_述评

  • 髋关节镜之路——善于借鉴,勇于创新

    李春宝;王明新;魏民;李众利;王志刚;刘玉杰;

    21世纪骨科运动医学关节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由于髋关节结构复杂,位置深在,操作困难,髋关节镜手术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但随着对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疾病的不断认识和关节镜手术技术的创新发展,该技术进步突飞猛进,手术量成倍增加。近年,国内髋关节镜领域专家传承老一辈专家打下的坚实基础,积极吸收引进国际髋关节镜先进理念与技术,坚持自我创新与发展,髋关节镜手术得到了良好普及,并逐步跟上了国际发展的步伐。这期间产生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技术,为髋关节镜技术在国内的创新发展和普及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中国髋关节镜技术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13-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论著

  • 青少年踝内翻踝上截骨是否腓骨截骨的比较

    徐会法;李超;刘峙辰;沙佳;范宗峙;第五维龙;严亚波;黄鲁豫;

    [目的]比较踝上截骨矫正青少年踝内翻畸形是否腓骨截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踝上截骨矫正踝内翻畸形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18例保持腓骨完整(fibula intact, FI),11例同时行腓骨截骨(fibular osteotomy, FO)。对比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FI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显著优于FO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随访(49.72±19.44)个月。FI组恢复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早于FO组(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AOFAS踝与后足评分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踝背伸-跖屈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至末次随访所有截骨均骨性愈合。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胫骨远端关节面角、胫骨侧位关节面角、胫骨踝穴角均显著改善(P<0.05),距骨倾斜角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FO组TC角均显著优于FI组(P<0.05)。[结论]两组均可矫正胫骨远端内翻畸形。FI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地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优于FO组,而FO组对TC角矫正优于FI组。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17-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测模型的建立

    徐泽;张贤祚;张林林;黄威;周伟;朱晨;尹宗生;

    [目的]构建基于逻辑回归和XGBoost算法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1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骨科接受TKA手术治疗的3 7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逻辑回归和XGBoost算法预测模型,筛选围手术期出现DVT的预测因素,并比较两者的预测效能。[结果]3 711例患者中,TKA术后共有889例患者发生DVT,总发病率23.96%。单项因素比较表明,与非DVT组相比,DVT组年龄显著更大(P<0.05),低分子肝素和X因子抑制剂使用的比率显著更高(P<0.05),术后6 h早期抗凝比率显著更低(P<0.05)、术前准备时间显著更短(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更长(P<0.05),手术时间显著更长(P<0.05),术前D-二聚体含量显著更高(P<0.05),术前凝血酶原活动度更低(P<0.05)、术后血磷含量更高(P<0.05)、术后尿素氮肌酐比值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逻辑回归表明:术后尿素氮肌酐比值升高(OR=1.576,P<0.05)、术后住院时间长(OR=1.393,P<0.05)、高龄(OR=1.214,P<0.05)、术后血磷升高(OR=1.160,P=0.05)、术前D-二聚体升高(OR=1.058,P=0.05)是发生DVT的危险因素。XGBoost模型显示年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D-二聚体水平、血清尿素氮/肌酐比值、使用低分子肝素是重要的特征向量。两种预测模型ROC分析的AUC分别为0.709和0.840。[结论] XGBoost模型对于TKA围手术期DVT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患者年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D-二聚体含量、血清尿素氮/肌酐比值、使用低分子肝素是潜在的重要预测指标。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23-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Kümmell's病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危险因素

    吴永忠;徐斌;罗明华;邹璇;

    [目的]分析老年Kümmell's病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后骨水泥渗漏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5月—2021年5月,作者对106例(134个椎体)老年Kümmell's病患者行PVP治疗,依据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将患者分为渗漏组和无渗漏组,采用单因素比较和二分变量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106例(134个椎体)中,57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率为42.54%(57/134)。单项因素比较表明,与无渗漏组相比,渗漏组的Kümmell's病分期更重,骨折部位中腰椎比率更高,椎体损伤中裂隙损伤比率更高、骨水泥量更大、骨水泥形态呈弥漫状的比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回归分析表明,骨水泥分布呈弥漫状(OR=4.450,95%CI:1.989~9.957,P<0.001)、骨折部位在腰椎(OR=4.380,95%CI:1.880~10.202,P=0.004)、骨水泥注射量大(OR=3.896,95%CI:1.133~13.401,P<0.001)、椎体损伤类型为裂隙状(OR=3.518,95%CI:1.239~9.995,P<0.001)是老年Kümmell's病患者PVP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水泥分布形态、骨折部位在腰椎、骨水泥注入量大、椎体损伤类型为裂隙型是老年Kümmell's病PVP后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加强防范。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29-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富血小板血浆对髌骨骨折内固定的影响

    瞿贝贝;刘汉胤;孙劲;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对髌骨骨折内固定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3月,共50例急性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两组,PRP组25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局部注射PRP 4~4.5 ml;无PRP组25例仅行常规开放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随访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术后1周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8.62±2.63)个月,两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Bostman评分、膝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PRP组时间点VAS评分、Bostman评分、膝伸屈ROM均显著优于无PRP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和影像骨折愈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Kellgren-Lawrence骨性关节炎分级有加重趋势,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Kellgren-Lawrence骨性关节炎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开放复位内固定时局部使用PRP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34-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单臂外固定架与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比较

    计国旗;石博文;赵志明;张克刚;陈旭;刘亚斌;郭峰;蔡成阔;舒衡生;

    [目的]比较单臂外固定架结合拉力钉与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本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9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1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单臂外固定架结合拉力钉固定,28例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外固定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随访时间平均(23.32±5.22)个月,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膝伸-屈ROM、踝背伸-跖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3个月外固定组膝伸-屈ROM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hner-Wruhs评分、有无跛行及分度、有无下蹲受限及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相应时间点,外固定组的对位对线均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外固定组的胫骨长度差均显著小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单臂外固定架结合拉力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可获得与髓内钉相当的临床效果,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40-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类风湿足2~5跖骨截骨术与跖趾松解术比较

    芮泽;刘洋;韩锦学;李雪飞;王志伟;丁晓琳;

    [目的]比较在第1跖趾融合的基础上,2~5跖骨头Weil截骨与跖趾松解治疗中晚期类风湿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7月手术治疗36例类风湿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在第1跖趾融合的基础上,16例行跖骨头Weil手术(截骨组),20例行跖趾关节松解术(松解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和下地行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截骨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松解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15.23±2.36)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均显著显著减小(P<0.05),而AOFAS、Maryland评分显著增加(P<0.05);截骨组抓地力显著改善(P<0.05),而松解组抓地力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VAS、AOFAS、Maryland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截骨组跖趾关节主动活动抓地力显著优于松解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HVA角、IMA角均显著减小(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HVA角、IMA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1跖趾融合的基础上,2~5跖骨头Weil截骨与跖趾松解均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相比之下,截骨组跖趾抓地力优于松解组。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45-2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如何提高向本刊投稿的成功率

    <正>为了提高向本刊投稿的成功率,避免稿件反复修改而延长刊用周期,投稿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本刊近期出版的杂志,特别是应检索相关内容的文章,并注意参考其内容。可登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官网(http://jxwk.ijournal.cn)点击“期刊浏览”栏目,按提示阅读。在网站首页点击来稿要求,即可查看最新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稿约,在下载区查看2021年本刊各栏目样稿,并按照稿约及样稿的要求书写。稿件格式一定要按拟投栏目的格式要求撰写,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编辑部搬迁公告

    <正>因工作调整,《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已于近日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搬迁回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217—1号中国融通医疗泰安八十八医院,所有其他联系方式不变,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支持!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重声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将依法追究冒充编辑部开设网站、征集稿件、乱收费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正>近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多次接到读作者的电话和Email,发现有多个网站利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名义非法征稿及骗取有关费用,要求作者将费用汇入指定账户等方式骗取作者钱财,侵犯了广大作者的合法权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在此提醒广大读作者,本刊编辑部从未委托任何代理机构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征稿。为了确保作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请广大读作者注意辨明真伪,谨防上当受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将依法追究冒充编辑部开设网站、征集稿件、乱收费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关于投稿时附加相关文件的通知

    <正>为了保证学术期刊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维护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落实合理医疗及相关医疗规章制度;同时,也为了提升本刊来稿审评效率,缩短审稿周期,使优质稿件尽快发表。自即日起,凡向本刊投稿者,除上传稿件、图片文件外,所有来稿必须在本刊投稿系统中上传以下2个基本附加文件:(1)单位介绍信:证明稿件内容是真实的,为本单位人员撰写,作者署名无争议,无一稿两投,单位介绍信需加盖单位公章。(2)学术诚信承诺书: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承诺稿件内容为自己的工作,并由本人撰写,不存在由第三方代写、代投行为;无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无伪造、篡改实验数据;无编造数据资料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无不当署名等情况;承诺研究数据及结果真实、可靠,为作者原创。此外,以下情况还需补充以下相关文件。(1)导师推荐函:研究生工作期间撰写的稿件必需附导师推荐函,并由导师任通讯作者。简要介绍学生和稿件撰写情况,以及推荐理由。推荐人亲笔签名,并注明单位、职称、联系方式。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关于学术不端处理意见的声明

    <正>为维护学术刊物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作者的正当权益,本着对广大读者、作者负责的精神,本刊编辑部再次重申坚决反对剽窃、抄袭他人稿件的行为;一经查实,给予如下处理:撤稿、杂志和网站通告、通知作者单位给予相应处理、3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对信息虚假及数据伪造、篡改和剽窃、一稿两投、一稿两用等学术不端行为,据其性质、情节轻重以及造成的影响程度,给予如下处理:如稿件未刊登一律退稿,如稿件已刊登一律撤稿,并通知作者单位,2年内不刊登该作者为第一作者的稿件。为倡导优良学风,规范学术行为,净化学术空气,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均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杜绝学术不端行为。附: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的认定:凡属原始研究的报告,同语种一式两份投寄不同的杂志,或主要数据和图表相同,只是文字表达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的两篇文稿,分别投寄不同的杂志,属一稿两投;一经为两个杂志刊用,则为一稿两用。会议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分别投寄不同的杂志,以及在一种杂志发表过摘要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杂志,不属一稿两投。但作者若要重复投稿,应向有关杂志编辑部作出说明。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检索引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及文献格式

    <正>点击本刊网址进入《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官网(http://jxwk.ijournal.cn),点击上方菜单栏:期刊浏览,显示本刊站内检索窗口,输入您要查找的自由词,点击回车,网页即显示相关内容,点击排列方式,您可按“相关性、发现时间......”排列篇名。点击篇名,弹出摘要页面进行阅读。如果需要引用,点击右上角‘“’符号,在弹出的提示框里将内容复制粘贴:“Ctrl+C”复制,“Ctrl+V”在您的文中粘贴。文献格式需严格按本刊格式要求进行修改,作者仅引用前3位,超过3位时,加“,等.”或“,et al.”。英文作者仅用姓(last name),只有首字母大写,而名(first name, middle name)则用其第一个字母大写缩写。文章题目仅首字母大写。期刊名用Pubmed标准缩写,示例如下: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提醒作者严防邮件诈骗的公告

    <正>近期,不断有作者反映收到假冒我刊编辑部名义的邮件。以稿件决定刊用或抽查往期稿件相关数据等理由,要求本刊作者添加其个人微信(加微信后,以主办学术会议需要发邀约,征集稿件等理由,要求将他拉入相关的医学群等等)。这些都是网络诈骗行为,严重扰乱了广大读者、作者的正常工作,损害了编辑部的合法权益,编辑部将依法追查此事。在此,我们提醒广大读者、作者:(1)本刊工作人员不会以邮件或短信的形式通知作者添加个人微信;(2)以我刊之名各种借口要求与作者、读者添加微信的行为均为假冒;(3)本刊专用电子信箱:jiaoxingtougao@163.com;jxwk1994@126.com;财务专用信箱:jiaoxingwaikecaiwu@163.com。(4)不明事宜可电话咨询:0538-6213228。请广大读作者提高警惕,注意甄别消息来源和真伪,严防信息泄露,避免上当受骗。特此公告!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建立《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库的通知

    <正>为促进期刊更好的发展,服务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全民健康,更广泛的动员骨科及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本刊建设,公开公正、高效及时的处理作者来稿,以不断提升本刊影响力、公信力和学术质量,并动态化更新发展本刊编辑委员会,现决定逐步建立与完善《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同行评议专家库。采用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动态考察的方法逐步推开。凡从事骨科及相关临床、康复、护理、教学、基础研究和医疗辅助工作10年以上、副高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均可报名。本刊原有编辑委员亦应申报入库。可在本刊远程投稿系统(http//jxwk.ijournal.cn)下载申请表,填写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后,制成PDF文件,上传至本刊电子信箱:jxwkxms@126.com,完成入库。编辑部将依据您的专业特长,向您分发需审阅评议的稿件。此项评议工作为志愿性,但您的工作会在本刊留下有价值的印迹。专家库采用动态管理,将根据评议质量、效率和工作量作为改选进入或再次当选编委的依据。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股骨头坏死巨噬细胞极化现象的研究进展

    马茂潇;张雪;刘又文;岳辰;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ONFH)是常见和难治性骨科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已证实ONFH的发生、发展与巨噬细胞的异常极化现象有关。促炎型巨噬细胞(classically activated/inflammatory macrophages, M1)的过度激活以及向抗炎型巨噬细胞(alternatively activated/regenerative macrophages, M2)的极化失败,介导了坏死骨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持续的骨组织破坏和再生修复障碍,最终诱发ONFH。在这一过程中,多条信号通路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本文中,作者综述了ONFH巨噬细胞极化现象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巨噬细胞异常极化与ONFH的关系以及相关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50-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巨噬细胞在髋假体周围感染与骨整合的作用

    李子阳;满振涛;柴啟浩;李伟;

    假体周围感染以及由感染导致的骨溶解是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最严峻挑战。巨噬细胞作为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不仅能够通过吞噬、极化等多种途径发挥抗感染作用,还可以分泌多种活性因子,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实现骨整合。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为同步实现预防感染和促进骨整合,假体-骨界面的巨噬细胞免疫调控机制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巨噬细胞在关节假体置入过程中所涉及的表型转换及其抗感染和成骨作用,可为研发涉及巨噬细胞免疫调控的多功能假体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55-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颈椎前路融合多孔钽融合笼架的研究进展

    孙中仪;田纪伟;

    钽金属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活中,由于具有极佳的生物惰性和生物相容性,也被称为“亲生物”金属。纯钽在骨科中的应用已经80余年,但纯钽与骨组织弹性模量相差较大,不利于骨愈合。多孔钽是一种开孔金属结构,外观近似于人松质骨。它具有低弹性模量,接近于软骨下骨和松质骨,能够获得更好的负荷转移和最小化应力屏蔽现象。它的摩擦系数是生物材料中最高的之一,甚至在没有螺钉固定情况下,可以充分地获得融合器的初步稳定性。本文针对多孔钽融合笼架在颈椎前路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融合器提供参考。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59-2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姜黄素对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影响

    孙秀钦;秦晓彬;李含;张超远;叶向阳;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疼痛与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动物仅切开关节囊,其余20只动物切断前交叉韧带离断法建立KOA大鼠模型。姜黄素组给予姜黄素(50 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1次/d,连续8周。建模术后8周,评价疼痛反应,行组织学观察与评分,ELESIA法检测滑液IL-1β、TNF-α,MCP-1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MMP-1、MMP-13、Aggrecan和CollagenⅡ。[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MWT和TWL均显著降低(P<0.05),而OARSI组织学评分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MWT、TWL显著升高(P<0.05),OARSI评分显著降低(P<0.05)。ELESIA检测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IL-1β、TNF-α、MCP-1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IL-1β、TNF-α、MCP-1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组织MMP-1、MMP-13蛋白显著升高,而Aggrecan和CollagenⅡ蛋白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MMP-1、MMP-13显著降低,而而Aggrecan和CollagenⅡ显著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显著减轻KOA大鼠膝关节的痛觉过敏和软骨退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IL-1β、TNF-α,MCP-1的含量及恢复软骨代谢平衡有关。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63-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技术创新

  • Hepple V期距骨软骨病的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

    张光辉;范洪进;张波;韩清銮;张磊;

    [目的]介绍内踝截骨入路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HeppleⅤ期距骨软骨病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手术治疗26例HeppleⅤ期距骨软骨病患者。踝关节内侧作弧形切口,应用微型摆锯先后在内踝的水平面、矢状面及冠状面做三平面截骨,暴露距骨后刮除病变骨软骨形成骨槽,取带骨膜髂骨,修整成形后嵌压入受区骨槽。复位内踝,垂直截骨面置入3枚空心螺钉固定。[结果] 26例患者手术顺利且无不良并发症,随访24~47个月。末次随访时,VAS疼痛评分、AOFAS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CT提示骨软骨病变与截骨面愈合良好。[结论]三平面截骨术技术可有效暴露距骨软骨病灶,术后截骨面愈合良好,手术具有确切的中期临床疗效。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68-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经椎弓根下缘后凸成形术

    梅昕;刘义杰;杨惠林;孟斌;史金辉;

    [目的]评价经椎弓根下缘入路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2月重度OVCF (椎体压缩程度>67%) 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低位平行穿刺法,经双侧椎弓根下缘入路行PKP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单椎体手术时间平均为(64.58±137.06) min,透视次数为(21.68±6.12)次,骨水泥注入量(3.79±1.06)ml。7例出现骨水泥渗漏(14.58%),其中椎间隙渗漏3例(6.25%),椎体旁渗漏4例(8.33%),所有渗漏均无临床症状。随时间推移,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影像方面,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局部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经椎弓根下缘PKP可在常规透视和穿刺工具下,安全便捷地建立骨水泥灌注的工作通道,治疗重度OVCF疗效优良。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72-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6例上颈椎融合术的失败原因与翻修结果

    杨曦;连星烨;孟祥进;保毅;

    [目的]对上颈椎融合固定术后翻修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翻修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021年本科收治的16例上颈椎融合失败翻修术的患者,分析翻修原因与翻修术的临床影像结果。[结果]翻修原因为,5例寰枢椎脱位未能完全复位;5例术后植骨不融合;3例减压不彻底;2例肿瘤患者均为术后肿瘤复发;1例手术后1周感染。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翻修手术,术中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216.25±23.34)min,术中出血量(406.25±103.08)ml,术后切口愈合良好。1例肿瘤患者失访,余15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31.35±8.98)个月。随时间推移,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ASIA评级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翻修术后颈头对线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ADI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SAC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上颈椎翻修因素很多情况下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合理制定翻修手术方案和术中精准操作,翻修术仍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76-2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侧股骨头坏死一期换髋与保髋治疗

    王上增;华茂奇;董晓坤;刘湘源;王倩倩;

    [目的]探讨双侧不同质塌陷股骨头坏死一期换髋与保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6月,对28例双侧非同质股骨头坏死患者,均实施一期换髋与保髋治疗,比较两侧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时间推移,两侧术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髋屈-伸ROM、内-外旋ROM、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侧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髋侧髋屈-伸ROM、内-外旋ROM优于保髋侧(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换髋侧PDIT、FO显著增加(P<0.05),保髋侧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两侧PDIT、F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换髋与保髋治疗双侧不同质塌陷股骨头坏死,保髋侧可以获得与换髋侧相当的近期临床效果,能够延缓甚至避免关节置换。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80-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3D打印假体重建的初步结果

    卢新昌;李甲振;张岩;张翼;闻嘉;刘永奎;李哲;金池;

    [目的]探讨四肢原发恶性骨肿瘤切除后3D打印定制假体在重建骨缺损中的设计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6月—2020年12月采用3D打印假体手术保肢治疗14例四肢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均位于长骨骨干;其中骨肉瘤10例,尤文肉瘤2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2例,Enneking分期均为IIB期。[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平均(162.33±72.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 521.42ml±638.42)ml,切口长度平均(20.50±5.69)cm,切口愈合时间平均(14.00±2.44)d,住院时间平均(19.00±2.10)d。所有患者随访(23.70±16.92)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肢体功能MSTS93系统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患者生存状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5例出现肺转移,其中,3例死于多发转移,2例带瘤生存,占35.71%;另外9例无瘤生存,占64.29%。[结论] 3D打印假体可以给长骨骨干肿瘤保肢提供一个较好的选择。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85-2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梁磊;王德春;刘兰涛;陈龙伟;陈昊;解思毓;魏见伟;杨健;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微创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3月显微镜微创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融合固定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下肢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转为开放或者其他手术方式病例,手术时间(181.33±20.21) min,术中出血量(167.81±37.41) ml。有3例硬膜破裂导致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外膜撕裂,术中均未进行修补等处理,愈后良好。随时间推移,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临床结果优良率达到92.50%(37/40)。[结论]显微镜微创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良好。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89-2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单侧双通道内镜腰椎间盘切除纤维环修复

    韩康;谭树森;张政;张红侠;宋若先;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椎间盘切除和纤维环修复术治疗巨大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9月采用UBE椎间盘切除纤维环缝合治疗巨大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3.74±5.23)个月。随时间推移,患者VAS及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优23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0.32%。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管面积显著增加(P<0.05);椎间隙高度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irrmann分级显著改善(P<0.05)。[结论] UBE椎间盘切除纤维环修复术可有效治疗巨大突出型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满意。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93-2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腰椎间盘脱出椎间孔镜穿刺的三维影像测量

    麻凤玉;李宜照;杨涛;王叶新;梁啸;孟纯阳;

    [目的]为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TM)技术)手术的实施提供参考影像测量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21年9月78例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影像测量穿刺的椎间孔宽度、安全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头倾角度,并在术中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穿刺目标靶点并评估手术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不同脱垂程度同节段椎间孔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脱垂程度,不同节段间椎间孔宽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宽度:L_(3/4)>L_(4/5)>L_5S_1。安全水平角、穿刺进针点距离棘突的体表水平距离在不同脱垂程度同节段及相同脱垂程度不同节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上述影像数据为引导,所有患者术中均达到靶向穿刺并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术前影像三维测量有利于制定个性化穿刺规划,指导术中安全准确地穿刺。

    2022年23期 v.30;No.553 2197-2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改良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刘大勇;隋国侠;伦登兴;厉锋;徐兆万;庄青山;冀旭斌;任国帅;

    [目的]探讨改良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 EODL)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6月对21例颈椎管狭窄症、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行改良的EODL。评价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脊髓、神经、椎动脉损伤、硬膜囊撕裂,无术后C_5神经根麻痹。随访12~36个月,共2例患者术后出现新发的轴性痛,发生率为9.52%;2例轴性痛患者均为轻度,术后3个月随访时轴性痛消失。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VAS、NDI和m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影像测量颈椎前凸角显著丢失(P<0.05),但仍保持在较理想的水平。[结论]改良的EODL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颈椎管扩大技术,可降低术后轴性痛、C5神经根麻痹等发生率,并且能够维持较好的颈椎曲度。

    2022年23期 v.30;No.553 2201-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告

  • 关节镜治疗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1例

    李胜堂;石学文;娄金鹏;李松凯;甄平;

    <正>滑膜软骨瘤病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滑膜组织良性增殖性病变,以在滑膜面形成软骨性或骨软骨性小体为特征,好发于膝、髋、肘、肩、踝等大关节,亦有少数发生于小关节~([1,2])。该病发病率约为1/10万,男性较女性多发,多单侧发病~([3])。该病目前病因不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4]);原发性滑膜软骨瘤病患者既往无关节基础病变,继发性滑膜软骨瘤病多继发于创伤、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变~([5])。以往滑膜软骨瘤病的治疗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

    2022年23期 v.30;No.553 2205-2206+2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学术动态

  • 秦泗河教授在墨西哥接力第六届肢体重建大会火炬

    杜辉;

    <正>国际Ilizarov方法研究应用协会与国际肢体延长重建协会联合大会(Combined Congress of the ASAMIBR and ILLRS Societies),是全球肢体重建领域学术规格最高的盛会。在全球新冠疫情仍处于高发态势下,已经推迟1年的第五届国际肢体重建大会于2022年10月12日—15日,在墨西哥坎昆(Cancun)美洲嘉年华珊瑚海滩酒店成功举办,第六届大会的东道主秦泗河教授应大会组委会主席de la Huerta教授和学术委员会主席Bongiovanni教授邀请,奔赴坎昆出席。在大会开幕式上介绍了北京悠久的历史与举办世界性大会的优势条件(图1a, 1b)。

    2022年23期 v.30;No.553 2207-2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